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瑾没什么大的功劳,为何却得孙权重用呢?

诸葛瑾没什么大的功劳,为何却得孙权重用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983 更新时间:2024/1/18 2:28:18

在三国的风云人物里,有一个特别的人,他一生没打过一次胜仗,没献过一次谋略,没办成过一件事,却步步高升,善始善终,这在那个乱世里是很难得的,你说奇怪不奇怪?这个人就是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

诸葛瑾算是孙权的嫡系心腹了。

孙权有多爱他?爱到在孙权眼里,诸葛瑾可以把鲁肃、周瑜、吕蒙陆逊四大都督踩在脚下。爱到打了败仗都能升官的地步。

翻开史书,想找一找诸葛瑾的故事,你会发现在诸葛瑾41岁前是一片空白。

诸葛瑾在26岁的时候,因为战乱和家人走散,一人独自来到江东,认识了孙权的姐夫宏咨。宏咨一见他就大为惊讶,赶紧把诸葛瑾推荐给孙权。

宏咨的历史记载就到此为止了,难道是宏咨发现了诸葛瑾拥有巨大的韬略吗?不知道,反正没有记载。

此时的孙权继承了父兄的基业,但是面对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是他自己人。得到诸葛瑾的孙权像是找到了宝贝,立刻让他担任自己的长史,不久转任中司马。

《三国志诸葛瑾传》“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於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

那么,找到工作的诸葛瑾的表现是啥呢?要知道,他的弟弟诸葛亮也差不多在他这个年纪从草庐里走了出来,已知三分天下在胸中。

尴尬的是,从26岁到41岁,诸葛瑾的历史记载是无。这十五年里,作为孙权帐下的人,经历了赤壁之战,合肥之战,濡须口之战,在这些东吴的历史大事件里,诸葛瑾没有打过一次仗,没有进行过一次外交行动。他就像根本不存在一样。

一直到了他41岁的时候,孙权好像忽然想起了这么一个人,便命令他去向刘备讨要荆州。

结果是,他过去和弟弟诸葛亮在公开场合分别阐述了己方观点,然后,谈判没有任何实质性结果,他就这么回去了。

回去之后,孙权没有指责他,同事没有指责他,他该怎么上班还是怎么上班。

又过了四年,45岁的诸葛瑾随吕蒙背刺关羽,夺回荆州。他看着吕蒙忙东忙西,日夜操劳,他自己没有干啥事却白捞一个功劳,被孙权封为宣城侯。

为了抢回荆州累死累活的吕蒙得到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的职务,然后死了。

然后,诸葛瑾就这么接替了吕蒙的职务。命好,他也没办法。

只是屁股还没坐热,就听说刘备要举全国之力来攻打江东,诸葛瑾连忙给刘备写了封信:"老刘同志,你犯不着啊,就为了一个关羽,还能劳烦你亲自来攻打东吴吗?你的对手应该是曹操啊,我们只是杀了关羽,曹操可是废了皇帝啊,你怎么能找我们算账呢?"

以诸葛瑾的能力当然劝不动刘备啊。但他以为自己能劝动,结果还被小人在孙权面前告了一状。小人说诸葛瑾这时候联系刘备是要卖国求荣。

结果,孙权对小人说你纯属放屁,诸葛瑾怎么可能背叛我孙权呢?就像我不可能背叛诸葛瑾一样。《三国志诸葛瑾传》“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又过了一年,孙权称王,诸葛瑾被提拔为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孙权一称王,曹丕看不下去了,就来攻打吴国。吴国虽然赢了,但是诸葛瑾作为左将军却打了个败仗。也许孙权称王太高兴,诸葛瑾依然没有遭到任何处罚。这时他已经48岁了。

诸葛瑾52岁的时候,孙权要攻打襄阳。不仅要打,还要自己上,不仅要自己上,还要诸葛瑾陪他一起上。于是,他们主仆俩兵分两路攻打襄阳。

不出意外,两路都败了。结果是,诸葛瑾升官了,从左将军升为骠骑将军。

在诸葛瑾55岁那年,孙权称帝,诸葛瑾又又又升官了,从左将军升到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只是,这豫州不是孙权的地盘啊,孙权真是爱他,提前告诉他:"子瑜啊,打下豫州,它就是你的了。"

