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衣带诏事件之后,刘备为何还担任着豫州牧和左将军之职?

衣带诏事件之后,刘备为何还担任着豫州牧和左将军之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888 更新时间:2023/12/31 2:46:49

衣带诏事件是汉末三国时期比较著名的事件,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曹操当时之所以没有马上罢免刘备的官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保留刘备的官职,比罢免他的官职,意义更大。

公元200年,汉献帝刘协不满曹操的跋扈,于是便以鲜血书写下诏书,藏在衣带里,秘密交给了国舅董承,希望董承可以帮他诛杀曹操。

此后,董承联系了刘备、种辑、吴硕等人,秘密准备刺杀计划。然而这个计划还没开始,便已经泄露了出去。最终,曹操率先发动,诛杀了董承等人。唯有刘备侥幸逃过一劫,最后逃往北方,投靠了袁绍

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衣带诏’事件。

衣带诏事件,是汉朝末年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自此之后,汉献帝彻底成了曹操手里的傀儡,再无任何实权。而且,北方的袁绍,也因此决定和曹操开战,最后导致了那场著名的官渡之战的发生。

但是这次事件当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让大家出乎意料:刘备叛逃之后,曹操并没有马上借天子的名义,罢免他的官职。而是等到五年之后,才罢免了刘备的豫州牧;八年之后,才罢免了刘备的左将军之职。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我们得往前推一下,从刘备当初获得这两个官职说起。

公元194年,也就是衣带诏事件发生的六年之前。当时的徐州牧陶谦,为了维护徐州的安定,邀请刘备入徐。此时的刘备,经过十多年的打拼之后,麾下有数千军队,但是没有地盘。所以对于陶谦的邀请,刘备没有拒绝,而是欣然前往。

到了徐州之后,经过近一年的战斗,刘备帮陶谦稳住了徐州的局势。作为回报,陶谦向中央朝廷上表,请求册封刘备为豫州刺史。但实际上,这个豫州刺史只是一个虚名。因为当时的豫州,正处于分裂状态。陶谦所能控制的,只有小沛地区一带。至于豫州的其他部分,此时都被其他军阀分割占领。

不过对于当时的刘备来说,这其实已经足够了。刘备此时最需要的,就是一块根据地,以及一个可以扩张的名头。有了豫州刺史这个官职,他就可以合法地去讨伐豫州的其他军阀。这对刘备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两个意外的发生,彻底打乱了刘备的计划。就在刘备得到豫州刺史的同时,陶谦死了。与此同时,曹操奔袭洛阳,将汉献帝接到了许昌

陶谦死后,深知自己的下属后代,无法稳住徐州,于是便想要让刘备接手徐州。但刘备也不傻,知道以自己目前的能力,根本无法掌控整个徐州,反倒是会成为其他强大势力眼里的肥肉。所以,陶谦死后,刘备虽然短暂接管了徐州,但并没有对徐州形成有效的控制。不久之后,刘备邀请另一位强大军阀吕布,前来徐州,和他一起控制徐州。

然而刘备没有想到的是,吕布这个人,野心太大。吕布到了徐州之后,很快反客为主,占据了徐州,而刘备则是依然只拥有小沛这一块地盘。此后的两年里,双方围绕着徐州的控制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与此同时,曹操将汉献帝接到许昌之后,开始以汉献帝的名义,对其他军阀授予官职,笼络人心,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此期间,曹操便上表汉献帝,请求封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刘备获封之后,对曹操也是心怀感激,双方的来往开始逐渐频繁,渐渐进入了蜜月期。

而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刘备在和吕布的争斗当中,已经彻底落了下风,麾下军队也被吕布打散。此时的刘备,已是别无选择,只能前往许昌,去投奔汉献帝。

当然,名义上刘备是投奔汉献帝,但实际上刘备投奔的,还是曹操。

得知刘备前来投奔之后,曹操其实是大喜过望的。因为的曹操,情况其实也不算特别好。虽然已经掌握了汉献帝这张王牌,但比他强大的军阀,还是有好几个,随时都有可能灭了他。至于刘备,虽然被吕布打败,但他却拥有很高的声望,更是法理上的豫州刺史。

