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嫪毐没有军功,是怎么被封为长信侯的?

嫪毐没有军功,是怎么被封为长信侯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591 更新时间:2024/1/18 7:38:27

众所周知秦国经过严苛的变法过后,就以军功作为封赏的前提,那么嫪毐没有军功,是怎么被封为长信侯的?这就要从秦始皇他母亲开始说起了。

一、吕不韦是始作俑者。

吕不韦在嫪毐这件事上,责任很大。为啥呢?早年赵姬是吕不韦的小妾,甚至传言还怀上了吕不韦的孩子,这孩子有可能就是秦始皇。

吕不韦得知此事以后,便将赵姬送给了嬴异人。嬴异人当时还在赵国做人质,在吕不韦的一番运筹之下,嬴异人成功逃回秦国,并且顺利成为了秦王。

因此赵姬被接回秦国以后,就成了王后,而她的儿子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了。吕不韦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在秦国拜相封侯,权倾朝野。

所以说,赵姬和吕不韦,其实是有旧情的。嬴异人死了以后,赵姬立马和吕不韦重续前缘,那时候秦国就他们俩说了算,13岁的秦始皇,完全就是个傀儡。

可是我们要知道,吕不韦年纪比赵姬大很多,当时他的身体已经完全无法和当年相比了。可赵姬还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啊,估摸着才20多岁,哪里能忍受守寡之苦?

吕不韦为了摆脱赵姬的纠缠,一门心思管理国家,索性就把嫪毐引荐给了赵姬。这里面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传说嫪毐是吕不韦的门客,他其他本事不大,但是性能力异常突出。为此,吕不韦便让嫪毐在大庭广众之下,用那啥拉着一辆车前行,把众人都给看傻了。

这下嫪毐算是彻底出名了,咸阳城内的富婆们,争相前来打算和嫪毐嗨皮一下。赵姬自然也有所耳闻。吕不韦便趁机把嫪毐假扮成太监,献给了赵姬。

从此以后,赵姬和嫪毐在后宫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赵姬再也不烦吕不韦了,吕不韦自此也松了口气,一门心思搞政务了。

事情本来也算是完美地解决了,可偏偏嫪毐后来有了野心,打算搞事情。这才差点酿成了秦国的悲剧。

二、嫪毐受宠,这是他封侯的重要筹码。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的确法令严明。什么事儿都按照法律来办,十分严格。尤其是在拜将封侯方面,没有军功就想封侯?做梦比较快。

可嫪毐偏偏就是在没有军功的情况下,封了侯。而且封的是长信侯,我们知道吕不韦是文信侯,这不是在恶心吕不韦嘛!

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件事,秦国的法律,是为了维护秦国统治者的权威而建立的。换句话说,秦国的统治者,其实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秦国统治者的子孙们,不一定有军功,但是被封侯、封君难道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

比如说宣太后的儿子泾阳君嬴芾、高陵君嬴悝,他们俩有什么军功吗?当然没有。但他们就是可以被封为君。和战功卓著的武安君白起,是一个级别的爵位。

秦孝文王的正妻华阳夫人,她的弟弟芈宸,也没什么军功。可因为他是王后的弟弟,国王的小舅子,因此也被封为阳泉君。

由此可见,秦国的法律,是无法约束秦国统治者的。只要统治者喜欢,任何人都有可能拜将封侯。

当时的秦始皇,只有13岁。秦国的大权,都在赵姬和吕不韦手里。虽说吕不韦一手掌管政局,可不少政令,都需要赵姬和吕不韦一起盖章,才能得以实行。

因此赵姬的权力其实也不小,只是她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无聊的事情上罢了。

所以说,赵姬也算得上是秦国的实际统治者,她的男人想封个侯,这事儿很难办吗?赵姬:我辛辛苦苦为华夏生个秦始皇出来,让我男人封个侯怎么了?你们这帮人逼逼歪歪的,有本事你们也生一个秦始皇啊!

秦国诸大臣:诺!

三、要是没生儿子,事情就没那么麻烦了。

嫪毐成了长信侯以后,地位与日俱增,逐渐开始插手政务,手里的实权也一天比一天大了。要不是赵姬的脑子不好使,估计史学家们还以为赵姬是要利用嫪毐来打压吕不韦呢!

嫪毐的门客数以千计,想要跟着他的人,也有数千人。好家伙,战国四公子的排场估计都没有他大。

气氛都烘托到这儿了,要是再不搞点事情,嫪毐还真对不起赵姬所赐予他的这一切!说干就干,因此就爆发了著名的蕲年宫之变。

嫪毐偷了秦王和赵姬的玺印,调动军队,对秦始皇发起了进攻。秦始皇也不是吃素的,立刻派遣昌平君昌文君带兵叛乱,最终平息了这场叛乱。

嫪毐的亲信中,有数百人被斩杀,4000多有爵位的人,都被秦始皇剥夺爵位,发配边疆,嫪毐本人也遭受了车裂而亡。

那么嫪毐为啥要这么干呢?主要是因为嫪毐和赵姬生了两个儿子。

当时嫪毐私底下和赵姬曾经商量过,等做掉了秦始皇,就把他们俩的儿子扶上王位。好家伙,其心可诛啊!无脑的赵姬,居然还真的信了,真是信了你的邪。

秦始皇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他不仅车裂了嫪毐,还把嫪毐和赵姬所生的两个儿子,全都给弄死了。这叫斩草除根,也叫骨肉相残。

这还不够,秦始皇恨透了自己的母亲,他索性将赵姬迁到了雍地,并且发誓永世不得再见。不过后来还是见了,毕竟是自己的生母,谁能狠得下这个心呢?

