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私藏铠甲是什么罪名?有过严重?

中国历史上私藏铠甲是什么罪名?有过严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94 更新时间:2023/12/15 10:01:42

中国历史上私藏铠甲是什么罪名?有过严重?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从远古时期开始,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制造出更强大的武器,并且更好地保护自己。当然,那时候的人做这些,不是为了和谁打仗,而是为了和野外的那些野兽进行搏斗。

不过,当时的先民,也谈不上有什么技术。最强大的武器,也无非就是木棒加石头,然后用草绳将其绑在一起,最多再加上一些野兽的骨头。这些东西,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基本上就和小孩玩具差不多。但在人类刚刚崛起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正是靠着这些东西,站到了地球食物链的顶端。

再之后,到了数千年以前,因为文明的发展,我们的祖先开始逐渐搞出了青铜器。

青铜器的出现,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标志。因为相比石块或者木头,青铜器的硬度更高,制造出来的武器和防具,也更加强大。自打青铜器出现之后,人类面对那些自然野兽,基本上就是碾压的状态了,再也不用惧怕了。

但同时,青铜器出现以后,大家在制造防具方面,也开始有了新的突破。

以往的石器时代当中,大家最多也就只能多穿几件兽皮衣服,将那些兽皮缝制在一起,以此来进行防御。但这些兽皮衣服的防御力,实在是有限得很。

但是,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成熟,人们忽然发现,似乎可以用这玩意儿,搞出一个覆盖全身的铠甲。如果能用青铜器把全身都笼罩起来,那是不是就不怕同为青铜器的刀剑了呢?

也正是从这时开始,金属制的铠甲,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不过,铠甲这东西,刚出现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对战争起到太过关键的影响。不是因为这东西不好用,而是因为造价实在太贵了!

今天在一些博物馆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数千年前锻造的青铜鼎。对于当时那个时代的人来说,青铜冶炼技术,虽然已经成熟了,但青铜的造价还是很高。能够造出青铜鼎这种玩意儿,几乎已经是青铜时代的工艺巅峰了。至于说更复杂的铠甲,倒也不是不能制造,只是价格实在高的无法承受了。

所以,那个时代的人,便只能退而求其次,尽量锻造一些护心镜或者头盔之类的防具,尽量先把关键要害部位给保护起来。至于说那种笼罩全身的铠甲,那真的是想也别想了。

即便只是最基本的头盔,这种简单的防具,造价其实依然很高。至少在周朝以前,乃至春秋时代以前,这东西是只有贵族才能用得起的。也就是说,能玩得起铠甲的人,往往地位都比较高,用不着上战场。而那些底层士兵,往往又玩不起铠甲。

所以,在整个青铜时代,铠甲这种东西,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战争的形态。

但是,再之后,随着铁器的锻造技术,逐渐成熟,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和青铜器相比,铁器的硬度更高。硬度更高,就意味着武器的杀伤力更大。同时,这也意味着在铁器上进行各种复杂的加工,要比青铜器更容易。制造复杂的金属铠甲,就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再加上铁器冶炼技术成熟后,人们的生产力也开始大幅度进步。所以,在这之后,中国历史就进入了战国时代。到了战国时代之后,大家经常打仗。在打仗过程当中,大家也在琢磨各种威力更大的武器和防具。

所以,在战国时期,完整的铠甲,开始逐渐应用到战争当中。另外,强大的刀剑,以及杀伤力更强的弓弩,也开始出现了。

经过长达上百年的混战之后,最终,秦始皇统一了六国。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就开始收缴地方上和民间百姓手里的铁制战争工具。但问题是,铁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从地里挖出来的,全面禁止铁器,根本就不现实。

退一万步讲,就算把铁制的武器和防具,都收上去了。只要百姓需要,难道就不能把手里的铁制生产用品,重铸成武器吗?所以,全面禁止铁器,这是不可能的。

而在秦朝之后,接下来的楚汉战争当中,则出现了一场关键的战斗。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曾经趁着项羽在山东作战的时候,偷袭了项羽的都城,一时间占据了上风。但再之后,当项羽率领麾下精锐,返回自己的国家之后,项羽很快就带着自己麾下的三万精锐,正面打垮了刘邦这边的五十多万联军!

