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洪承畴对明朝铁胆忠心,为什么能被清朝所降服?

洪承畴对明朝铁胆忠心,为什么能被清朝所降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512 更新时间:2023/12/22 5:28:35

洪承畴对明朝铁胆忠心,曾经绝食抗议清朝对其的招揽,那么后期为什么能被清朝所降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1640年冬天,清军开始攻打锦州以及宁远等地,时任蓟辽总督的洪承畴调兵救援,但是在杏山与塔山等地大败。次年为了挽救辽东地区明军的败局,明廷下旨让洪承畴率大同总兵、密云总兵、山海关总兵等八个总兵,号称13万精锐,重兵集结在宁远地区,准备与清军一战。

三月份清太宗皇太极也集结总兵,决定采取“长期围困”锦州的策略,一定要取下锦州城。

五个月以后郑亲王济尔哈朗不仅切断了明军与杏山、松山之间关联,而且还将明军的粮草之路切断;洪承畴决定与清军决一死战,但数十万明军土崩瓦解。

次年三月份松山城被清军攻陷,洪承畴被俘;洪承畴被活捉以后,祖大寿率众向皇太极投降,杏山与松山也落到了清军的手里,可以说明军在松锦的防线已不复存在。

洪承畴被俘以后,只有一个念想:死!

但皇太极早就将洪承畴的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洪承畴在明军中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更难得的是洪承畴的影响力非常广泛,若是能让洪承畴归降于大清的话,必定会带来不小的影响。

乾隆帝:“洪承畴在明代身膺阃寄……一旦力屈俘降,历跻显要

自打洪承畴在三官庙住下,皇太极派了不知道多少王公大臣,甚至还有明廷的降臣,但都没人能将洪承畴劝降,洪承畴一心求死,水米不进。

皇太极很是着急,没想到这个让满朝文武都棘手的问题,让庄妃给解决了。

庄妃去见了洪承畴一面,次日洪承畴便归降了皇太极。

有人说:庄妃是利用了美人计,让洪承畴归降了大清!

在孝庄文皇后的身上有两件绯闻:一件是皇太极在时,庄妃为了劝降洪承畴使用了“美人计”;另一件事是福临登基后,为了保住福临的皇位,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

难不成庄妃真的使用了美人计?

当然不是

我们不能低估了孝庄文皇后这个巾帼英杰,她劝人的功夫确实不一般;更何况劝降洪承畴,其实并非庄妃一人的功劳。

(以下为了方便称呼,直接将孝庄文皇后称为庄妃)

01满朝文武对洪承畴一筹莫展,谋臣范文程亲自出马

洪承畴是天年间的进士,在之后的仕途中非常的顺遂。到了崇祯朝时官至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在明军中是平息陕西农民起义军的主要人物。并且在对战李自成时,大获全胜,一时间名震朝野,深得崇祯皇帝的信任。明清对战中,洪承畴便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

在视才如命的皇太极眼里,自然是求之不得。

洪承畴被俘以后,由槛车押送到三官庙;在前往三官庙的路上,洪承畴一言不发,更不吃不喝,像是一个木头人一样。已经发紫的嘴唇干裂的流了血,但此时的洪承畴已经顾不得这些,因为他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早日解脱。

惜才的皇太极自然是不舍得,便早早地让人将三官庙打扫干净,而且布置的非常豪华;不仅如此,还特意安排了四位婢女伺候。

做完这些,皇太极很是信心,洪承畴一定会归降于大清,毕竟这样舒适的环境即便是铁打的汉子心也能融化了。

但洪承畴让皇太极失望了,皇太极先后派去了好几波的大臣,包括王公,还有明廷的一些降臣,都无济于事;洪承畴油盐不进,除了将这些劝降的大臣骂回去,就是一心求死,谁的话都不肯听。

洪承畴绝食数日,拒不肯降。皇太极派所有能动用的人前去劝降,均被大骂而回

对皇太极为他准备的美味佳肴还有豪华的房间,连看都不看一眼。

皇太极大失所望,对大臣们说:“明廷的君王昏庸无道,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偏偏明朝的臣子这般愚忠,我该怎么办啊?”

肃亲王豪格是皇太极的嫡长子,他很是生气,对父皇说:“父皇,干脆杀了他吧;我认为少他一个洪承畴,我们八旗子弟照样能拿下京城,灭了大明。”

“处死人当然容易,刀起刀落即可;但是让人归降于我大清很难,收服人心更难;你难道不想想天下这么多人,你杀得完吗?所以,我想要一统大明的江山,就必须要先收服人心。”皇太极瞥了自己的儿子一眼,很是不满。

睿亲王多尔衮则很赞同皇太极的说法:“皇上说的很对,若实在没办法的话,就只能想个办法诱惑他进食了。”

皇太极打算亲自去劝降洪承畴,因为他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若是大清的一国之君如此礼贤下士,还能不感动洪承畴这个铁汉的心吗?