到了诸葛瑾60岁,孙权心里又痒痒了,派陆逊和诸葛瑾攻打襄阳。陆逊派出去的密探被魏国抓住了,诸葛瑾心里一凉,赶紧对陆逊说,完了完了,我们的军事机密肯定暴露了,赶快撤退吧。陆逊白了诸葛瑾一眼,都没多说一句话,反而第二天开始玩游戏、种蔬菜。魏国人被陆逊整不会了,心里念叨这孙子难道想将计就计?最终,陆逊发兵进军襄阳,魏国军队威慑于陆逊的名气,不敢出兵,陆逊大摇大摆走上船,指挥全军全身而退。

兵者,诡道也。陆逊在知道自己暴露后,反其道而行之,令对方捉摸不透,实行巧计,实现战略大撤退。这一幕诸葛瑾都看在眼里,他也不多话,陆都督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自己看着就行。

一直到诸葛瑾68岁,孙权又指挥诸葛瑾去打魏国了,诸葛瑾和儿子诸葛恪各领一兵,孙权派四路大军伐魏,结果四路都被司马懿击败。

然后,没有然后了,诸葛瑾在这一年去世了。诸葛瑾在最不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最平凡的工作,虽然一生都没大功劳,但他却最能得到孙权的礼遇和恩宠。这样一位谋划技能平庸,带兵打仗被对手反复按在地板上摩擦的人物,到底是凭借什么让孙权对他刮目相看的呢?

孙权这人,刻薄寡恩,他连儿子都杀,却偏偏对诸葛瑾爱戴有加,有几个事情可以看出诸葛瑾的厉害之处。

吴郡太守朱治,孙权对他很敬重,但朱治做事并不能让孙权满意,可孙权又不太好开口批评他,所以心里非常不爽。诸葛瑾就写了篇文章,内容是孙权怎么训斥朱治,朱治被训斥的心服口服。孙权看后很高兴,笑着说:"我心里那点小九九都让你给解开了。你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那样能协调好别人的关系。"

《三国志诸葛瑾传》“瑾揣知其故,而不敢显陈,乃乞以意私自问,遂於权前为书,泛论物理,因以己心遥往忖度之。毕,以呈权,权喜,笑曰:“孤意解矣。颜氏之德,使人加亲,岂谓此邪?”

诸葛瑾与孙权谈话、劝谏,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主张,点到为止。如果孙权和自己的想法一致,那么才会继续讨论下去,如果意见不一致,就先谈别的事情,再借其他相同的事来慢慢灌输自己的观点,直到孙权自己想通了。

一句话,就是在观点不一致时,就用别的相近的事情给孙权洗脑子,把他带进自己的坑里。

《三国志诸葛瑾传》“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归,如有未合,则舍而及他,徐复讬事造端,以物类相求,於是权意往往而释。”

诸葛瑾不仅会揣摩上意,对同事的关怀也是无微不至。

校尉殷模,惹怒孙权,孙权要杀了他。他征求诸葛瑾的意见,诸葛瑾回答说:"我和殷模一样是逃难来到江东,都是一穷二白,全靠您的恩情才有了今天。我没有监督好他,以报答您的恩德,致使殷模辜负您的恩惠,犯下罪过。我认罪还来不及啊,实在不敢说什么。"孙权听后很伤感,说:"好吧,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赦免他。"

虞翻因为话多被流放,诸葛瑾多次替他说情,这令虞翻很感动,他在给亲友的信中说:"诸葛瑾真是个好人啊,他多次为我仗义执言,无奈我得罪的人太多,看来是死到临头了。"

所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我们可以看到,诸葛瑾这个人虽然在外能力平平,可在内却左右逢源。他没什么韬略,不会办事,但是从来不惹事。

再者,他把孙权当朋友,在陪伴孙权的几十年的工作中,总是做到循循善诱。朋友的作用就是对彼此进行关怀。说对方想听的,对方不对的,也不当场拆穿,慢慢引导。久而久之,孙权也把诸葛瑾当朋友了。

