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玄武门事变和靖难之役的性质有何不同?

历史上玄武门事变和靖难之役的性质有何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66 更新时间:2024/1/15 16:58:15

唐朝时期的玄武门之变和明朝时期发生的靖难之役都是因为皇家子弟为了争夺皇位而展开的斗争,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中国历史几千年以来,自有王朝始,从夏、商、周,乃至元、明、清,最顶级的权力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歇过,包括夏朝以前的、舜、禹时期的部落首领禅让都充满着权谋和争夺,抛开底层老百姓受不了压迫会造反的事例,那些上层贵族也会因为权力诉求得不到承认而造反。

在皇权争夺中,儿子造父亲的反,兄弟造兄弟的反,这些都是常态,所谓“皇家无亲情”,就是这么直白。失败者当然没什么可说的,只能去地下忏悔,胜利者也会因为非合法性的夺权而想方设法洗白自己,历史上,皇族内部夺权成功后,且成功部分洗白自己的非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莫属。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著名的开国皇二代,都因为不满父亲的皇位继承安排而反抗,过程不同,但目的都达到了。不过,李世民和朱棣的夺权行动中,在性质上又有所不同,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事变”只能算是政变,而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就是踏踏实实的造反,为何这么说?本文略作分析。

秦王李世民和“玄武门事变”

唐朝武德九年发生的这起影响唐朝最顶层权力结构变化的事件之所以不被称之为造反,是因为事变的范围控制在长安这一个区域,涉及到的主要家庭也仅仅只是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和部分他们的支持者,没有形成天下大乱的局势。而且,在事变后,李世民获得了皇帝李渊颁发的合法性文件:

诏立秦王为皇太子,继统万机,大赦天下。八月癸亥,诏传位于皇太子。

两份圣旨让李世民的杀戮行为变成合法除奸,以及合法继位,虽然得到圣旨的方法可能略有不堪,但绝大部分唐人是认可李渊的圣旨的,所以,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事变”只能说是政变。如果李世民没有发动政变,而是听从李渊的安排去洛阳,等到李建成继位后,那李世民就真的只能造反了。

燕王朱棣和“靖难之役”

明初,在北平为明朝戍边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死后发动的“靖难之役”就是实打实的造反,别管建文帝登基后对各地藩王做出的不友好举动,那只能算是内部矛盾。从法理上来说,建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认定的大明朝最合法的继承人,继位的手续无比完善,并且得到了全天下人的承认。

并且,朱棣是从地方起兵对抗朝廷,在“靖难之役”足足打了三年多后,支持朱棣的大明地方也仅仅只有北平及周边,一共才三个城市,其余的都是不认可朱元璋这位亲儿子的,也因为朱棣的行为是被认定为造反,所以南方的绝大多数读书人都宁可被灭族,也不愿意支持朱棣。《明史》在评论朱棣的“靖难之役”是这么写的: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

不是什么为了铲除奸佞、清君侧之类的鬼话,就是实实在在的说明朱棣是为了自己的野心,遇上个好欺负的侄子,于是赶紧的夺位。和唐太宗李世民相比,他没有任何合法文件,被朱棣灭十族的“读书种子”方孝孺就是因为不愿意为他做证明才生死族灭,朱棣后来的迁都也和这个多少有些关系,江南士绅从骨子里都认为朱棣是造反。

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在历史上都是很有作为的皇帝,从继位后获得的功绩上看,算得上是皇帝中的第一梯队,除了自身的抱负和野心外,也是为了交份好试卷给后来人看,原因当然就是得到皇位的过程有瑕疵,不过,政变也好,造反也罢,其实都是皇族争权的常见模式,有本事的皇帝争到皇位总比没本事的争到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崇祯没有杀掉魏忠贤,明朝会怎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众人皆知,魏忠贤乃一代宵小之徒,祸乱朝纲危害江山,搜刮民脂民膏铲除异己,东厂耳目遍布全国各地,“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用来形容当时的情形再合适不过。随意的言论可能就被东厂的人或者走狗抓住,妖魔化之后便以各种罪名导致人头落地。但是魏忠贤倒台之后,东林党贪污腐化,闯王李自成又开始在中原大陆点燃战火。暴政

  • 黄巢为什么要起义?最后为何会失败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秦韬玉有句诗叫“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用这句诗来形容黄巢真可谓贴切。黄巢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也让垂死的李唐王朝大伤元气。他辛辛苦苦南征北战却没有灭掉唐王朝,而另一个人却不费吹灰之力就登上皇帝之位,这无疑是为别人做了嫁衣。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先回到黄巢所生活的年代,看看黄巢

  • 田豫曾跟随刘备,为何最后离开了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田豫曾跟随刘备,为何最后离开了刘备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但是,田豫已经在刘备身边几年了,刘备并没有得到改善。田豫也是没用武之地。刘备的职务是司马。田豫只能在他的手下当一个士兵。看到刘备很难有成就,田豫决定不跟随他。他委婉地向刘备请假,声称他母亲没有人养,他需要他重返孝道。就这样

  • 李白才华横溢贵为诗仙,为什么还被唐玄宗驱赶出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李白才华横溢,一首《蜀道难》就让他誉满京华,后来被称为诗仙,天宝元年八月,唐玄宗下令招李白入京。那么唐玄宗后期为什么要驱赶这么有才华的李白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话说当年,李白接到命令,以为从此可以事业有成,他本身就是对仕途经济感兴趣的人,于是“仰天大笑出门去”,从山东兖州出发前往

  • 两位大将被曹操俘虏,为什么曹操只放走了关羽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乃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人物,这一生征战无数,也打了很多的胜仗,威名在外,对于曹操的性格,大家或多或少的有些了解,多疑是曹操的本性,曾经在战役中曹操俘虏过两名将才,其中一名是高顺,他是吕布的手下,另一名就是关于他是刘备的手下,这两人可以说是将士之才,并且英勇善战,这两个将才,同样是被曹操俘虏,为什

  • 韩信被刘邦大力提拔后,为何只是口头感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不管是谁举荐的韩信,但让韩信完成由不知名的连敖到众将之上的大将的三级跳,是时为汉王的刘邦,如果没有刘邦的破

  • 曹操为什么杀陈宫?是因为曾经背叛自己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为什么杀陈宫?是因为曾经背叛自己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曹操是个很大气的人,能够包容。你看张绣把他的儿子给弄死了,归降的时候照样和张绣把手言欢;陈琳写文章把他的祖宗十八代骂的鸡飞狗跳,曹操打下冀州,立刻就赦免陈琳无罪;还有那个祢衡,也曾玩过“击鼓骂曹”的经典片段,甚至把

  • 历史上的关陇集团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最后是如何覆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关陇集团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最后是如何覆灭的?下面由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有关关陇集团的历史,最早得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政权开始说起。很多人都知道,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在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常年在北方割据独立。因为鲜卑族原本是游牧民族,所以最初建立的时候,北

  • 鸿门宴上,项羽到底应不应该杀了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鸿门宴上,范增不断地摸胸前的玉珏,不断地给项羽使眼色,但项羽却始终默然不应。范增没法“摆布”项羽,只好另想办法,范增临场另想到的办法便是“项庄舞剑”,范增想让项庄

  • 古代打仗都需要找一个借口 古人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打仗为什么都要找借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历史中,不管是什么级别的战争,都有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哪怕是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玩笑,那么为什么要用一个借口才敢发动战争?古代打仗讲究师出有名毕竟,只要借口选的好,就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从而吸纳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