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伯作为项羽的叔父 项伯为什么要帮助刘邦

项伯作为项羽的叔父 项伯为什么要帮助刘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03 更新时间:2023/12/24 18:42:47

项伯为什么帮刘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楚国名将项燕有三个儿子,长子项渠虽然天姿卓越可是英年早逝,但他却留下了一个儿子——项羽,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西楚霸王。

项羽的两个叔父自然成了他的领路人,可惜的是在跟随项梁反秦的道路上,项梁在定陶之战中被章邯击败,他自己也力战而亡。

此时项羽只剩下项伯一位叔父了,他也一直矜矜业业地扶持着项羽,希望项羽能让他们西楚项氏一族再现辉煌。

既然是辅佐项羽称霸,那为何还要去帮助刘邦鸿门宴脱险?

项伯以前可一直矜矜业业的辅佐项羽,却唯独在鸿门宴上一直维护刘邦,这是为何?这就要从项伯和张良的关系说起了。

项伯早年杀人而犯命案,多亏张良将其救下。所谓再造之恩不言谢,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鸿门宴。当年各路诸侯相继约好,谁先入关谁就为关中王。要想率先入关,从东至西是最快的一条捷径。项羽当然想要向西而去,可是这个任务却被盟主楚怀王指派给了刘邦。

项羽被分派到了北边,这可是个硬骨头,不仅有秦军主力在此把守,而且大将章邯也是在此。击败他们自然耽误了不少时间。而此时刘邦早已进入了关中,还先与百姓进行了约法三章,给了百姓一个良好的印象。

而反观项羽,不仅坑杀了二十多万降兵,入关之后还大肆烧杀抢掠。刘项水平孰高孰低,百姓最明白。

扯远了,再回到刘邦入关之后的两个月,这个时候项羽已经到了函谷关,可是刘邦却派人据守此处。

恰逢这个时候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暗中告诉项羽刘邦准备关中称王。这还了得,项羽可不是好惹的主,尽管长途奔袭到此,军队又都是各路诸侯拼接而成。可是项羽还是发出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命令,准备休整一夜,第二天攻打刘邦。

项伯一听到这个消息,连夜赶至霸下,告诉张良,项羽明天就会进攻,劝张良离去。然而张良也不是背信弃义之人,他觉得在如此紧要关头抛弃刘邦是不义之举,因此便将项羽的计划告诉了刘邦。刘邦一听就害怕了,立马命人摆上酒席,给项伯赔礼道歉,说大哥你知道,你家大王肯定对我有误会。之所以会占据函谷关是想替项羽拦下其它想先进关的各路诸侯,至于进军关内则是想事先替各位清点财务,方便平分。

刘邦说得头头是道,肯定是说服了项伯,否则项伯也不会愿意回去之后替刘邦周旋,否则任凭刘邦如何收买,项伯都不会动心。毕竟现在项羽才是诸侯中最有资格称霸的人,一旦称霸他项伯能少得了荣华富贵。

所以项伯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想帮项羽夺取天下,但是好友不能不救。

再加上刘邦的一番密语甜言。项伯在酒饱饭足考虑再三后最终还是替刘邦求了情。但是项羽却摆下鸿门宴,要求刘邦第二天必须到场。

刘邦在手下一众谋士的的建议下,最终还是选择动身前往项羽营中,第二天鸿门宴上范增不断暗示项羽对刘邦下杀手,然而项羽却迟迟下不了手。一方面是碍于叔父的面子,毕竟昨晚才被叔父说通。其二是刘邦毕竟参与过灭秦大战,这样大张旗鼓的杀掉刘邦肯定会直接暴露自己意图削蕃的企图,到时候被各路诸侯群起而攻之可就不太妙了。

双拳难敌四手这个道理,他项羽还是知道的。否则像项羽这么杀伐果断之人怎么可能就此放过刘邦这个快成气候的大敌,无论如何,这是他项羽自己的决定,最后结果不能全推到项伯身上。换句话说,项伯的建议,也是出于一片公心,是为了项羽能够收服人心,刘邦死活着实与他无关,可能在项伯的心目中,也就是早死晚死的区别,刘邦晚死的结果要比早死的结果对项羽称霸天下更有利,这也是一种最正常的“路线错误”。

拿不出办法、左右为难的他只能看着激进派和保守派的内斗,想要他们替自己拿主意。双方在这场鸿门宴中打的好不热闹,范增几次示意项羽没反应之后,便找来项庄舞剑,看似助兴实则意在沛公。然而项伯很快便发现了范增的意图,立马上前助兴舞剑。将原本刺杀刘邦的一剑给挡了下来。最终还是保守派棋高一招,救下了刘邦。范增气得破口大骂。

