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最后能顺利完成削藩,是用了哪些办法?

明朝最后能顺利完成削藩,是用了哪些办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207 更新时间:2023/12/23 19:29:27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在考虑皇族的待遇上重拾分封制,把他所有的二十多个儿子逐一封王,其中还包括侄孙(朱元璋侄子朱文正的儿子封为靖江王)等朱家嫡亲,并把这些藩王儿子的封地置于全国各地,给予一定数量的护卫,让他们帮助明朝镇守地方。

朱元璋规定每个藩王允许有三卫军队,但这个护卫的数量根据封地的不同也有多寡之分,位居明朝腹心地带的藩王们都是基本数量,一卫是三千人,三卫合计是九千人,但分封在边疆地区,有为国戍边任务的藩王的护卫就大大增多,比如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在辽东的宁王朱权等,麾下甚至有多达数万乃至十万的护卫。

因为有这些藩王们在全国各地镇守,所以朱元璋在执政期间大杀功勋武将时,没有任何人能翻起反抗的浪花,为朱元璋在明初整顿不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分封制对于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来说终归是弊大于利,特别是能压制住这些藩王的朱元璋之后最具合法性的继承人、太子朱标死后,各地有实力、有野心的藩王们难免蠢蠢欲动。

朱元璋之后,朱标之子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从辈分上来说,大多数藩王都是建文帝的叔叔,又各个佣兵无数,从没有接触过兵事的建文帝很难让这些藩王叔叔们信服。建文帝在登基后信用儒臣,这些大儒们虽然大多是纸上谈兵之辈,但对分封的弊端还是知之甚详,于是怂恿建文帝削藩,但采取的办法很粗暴。

建文帝和文官集团的削藩不仅仅是剥夺藩王们的兵权,甚至要废除他们爵位,这就让藩王们愤怒了。最终,建文帝的削藩行动引发了“靖难之役”,在北平封藩的燕王朱棣(建文帝登基时,朱棣已经是事实上的朱元璋嫡长子,比他年长的秦王、晋王都亡故)不甘心被剥夺一切权力,起兵造反,战争打了四年,朱棣获胜,进入南京成为新的大明朝皇帝。

朱棣是以外藩身份用军事手段夺位,所以对藩王们手中的护卫兵权的警惕性比建文帝还高得多,所以也准备削藩,也是从朱棣开始,建文帝未完成的削藩大业才开始真正执行下去,但朱棣不是剥夺藩王们财富和地位,仅仅只是要求剥夺他们的兵权,这样藩王们的抵抗心里就没有那么强,毕竟不是所有的藩王都喜欢造反做皇帝,只要能保证他们的富贵就行。

在朱棣时期,各地藩王陆续交归护卫权,当然,还会给他们保留一定的护卫,不会超过一千人。在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中,曾经借兵给朱棣的宁王朱权首当其冲,朱权手下接近十万的护卫让朱棣很不放心,而且,朱权很能打,手下还有朵颜三卫(蒙古骑兵)这样战斗力极高的护卫,朱棣将朱权封地直接从辽东给换到了江西南昌,还降低了他的护卫数量。

宁王朱权虽然对此很不满,但也没办法,朱棣和建文帝可不同,他是真正杀出来的马上皇帝,朱权当时又在南京,兵马借给朱棣后也还没还给他,只能老老实实妥协,但仇恨的种子还是种下来了,后来宁王的后代在明武宗时期还是造反了,不过被王阳明给镇压。

宁王改换封地并减少护卫数量之后,其余藩王也都逐渐醒过味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开始陆陆续续的交还护卫给朝廷,不愿意交还护卫且跋扈的,朱棣都直接除掉,比如朱元璋第七子齐王朱榑因试图用护卫隔绝自己的封地和外界的关系被废为庶人,再比如朱棣的同胞兄弟周王朱橚都被人告发谋反,被迫交还护卫:

十八年十月有告橚反者。帝察之有验。明年二月召至京,示以所告词。橚顿首谢死罪。帝怜之,不复问。橚归国,献还三护卫。

基本上在朱棣执政时期,朱棣把朱元璋时期分封的藩王们的护卫数量用各种手段全给削减至最低,削掉了所有藩王们的兵权,对明朝后来的稳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朱棣没削彻底,他削掉了同辈的兄弟藩王和小辈的侄子藩王的护卫数量,却忽略了自己的几个儿子,他的两个小儿子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在封藩后依旧保有一定数量的护卫。

