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打仗高挂免战牌就能避免战斗吗 真实历史又是什么样的

古代打仗高挂免战牌就能避免战斗吗 真实历史又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769 更新时间:2023/12/5 23:33:26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免战牌,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古典演义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打仗的时候,如果一方打不赢,高挂“免战牌”,另一方就会停手不打。直到免战牌被取下来以后,战争才会继续。

那么,在古代真正的战争中,这样的情况会不会出现呢?

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样的情况只可能出现在小说中,真实的战争中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不过我想说的是,大家可能搞错了。在古代战争中,这样的事情其实经常发生。只不过在战争中所使用的并不是真的免战牌,而是“求和信”之类的东西。而且,一般情况下,只要作战的一方,向另一方递交了求和信,另一方基本上都会同意。

举个例子,当年蒙古人攻打金国中都。围攻了一个月,终于把中都拿下来了。这时候,金国的皇帝提出向蒙古求和,并献上自己的歧国公主。那时候,蒙古有大好的形势,但是他们果断撤退了。

那么当对方求和的时候,为什么总能获得应允呢?我认为,这件事主要有以下方面的考虑。

其一,战争要讲究道义。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发动战争,是要讲正当理由的。如果你有正当理由,战争就可以继续打下去,而且打得理直气壮。

有一句俗话叫做“伸手不打笑脸人”。所谓“笑脸人”,就是求和的人。在战争中,当对方已经求和了,你还要打下去的话,你就完全没有道理了,大家也不会支持你了。

比如刘濞发动“七国之乱”的时候,当时他提出的理由是,晁错祸乱朝政,搞削藩,这样损伤到了他的利益。所以他心里不满,要举起旗帜“清君侧”。结果,汉景帝干脆先把晁错给杀了。你不是要“清君侧”吗?好啊,我自己先把君侧给清了,看你还有什么理由。

汉景帝杀了晁错以后,可以说,刘濞就完全没理由了。他要再打,他就是造反。所以后来,刘濞继续打下去的时候,他就无法获得百姓的支持。结果“七国之乱”很快被平定了。

(刘濞剧照)

其二,谁都不愿意打仗。

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打仗呢?正所谓“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在打仗的时候,就算你打赢了,也可能给自己造成巨大的损失。更何况你还不一定就能够打赢。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打仗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天下。而要获得天下,就要获得老百姓的支持。老百姓当然是不愿意打仗的,因为打仗带来的是妻离子散,是流离失所。如果你一定要穷兵黩武打下去,你肯定得不到支持,也得不到江山。

因此,古代如果能够采用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往往不会选择战争。

其实不只是古代,现代社会也是这样。当两国发生矛盾时,就采用“军演”,秀肌肉,咸吓一下,接着便采用外交手段来解决。一般不会轻易地引入战争。

(刘备剧照

其三,停战对胜利方有好处。

如果战争已经有压倒性的优势,一鼓作气打下去肯定是最佳选择。但如果战争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这时候停战对于战败一方有好处,对于战胜一方,同样有好处。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战胜一方得理不饶人,一定要打下去。战败一方被逼入绝境的情况下,他们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所谓“兔子被逼急了也要咬你一口”,就是这个道理。战败一方迸发出巨大能量,战胜一方的战争消耗就会特别大。说不定还会反胜为败。

比如刘备在发动夷陵大战的时候,孙权多次求和。但是刘备不同意。结果整个东吴的人同仇敌忾。刘备久攻不下,又遇到了天气炎热,粮草不足,最后反被打得大败。

反之,如果你不死命地逼迫,对方反而可能会松懈。比如王翦攻打楚国的时候,他不打,只是屯兵在边境上。楚国松懈下来,因此王翦一鼓作气就把楚国给消灭了。

其四,同意讲和是为了谋求新的战略。

中国古代的战争,向来就是讲谋略的战争。同意讲和,其实并不是真的讲和,而是调兵遣将,寻求新的战机。

这样的情况,在古代真是太多了。最著名的就是“退避三舍”。晋国以遵守承诺为借口,求和,退让。实际上,它并不是真的要退让,真的要求和,而是把楚国军队引进晋国埋伏圈里,以便消灭它。

