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目的是什么呢?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目的是什么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14 更新时间:2023/12/25 2:02:07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乱世时期,广义上来看,它处在东汉末年与西晋初年之间,长达近百年。所谓三国,指的就是曹魏、蜀汉、孙吴三大势力,而这三国当中,刘备自称汉室宗亲,又以仁德知名,因此在后世颇受赞誉,被不少人视为正统。

可惜的是,刘备建立的蜀汉在三国当中实力最弱,也最先被灭亡。说到蜀汉的灭亡,有人会归功于邓艾的奇计,但也有人表示关羽北伐的失败早已奠定了败局。

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从荆州北上讨伐曹操,一路上势如破竹,一度"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准备迁都以避锋芒。不过,当关羽专心北方时,孙吴却出兵袭取了其后方,断绝了他的物资供应。

最终,关羽兵败被杀,而东吴的举动则激怒了刘备,后者出动全部可调动的兵力东征,结果既损兵折将,自己也病重不治。章武三年(223),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这次托孤感动了许多人,还被陈寿夸赞为:"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

不过,一些相信阴谋论的人则认为这是刘备安排好的一个试探,如果诸葛亮回答不当,就会被当场格杀。

章武二年(222),刘备率领的大军在夷陵被陆逊击败,戎马半生的蜀汉皇帝被爱将关羽张飞先后丧命、复兴汉室希望进一步减小等消极因素击败,不久后就感染了重病。根据刘备写给刘禅书信中的"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我们可以得知,最初他只不过是有点拉肚子,但不久后就发展出了其它症状,逐渐变得难以医治。

或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或许是为蜀汉的今后做打算,面对孙权派来求和的使者,刘备选择了放下仇恨,重归于好。第二年的三月,在白帝城休养了半年多的刘备终于来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叫来曾经为自己谋划三分天下计策的诸葛亮,准备托付后事。在《三国志》中,陈寿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场景。

面对从成都风尘仆仆赶来的诸葛亮,病榻之上的刘备托付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古往今来,几乎没有哪个皇帝能在托孤时对大臣说出"他要是不中用,你可以自己当皇帝"这样的话,而面对主公的推心置腹,诸葛亮当即痛哭流涕地表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将大事交给诸葛亮后,刘备还专门修书一封,告诉刘禅要把诸葛亮视为父亲,对其尊敬和信任。

如果光看这一场面,可以说刘备和诸葛亮堪称我国古代君臣和睦的典范,也难过后人对此的态度基本都是感动不已。

不过,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对刘备托孤的场景也会有一千种解读。首先,有人表示刘备作为一代枭雄,不会对到底还是身为外人的诸葛亮如此信任,所谓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用来试探诸葛亮的野心,如果诸葛亮当时就答应下来,恐怕会被当场擒杀。

诚然,作为一国之君和自诩汉室正统的刘备不太可能将自己的基业交给外人,就算刘禅愚钝,但那也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因此,说刘备是在试探诸葛亮,确实也能说得过去。不过,有人在试探的基础上,认为刘备还在暗示诸葛亮,其依据便是"君才十倍曹丕"。对于这六个字,可能大部分人看到时会理解成刘备是称赞诸葛亮的能力,来表示他可以在与曹丕的较量中占据上风。

可是,有人却联想到曹丕的登基方式,即胁迫汉献帝禅位给自己,认为刘备在托孤时提起曹丕,是想用曹丕篡汉的事例暗示和警告诸葛亮,让他不要效仿。

总之,在阴谋论者看来,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关系并不好,而对于诸葛亮,刘备仅仅是当作帮忙治理蜀汉的工具,并没有太多的信任。其实,我们从历史事实出发,是很容易看得出阴谋论存在的问题的。

在历史上,诸葛亮称得上是贤臣的典范。首先,他做事缜密认真,事无巨细几乎都要自己亲自把关,做到了事必躬亲,替君主分忧。其次,因为后主能力不足,他代为行使权力,但一举一动都严格按照先帝的托付,在礼仪上也不敢有丝毫僭越。

北伐临行前,他倾注感情写成的《出师表》被后人誉为"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最后,尽管身居高位,他却生活俭朴,死后家中没有半点余财。诸葛亮令人敬佩的品行,其实就是对一切阴谋论的最好回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在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探索明朝的主要文化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文化成就也是丰富多彩的。以下是明朝的主要文化成就:1.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明朝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朱熹等学者对儒家经典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重要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文学艺术的

  • 武则天皇后之位差点被废,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皇后之位差点被废,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初,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行厌胜,中人王伏胜发之。帝因大怒,将废为庶人,召仪与议。仪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帝使草诏。左右奔告后,后自申诉,帝乃悔;又恐后

  • 安史之乱结束后 唐朝为什么反而更加太平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对安史之乱后唐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安史之乱,又称天宝之乱,是中国唐朝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为了争夺统治权而发动的内战,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并且各地藩王开始拥兵自重,唐朝中央

  • 七月革命推翻了哪个帝国?什么因素导致的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七月革命推翻了奥斯曼帝国。在19世纪末的欧洲和中东地区,奥斯曼帝国逐渐衰落。这个庞大的帝国曾经统治过许多国家和地区,但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欧洲列强开始向东方扩张,并与奥斯曼帝国发生了多次战争。这些因素导致了奥斯曼帝国的崩溃。XXXX年X月X日,土耳其爆发了一场大规模

  • 西安杨贵妃华清池在哪里?有哪些文化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一、背景介绍华清池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它以其美丽的景色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在唐朝时期,华清池曾经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自己的母亲而修建的皇家园林。而在唐朝中期,华清池成为了唐玄宗的避暑胜地,也是杨贵妃的居所之一。因此,华清池也被誉为“杨贵妃的华清池”。二、杨贵妃与华

  • 刘禅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蜀汉气数已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邓艾仅凭2000兵马,就迫使蜀汉后属刘禅投降了。那么让刘禅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蜀汉气数已尽,实力弱小而已。一首先,在笔者看来,邓艾只靠几千残兵剩勇就迫使刘禅君臣开门投降,不是这2000人战斗力有多可怕,而是因为蜀汉气数已尽。在三国后期,蜀汉在综合实力已经全面落后于曹魏和东吴,特别是在

  • 公孙度建立燕国过程如何?怎么建立燕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其中公孙度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历史人物。他是东汉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将领,曾经帮助董卓夺取了汉朝的政治控制权,并成为了董卓的心腹。然而,在公孙度的一生中,他也曾经建立了一个国家,那就是燕国。那么,公孙度是如何建立燕国的呢?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首先,

  • 每个月的情人节都叫什么?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每年的2月14日是情人节,这是一个浪漫的节日,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爱意。但是除了这一天,每个月都有自己的情人节,那么每个月的情人节都叫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一、1月14日——日记情人节1月14日被称为“日记情人节”。这个节日起源于韩国,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节日。在这一天,情侣们会互换彼此的日

  • 王保保的妹妹是谁?有哪些与她相关的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王保保,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曾经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然而,除了他本人之外,他的家族中还有一位同样令人敬佩的女性——王保保的妹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位传奇女性的故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关于王保保的妹妹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根据《明史》等史料记载,她是一个出身名门望族的女

  • 王保保是汉人还是蒙古人?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王保保,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曾经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族群身份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他是汉族,也有人认为他是蒙古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王保保究竟是汉人还是蒙古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关于王保保的族群身份并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支持。根据《明史》等史料记载,王保保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