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为什么不去拿下荆襄九郡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刘备为什么不去拿下荆襄九郡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028 更新时间:2023/12/25 5:17:45

对于荆州这个地方,一直以来都深受有所有有野心诸侯的热衷,那么刘备为什么不去拿下荆襄九郡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呢?是因为他的实力不够吗?

荆州的地理环境不适合

刘备之所以会选择把成都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实力不足,而是因为荆州本身的地理环境不行。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师,他就必须把所有的事情,都要考虑的非常全面,否则一旦出现任何的问题就晚了。

荆州原本就是一个兵家必须争夺的地方,它四处都是战争,它同时还连着很多的区域。与它相对应的就是益州,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在之前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高祖才在这里成以大业。

荆州相对于益州来说,并不是属于一个安稳的地方。如果要作为根据地点的话,那么第一个首要考虑的就是,要找到一个安稳又能够驻守的地方。而且荆州那么多人都去争夺,并不是一个好事。

刘备现在这边军事实力,并不是特别的强大。如果要去抢夺荆州这个地方,那么势必还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样的话就没有任何的必要。而且相对于荆州的话,益州反而是适合刘备军队作为根据地的地点。

益州不单单拥有险峻的山川,而且还有平原之地。这样来看的话,荆州是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无险可守的问题。而益州就没有这个问题的存在,这些山川和平原,对于战役来说就是最好的把守者。

尤其是刘备这样的军队,他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地理环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去把守自己的根据地。就算敌人攻打在门口,他们不了解这里的地理环境,他们一时半会还没有办法攻进到刘备军队的内部。因此,荆州对于刘备来说并不是一个最佳的根据地点。

需要随时防范敌人

在赤壁战役以后,荆州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荆州。现在的荆州是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家的天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刘备非要执着的去把荆州作为根据地,那么他要面临的就是其他的两家。

在此之前的时候,刘备和孙权的关系已经属于联盟的关系。如果刘备在选择荆州的话,那么他和孙权之间的关系就会恶化下去。那么曹操原本的实力就已经非常强大,如果刘备再把孙权给得罪的话,那么刘备就会成为其他两家的垫脚石,他就会被孤立,那么这肯定就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而且我们还要考虑的是,在荆州的北面,还要防御曹操。曹操的实力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时期的时候,他们的实力算是非常强大的一方。

那么向东的话,刘备还要去防范孙权,这就会让刘备付出特别大的代价。不仅仅消耗自己的人力和财力,而且还会影响自己下一步的行为。

这样来看,荆州这个地方并不是一个好地方。一旦有一天,孙权和曹操想要把刘备给消除,那么只需要他们两边一起合力,就非常容易把荆州给夹在中间,根本就没有地方去逃离。所以,荆州并不是一个非常适合的地方。

前车之鉴

其实对于刘备来说,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汉高祖刘邦就是从益州进行北伐的。刘备选择益州这个地方,很大的程度就是在效仿刘邦的做法。之前汉高祖刘邦在建立西汉王朝之前,就是从益州汉中进行北伐,最终把项羽给击败以后,成功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备也是想要抱着这样的想法,刚开始也想要把益州汉中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可是就在刘备夺取益州的时候,汉中最后还是被曹操给占据,这样一来他就没有办法选择益州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后来刘备就夺取了汉中地区,可是在之前的时候,汉中所有的人口都已经被曹操给迁移走了。现在的汉中没有一个人,那么这个地区就变成最不可能适合作为根据地的地方。毕竟一座城池,毕竟是需要老百姓的,这样这座城池才可以越来越繁华。

这样来看的话,益州现在已经不能够作为根据地了。他就需要重新的进行选择,成都就是刘璋一直以来都定居的地方。刘备选择成都这个就是最佳的选择,他到达成都以后,他不需要做任何的事情。

毕竟刘璋已经在这里居住很长的时间,已经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全部都已经成立的非常完善。所以,相对于进行比较之下,还是成都这个地方,更加适合刘备作为根据地。

总体来说的话,刘备之所以没有把自己的根据地定在荆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地势环境的原因。而且他这个决定是最明智的决定,并不会成为任何一方的眼中钉。

他这个举动,就是在退而求其次。对于成都来说的话,这个地方不单单粮草格外的充足,而且也不需要大兴土木。这样相对此之下,还是成都更加的适合。

如果刘备选择荆州或者是其他地方,那么就需要大兴土木,重新的去建立根据点的一切。这样不仅还消耗了巨大的财力和人才,而且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耗。原本刘备的国家实力也不是特别的巨大,这样一折腾,国家根本就承受不住这一切。

