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做和尚有什么特权 古人为何要青灯古佛

古代做和尚有什么特权 古人为何要青灯古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72 更新时间:2024/2/5 23:18:43

对古代做和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佛教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受到了中国人的抵制,因为佛教剃度、出家不能结婚等规矩与中国传统社会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思想相冲突。不过,随着佛教的中国本土化以及它的一些思想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佛教慢慢在中国发展壮大。伴随佛教的发展,和尚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这个群体有时十分庞大,庞大到令皇权忌惮;有时也饱受迫害,被迫还俗或者丧命。但不管怎么样,和尚这个群体在过去千百年中一直顽强地活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

我们不禁要问,古人为什么要出家当和尚,与青灯古佛相伴,忍受孤寂和清规戒律呢?真的是崇信佛法,真的是心怀普度众生的崇高愿望吗?也许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我更相信另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因素。

让我们看看古代和尚(寺庙)的特权吧,换做是我,也许我也会出家当和尚。

1、富有的和尚

古代和尚(寺庙)是相当富有的。我第一次知道和尚富有,是我们村有一个寺庙,有一次听老人们闲聊,说现在寺庙左右的民房,原来都是庙产,庙前的几百亩地也归庙里所有,有些老人年轻时还给庙上做长工。哇,几百亩地,我当时想,我们一家四口人才七亩地。

长大后我才知道,我们村寺庙的这点财产与全国著名的大寺庙的财产相比,简直就是不值得一提。笃信佛教的梁武帝三次出家当和尚,第二次群臣用1亿钱将其赎回,第三次用2亿钱赎回。梁武帝曾有一次向寺庙捐地八十顷。隋开皇年间,皇帝赐嵩山少林寺田地一百顷。唐太宗李世民为答谢少林寺出兵相助,一次性捐田四十顷。唐初更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僧授田三十亩,尼授田二十亩,到了武则天时期,天下田地房产多归寺庙所有。除了皇家赐田给寺庙,权贵、大地主也会捐田给寺庙。寺庙除了接受捐赠的田产,也会收到善男信女捐的钱财,寺庙经常用这些钱购买附近的田地,更有甚者,一些寺庙还会强行兼并附近土地。

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看寺庙有多少土地。唐武宗时期,寺庙占有的土地和人力资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帝国的统治。因此,唐武宗开始了规模巨大的灭佛运动,收良田千万顷,其它如铜像、钟、罄等物我们在这里不再叙述。

寺庙富了,和尚自然也就富了。和尚通过各种手段,掌握了大量的私人财富。富有的和尚也开始享受生活,蓄养奴婢、触犯佛规养妻,与世俗社会的富人生活几乎无异。

影视剧照

2、赋税、兵役徭役与我无关

在封建社会,寺庙拥有的土地是不纳税的,和尚也不服兵役徭役。换句话说,封建政权对百姓的任何盘剥手段,都不会影响到寺庙、和尚。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愿意出家当和尚,特别是在社会环境不好的年代。而那些无法出家的人,也想尽办法与寺庙产生关系,以逃避封建剥削。比如有些农民,他们原意租种寺庙土地,以逃避赋税;有些人则到寺庙里做仆役、净人,为僧侣服务。他们也是不纳税和服役的。这样一来,和尚连同与他们有关的人口数额巨大。究竟有多大呢?北齐时,国家有僧尼二百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0%。北周时,僧尼的人数是三百万。唐朝时期,唐武宗强迫还俗的僧侣有二十六万五百,另有奴婢十五万。

除了正式的和尚,还有一部分人伪造度牒,以获取僧侣特权。唐朝时期,很多人口大户、富商巨贾都私自购买或者伪造度牒。这部分人的数额没有准确记录。

古人服徭役

徭役

3、逃避刑罚

我们在看《水浒传》时,会读到如下细节:鲁提辖打死了镇关西犯了人命官司,官做不成了,只好匆匆逃命。到了代州雁门县,遇到了曾经搭救的金翠莲。娶了金翠莲的赵员外听说鲁智深逃难,于是将自己购买的五花度牒给了鲁提辖,这样他就有资格做和尚了。武松逃难时,在十字坡遇到菜园子张青。张青有一张年龄相貌与武松相当的度牒。于是武松扮成行者模样,路上再没有遇到麻烦。

