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占据汉中时,为什么不对益州发起进攻呢?

曹操占据汉中时,为什么不对益州发起进攻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733 更新时间:2023/12/14 4:48:05

曹操占据汉中时,为什么不对益州发起进攻呢?

作为三国时代最为杰出的枭雄,曹操有时的做法很让人奇怪、疑惑,甚至令人琢磨不透。有一个问题就很奇怪——曹操取得了汉中之地,为何不趁势进取蜀地?要知道,刘备其实也才刚打下了益州。没过多久,张鲁便直接利落投降了曹操,还愤愤说出“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的话来。

曹操自己就有很强大的精锐部队,而且看张鲁的态度,他对刘备也不怎么友好。因而曹操此时进攻蜀中,是大有希望的。但问题便在于,曹操在汉中待了几天之后,便直接返回了老巢。至于其中缘由,可能有读者会想到法正对刘备说的话。

这次献策发生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三国志法正传》是这么说的:“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曹操这边刚走,法正便开始献计了,他说曹操忽然离去,必是后方出了问题。因而法正劝说刘备进攻汉中,后者尝试了一下,还真的将汉中打下来了。

说到这,似乎开头的答案已经很明显了,曹操没有趁机攻取益州,是后院失火了。但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在《三国志武帝纪》中以及其他人的传记中,并没有见到这一年(217年)里,曹操后方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果问题真的严重到曹操需要赶回去及时处理,那么此事必有记载才对。因而不难推测,曹操不直接进攻益州,并非是后院起火了。

其实在曹操攻取了汉中之地后,有两个杰出的谋士,都曾提议曹操趁势进取益州。一个是司马懿,《晋书宣帝纪》有记载:“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司马懿给出的解释是,刘备采取了不光明的手段取得了汉中,这时候的蜀人对他们还很有意见。司马懿的眼光很是高明,因为《三国志刘巴传》中便提到了,刘备进入成都以后,按照和将士们的约定,让他们在城内抢掠了一番。试问这样的“土匪”进城,又怎么会受到益州军民的爱戴?

那么曹操是怎么回答司马懿的呢?他竟然有点小得意:“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邪!”曹操这话,有一半应该是自己的心态膨胀了,而另外一半,是他还做出主意,打算再等等看。

接下来,再来看看另外一个谋士刘晔的提议,见于《三国志刘晔传》:“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刘晔的理由,其实和司马懿差不多,都是认为“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刘晔想要曹操进快做出决定。因为他还意识到,以诸葛亮的手段,马超关羽等人的威名,很快便能慑服蜀人。正因除此,刘晔还特意在后面提醒,要下手就尽快。

那么曹操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裴松之注引《傅子》给出了理由:“居七日,蜀降者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太祖延问晔曰:‘今尚可击不?’晔曰:‘今已小定,未可击也。’”可以看到,直到有蜀人逃到了汉中,曹操了解到了蜀地详情,这才下定了决心,打算进攻蜀地。但此时距离刘备拿下程度,已经整整七日了。因此曹操问刘晔还来不来得及,后者告诉他已经晚了。因为刘晔同样从蜀人口中得到了一个消息——刘备已经强力镇压了蜀中。这样一来,曹操便丧失了进攻益州的先机。

最后再说明一点,法正向刘备献策之时,曹操已经回了老巢。而豫州距离益州这么遥远的距离,法正是断然不可能直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曹操虚实的。正因如此,法正说曹操后院起火,也不过是他个人的一个猜测,目的是为了让刘备能放心的进攻汉中。

综上所述,曹操没有选择攻取益州的真正原因,是他觉得自己错过了最好时机。通过对曹操在此期间的心理分析,不难发现,曹操对益州的态度,一开始是处于观望态度。或许曹操心里想的是:再等等,说不定蜀中便会有人起义反抗刘备。倘若如此,那么曹操便能够占据更加有利的形势。