总结:秦始皇一生有3位“父亲”。

第一位父亲当然是秦庄襄王嬴子楚了,也就是嬴异人。这是法理上的父亲,也是秦始皇登基的基础条件。

第二位父亲,则是权倾朝野的秦国相邦吕不韦。吕不韦极有可能是秦始皇的生父,后来也被秦始皇奉为仲父。当年齐桓公便尊称管仲为仲父。

第三位父亲,居然是长信侯嫪毐。你上哪儿说理去?有一次嫪毐和人家吵架,吵急了突然破口大骂:我是皇帝的假父,你算什么玩意儿!

什么是假父呢?就是继父、后爹的意思。好家伙,这不是找死嘛!秦始皇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想做掉嫪毐了。已经有了两个爹,还莫名其妙冒出来第三个,你说秦始皇能高兴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只论单兵作战能力,哪位帝王才是最厉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能打仗的皇帝挺多的,但是只论单兵作战能力,哪位帝王才是最厉害的?这个皇帝就是南朝宋国的开国之君刘裕,1个人追着数千人砍,还把人家打服了。一、街溜子是如何成为北府兵名将的?刘裕生活在东晋后期,这时候天下纷争不断,五胡乱华的局面还没有收场。刘裕他们家在东晋建立的时候,就跟着大部队衣冠南渡,到了南方

  • 李世民得位不正 对于李世民的评价为何那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得位不正,为什么还有那么高的评价?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先来说说李世民的得位不正,其实这一点相信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李世民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获得皇位,将他的父亲逼迫下台,当然史书上的说法是李渊主动让贤,但是这一点相信写史书的人都不会相信吧

  • 古代皇帝在赐死大臣的时候 大臣为何还要磕头谢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古代皇帝赐死还要谢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在古装剧里边,皇帝要赐死大臣的时候,大臣还要恭敬的谢谢皇帝,这点到底是为什么呢?皇帝都已经杀自己了,大臣为什么还要感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在古代赐死其实是一种优待。古代刑法那么多

  • 身为"汉初三杰"之一,为何张良的评价那么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张良,相信没有人不知道的,身为“汉初三杰”之一,高祖刘邦对其更是称赞有加,被誉为“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张良,韩国人,出生于宦官世家。先辈在韩国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祖父连任三朝宰相,父亲也是连任两朝宰相。独独到张良这一辈时,韩国国力衰弱,最终,在秦国的征讨下灭亡了。国破家亡后,张良后游走

  • 朱棣死后为什么秘不发丧 朱棣尸臭味又是怎么掩盖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对朱棣死后,为啥要秘不发丧?尸臭味如何掩盖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朱棣,都知道他是永乐大帝,名垂千古。但说起他死后秘不发丧的事情,知道的人估计不多。历史上最著名的秘不发丧的皇帝是秦始皇。原因是胡亥和赵高想要谋权篡位,那朱棣密不发桑又是什么原因?赵高用臭鲍鱼

  • 为什么崇祯要杀掉袁崇焕?袁崇焕勾结满人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崇祯要杀掉袁崇焕?袁崇焕勾结满人了吗?其实袁崇焕的罪名并不是勾结满人,据《明史》记载,朝中官员为袁崇焕议罪,罪名有“擅主和议”、“专戮大帅”两件。从这些罪名可以看出,明朝并没有判袁崇焕“卖国罪”:如果勾结满人、投降满人了,还“擅主和议”干什么?“和议”是敌我双方的事,难道还能自己跟自己“和议”

  • 汉献帝被迫退位后,为何没去找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分三国,其实真正分三国,还是要从曹丕逼汉献帝退位开始算起。那个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有一点叫人奇怪的是,刘备一生都打着兴复汉室的口号抗曹,那么在曹丕逼汉献帝退位之后,他为什么不去找他的刘皇叔刘备呢?真实原因道尽了这个帝王的无奈。蜀汉的人不管什么时候提起曹操,就骂人家曹操是汉贼。因为当时汉

  • 崖山海战是什么结局?十万南宋军民为何选择跳海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279年,南宋最后的抵抗被金军完全覆灭,一场崖山海战为南北两宋的历史画上句号,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崖山海战,宋朝十万军民蹈海而死。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这是一个让人闻之心情激荡的历史事件。她激励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儿女们百折不挠,誓死保家卫国。这种精神力量是强大的,其悲壮事

  • 古代武将战斗力如何 古人真的能够以一敌百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猛将真能以一敌百吗,真实的古代武将战斗力究竟如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到古代的武将,我们头脑中往往第一时间就会想起那些影视剧中身披重甲,手持利刃,杀入敌阵而后大杀四杀收割人头的形象,那么真实的古代武将是这样的吗?他们真的有类似“万人

  • 崇祯为了筹钱为何哀求大臣?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从登基开始,就接手了一个烂摊子,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尤其是李自成造反最为要紧,当时天灾人祸不断,国库空虚,就在国家危难之际,崇祯皇帝为了筹集军饷,竟然苦苦哀求大臣们,把家里的钱拿出来,帮助朝廷渡过难关。根据史料的记载,当时崇祯皇帝请求百官捐钱,并非直接强取豪夺,而是以"借"的名义把钱筹集,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