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侄子赢得了继承权,却没能把王位传给儿子

侄子赢得了继承权,却没能把王位传给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334 更新时间:2023/12/27 16:48:25

仲丁在位仅仅九年就离世了,而就在他刚刚离世的时候,这第二个热闹就来了。这第二个热闹不是别的,就是王位被他的弟弟外壬夺走了。

帝外壬,姓子名发(《竹书》所记之名),他的这次继位看似只是普通的兄终弟及,但似乎并不是哥哥帝仲丁主动立的继承人,也不是先帝突然驾崩未立子嗣而由大臣们推举的。从一些史料记载的内容中可以看出,这次继位很可能存在着不为人知的腥风血雨。

例如宋代学者邵雍编著的《皇极经世书·卷五上》中写商代之前几任弟继兄位的时候都是写的“某某崩,弟某某立”,而写到帝外壬时却第一次用了这样的词语“商王仲丁崩,国乱,弟外壬立”。可见,在帝仲丁与帝外壬交接之际,是有一场动乱的。

再比如《史记·殷本纪》中特意提到:“自中丁(是《史记》中对仲丁的写法)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可见连司马公都认为帝仲丁之后的弟继位与之前的不同,是争相夺得的。

所以,笔者认为帝外壬能继承王位,是凭借他自身的强大势力从帝仲丁原本的继承人手中抢夺过来的,而原有的继承人应该是帝仲丁的儿子,这之中很有可能就是一场血腥的叔侄厮杀。也正是由于帝外壬带来的这场热闹,让他之后的几代商王不再是按世袭制传承,变成了凭借实力夺位的乱局。这也就是司马公所说的,从帝仲丁开始的“九世之乱”。只不过这“九世”并不是九代人,而是九代商王,因此笔者认为更应该称这段历史为“九朝之乱”。

当然,说帝外壬势力强大是相对于帝仲丁的原有继承人来说的,他自己本身的实力应该不是最强的,并且再争夺王位时很可能借助了其他人的力量。而这个其他人,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应该就是他的弟弟河亶甲。毕竟,在帝外壬亡故后,他的儿子也没能继承王位,反而是再次出现了兄终弟及的情况。

笔者猜想当时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帝仲丁驾崩,身处朝中的外壬想夺取王位,但自己的实力与帝仲丁之子相当,想要取胜就必须借助外力,所以他想到了有自己封地又实力雄厚的弟弟河亶甲。外壬暗地联系了河亶甲,希望他能帮助自己登上王位,条件就是自己百年后将王位让给弟弟。于是,事情就这么发生了,外壬借助河亶甲的力量夺取了王位,而河亶甲虽然在朝堂外,但也是名义上的王位继承人。

也许有的童鞋要问了,帝外壬就这么现实,只要自己登上王位就好,自己的儿子能不能继承都无所谓么?其实,帝外壬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的,但是他当时需要河亶甲的帮助,所以必须妥协。他也想到了,如果河亶甲在他之前死去,就不用再把王位给他了。又或者自己在当君王时积攒了足够强大的实力,也可以不再遵守约定。只可惜,他的想法是丰满的,可现实却是如此的骨干。

经历了王位争夺,商朝元气再次受到重创,并且就在帝外壬继位后不久,第三次热闹又降临了。又有两个诸侯国起来反叛,他们分别是邳国和姺国,而这两个诸侯国的背景也是十分强大的。邳国是与贤相仲虺的薛国同宗,也是奚仲的后人建立的邦国,而姺国很有可能就是伊尹当奴隶时侍奉的有莘国,也就是商汤夫人的国家,或者是与有莘同宗的国家。从这样两个邦国的反叛来看,当时的商朝是真的乱了套了。

一般来说,有诸侯国反叛自然要出兵镇压,在此之前的帝仲丁时期就击退了反叛的蓝夷。可此时的帝外壬似乎真的没有这个能力了,一方面是帝仲丁平叛时已经大大消耗了商朝王师的实力,另一方面在王位争夺时帝外壬又把自己的实力消耗殆尽。此时的他,只能任由两个诸侯国反叛而无能为力。

河亶甲当然也不会出兵帮助帝外壬,他虽然帮助了哥哥夺取了王位,但目的也是王位,他才不会再次出兵成就哥哥的稳定,而让自己实力再次消耗。他现在要做的正是养精蓄锐,坐看帝外壬的笑话,一旦帝外壬承受不住而身故,他就能顺利继位了。

就这样,本想着借助弟弟河亶甲之力先坐上王位,再徐徐图之的帝外壬,从上任后就没能享受一天的当君王的快乐,自己的实力也没能获得修整和增强。邳国和姺国的反叛,以及他抢夺王位后朝中大臣的不满,给了他非常大的压力。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帝外壬当了十年(有的史书记载为十五年)君王便郁郁而终,告别了历史的舞台。