但是皇太极的谋臣范文程并不同意:“皇上,还是臣先去吧,先好好劝说一番,等摸清了情况再说。”范文程之所以不让皇太极前往,就是担心一心求死的洪承畴万一再对皇太极骂骂咧咧的,皇太极碍于面子直接处死洪承畴,那么才真的是断送大清入主中原的引路人了。

范文程去到以后,洪承畴照样骂骂咧咧的,丝毫不给面子。

不过范文程很聪明,但并不直接劝说洪承畴投降大清,而是跟洪承畴谈古论今,只字不提投降的事情,不过在跟洪承畴谈话的时候注意察言观色,观察洪承畴的细节动作。

两个人说着话,突然房梁上边掉下来一片尘土,恰好掉到了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边跟范文程说着话,一边抬起手将衣服上的灰尘给弹去。范文程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样,便告辞洪承畴,退了出来。

皇太极派去了那么多人都没有什么效果,而范文程前往并不劝降,只是在二人谈古论今的时候仔细观察洪承畴的弱点。范文程虽然没能让洪承畴归降于大清,不过他细致入微观察到的这一细节,对之后庄妃劝降洪承畴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

02庄妃为皇太极出谋划策

自打宸妃海兰珠病逝以后,皇太极前往永福宫庄妃的寝殿次数也多了起来。或许在庄妃的身上能看到已病逝的海兰珠的影子吧,毕竟她们是亲姐妹。

庄妃问皇太极:“今日还宿在臣妾这里吗?”

“难不成你想赶我走吗?”

“自然不是,臣妾自然不敢这么想,臣妾只是想皇上身体康健以后,莫要忘了后宫中其他的姐妹,尤其是皇后娘娘。”

皇太极听到庄妃的话,对其夸赞一番:“爱妃真是贤良淑德,我这几天烦的慌,确实没去皇后那里。”

庄妃很清楚,皇太极之所以最近总是驾幸永福宫,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便是跟自己这个“智囊”讨论朝政,希望能得到一些启发。

果然皇太极开始说自己最近苦恼的一件事情:“清军松锦大捷,将明蓟辽总督洪承畴俘获;这个人胸怀大志、很难得的将帅之才,但他宁死不降,不肯做我手里的人才;爱妃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其实庄妃在皇太极驾幸永福宫之前,便已经得知洪承畴的事情,而且思考过该如何应对;便对皇太极说:“即便是铁打的汉子也有脆弱的地方,即便是他一心求死也在这世间有留恋的东西;我想既然荣华富贵都不能起到效果,那么可从‘情’字上入手,说不定能有好的效果。”

皇太极茅塞顿开,连连称赞:“那等范先生回来以后,我们好好商讨商讨对策。”

范文程告辞洪承畴以后,便前去回禀皇太极,皇太极很是着急问范文程结果,范文程只回答了四个字“宁死不屈”;这样的结果自然是让皇太极很是失望,但还是关心洪承畴最近的身体情况如何?

“洪承畴被饿得只剩皮包骨了,要不是天天强行给他灌奶,怕是早就不行了。”

庄妃听到范先生说的话,便对皇太极说:“即便是一心求死,也有临终的愿望;既然他能咽的下去被强灌的奶,说他还有念头。”

庄妃的话一下子让范文程想起来洪承畴将衣服上的灰尘弹掉的事情:“确实这话不假,刚才我跟洪承畴交谈的时候有灰尘落到他的衣服上,他都用心将其拂去。臣想一个被俘之人,尚且如此爱惜自己的衣服,又怎么会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估计是时机还没到。”

“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

庄妃便提议让皇太极亲自前往去劝降,毕竟“良禽择木而栖”,贤能的帅才自然也是要挑选自己佩服的君王。但范文程还是担心洪承畴会对皇太极说出污秽之言。

皇太极倒没有这样的担忧,只要能让洪承畴归降,骂几句也无妨。

庄妃给皇太极出了一计:将洪承畴身边的仆人金升收买。从金升的嘴里得知了洪承畴的弱点跟爱好,并且为皇太极献了一计:“我们家主人性格坚毅,荣华富贵都不能改变他的心志,只有美女才有效果。”

03庄妃亲自劝降洪承畴

皇太极得知后欣喜若狂,直接派了多个美女前往三官庙。但是都被洪承畴给赶了回来。这让求贤若渴的皇太极感到很是无奈,便对庄妃说:“看来只有爱妃你能帮我了。”

庄妃欣然答应,此时的庄妃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端庄、温柔娇艳的女人,再加上生来就有的蒙古公主的气质,作为大清妃子的高贵,看上去落落大方、仪态万方。

到了晚上,两位宫女打扮的女子进入三官庙。

洪承畴因为多日未进食,已经瘦得不成样子,只是呆坐在文案前边。

庄妃打扮成宫女的样子,打开食盒,端出一碗香喷喷的乌鸡汤;洪承畴还是不说话,庄妃将鸡汤端到洪承畴的面前,让洪承畴喝汤,并且说道:“洪大人只想求死,难道大人就不想家,不想自己的父母还有妻儿吗?”