有时候,朋友比家人更重要。

最后,他对待同事也是发自内心,他没有因为和孙权关系好而为自己谋福利,相反,他总是帮助同事免于灾祸。一个人在东吴集团里,不争不抢,不论是非。因此,集团里最会咬人的人也从不咬诸葛瑾。诸葛瑾没有建立过一个政敌,这一点太不容易了。强如诸葛亮,在蜀汉集团里都到处树敌,诸葛瑾的这个能力实在太强了。

善于化解矛盾,以德服人"。这才是他处世的天才之处。想必和诸葛瑾交谈,定如沐浴春风。在三国这种乱世里,诸葛瑾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仁者无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白一生都喝过哪些酒?他最喜欢的什么酒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一生都喝过哪些酒?他最喜欢的什么酒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1、桂花酒出处: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尧没三千岁,青松古庙存。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日色促归人,连歌倒芳樽。马嘶俱醉起,分手更何言。李白在上古五皇之一的“尧”逝世三千年后,来到了这座古庙,缅怀先人。在这里李白所喝

  • 历史上除了皇后,还有谁与康熙同葬景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大清的祖制:只有皇后才能与皇上合葬于同一个陵寝。那么历史上除了皇后,还有谁与康熙同葬景陵?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元年二月,雍正帝下旨将被追封为皇贵妃的章佳氏,同孝恭仁皇后、康熙帝一同葬入景陵地宫。雍正对此事是这样说的:“当年皇考之所以要修建妃陵,就是为了让各位

  • 刘备的亲生儿子有三个,为什么选择了平平无奇的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的亲生儿子有三个,为什么选择了平平无奇的阿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阿斗,大名刘禅。从刘备给儿子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的雄心、或者说是政治野心:他想当皇帝,还不想靠武力夺位,落下“弑君”的名声,而是希望有“尧禅禹”的事情发生,自

  • 清朝贝勒是什么级别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封为贝勒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贝勒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什么说清朝皇帝的儿子也不一定能当上亲王贝勒?以太祖努尔哈赤为例,嫡出的第一子褚英、第二子代善、第五子莽古尔泰、第八子皇太极、第十子德格类、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第十五子多铎,都是获得了半旗以上旗分的

  • 四个东吴都督里,为何只有鲁肃是正常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四个东吴都督里,为何只有鲁肃是正常死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周瑜领导了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并于战后建议孙权不要把南郡借给刘备,南郡为基地攻取益州,全据长江以南,怀曹操划江而治,建议孙权软禁刘备,孙权除了不同意软禁刘备外,其他周瑜所提的建议也都同意。但就在返回家园准备攻打益州

  • 如果曹操接受了华佗的开颅治疗,结果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华佗是有名的神医,那么如果曹操接受了华佗的开颅治疗,结果会怎么样?答案是呼之欲出的,就算是神医,在那个没办法提供无菌环境的年代里把人脑袋打开,肯定是必死无疑的啊!扁鹊给蔡桓公看诊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起初扁鹊见他时称“病在胰理,不治将深”,但是蔡桓公没有放在心上,甚至对于扁鹊随后一系列的警告

  • 萧何为什么甘居人下,主动推举刘邦做头领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萧何(?-前193年),沛郡丰邑人,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汉高祖刘邦举事前,刘邦做过的最高的官阶,不过是沛县的泗水亭长,而萧何则是沛县的主吏椽。主吏椽的地位可是比亭长得多了。结果呢,在刘邦举事之后,萧何却主动推举刘邦

  • 曹操"煮酒论英雄"时,为何称袁术为冢中枯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煮酒论英雄”时,为何称袁术为冢中枯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三国演义上是这么描述的: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

  • 在历史上科举制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科举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其实就在于通过这种制度,古人可以得到更高的地位,拥有更大的权力,做所谓的人上人。尤其是在相对和平的年代里,科举几乎是底层百姓唯一的向上通道。今天的高考当中

  • 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戏志才这个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戏志才这个人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戏志才这个人其实就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谋士了,而且他还是曹魏这边的,早期是在曹操麾下谋事的,他这个人计谋智谋非常的高,堪比郭嘉,或者更胜,曹操极其的器重他,但是也是英年早逝,死的时候只有三十四岁,所以他不算出名了。那么历史到底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