掌握了刘备,曹操便有了插手豫州和徐州的机会,并且拥有一个优秀的向导。对于这样一个人,曹操自然是要竭力拉拢的。

所以,刘备投靠曹操之后,曹操不但给了刘备粮草,让刘备重新收拢之前溃败的军队。同时还再次上表汉献帝,请求改封刘备为豫州牧。

刘备豫州牧的官职,就是这么来的。

获封豫州牧之后,刘备带着曹操给的粮草,回到了小沛,收拢残兵,重整旗鼓。不过,此时的刘备,依然没有抵抗吕布的能力。所以当吕布再度来袭之后,小沛也被攻破,就连刘备的妻子,都成了吕布的俘虏。

不过,就在刘备刚刚被打败的时候,曹操已经率兵来援。此后,经过一场大战,曹操和刘备合力击败了吕布,控制了整个徐州。当然,以曹操的性子,自然不会为他人做嫁衣。所以,打下徐州之后,曹操让自己麾下的将军车胄,做了徐州刺史。至于刘备,依然是豫州牧,并且仅仅只能控制小沛地区。

面对这样的分配方式,刘备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没有办法。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谁让曹操这会儿实力强呢?不过对于刘备来说,能够重新占领小沛,拥有自己的一块根据地,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至少,自己以后还能以小沛为基础,去攻占整个豫州,这个结果也算是不错。

但是,这场仗打完之后,还有一个小问题:曹操其实不愿意放虎归山,就连小沛这块地盘,曹操其实也不愿意给刘备。但刘备既然是法理上的豫州牧,曹操也没法直接撕破脸。所以,曹操接下来就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直接将刘备带回许昌,让刘备没机会在小沛发展。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小沛自然也就归曹操所有了。

在曹操的要求下,刘备也没有选择,只能暂时前往许昌,去朝见汉献帝。但是,请注意,此时的小沛,乃至整个豫州,从法理上来说,其实都是刘备的管辖范围。

回到许昌之后,刘备既然打败了吕布,自然要再次加官进爵。接下来,曹操再次上表,请求封刘备为左将军。

于是,此时的刘备,便有了豫州牧、左将军、宜城亭侯这三个官方身份。而这三个身份,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一直是刘备行走江湖的招牌。

这三个身份,绝对算是相当高的了。汉朝一共就只有十三个州,刘备做了豫州牧,相当于是其中一个州的老大。类比现在的话,等同于省长或者省委书记。而左将军这个官职,也不是什么杂牌将军,而是汉朝八个正牌大将军之一。类比现在的话,大概相当于是上将级别。

此时的刘备,显然是汉献帝最佳的求救对象。他是刘氏宗亲,和曹操有利益冲突,身份和位置还够高。最重要的是,刘备在外边有军队,可以作为呼应。所以当衣带诏传出来之后,身为国舅的董承,自然会去找刘备。而刘备为了自己能够拿回豫州,乃至更大的野心,自然也愿意参与这场刺杀曹操的行动。

但是恰在此时,另一位强大军阀袁术,又有了新的军事行动,想要从小沛附近经过。曹操很清楚,只有刘备亲自前往小沛,才能镇住场子,阻击袁术,于是便让刘备回到了小沛。而重掌军队的刘备,如同猛虎归山,也开始按照先前的谋划,行动了起来。

按照刘备的想法,他首先要做的,是刺杀那位徐州刺史车胄。杀了车胄之后,他就能重新控制徐州,可以和曹操争锋了。但遗憾的是,就在刘备行动同时,许昌那边便事情败露,董承等人全部被杀。刘备身在小沛,身边有军队保护,暂时逃过一劫。但在这之后,曹操自然率大军来袭,刘备根本抵挡不住。

最后,刘备只能选择存人失地,率领逃离小沛,逃往北方去投靠袁绍。

这就是刘备叛逃的全部经过。

刘备叛逃之后,对于曹操来说,固然可以直接取消刘备的所有官职。毕竟,此时的汉献帝,已经成了他手里的一个傀儡。但问题是,取消刘备的官职,有什么意义吗?