庄妃的话让洪承畴身子微微一颤,想到自己的家人,眼睛里便含满了泪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

这一声叹气,让庄妃意识到她抓到洪承畴的弱点了,便接着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大人离开家这么长时间,怕是家人也思念大人了,他们可是盼着大人能早早地回家啊!如今大人不得自由,没有音讯,大人的家里人估计是度日如年。”

洪承畴仔细端详这个气质高贵的女人,心想这绝对不是一般的宫女。

“我们大清的皇上如此器重大人您这位贤能之人,若是能归顺与我大清,大人也可早日与家人团聚不是吗?”

洪承畴并没有直接骂庄妃,而是问说话的女人究竟是谁?而且还说道:“若你是告诉我你是谁,我就将鸡汤喝了。”

喝完鸡汤后的洪承畴顿时觉得浑身很舒服,感叹活着是真好;其实洪承畴这几日也在做思想斗争,尤其是范文程的那些话总是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

这时候一个掷地有声的声音说到:“《尚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民为邦本,本固君宁’,你洪承畴大人为明廷征讨农民军立下大功劳,但是你有没有问问自己那些原本老实巴交的农民为何会造反?他们难道就不怕死吗?你洪承畴是大明的清官,但是明廷已经腐朽到何种程度难道你不清楚吗?明廷的那些忠臣良将都是什么下场你不会不清楚吧?”

洪承畴又怎么会不清楚呢?可以说再清楚不过了:

辽东经略杨镐因为战败,而被处死;

熊廷弼文武双全,但下场却是下狱,尸首都不知道丢到了哪里;

帝师孙承宗却因为支持袁崇焕,不得不退休;

而袁崇焕呢?落得一个被凌迟的下场

......

想到这里洪承畴实在是不敢想:若是自己逃回了京师,会是一个什么样悲惨的下场?

此时洪承畴觉得自己面前这个说话的宫女绝对不是一般人,便追问道:“敢问你是谁?”

庄妃将自己外边的宫女衣服脱掉,露出旗袍,对洪承畴说:“我的身份不说也不要紧,只要洪大人能不一心求死,好好保重身子,本宫便可安心了。”

听到庄妃说“本宫”二字,洪承畴顿时睁大了自己的双眼:“我洪某不过是败军之将,我的身子有什么金贵的啊!虽然求死但也不侮辱人。”

“皇上可是将您视为成就大事的引路人,大人不要再犯傻了;皇上怕您寂寞便让本宫来服侍您”庄妃说着便招呼外边的宫女给洪大人沐浴更衣。

洪承畴坚决拒绝了庄妃:“您快请回吧,回去告诉皇太极,我领了他的情。”

庄妃听到洪承畴的话笑了,留下一位宫女便起身离开了三官庙。

次日一大早洪承畴还没睡醒,便被一声“皇上驾到”给吵醒了。急忙起身,穿衣服的时候甚至还不相信皇太极会亲自来看他这个败军之将。

洪承畴还没反应过来,范文程已经快步走了进来,告诉洪承畴皇上来了。

洪承畴与皇太极畅谈一番,皇太极很是满意,便重赏了洪承畴。

之后在宴请洪承畴等人时,庄妃前去给洪承畴劝酒,洪承畴这才知道原来那边晚上的宫女竟然是庄妃娘娘——“崇德五妃之一”。

洪承畴归降于大清后,确实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在瓦解南明抗清力量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语

很多人都说:庄妃是使用了美人计诱惑洪承畴投降的;真是如此吗?

非也非也!

这样的说法大多在野史中能见到,大概率情况下是明朝遗民故意编造的,毕竟洪承畴是大明的重臣,投降了大清,这些明朝移民对洪承畴恨之入骨是很正常的。

跟“顺治帝出家”、“太后下嫁”等很多的说法是一个道理。

皇太极确实很是爱惜人才,想要让洪承畴这样铁汉归降,必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管是荣华富贵还是美女,皇太极都毫不吝啬。即便是美女,皇宫之内美女如云,又怎么会需要皇太极去牺牲自己的妃子呢?

