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荀彧与荀攸都是重要谋臣,两人到底谁更厉害呢?

荀彧与荀攸都是重要谋臣,两人到底谁更厉害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99 更新时间:2024/2/5 10:13:55

荀彧荀攸都是重要谋臣,两人到底谁更厉害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一、明哲保身的荀彧和迎难而上的荀攸

荀彧年少时,南阳名士何颙称赞其有“王佐之才”。董卓进入洛阳,荀彧知道京都必乱,便假意请求外放,趁机逃回家乡颍川,并对乡里人说,颍川地处四战之地,必将受到战乱影响,建议乡里人离开颍川避难。乡里人留恋故土,不愿离开,荀彧于是带着自己的族人离开。后来,颍川果然受到劫掠,那些未听取荀彧建议的乡里人几乎死绝。

同样是面对董卓之乱,荀攸不像荀彧那样明哲保身,选择逃避,而是迎难而上。他联合郑泰、何颙等人,图谋刺杀董卓,但遗憾的是,图谋暴露,荀攸与何顒等被董卓打入监牢。在牢中,何顒因忧惧而自杀,荀攸却饮食如常,言谈自若。何以如此?这一方面说明荀攸有大无畏的精神;另一方面则是荀攸预见到董卓专权乱政不会长久。

总之,从对待董卓之乱这件来看,荀彧显然有明哲保身的思想,而荀攸似乎是一个颇具侠客思想,很有原则的人。但其实并不尽然。

荀彧和荀攸辅佐曹操,本来都是为了复兴汉室。而当曹操后来想当魏王,甚至出现取汉而代之的思想时,真正站出来阻止曹操的,却是荀彧,而不是荀攸。

建安十七年,在曹操出兵东吴前夕,董昭等认为,曹操为匡扶汉室鞠躬尽瘁,功盖古今,应该加封曹操为魏公。

荀彧明确提出反对意见,说,曹公怀有忠贞的诚心,严守退让的实意,他当初之所以起兵,本来就是为了拯救汉室,安定天下的,君子以德爱人,不应当封曹操为国公。

曹操听说荀彧反对他进爵国公,很不高兴,便上表让荀彧到谯县慰劳军队,然后借机留下荀彧,让荀彧参预相府军事。到寿春,荀彧生病,曹操派人给荀彧送来一个空食盒。荀彧知道曹操对自己有意见,于是自杀。

也就是说,荀彧为了坚持原则,不忘初心,不惜得罪曹操,惹来杀身之祸,坚决反对曹操封国公,进而篡夺汉室的图谋。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却看不到荀攸的意见。

另外,荀攸经常为曹操出谋划策,却从轻易不告诉别人。据说,他曾前后为曹操密谋奇策十二个,这些奇策,除了曹操和荀攸自己外,就只有钟繇知道。钟繇原本想把荀攸的这些奇策写下来,可惜到死也未能完成。

也许正由于这个原因,所以曹操曾评价荀攸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甯武不能过也。”由此可见,荀攸在曹操手下做事,还是比较圆滑的。

二、战略家荀彧与战术大师荀攸

荀彧离开家乡,先是去冀州投奔袁绍,却发现袁绍并非是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主儿,于是离开,投奔曹操,从此成为曹操手下的主要谋臣。

建安元年,曹操请荀彧推荐人才,荀彧向曹操推荐了荀攸和郭嘉。从此,荀攸也成了曹操手下的主要谋臣。在曹操手下,荀彧和荀攸各尽所能,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我们研究荀彧与荀攸为曹操所做的谋略和计策就会发现,荀彧主要侧重在战略上,而荀攸则主要侧重在战术上,我们以官渡之战为例加以说明。

官渡之战中,在带有战略性的问题上,曹操主要是听取荀彧的建议;而具体到战争中的战术打法,曹操则主要听取荀攸的建议。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真实的历史上,徐庶离开刘备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真实的历史上,徐庶离开刘备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一首先,徐庶本名徐福,为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拜师求道。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来往密切。对于徐庶来说,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事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司马徽、诸

  • 既然是起兵谋反,为什么黄巢不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朋友都有疑惑,既然是起兵谋反,为什么黄巢不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其实,并非是黄巢自己不想建立根据地,而是当时的情况不让他建立根据地。对于黄巢未能建立根据地,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黄巢等起义领导人缺乏认识和清醒的思考,是有原因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然而,黄巢之所以不建立根据地而采取机动作战,除了他自己的

  • 鳌拜是开国功臣,康熙为何非要打倒鳌拜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打倒鳌拜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再回答前,我们看看这个鳌拜做了什么坏事吧:鳌拜没有想到有三个不怕死的官员敢于违拗自己换地的要求。他对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极为恼怒,分别以苏纳海“藐视上命”、拨地迟误,朱昌祚、王登联“纷更妄奏”的罪名

  • 刘墉是如何如官场的?他是考中了状元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刘墉是如何如官场的?他是考中了状元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乾隆十六年(1751年),刘墉因为父亲关系,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当年会试和殿试,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在散馆担任编修,不久又升迁为侍讲,成为其步入仕途的起点。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月,刘墉的父亲刘

  • 董卓和董太后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同族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和董太后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同族吗?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密召并州牧董卓带兵进京铲除宦官,不料董卓才刚刚到洛阳城,宦官们就发动政变何进被杀。何进的部下袁绍、吴匡为了报复领兵入宫,宦官张让等人不敌便挟持汉少

  • 文是一个赞誉极高的谥号,战国时期有哪些谥号为"文"的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风云变幻,涌现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众所周知文是一个赞誉极高的谥号,那么在战国时期有哪些谥号为“文”的君主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秦惠文王秦惠文王,秦孝公之子。嬴驷十九岁即位,史称“秦惠文王”。以宗室多怨,族灭商鞅,不废其法。公元前325年,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

  • 蜀汉灭亡时东吴在做什么 东吴为何没有及时出手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被灭的时候,东吴在做什么?东吴为何没有出兵救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曹魏实力最强,而蜀汉和东吴作为盟友,自然是深知唇亡齿寒的厉害关系,而东吴在面对蜀汉被灭的时候,东吴为何没有出兵救援,东吴在做些什么?不是东吴没有出兵援救,而是当时

  • 历史上最特殊的朝代"新朝"时间极短没有穷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你真的了解新朝吗?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这个朝代将汉朝一分为二,夹在了中间,不过这个朝代仅仅存活了十六年的时间。之所以说这个朝代特别,主要是建国皇帝王莽的身份使然。他是汉朝太后的侄子,原本也并非是汉朝皇室人,所以他要成为皇帝的唯一途径看来就是要发起兵变。不过,他却依仗着平时的行为品

  • 能力素质远不及常人的司马衷,为何能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衷,即晋惠帝,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次子,生母是武元皇后杨艳,西晋第二位皇帝,在位共17年。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西晋的第2个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是历朝历代皇帝中的一朵奇葩,各种脑回路清奇,在正史上都留下了“何不食肉糜”的笑话。但问题是,这个人的能力素质远不及常人,他

  • 魏蜀吴三国混战的时候 外族为何没有入住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三国混战和外族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很混乱、很特殊的一段时间,当时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自从汉朝孱弱,就出现了军阀混战,到处狼烟四起,而这段乱世也涌现出许多的英雄人物,有冲锋向前英勇善战的勇士,也有足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