但是过了七日,曹操通过逃亡的蜀人口中,得知了刘备已经镇压了益州豪族。因而他自己也清楚了,自己的时机已经错过了;曹操选择再问刘晔一次,其实并不是打算趁势而攻之,而是已经有了退兵之意。得到刘晔肯定之后,曹操果断选择了退兵。后来在张鲁的协助之下,曹操还派张郃等人将汉中之地的人口尽数迁往了中原,最终给刘备留下了一大片的空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新月派诗歌的三美是什么?排列顺序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其诗歌理论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其中,新月派诗歌的三美是指自然美、人文美和艺术美。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这三大美。首先,自然美是新月派诗歌的第一美。他们认为自然是最美的艺术源泉,诗歌创作应该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和营养。因此,他们的诗歌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 诸葛绪是谁之子?和诸葛亮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有着自己的家族和生平事迹。其中,蜀汉时期的将领和政治家诸葛绪也是备受瞩目的历史人物。而与他相关的诸葛亮,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然而,关于他的身份和家族,历史上存在多种不同的说法。下面就来探究一下诸葛绪的真实身份的情况以及相关历史背景。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诸

  • 太子李瑛被废后受到什么惩罚?李瑛经历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太子李瑛是唐朝的一位皇子,他曾经被废黜并受到过惩罚。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被废后受到的具体惩罚。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太子李瑛被废黜的具体原因和时间并不是很清楚。据历史记载,他在唐德宗年间担任太子期间,曾经因为与宰相杨炎发生矛盾而被贬为庶人。然而,关于他被废黜的原因和具体时间,历史上并没有确凿的记载

  • 刘备那么弱小,为什么诸葛亮还要跟随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那么弱小,为什么诸葛亮还要跟随他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三顾茅庐“前,刘备处境相当堪忧,身边只有关、张、赵,没有好的谋士,也没有固定地盘。而当时袁绍坐拥天下大半,江东孙权父子也是雄霸一方,还有汉贼曹操,任何一方都势力雄厚。后来刘备被逼新野,徐庶加盟后,才打了几场胜仗,

  • 武惠妃石椁被盗案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标题:武惠妃石椁被盗案的历史真相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辉煌的王朝,而唐高宗李治则是唐朝的一位重要皇帝。在他的统治时期,他有一位备受争议的妻子——武惠妃。然而,关于武惠妃石椁被盗案,历史上并没有太多的记录和记载。下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武惠妃”和“石椁”。武惠妃是唐高宗李治的一

  • 刘伯温预言九女共一夫,这个预言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刘伯温预言九女共一夫,这个传说已经流传了数百年。据说,刘伯温曾经在梦中看到九位美丽的女子同时出现,她们都向刘伯温求救。刘伯温问她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她们回答说,她们的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需要一个英雄来拯救她们。刘伯温于是告诉她们,他可以拯救她们的国家,但是需要她们的帮助。她们答应了,于是刘伯温开始了他

  • 萧鸾的后代死绝了吗?萧鸾的后代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萧鸾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后代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关于萧鸾的后代是否死绝了,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的真实情况。首先,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萧鸾的后代是否死绝了。根据《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萧衍是南朝梁的开国皇帝,而萧鸾则是他的侄子。但是,这

  • 古代公主远嫁和亲之后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没有生下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公主和亲,为何基本上都不生育,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和亲,这个词在历史书上出现的非常多。第一次出现就是在西汉的时候开始的和亲政策,比较出名的是西汉时期的昭君出塞。所谓的和亲也是维护双方关系的一种举措。不过,很奇怪的是,和亲的公主有很多。但却很

  • 周娥皇和花蕊夫人很像吗?她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周娥皇和花蕊夫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们都是唐朝时期的皇后。那么,周娥皇和花蕊夫人很像吗?下面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介绍:首先,需要了解周娥皇和花蕊夫人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据史书记载,周娥皇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她的丈夫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贞观之治”。同时,周娥皇也是一

  • 唐肃宗皇后张良娣是个怎样的人?有哪些与她相关的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性的名字被深深地铭刻在了历史的篇章中,她就是唐肃宗的皇后——张良娣。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是她的美貌、才华还是她的智慧和勇气,都使她在那个时代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张良娣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士族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然而,她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在她年轻时,父亲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