作为一国之君,确实以朝政为重,但作为一国之君更是占有欲很强,又怎么肯自己的妃嫔给自己戴绿帽子呢?

洪承畴作为崇祯皇帝倚重的重臣,居然做了贰臣,即便是后来大清灭了大明,作为投降大清的贰臣,自然会被很多人诟病。而且对于洪承畴其人,后世对他的评价确实好坏各半。

编造出一两个故事来抹黑一下洪承畴,还是很简单的事情。

洪承畴之所以归降于大清我认为原因有三点:

第一、皇太极对其礼待有加,极力地巴结,确实费了不少心血。据史料的记载,皇太极在亲临三官庙的时候,洪承畴并没有跪拜。而皇太极并不生气,见洪承畴穿的很是单薄,便将自己身上的貂裘脱下来,给洪承畴披上,如此礼贤下士,洪承畴又怎么会不被触动呢?

第二、崇祯皇帝确实视洪承畴为朝廷重臣,但是崇祯皇帝疑心太重,滥杀无辜;即便是手握重兵,说不定哪天就会成为阶下囚。想想袁崇焕等人的结局,洪承畴又怎么会不考虑自己呢?

第三、洪承畴虽然拒绝进食,但其实也是爱惜生命之人。他仔细将身上的灰尘弹去就能说明,他其实并不想死。

但不管什么样的过程,对于皇太极,对于大清来说,结果是好的;因为洪承畴确实为大清统一大明的天下,入主中原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只是他的结局,让人咋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都说魏延天生反骨 魏延造反是不是被逼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造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后,杨仪遵其遗嘱,下令退兵。魏延终于等到独掌全局的机会,表示:“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然而杨仪手拿诸葛丞相的锦囊妙计,终让魏延身首异处、坐实天生反骨之名,天

  • 吕雉为何基本可耐地杀了韩信?她有何企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吕雉,字娥姁(xū),又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等,汉高帝刘邦的皇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与武则天并称“吕武”。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十一年,刘邦亲征陈豨,韩信称病不从。这边厢,刘邦刚出长安,韩信

  • 刘备征战多年,为何会败给年轻的陆逊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征战多年,为何会败给年轻的陆逊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

  • 明朝最后能顺利完成削藩,是用了哪些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在考虑皇族的待遇上重拾分封制,把他所有的二十多个儿子逐一封王,其中还包括侄孙(朱元璋侄子朱文正的儿子封为靖江王

  • 贾诩先后都投奔过哪几位主公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贾诩先后都投奔过哪几位主公?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但是这里要说的这位谋士,前后更换过五次主公,却依然备受重用,可见不凡;这位顶级谋士就是贾诩了,现在先来看看贾诩先后都投奔过哪几位主公吧:第一位:牛辅(董卓)在董卓权倾朝野之时,贾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讨虏校尉。时董卓之婿中郎将牛

  • 成语期期艾艾中的"艾艾"指的是邓艾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成语期期艾艾中的"艾艾"指的是邓艾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邓艾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在后来更被推崇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可见邓艾一生创下的功勋究竟有多大。不过他有个小毛病,那就是邓艾口吃的问题十分严重,不过这并不能影响邓艾的才能,他自幼就收到了极为良好的教育。邓艾在做屯田民

  • 如果曹操没啥蔡瑁二人,他会赤壁大败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是因为曹操具有那种怀疑别人的特性,从而被诸葛亮抓住了把柄,诸葛亮是三国之中非常一个聪明的人物,所以他知道曹操这样的英雄就是特别喜欢怀疑,他的那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可以说是所有人都知道了,所以诸葛亮就将计就计,最后是让曹操被自己弄得心烦意燥,从而露出了破绽。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

  • 曹操为何能从众多割据势力中脱颖而出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为何能从众多割据势力中脱颖而出呢?曹操,小名阿瞒,他爷爷曹腾为东汉末年的太监曹腾,家世也算显赫。适逢天下大乱,曹操在众多割据势力中脱颖而出,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统一了了中国的北方,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作为乱世之枭雄,虽然在《三国演义》被写成“奸雄”,但这丝毫不影响曹操在很多

  • 曹操三次想杀司马懿都被躲过 司马懿实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司马懿实力到底有多强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于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最强这个话题,历来争论是非常激烈的,谁也没办法说服对方。有人说,诸葛亮将司马懿打得只能龟缩据守,诸葛亮更强。也有人说司马懿成功耗死了诸葛亮,而且让自己的实力成倍增长,司马懿更强,那么到底谁

  • 历史上晋商是如何发展如何覆灭的?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是中国最早的商人。曾经一度垄断中国票号汇兑业,是当今银行的鼻祖。其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晋商,之所以会突然消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清朝末年的时候,大量外国银行涌入中国,占据了晋商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