显然,完全没有意义。

刘备本来就没占据豫州,就算解除了他豫州牧的职位,也没什么意义。剥夺刘备左将军的职位,也无法剥夺他手下的军队。至于爵位,那就更没意义了。

而且,如果罢免了刘备的职位,那接下来的这些职位给谁,也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曹操不可能允许其他人去实际控制豫州,更不可能让其他人独立控制一支军队。贸然剥夺刘备的官职,非但对刘备没有任何影响,反倒会影响舆论,让大家觉得曹操过于跋扈,已经完全挟持了天子。

此时的曹操,马上就要和袁绍决战。这种时候,曹操是万万都不敢因为这种小事,而失去舆论的支持。

所以对于曹操来说,与其剥夺,不如选择暂且保留。这样一来,既能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也能将这张牌留到以后的关键时刻,再打出去,起到更好的效果。

随着刘备投奔袁绍,不久之后,曹操和袁绍彻底撕破脸。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由此开始。四年之后,随着曹操兵围邺城,袁氏集团的统治核心被摧毁,北方大患就此解除,豫州也成了曹操的实际控制地盘。直到这个时候,曹操才任命王思为豫州刺史。

又过了三年之后,曹操在北方大破乌桓,辽东太守公孙康投降。为了安抚公孙康,曹操这才剥夺了刘备的左将军头衔,然后将这个头衔给了公孙康。

当然,对于曹操的剥夺,刘备肯定是不承认的。此后的十多年里,刘备依然以这两个招牌混江湖。直到刘备攻下四川,自称汉中王之后,才自己摘掉了这块招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日常吃些什么?当时的饮食条件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嬴政,即秦始皇,秦昭襄王与赵姬之子,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

  • 清朝一两银子能买多少东西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清朝银子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导语:别再被现在虚构的电视剧欺骗了。在清朝的时候,一两银子到底是能买多少东西呢?没有活在那个时候,我们只能靠猜测,当时的人买东西只能用银子吗?是不是跟电视剧里面一样呢?我们在很多电视剧里面都可以看到,他们的演员在买东西或

  • 为什么会有七国之乱?这件事情是怎么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七国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21年。这场战争的爆发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七国之乱。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背景和起因。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设立了七个行政区划,这七个国家分别是:齐、楚、燕、赵、魏、韩、秦。这些国家之间

  • 郡国并行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郡国并行制和郡县制都是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那么,这两种制度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一、政治体制上的差异1.郡国并行制下,国家和地方政权同时存在。国家设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而地方政权则由郡国掌管。这种制度下,地方官员的权力相对较大

  • 周穆王最远到了哪里?历史上有明确记载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周朝的一位著名君主,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为周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关于周穆王的最远探险地,历史上并没有留下明确的记载。那么,周穆王最远到了哪里呢?一、历史记载根据《史记》等史书的记载,周穆王在位期间曾多次出巡,前往各地巡视和治理。他曾经到达过今天的陕西、山西、河

  • 董卓势力如何强大,为何曹操敢刺杀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势力如何强大,为何曹操敢刺杀他呢?此时的曹操还只是一个官职低微的校尉,刚在东汉的历史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抱着为民除害的心态,利用自己身份条件的优势,以献宝刀为名,承担了刺杀董卓的任务。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这也体现了曹操胸有大志,而且善用谋略。因为董卓的倒行逆施,招致的朝中大臣的反感及反对。以王允为

  • 陈琳被曹操俘虏后,他的下场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陈琳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陈琳被曹操俘虏后,他的下场如何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陈琳也算是三国时期的元老了,因为他在何进掌权的时候

  • 李世民为什么对李靖那么忌惮?李靖有何特殊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李靖和李世民都是唐朝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备受关注。据史书记载,李世民对李靖非常忌惮,这是因为李靖在唐朝的建立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李靖和李世民的背景和经历。据史书记载,李靖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将领,他曾经在唐太宗的征战中立下了赫赫

  • 章邯曾率秦军横扫六国诸侯,为什么会被韩信"暗度陈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章邯是秦朝末年著名将领,秦二世时期任职九卿中的少府。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章邯原本只是秦廷的少府,但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被秦二世胡亥破格提拔,以骊山囚徒和囚徒后代组成的临时军队,击溃了陈胜的大将军周文。周文的近百万大军,在章邯面前,竟然一击击溃,仓皇逃窜,最后

  • 李靖为什么不支持李世民?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李靖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将领,他曾经在唐太宗的征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镇国大将军”。而李世民则是唐太宗的儿子,他在唐高宗时期继位,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那么,为什么李靖不支持李世民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李靖和李世民的背景和经历。据史书记载,李靖是唐朝时期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