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什么会将曹真视如己出?两人是什么关系?

曹操为什么会将曹真视如己出?两人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32 更新时间:2024/1/22 22:39:58

曹操为什么会将曹真视如己出?两人是什么关系?曹真的父亲与曹操是至交好友,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曹真的父亲有很多种说法,但是不变的是他与曹操是兄弟之交,情如手足。曹真父亲在战争中牺牲后,曹操就把曹真过继到自己宗族中,并让他与自己的儿子曹丕等人一同生活。曹真年少便英勇善战、力大无比,深得曹操赏识。自小,曹操便对曹真疼爱有加,因此他们之间有着一份浓厚的父子之情。

将臣之礼。

曹真有智有谋,聪慧过人。他长大后成为曹操麾下的一名勇士,位及大将军、大司马,为魏国的鼎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218年,刘备率领大军攻入汉中,曹操任命曹真为偏将军前往抵抗。曹真带领曹洪曹休张既等人一举击破刘军。曹操大悦,并在九月的亲征中,授予曹真中将军的职位。

忠心之义。

曹操去世后,曹真仍然忠心于曹氏家族,为其魏国的历代帝皇卖命。曹真曾经为曹丕,镇守河西,南下击败吴国。曹丕驾崩之后,曹真与陈群、曹休、司马懿等人辅政。后来,还为明帝大挫诸葛。

曹真在太和五年去世,魏明帝为追思曹真的功绩,还下诏书:“大司马一生忠孝节义,辅佐二祖,对内,不因自己是皇亲而邀宠;对外,也不鄙视贫寒之士,真可谓是守成业、忠职守、道德高尚的人啊!分封曹真的五个儿子羲、训、则、彦、皑为列侯。”

曹真伐蜀

曹真自小就骁勇善战,硬朗而有魄力。但是,他虽然有着赫赫的功绩,伐蜀之战却是他众多战役中较为不堪的一笔。

太和四年秋天,诸葛亮命令魏延、吴一发动阳溪谷之战。在此之前,诸葛亮已经连续两次北伐攻打曹魏。公元230年,曹真升为大司马。曹魏最先确定的战略是先吴后蜀,但在诸葛亮的屡屡进攻,让曹真无法再忍。曹真上表要求出兵攻打蜀汉,自动请战回击诸葛亮,魏明帝也认同他的想法,派大军支持曹真。但是,司空陈群认为斜谷进军不利,反对这个进攻计划。于是,曹真再次上书,提出了子午道的计划。但这还是遭到了陈群等人的反对,他们都认为这样大规模征战,花费甚大,劳民伤财。魏明帝把陈群等人的意见下诏给曹真。但曹真却以此为诏书带兵出发。

曹真从子午道南入,司马懿从汉水逆流而上,曹司两军在南郑会师。曹真还派了郭淮、费曜从斜谷道、武威协助。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曹真一出战就遇到了大雨,子午道的大雨让曹真裹足不前。而水陆并进的司马懿也被大雨淋得如同落汤鸡。大军无法前进,曹真、司马懿等人不得不在营帐等候时机。谁知,这一等就是一个月,大雨下来三十来天都没有停止。原本打仗的士气已经逐渐消退。

更加不幸的是,前线传来栈道断绝的消息。魏明帝也下了诏书要求曹真撤兵回洛阳。在不得已之下,曹真含恨奉诏撤兵而归。司马懿也只好班师回朝了。

曹真在大雨中一直染疾未愈,带病回到洛阳后,也一直郁郁不得安宁,最后病逝了。

曹真怎么死的

曹真是曹操家族中的一员。在《三国志》中记载,曹真的父亲名叫曹邵,是曹操手下的一名将士,曹操为讨伐董卓缺兵马,曹邵为曹操招兵买马,扩充曹操的军队。

后来,曹邵被杀害。曹操看见曹真很年幼,便认曹真为义子,带回家抚养长大。另一种说法是,曹真的父亲原名叫秦邵,和曹操是很好的朋友。一次,袁术和曹操在豫州开战,曹操为了侦查地形便外出考察,恰好遭遇到袁术部队的追杀。此时,曹真的父亲冒名顶替了曹操,袁术以为秦邵就是曹操,便将其杀害了。曹操被秦邵救了一命,很是感激他,于是便让秦邵的儿子改姓为曹。对于这两种说法,各有一方赞同者。

曹操收养曹真后,对曹真很好。曹真长大后,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勇猛之士,在很多战役中,屡屡得胜,在军中树立了很大的威望。

后来,曹真到洛阳拜见皇帝,皇帝对曹真的功劳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并将他的官职升为大司马,允许曹真可以佩刀上朝。曹真看清楚形式后,便建议皇上讨伐四川一带,对于曹真的建议,皇帝曹睿给予了批准。八月份时,曹操带领大批人马从西安出发,曹真出发前和司马懿商量好,俩人在汉中南郑会面。曹真代带领行军队伍前行,路途崎岖而遥远。刚好,八月份正是梅雨季节,有的栈道被水冲断无法行走。曹真深思再三,下令撤返回。曹真在返途中就生病了,等他回到洛阳时,病情加重,过了不久便去世了。

曹真碑

曹真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将领,多次对蜀汉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战,最高的官职是大司马,是当时的军事上的最高权利掌控者。曹真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曹真的丰功伟绩,为其立碑歌颂,此碑后来被人们称为曹真碑。现存放于故宫博物馆内,但只剩下中间部分,上下两边均遗失。