如果刘备直接选择成都作为根据地,那么他们就只需要到成都整顿休息就可以等他们恢复自己的实力以后,他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选择。这样的话,根本就不需要浪费过多的财力和物力。一旦有敌人前来攻打的话,也不会出现措手不及的事情,直接就可以去应战对方。

但是如果不是关羽刚愎自用的话,那么恐怕荆州也不会失去,关羽也不会失去自己的性命。

那么这样来看的话,刘备当初的时候,并不应该去放弃荆州。这样就不会让很多的事情发生,关羽也不会失去自己的性命,或许历史很多的事情,都会一定程度的改变。不过,一切还都是上天注定的,并不是大家可以自由选择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手下那么多谋士,为何还会中铁索连环之计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手下那么多谋士,为何还会中铁索连环之计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曹操麾下最有名就是五大谋士: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郭嘉在曹操出征乌恒的时候病死;荀彧留守许都;贾诩是新降之人,按演义来说不确定他是否随行就略过他不提,即使他随行了按他明哲保身的性子估计赤壁之战时也是一

  • 荀彧一生都忠于汉室,为何下场却不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一生都忠于汉室,为何下场却不好呢?曹操之所以能成就一番霸业,于其麾下有诸多文臣武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掌控天下大半后,其麾下很多谋士都拥立他为帝,如果这样这些人就能平步青云,升官发财且名正言顺。但是,有一个人却极力地阻止曹操称帝,因为他一心一意想要

  • "奉孝不死,孔明不出"这个说法从何而来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奉孝不死,孔明不出”这个说法从何而来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郭嘉死的时候只有37岁,属于英年早逝,而诸葛亮当时26岁,正直人生大好年华。假如诸葛亮知道“奉孝不死,孔明不出”这句话,十有八九会气得不行,他不是畏惧郭嘉才不踏入江湖,而是之前未遇见明主,刘备三顾茅庐时间太晚,怪

  • 曹操为什么一口气将自己的3个女儿给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为什么一口气将自己的3个女儿给汉献帝?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而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要讲的是姐妹7人共嫁一个人,是不是感觉很夸张,而且几率很小,但是事实就是存在的。这主要是和她们的父亲有关,其父亲就是一代枭雄曹操。控制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联姻,你可以让对方不反感,又可以时刻掌握对

  • 东吴的历任大都督为什么下场都不太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东吴的历任大都督为什么下场都不太好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孙权手底下,最拿得出手的,显然就是四大都督了,他们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位都是功勋卓著,为巩固孙吴政权立下汗马功劳,每个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代人杰。不过,相对于其他的两个阵营的文臣武将,东吴大都督这个职位

  • 刘琦是荆州刘表的长子,为何没能掌握荆州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刘琦是荆州刘表的长子,为何没能掌握荆州呢?因为当时害怕刘表后妻蔡氏的陷害,于是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远去江夏避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刘表死后,刘琦的弟弟刘琮率军投降了曹操,荆州落入曹操的手里。刘备从新野出发,往江夏逃窜,在长坂坡遇到曹军厮杀,中途就是关羽率领刘琦的一万人马来接

  • 鲁隐公是个怎样的人?他的下场为何非常凄惨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鲁隐公是个宽厚的人,也是一个守成礼法的人,更是一个迂腐冥顽而不明事理的人,他的死让人惋惜而警醒。我们都知道,在鲁隐公执政鲁国政务期间,公子翚做为臣子就非常的跋扈,并且极端地贪婪。只要有诸侯用礼金来贿赂他,他就可以不通过隐公的批准而直接出兵,助纣为虐地发动非正义战争。我们先来说说,鲁隐公是怎样继承上君

  • 王政君的历史评价是怎样的?为什么褒贬不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王政君(前71年-13年2月2日),女,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西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阳平侯王禁的女儿,古代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历史评价班彪:“三代以来,《春秋》所记,王公国君,与其失世,稀不以女宠。汉兴,后妃之家吕、霍、上官,几危国者数矣。及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

  • 为什么在关羽被杀没多久,吕蒙也死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在关羽被杀没多久,吕蒙也死了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一: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为夺回荆州立下大功的吕蒙,在孙权为吕蒙准备的庆功宴上,吕蒙突然神情失常,大声吼道“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话音刚落,只见吕蒙七窍流血倒

  • 阎立本有哪些成就?为何评价那么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阎立本有哪些成就?为何评价那么高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政治成就《新唐书》本传讥讽阎立本“既辅政,但以应务俗材,无宰相器。时姜恪以战功擢左相,故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嘲”。因为阎立本没有什么战功,只是凭借当时被目为“应务俗材”的工程设计、丹青绘画获得高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