为什么出了家当了和尚就能逃避法律制裁呢?因为和尚、道士在法律上受优待。宋代法律明文规定:僧尼道士女冠,有罪许减赎。这样一来,有些重犯为了逃避罪责就出家当了和尚。相应地,一条帮助别人出家的产业链就出现了。唐朝时,有些寺庙不顾朝廷规定,私自为人剃度。宋朝就更直接,政府明码标价地公开卖度牒。只要有钱,谁都可以买一张度牒,以备不时之需,赵员外就是这类人,只不过自己没用上,送给了鲁提辖。就这样,俗世间少了一个杀人犯鲁达,五台山的寺庙里多了一个法号“智深”的和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瑾没什么大的功劳,为何却得孙权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的风云人物里,有一个特别的人,他一生没打过一次胜仗,没献过一次谋略,没办成过一件事,却步步高升,善始善终,这在那个乱世里是很难得的,你说奇怪不奇怪?这个人就是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诸葛瑾算是孙权的嫡系心腹了。孙权有多爱他?爱到在孙权眼里,诸葛瑾可以把鲁肃、周瑜、吕蒙、陆逊四大都督踩在脚下。爱到

  • 李白一生都喝过哪些酒?他最喜欢的什么酒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一生都喝过哪些酒?他最喜欢的什么酒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1、桂花酒出处: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尧没三千岁,青松古庙存。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日色促归人,连歌倒芳樽。马嘶俱醉起,分手更何言。李白在上古五皇之一的“尧”逝世三千年后,来到了这座古庙,缅怀先人。在这里李白所喝

  • 历史上除了皇后,还有谁与康熙同葬景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大清的祖制:只有皇后才能与皇上合葬于同一个陵寝。那么历史上除了皇后,还有谁与康熙同葬景陵?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元年二月,雍正帝下旨将被追封为皇贵妃的章佳氏,同孝恭仁皇后、康熙帝一同葬入景陵地宫。雍正对此事是这样说的:“当年皇考之所以要修建妃陵,就是为了让各位

  • 刘备的亲生儿子有三个,为什么选择了平平无奇的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的亲生儿子有三个,为什么选择了平平无奇的阿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阿斗,大名刘禅。从刘备给儿子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的雄心、或者说是政治野心:他想当皇帝,还不想靠武力夺位,落下“弑君”的名声,而是希望有“尧禅禹”的事情发生,自

  • 清朝贝勒是什么级别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封为贝勒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贝勒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什么说清朝皇帝的儿子也不一定能当上亲王贝勒?以太祖努尔哈赤为例,嫡出的第一子褚英、第二子代善、第五子莽古尔泰、第八子皇太极、第十子德格类、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第十五子多铎,都是获得了半旗以上旗分的

  • 四个东吴都督里,为何只有鲁肃是正常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四个东吴都督里,为何只有鲁肃是正常死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周瑜领导了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并于战后建议孙权不要把南郡借给刘备,南郡为基地攻取益州,全据长江以南,怀曹操划江而治,建议孙权软禁刘备,孙权除了不同意软禁刘备外,其他周瑜所提的建议也都同意。但就在返回家园准备攻打益州

  • 如果曹操接受了华佗的开颅治疗,结果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华佗是有名的神医,那么如果曹操接受了华佗的开颅治疗,结果会怎么样?答案是呼之欲出的,就算是神医,在那个没办法提供无菌环境的年代里把人脑袋打开,肯定是必死无疑的啊!扁鹊给蔡桓公看诊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起初扁鹊见他时称“病在胰理,不治将深”,但是蔡桓公没有放在心上,甚至对于扁鹊随后一系列的警告

  • 萧何为什么甘居人下,主动推举刘邦做头领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萧何(?-前193年),沛郡丰邑人,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汉高祖刘邦举事前,刘邦做过的最高的官阶,不过是沛县的泗水亭长,而萧何则是沛县的主吏椽。主吏椽的地位可是比亭长得多了。结果呢,在刘邦举事之后,萧何却主动推举刘邦

  • 曹操"煮酒论英雄"时,为何称袁术为冢中枯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煮酒论英雄”时,为何称袁术为冢中枯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三国演义上是这么描述的: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

  • 在历史上科举制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科举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其实就在于通过这种制度,古人可以得到更高的地位,拥有更大的权力,做所谓的人上人。尤其是在相对和平的年代里,科举几乎是底层百姓唯一的向上通道。今天的高考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