曹真碑出土于一八四三年的陕西西安,当被人挖出来来后,曹真碑上关于蜀汉和诸葛亮的相关字眼均被刨去,所以碑文并不完整。曹真碑的阳面共计二十行,字数从九到十七不等。根据古代立碑规矩碑阳是记录墓碑主人功绩的文字,当碑阳难以容纳时方可刻在碑的两侧,当两侧容纳不下时,才可以刻到碑的阴面。碑的阴面被称为碑阴,曹真碑的碑阴处就比较规整,因为碑阴处一般记载立碑的资助人员和钱的数目,也有碑的题名。曹真碑碑阴共计三列,每列三十行,字数从二到十二不等。

曹真碑文是隶书篆刻,苍劲有力,其拓本被清朝的陆增祥收录,被放在《八琼实金石补正》当中。现在这本书也被存放在故宫博物馆中。曹真碑具有极大的史学价值,不仅是对曹真生平资料的强有力的补充,其碑文书法也是记载了填补了三国时期书法变迁演化的空白。虽然曹真碑只是一块残碑,为史学参考留有遗憾,但是碑侧的龙纹石刻再次展示了古人成熟的石刻技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留下了哪些子孙?他们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誉为“睿智的卧龙”。然而,关于他的子孙后代,却存在着一些传说和误解。那么,诸葛亮留下了哪些子孙?他们的结局又是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历史真相。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诸葛亮的子孙后代并不多。根据《三国志》和《晋书》的记载,诸葛亮有七个儿子和两

  • 李自成为什么打不过满清?有哪些因素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曾经攻占北京,建立了大西国。然而,他最终还是失败了,被满清军队所击败。那么,李自成为什么打不过满清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个问题。首先,从军事实力上来看,满清军队具有强大的战斗能力。满清军队在入关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他们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

  • 曹氏是谁?吕雉为什么放过了曹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曹氏,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政治家和军事家。她曾经是汉朝的皇后,后来又成为了汉献帝的母亲和摄政王。然而,最终她却遭到了吕后的迫害和处决。那么,吕雉为什么放过了曹氏呢?这是一个历史之谜,也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本文将根据真实资料,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曹氏的背景和故事。她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

  • 嫪毐和赵姬的势力为何能迅速崛起?嫪毐之变的主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秦国朝中形成了四大主要势力,其中赵姬-嫪毐一系、吕不韦一系、华阳太后一系,以及势力最为薄弱的嬴政一系。那么,赵姬-嫪毐一系为何能迅速崛起,甚至对以华阳太后为代表的传统势力构成威胁呢?实际上,直接的原因是嬴政年幼不能亲政,而“秦王印玺”却掌握在赵姬的手中,赵姬凭借这个宝物发号施令,因此拥有巨大的权

  • 孙恩卢循起义指的是什么?有什么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孙恩和卢循是东晋末年的两位著名起义军领袖,他们曾经联合发动了一场规模庞大的起义,试图推翻东晋政府。那么,孙恩卢循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呢?它又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将根据真实资料,探讨这个问题。一、背景介绍孙恩和卢循都是南朝梁时期的人物,他们出生在不同的家庭,但是都有着强烈的反抗情绪和对社

  • 刘伯温斩龙脉是真的吗?历史上有证据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刘伯温斩龙脉是真的吗?刘伯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和政治家,他在明朝时期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关于他斩龙脉的传说也在中国流传已久。那么,刘伯温斩龙脉是真的吗?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第一段:刘伯温的背景介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刘伯温的背景。刘伯温是明朝初年的一位重要将领和政治家,他曾经参与

  • 进士是什么水平?是最高学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科举制度中,进士是最高学位,也是最高的官员选拔标准。那么,进士到底是什么水平的呢?本文将为您介绍。一、进士的定义进士是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得的最高学位,也称为“状元及第”。在明清两代,进士是官员选拔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成为进士。二、进士的选拔标准进士的选拔标准非常严格,需要考生具备一

  • 钟会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刘寔为何能预判?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钟会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刘寔为何能预判?他在邓艾、钟会讨伐蜀汉前夕,成功预测出,倘若蜀国被灭,那邓艾和钟会就都回不来了。听上去有些玄乎,但事实的确如此,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盘点下事情的来龙去脉。1、刘寔是谁刘寔是汉章帝(东汉第3位皇帝)第5个儿子刘寿的后代。参考刘备的出身,皇亲国戚也未必一定锦

  • 宋江为什么对鲁智深非常的客气和尊重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对朝廷或者是官府出身哪怕是沾点边儿的好汉都非常客气,甚至到了不顾身份奴颜婢膝的地步。记得大刀关胜被梁山好汉活捉之后,宋江不但亲自把关胜的绳索解开而且居然“扑通”给关胜磕头谢罪。知道的是关胜被俘虏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宋江被关胜俘虏了一样。当时关胜在朝廷的职位不过是浦东巡检而已,算不上是位高权重,宋江

  • 王濬是什么人?晋灭吴之战的最大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率领大军展开了晋灭吴之战,该战役水陆并进,直指东吴都城建业(今南京),成功灭亡了吴国,结束了三国时代的长期战争。在晋灭吴之战中,西晋的指挥官包括杜预、王濬、唐彬、王浑、周旨等众多将领。然而,在我看来,王濬可谓是西晋灭亡东吴的最杰出功臣。公元279年的咸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