三万打五十多万,还能正面击溃。这个战争结果,一方面说明了楚霸王项羽,确实很能打。但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当时楚军的武器装备,要比刘邦这边更强。

据后世史学家分析,当时项羽能够创造这么夸张的战绩,就是因为他对铠甲的应用。项羽是楚国将军的后人,从小就知道怎么打仗。所以,在战争过程当中,项羽尽可能地搞了很多铠甲,把楚军最前方的士兵,全都武装了起来。而刘邦那边,几乎全都是轻装步兵,没什么强大的防具。

正是靠着这个优势,项羽才能创造这种夸张的战绩,以少胜多。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汉朝开国之后,重新制定国家政策的时候,很自然地就想到了当年的这场大战。毕竟,这场战争的惨败,对于汉朝来说,实在是印象太深了。

所以,接下来汉朝的统治者,在思考如何对民间进行管制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些复杂的因素。想要全面禁止铁器,这肯定不现实。但如果不禁的话,一旦民间积攒出强大的武器装备,很容易就会造反,这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是不利的。

最终,汉朝的统治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对于刀剑这种东西,可以不禁止。毕竟,民间百姓也是需要防身用具的。汉朝那会儿的百姓,很多时候还能遇到野兽,确实也需要这些刀剑防身。

但同时,民间绝对不能私藏弓弩,更不能私藏甲胄。因为弓弩和甲胄,是足以在战争当中,决定战争走向的。

简单来说,如果民间只是单纯拥有刀剑,就算造反,国家也能派军队穿着强大的铠甲,带着强大的弓弩,将其轻易镇压。而一旦民间有了铠甲,也组织起一支强大的铠甲军队,那就很难镇压了。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从汉朝开始,接下来几乎所有朝代,都不约而同地禁止铠甲和弓弩。

最开始的时候,这个政策或许还没那么严格。比如说一些开国功臣,或者有权力的官员,家里有几具铠甲,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虽然违规,但也不算太大的事情。

但是,在之后的历史发展当中,人们逐渐发现,铠甲和弓弩这种东西,实在是太强了,强的足以让统治者感到害怕。

在冷兵器时代,铠甲到底有多强呢?举个例子,唐朝开国的时候,李家砸锅卖铁,训练出来一支精锐的玄甲军。这支玄甲军,总人数也就三千人左右,每个人都配上了完整的铠甲,从头到脚彻底武装了起来。

然后,这支玄甲军出现以后,李家直接就开始横扫天下了。尤其是在唐朝开国过程,最关键的虎牢关之战当中,唐朝更是靠着这三千精锐,正面击溃了窦建德的十多万大军,直接杀到窦建德大营,活捉了窦建德。

所以,随着历史的发展,铠甲这东西在统治者的眼中,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从汉朝开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就开始不遗余力地禁止铠甲在军队以外的地方使用。就连开国功臣,或者那些身份极高的人,也同样不能拥有超过一定数量的铠甲。

比如说,汉朝那位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对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但结果,就因为私藏了几百具铠甲,而且还是纸质的铠甲,最后就被冠以谋反罪关入大牢,最后绝食而死。

再比如,唐朝李治在位期间,李治所立的太子李贤,就因为府上搜出了几百具盔甲,直接被李治废了太子之位,然后流放边疆。就算是太子,都没资格私藏铠甲。一旦查出来,同样要按照谋反罪论处。

这其实也不是古代统治者太过谨慎,而是因为铠甲这东西,实在太重要了。尤其是在京城,几百个穿着铠甲的甲士,身后要跟着上千普通士兵,完全可以轻易发动政变。如果操作得当的话,直接干掉皇帝也不是没有可能。