毕竟大家多数人都认为项羽已是最大赢家,刘邦目前还不足为惧,不需要过早暴露削藩意图,只需慢慢瓦解其它势力即可。也正是如此刘邦才得以逃过一劫。

而刘邦也正是通过项羽这个人的性格,料定他不会在鸿门宴上杀掉自己,所以才敢来鸿门宴,否则即使有项伯替他周旋,只要项羽铁了心要杀他,刘邦还是死路一条。

正是因为鸿门宴逃过一劫才让刘邦渐成气候,到了后来与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争霸,最终成功夺取天下。而项伯因为早期帮过刘邦,日后自然也没有遭到刘邦的刁难,还将其封侯,赐为刘姓,并且将项氏一族的有功之臣也进行了封侯。后来惠帝继位三年,项伯才寿终正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后期有哪些将领?在收回兵权后赵匡胤靠谁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仅仅用了一场酒席,就把兵权收回到自己手里了,而且还是让自己的手下甘愿交出了兵权。但是当时赵匡胤刚刚建立了北宋,还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目标,而且周围也还有不少的政权,赵匡胤这个时候解除将领的兵权,让他们告老还乡,那么之后赵匡胤打江山,靠的又是谁呢?要知道武将在乱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手中没有了武将,

  • 唐朝李琬的墓志铭是什么内容?由谁撰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李琬是唐朝的一位王爷,他在唐德宗年间担任过宰相。关于他的墓志铭,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记载。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李琬的墓志铭的内容和意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李琬确实有墓志铭。根据历史记载,他的墓志铭是由当时的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撰写的。墓志铭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李琬的生平事迹、家族背景以及对他的评价等

  • 大一统的秦朝,为何在古代被称为反面教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又是华夏族(汉族前身)自己建立的朝代。按理说,秦朝的正统性毋庸争议。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秦朝一度作为历史上的反面教材,其正统性也遭受过后世的否定。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论正闰》。“闰”,即是“伪”。其中就言道:天生烝民,其势不能自治,必相与戴君以治之...

  • 火烧赤壁是真实存在的吗?探索火烧赤壁的真实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这场战役是东吴和蜀汉联军对抗曹操率领的北方军队的一次重要胜利。然而,在历史上,有一些人质疑火烧赤壁的真实性。那么,火烧赤壁到底是真实存在的吗?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为您一一解答。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当时,曹操率领大军攻打东

  • 寇准担任过哪些官职?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其中,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寇准,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思熟虑的政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那么,寇准担任过哪些官职呢?他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本文将带您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官职生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关于寇准的具体官职,历史记载

  • 刘备撤退时,百姓真的是自愿跟随刘备离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撤退时,百姓真的是自愿跟随刘备离开的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208年7月,曹操挥师南下,攻打荆州。由于荆州刘表病逝,刘表次子刘琮继位荆州牧,曹操得知消息后,当即抢先抄捷径轻装前进,疾趋至宛、叶,以达到出其不意,威胁荆州的目的。得知曹操来袭后,章陵郡太守蒯越及东曹掾傅

  • 刘备到底是不是汉室宗亲呢?有哪些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到底是不是汉室宗亲呢?有哪些证据?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小说中还出现了一个刘备祖辈的谱牒,列出了长长的一份名单,证明刘备是汉景帝的十八代孙。结果排来排去,刘备恰好比皇帝还要高一辈,因此,刘备自然也就成了皇叔。刘备到底是不是皇叔呢?绝对不是。因为那份谱牒错漏百出,如果真的按照

  • 中秋节一般干什么?中秋节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进行各种传统的活动和习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秋节一般干什么吧!【第一段:赏月】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这个夜晚,人们会在户外或者室内赏月,欣赏那皎洁的明月和闪烁的星辰。有些地方还会放烟花、点灯笼等,增加节日气

  • 武三通为什么喜欢何沅君?喜欢她的什么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武三通为什么喜欢何沅君,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武三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而何沅君则是他的妻子。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武三通为什么喜欢何沅君的原因。一、历史背景武三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在三国时期为蜀汉效力,曾经多次参加战争并立下了许多功勋。而何沅君则是他的夫人,她也是一个

  • 资治通鉴中最可怕的一句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书之一,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最可怕的一句话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在《资治通鉴》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人臣之罪,莫大于欺君。”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却道出了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欺君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罪行,它不仅伤害了君主的利益,更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