帝外壬离世后,那位由他妥协而定下的继承人弟弟河亶甲继位,史称帝河亶甲。到底帝河亶甲继位后商朝会如何发展呢?咱们下次再叙。

标签: 商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谁是史上看不起汉、唐、宋、元的“最牛战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汉人统治的王朝,以汉、唐、宋、明为最强盛时期,史称“强汉”、“盛唐”、“富宋”、“刚明”,其中明朝是中国最有血性的王朝,无汉之“和亲”,唐之结盟,宋之岁币,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也是宁死不辱,上吊死的。明朝天子有骨气,大将也刚性者多。如果说最有骨气,最刚性的大将,当属明朝开国元勋

  • 朱重八为什么会改名为朱元璋?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来说说:朱重八为什么会改名为朱元璋?我们认为,原因有两点。朱元璋出生于公元1328年10月21日,时年正值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出生后,在家中排行老八,于是,父亲朱五四便将其取名为:朱重八。其实,在濠州农村,朱重八这个名字,并没有什么异样,大家都是庄稼人,也没啥文化,名字只是个符号。所

  • 爱才、善用降将的曹操,他为何要杀掉主动归降的吕布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吕布,曹操,历史解密

    建安三年(198年),三国曹操历经奋战总算完全战胜了占有徐州的军伐吕布,吕布自己也被自身的属下活捉送给了三国曹操。而被活捉的吕布积极表达要归顺三国曹操,但最终却被三国曹操杀掉在白门楼。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曹操一直以不计前嫌、善用人才而知名,麾下很多大将都是曾经的敌人,比如大将张辽就曾经是吕布的部下。既

  • 六部: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六部,兵部尚书,历史解密

    六部,从周开始,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其职务在秦汉时本为九卿所分掌,魏晋以后,尚书分曹治事,曹渐变为部,隋唐始确定以六部为尚书省的组成部分。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礼》的六官,秦汉九卿之职务大部并入。明朝以前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

  • 进士录取人数和录取比例是多少?到底有多难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进士,状元,历史解密

    “三甲”人数各个朝代不尽相同,以清光绪癸卯科为例,共录取进士360人:一甲3人,二甲183人,三甲174人。如此看来,前三名只是一甲而非“三甲”,“三甲”是殿试中榜进士中的末等即三等。清代每科考毕,录取人数自一百至四百余名不等,分为三甲。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诸人赐进士出身;

  • 欧洲王室喜欢近亲结婚,哈布斯堡家族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哈布斯堡家族,德国,历史解密

    最近一个朋友在写西班牙史料,涉及到欧洲王室的政治联姻时,整个人都不好了,“简直是一团乱七八糟,名字都一样就不说,还有各种乱结婚。”这真是一语中的。不同于古代中国“五服不婚”的良好传统,欧洲王室之间强调贵族血缘统治、喜欢通过近亲联姻加强联盟、通过更紧密的贵族血缘缔结后裔提升继承序位,因此近亲之间频繁结

  • 都说黄肠题凑奢侈 那黄肠题凑奢侈在什么地方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黄肠题凑,历史解密

    在“事死如事生”的古代,丧葬之事是极为重要的。墓葬的形制、规格、陪葬品的数量和种类等都和墓主人的身份息息相关。提起帝王陵墓,就会想到金缕玉衣和各式精美华贵的陪葬,乃至殉葬。但若是提起黄肠题凑,也许就会让人稍感陌生了。那么,黄肠题凑究竟是什么呢?且随笔者一探究竟。黄肠题凑一词,最早见于《汉书·霍光传》

  • 它联合四个国家攻打秦国之后灭了宋国 最后却遭到五个国家联合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齐国,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一百多国,经过不断兼并,战国初年,约有十几个国。大国有秦,魏,韩,燕,赵,齐,楚,即“战国七雄”。此外还有越国一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小国有东周,宋,卫,中山,鲁,滕,邹等。另外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分布在四周,北与西北有林胡,楼烦,东胡,仪渠,南有巴,蜀,越。熟悉历史都知道,齐国原本是各国中领土最多

  • 望世家族:河东裴氏的历史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河东裴氏,春秋,历史解密

    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这就是河东裴氏家族。河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pei(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

  • 乾隆后宫有41个女人,富察皇后成了他一生唯一的挂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根据载,乾隆是个很爱写诗的皇帝,他的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大家对这个数字可能没什么太多概念,但是根据记载,唐朝所有诗人加在一起,他们写作流传下来的诗歌总共也就四万多首而已,由此可见乾隆所创的诗歌数量有多么惊人了。虽然有四万首作品,但经专家解析,认为他的大部分诗作其实都属于流水账,并无亮点,唯有几首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