明朝削除藩王兵权的最后一步是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完成的,针对的就是他的两个亲叔叔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明宣宗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朱瞻基亲自率兵征讨,朱高煦在兵临城下后投降,然后被废为庶人,紧接着,也有造反之心的赵王朱高燧主动向朝廷交还护卫,得到朱瞻基认可后善终。

此后,明朝的藩王们出外就藩就不在允许有过多数量的护卫,基本上都是只允许有五百到一千人,再多就有可能被判定为谋反,明朝的削藩行动(仅削掉兵权)也就得以完成。削除藩王兵权让明朝的皇位更替再无“靖难之役”那样的血腥,明朝中期有那么几位藩王造反,但都不成气候。

可严厉的控制藩王们的护卫数量,以及不允许藩王们接触兵事,在晚明也带来了恶果,明末天下大乱,已经完全不知道战争为何物的明朝藩王们在李自成、张献忠和清军铁骑的冲击下,全部成为了待宰的羔羊,不是被杀就是被迫隐姓埋名,大明朝在最危难的时刻,竟然没有朱家子孙能在战场上找回祖先的荣耀,帮助大明朝延续下去,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贾诩先后都投奔过哪几位主公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贾诩先后都投奔过哪几位主公?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但是这里要说的这位谋士,前后更换过五次主公,却依然备受重用,可见不凡;这位顶级谋士就是贾诩了,现在先来看看贾诩先后都投奔过哪几位主公吧:第一位:牛辅(董卓)在董卓权倾朝野之时,贾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讨虏校尉。时董卓之婿中郎将牛

  • 成语期期艾艾中的"艾艾"指的是邓艾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成语期期艾艾中的"艾艾"指的是邓艾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邓艾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在后来更被推崇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可见邓艾一生创下的功勋究竟有多大。不过他有个小毛病,那就是邓艾口吃的问题十分严重,不过这并不能影响邓艾的才能,他自幼就收到了极为良好的教育。邓艾在做屯田民

  • 如果曹操没啥蔡瑁二人,他会赤壁大败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是因为曹操具有那种怀疑别人的特性,从而被诸葛亮抓住了把柄,诸葛亮是三国之中非常一个聪明的人物,所以他知道曹操这样的英雄就是特别喜欢怀疑,他的那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可以说是所有人都知道了,所以诸葛亮就将计就计,最后是让曹操被自己弄得心烦意燥,从而露出了破绽。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

  • 曹操为何能从众多割据势力中脱颖而出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为何能从众多割据势力中脱颖而出呢?曹操,小名阿瞒,他爷爷曹腾为东汉末年的太监曹腾,家世也算显赫。适逢天下大乱,曹操在众多割据势力中脱颖而出,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统一了了中国的北方,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作为乱世之枭雄,虽然在《三国演义》被写成“奸雄”,但这丝毫不影响曹操在很多

  • 曹操三次想杀司马懿都被躲过 司马懿实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司马懿实力到底有多强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于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最强这个话题,历来争论是非常激烈的,谁也没办法说服对方。有人说,诸葛亮将司马懿打得只能龟缩据守,诸葛亮更强。也有人说司马懿成功耗死了诸葛亮,而且让自己的实力成倍增长,司马懿更强,那么到底谁

  • 历史上晋商是如何发展如何覆灭的?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是中国最早的商人。曾经一度垄断中国票号汇兑业,是当今银行的鼻祖。其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晋商,之所以会突然消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清朝末年的时候,大量外国银行涌入中国,占据了晋商赖

  • 曹雪芹是怎么从富贵公子变成落魄写手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曹雪芹和《红楼梦》,很多人都对他推崇备至。曹雪芹是怎么从富贵公子变成落魄写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他一身兼有贵贱、荣辱、兴衰、离合、悲欢的人生阅历,又具备满族与汉族、江南与江北各种文化特色的融会综合之奇辉异彩。曹雪芹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形象。那么曹雪芹是怎么从富贵公子

  • 魏灭蜀之战时钟会为何会做为曹魏的主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263年8月,魏国实际领袖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钟会与邓艾是魏国的大将,都是伐蜀的功臣,按照官职来说,钟会伐蜀时为镇西将军,邓艾为征西将军,很明显,邓艾的征西将军,要比钟会的镇西将军官职高一点。值得注意的

  • 历史上吕布和张飞交过手吗 他们有没有分出高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张飞和吕布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布是汉末三国第一猛将,号称飞将,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誉,很多大将都不敢公开叫板吕布,只有张飞屡次挑战吕布,因为张飞不服吕布。民间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张飞四次和吕布交手,到底输给吕布了没有?他们分

  • 楚汉之争时,项羽分封的诸侯们为什么不帮他打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2年1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的西楚败亡,刘邦建汉朝而告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国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