由上面四点我们可以看出,“免战牌”在古典小说中,其实是一种被提炼出来的寓意表达。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顾茅庐是怎么回事?有什么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之一,讲述了刘备三次拜访草庐,最终请出了诸葛亮为自己的军师。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首先,三顾茅庐发生在三国时期,也就是公元220年到280年之间。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非常动荡,各个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和政治斗争。而刘备作为一个有志之士,一直希望

  • 卡迭石战役是场什么样的战役?过程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卡迭石战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2年。在这场战役中,汉朝的军队与楚国的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汉朝获得了胜利。那么,卡迭石战役的过程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一、背景介绍卡迭石战役是汉朝与楚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02年。当时,汉朝的皇帝刘邦想要消灭楚国的势

  • 历史上真实的焚书坑儒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真实的焚书坑儒到底是怎么回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中国历史上,焚书坑儒无疑是最重要的一次文化毁灭行动。这场焚书坑儒行动,直接导致很多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典籍,被彻底毁灭,就此从人类文明当中消失了。但同时,对于这场焚书坑儒行动,后世却存在很大的争议

  • 什么是元旦节?起源于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标题:元旦节起源于哪个国家——庆祝新年的日子每年的12月31日,全世界都会迎来一个重要的节日——元旦节。那么,这个节日的起源是哪个国家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元旦节的历史。元旦节最早起源于古代罗马帝国,当时人们会在每年的1月1日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纪念新的一年的到来。随着时间的推

  • 秦始皇修筑的水渠的哪条河?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修筑了一条长达70公里的运河,被称为灵渠。这条运河连接了黄河和长江流域,成为了古代中国南北水运的重要通道之一。那么,秦始皇修的水渠是哪条河呢?据历史记载,秦始皇修建灵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当时,黄河流域是中国的粮仓,但由于缺乏水源,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长江流域则

  • 于禁身为魏将,为何先后投降了蜀吴两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于禁身为魏将,为何先后投降了蜀吴两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这个将军叫于禁,他是怎样打败袁绍的呢?曹操开始征讨袁绍之时,袁绍兵力很是强大,于禁自愿担任前锋,曹操便给于禁派了两千名步兵,守延津城抵御袁绍。虽然只给派了两千士卒,还是步兵,但由于于禁在,袁绍始终没有攻破延津城!之后

  • 彭城之战有多重要?为什么说是楚汉战争中的一次重要决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楚汉彭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3年。这场战役是楚汉战争中的一次重要决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战争之一。那么,楚汉彭城之战的核心是什么呢?首先,楚汉彭城之战的核心是战略和战术的较量。在这场战役中,楚军和汉军都采取了不同的战略和战术。楚军主要依靠强大的骑兵部

  • 曹睿真的养男宠了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曹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在曹睿统治时期,关于他养男宠的说法流传甚广,但这一说法的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关于曹睿养男宠的真实情况。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关于曹睿养男宠的说法并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支持。虽然有一些史书和传说中提到了此事,但这些记载往往是基于传闻或者

  • 兵马俑2号坑发生过什么?兵马俑灵异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一、背景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兵马俑的发掘和保护过程中,也发生了许多神秘和诡异的事件。其中,兵马俑2号坑的灵异事件尤为引人注目。二、事件经过1974年,当地农民在挖掘井时意外发现了兵马俑2号坑。这个发现震惊了整个考古界,因为此前一直认为兵

  • 什么是城濮之战?它的读音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632年。这场战役的读音是“chéngpúzhàn”,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历史事件。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城濮之战的背景。当时,周朝的国君周穆王想要扩张自己的领土,于是向晋国发起了进攻。晋国的君主晋文公则派遣大将韩厥率领军队前往抵抗。在城濮(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