既然有这种可能在,那历朝历代的皇帝,自然就要竭力避免这种可能发生,选择极力禁止铠甲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孟皇后和宋徽宗有爱情吗?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美丽的女性,而宋朝的孟皇后则是其中之一。她不仅聪明、善良,而且还有着惊人的美貌。那么,孟皇后和宋徽宗之间是否存在爱情呢?这是一个历史传说的真相。首先,关于孟皇后和宋徽宗之间的感情,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根据一些史书的描写和后人的传说,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他们之间的关系。据说,孟

  • 状元才是殿试第一名,为何有人考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最为出名的一种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古代科举考试很难,而在科举考试最后一关的殿试中取得前三名的人,分别命名为:状元、榜眼和探花,其中还有连中三元的说法,即乡试、会试、殿试接连夺得魁首,不过这样的猛人实在罕有。按理说状元是殿试第一名,理应是最风光的,但为

  • 真正的垓下之战是哪一场?地点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垓下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2年。然而,这场战役的真实情况却存在一些争议。在历史上,有很多版本的垓下之战,但真正的垓下之战究竟是哪一场呢?据历史学家的研究,真正的垓下之战发生在今天的河南省荥阳市境内。当时,汉朝的刘邦率领大军与项羽领导的楚军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这场战

  • 刘备和刘秀打天下情况差不多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对刘秀和刘备情况差不多,为何刘秀一统江山,刘备只能三分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秀和刘备在打天下的时候,情况都非常相似。一是他们都是皇族后代,不过在他们那一代的时候,都已经没落了。没落到甚至他们是不是皇族后代,都让人产生怀疑。二是他们都是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天

  • 北魏属于十六国吗?北魏王朝推行了哪些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其建立时间是公元386年。十六国时期指的是从公元304年至439年这段历史时期内,中国境内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因此,北魏并不属于十六国时期。在十六国时期,中国境内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这些政权之间相互争斗、并立交替的历史背景非常丰富多彩。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前赵、后赵、前燕

  • 宋哲宗的死因是什么?宋哲宗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历史上,宋哲宗是一位备受争议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政策,但也面临着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挑战。然而,他的死因却一直备受关注和猜测。本文将为您介绍宋哲宗的死因。一、病情恶化据历史记载,宋哲宗在位期间身体状况不佳,经常生病。他曾经患有多种疾病,如心脏病、肺病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

  • 中央集权制度什么时候建立的?起源于什么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政治体制,它起源于秦朝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在这个时期,中央政府开始掌握了最高的权力,各地的官员和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指示和决策。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

  • 法正为何能成为刘备唯一赐予谥号的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法正为何能成为刘备唯一赐予谥号的大臣?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郡郿(今陕西省眉县东北)。建安初年,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各地豪强争斗不断。法正与好友孟达入川依附刘璋,可刘璋不善用人,法正熬了很久才当上了新都县令。建安十三年,法正与刘备初次见面。这次见面,让法正产生了投奔刘备的想法,尤其是刘备

  • 宗教改革核心内容是什么?有几个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欧洲宗教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对天主教会的批判和改革。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宗教改革的核心内容。第一段:对教会的批判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对天主教会的批判。在中世纪,天主教会在欧洲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力,同时也存在着腐败和不公的问题。马丁·路德等人认为,教会的教义和实践已经变得陈旧和僵化,需要进行改革。他们主张

  • 三国赤壁之战时,为何会刮起东南风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赤壁之战时,为何会刮起东南风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虽然火烧赤壁是周瑜的得意之作,但在曹操手下仍有3个谋士识破了火攻之计,可惜2个劝谏无效,1个逃之夭夭。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孙刘联军趁机扩张,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所以这三位谋士对于曹操来说极其重要,今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