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炎为什么要提高宰相的权势?有哪些利弊呢?

李炎为什么要提高宰相的权势?有哪些利弊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495 更新时间:2023/12/28 1:41:57

李炎为什么要提高宰相的权势?有哪些利弊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皇甫湜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就曾上书直谏,指出时政败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宰相之进见亦有数,侍从之臣皆失其职,……股肱不得而接,爪牙不足以卫,其危甚矣”,也就是说,宰相及侍从官的失职与不得实权,乃是朝政日堕的原因。他建议宪宗应该“日延宰相与论义理”,即经常同宰相商议国事,保证他们能真正拥有辅弼的实权。

而在唐朝中后期,相权随而渐遭削弱。特别是“甘露之变”以后,“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文宗开成时期的宰相更是近乎宦官专权的附属品。因此,会昌时期李德裕加强相权的做法,对于抑制宦官权力扩张,提高朝官的声威,保证政令统一出自宰相府,就有很明显的积极作用。

开成五年(840年)九月,李德裕入相不久,即向李炎进言为政之要,其中很重要的两点就同相权有关。他认为应该政归中书,保证宰相确有辅弼之权,但同时他又建议限制宰相的任期,宰相在位时间不宜过长。他说,“政去宰相则不治矣。在德宗最甚,晚节宰相惟奉行诏书,所与国事者,李齐运、裴延龄、韦渠牟等,迄今谓之乱政。夫辅相有欺罔不忠,当亟免,忠而材者属任之。政无它门,天下安有不治?先帝任人始皆回容,积纤微以至诛贬。诚使小过必知而改之,君臣无猜,则谗邪不干其间矣。……开元初,辅相率三考辄去,虽姚崇宋璟不能逾。至李林甫权乃十九年,遂及祸败。是知亟进罢宰相,使政在中书,诚治本也。”通过这种既切实保证相权,又加以一定限制的做法,就可以使宰相很好地行使自己的参政大权,干好统率百官的工作。

加强相权的另一重要举措是,恢复了中书舍人参与台阁常务的权力,“会昌末,宰相李德裕建议:台阁常务,州县奏请复以舍人平处可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潘安是典型的高富帅,那么他有几个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潘安是典型的高富帅,那么他有几个妻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潘安一生只有一位妻子,名叫杨容姬,是西晋名儒杨肇的女儿,出生于249年,在10岁,便与12岁的潘安定亲了,再年长一些到了适婚年纪,潘安便与杨容姬完婚了,婚后有一儿一女,不过儿子在襁褓夭折,女儿十二岁时也病逝了。此后潘

  • 南宋灭亡时候为何会出现皇族比较少的情况?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1127年,宋徽宗之子赵构于应天府建国称帝,是为宋高宗,南宋也是宋朝的第二个时期,历九帝,享国152年。但是在南宋灭亡之后于其他朝代不太一样。其他朝代灭亡之后,皇族多半会下场凄惨。但是南宋稍稍有些例外,因为南宋灭亡的时候,压根就没几个皇族了!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葩的现象,这事其实比较复杂。话说当年

  • 刘邦一直请不到的"商山四皓",为什么刘盈一请就请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他们是秦始皇时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别职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职。因不满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暴行而隐居于商山。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高祖刘邦晚年的时候,屡次要改立皇

  • 曾被严厉打击的匈奴,为何能卷土重来并造成白登之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事件。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蒙恬是秦始皇时的名将,在秦始皇的任命和支持下,蒙恬北击匈奴,把匈奴人打得一败涂地,迫使匈奴人不得不远遁。秦二世胡亥袭号为帝,蒙恬因是胡亥“老师”赵高的对手,而被

  • 荀彧与荀攸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两人下场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与荀攸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两人下场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而作为荀彧侄子的荀攸,在荀彧去世后却并没有为荀彧发声求情,也没有任何表态的记载,那荀彧与荀攸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难道两人除了叔侄关系外,私下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呢?在史料中,确实没有直接描述两人私交的记载,荀彧和

  • 魏国占据优势,为何却害怕诸葛亮北伐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国表面上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但是却始终处于被动防御态势,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是魏国虽然有绝对优势,但是在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吴蜀在诸葛亮秉政之后就又重新建立了联盟关系,首尾相应,两国在北伐时相互策应。所以,魏国需要同时在荆州,江淮和关中三个战场进行防御,魏国的优势还没有大到同时在三个战场

  • 刘邦即皇帝位后,为什么定都洛阳而不是关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五年,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击败西楚霸王项羽,随即率领诸侯军以风卷残云之势歼灭项羽残部,在诸侯和大功臣的拥立下,即皇帝位于定

  • 刘寔为什么能精准的预判钟会之乱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刘寔为什么能精准的预判钟会之乱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1、刘寔是谁刘寔是汉章帝(东汉第3位皇帝)第5个儿子刘寿的后代。参考刘备的出身,皇亲国戚也未必一定锦衣玉食。刘寔就属于这类。他的父亲还在斥丘县当过县令,但家庭依旧贫苦。刘寔小时候只能靠贩卖牛衣(牛过冬御寒的织物)来养活自

  • 于禁投降关羽,曹操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于禁投降关羽,曹操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公元二百一十九年七月,关羽带领着最精良的将士攻打襄樊。关羽这次出征想占领襄樊,先让将士把襄樊围困在城里,曹仁被困城中,襄樊没有实力和关羽对战,只好坚守城门不出,曹仁又派将士回许都请曹操派兵增援。曹操就让于禁带领七路大军支援襄樊。遗憾的是于禁带领着将士驻扎在水势

  • 曹操设置的"征蜀护军"都有那几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设置的“征蜀护军”都有那几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不仅夺取了汉中之地,还斩杀了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渊,这让曹操更加重视刘备这一对手。在此基础上,为了对付刘备,曹操特别设立了一个官职,也即本文所要说的“征蜀护军”。在曹魏历史上,先后共有六位武将担任“征蜀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