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打仗真的有几十万军队吗 真实历史又是什么样的

古代打仗真的有几十万军队吗 真实历史又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13 更新时间:2023/12/20 3:26:40

对古代打仗,真的能号令几十万大军吗?还是史官在吹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看《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时常能看见动辄几十万、百万大军之间争锋,但是我们也知道,古代的人口和生产条件是没法和现代比拟的,因此真实的历史中,号令几十万大军有可能吗?

首先来说,春秋战国时期乃至于汉唐,想要调集几十万兵甲,是可以做到,当初白起在长平之战,就坑杀了四十万赵军,如今也有古战场的遗址作为佐证,因此也不算是史官的吹嘘。

但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聚合军队的成本要相对低廉,因为诸侯国路途不远,部队能够很快赶赴。汉唐时候则是军功爵制度或府兵制度,良家子从军要自负盈亏,得到战功可以封侯拜相,也给你军饷维持生活,但是荒芜田亩、购置兵甲的费用都是由良家子自己承担,因此汉唐时候出兵,只要得胜,花费其实不严重。

古代打仗,想要汇聚出几十万军队,最困难的地方在于粮草,人吃马嚼都由国库负担,即便是经过文景之治的汉武帝时代,也撑不起长期作战,后来的汉昭帝和汉宣帝都是在给汉武帝补窟窿。

后来宋明时候,武将地位骤降,文臣又不知兵,各种拖后腿,很多时候根本等不到部队集合好,为了不背上“畏战”的名声,或者是粮草不济,就匆忙出兵。

其次,不要看古代动辄就有几十万大军,但是真正负责作战的,没有这么多,后勤部队也被算在里面,押运粮草、护送粮草、生火做饭、打造攻城器械的民夫。曹操赤壁之战,号称是百万之众,实际上不过是二十余万人,《三国演义》里面说刘备带着70万人攻伐东吴,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只有五万余人,对东吴远构不成压倒性优势(东吴也派了五万人)。

宋朝号称是有八十万禁军,实则都是花架子,一触即溃,完全称不上战斗力。同样是数十万之军,不同时代情况不同,宋朝少骑兵,基本都是步军,而组建骑兵的成本和步军成本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可以有数十万之众。

最后,古代王朝的军队制度不同,汉唐都是兵农合一,只会在征战的时候供给饷银,不会轻易抽调成军,但是宋明都设有军户,作为常备军供给饷银,明朝和宋朝想要调集军队,需要负担的饷银要更多,因此很难一下子调动出数十万大军。

而且古时候调集数十万大军的战役百年难得一见,除开各个王朝开国的时候,几乎就见不着,明朝的万历三大征,单论一场战役的话,也没有数十万大军的调动。

总的说来,古代想要调集数十万大军有可能,但是通常不会这样做,因为皇帝自己也撑不住花销。史官都是不知兵的文人,不通兵事,也不关心细节,对于各种战场的细节都习惯性地忽略,因此给人一种可以轻易调动数十万大军的感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随着吴越两国被消灭 对战国的局势有多大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对战国吴越两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位于今天江苏一代的诸侯国,在众多诸侯国中,吴国可以算是十分特别的一个。说他特别,是因为不同于其他被消灭的诸侯国,刚刚建国时最强大,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力慢慢开始衰弱,最后被其他强大的诸侯国所消灭。这一通例在

  • 传说康熙训练了一批少年侍卫擒拿鳌拜,他们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传说康熙训练了一批少年侍卫擒拿鳌拜,他们结局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康熙的老爹顺治皇帝去世时只有24岁,当时的康熙年仅8岁,因此顺治临终前特意安排了心腹重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处理朝政。可

  • 杨坚最得意的事情就是"五子同母",那么他的儿子最后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杨坚生前最得意就是“五子同母”,那么他的儿子最后分别是什么结局?其实就算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他们的结局也不好,除了杨俊,其他三个都是在与杨广的争斗中,或被杀或被贬为庶人。隋文帝本人还有一件事在当时的社会可以说是非常特别的,那就是奉行一夫一妻制。这在当时可真是不寻常。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跟杨坚的性格有

  • 高平陵政变发生时,如果曹彰还在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父子趁大将军曹爽兄弟陪同皇帝曹芳,出城祭拜高平陵之际,发动政变,迅速控制了京城洛阳。随后,司马懿父子通过这一政变,杀掉了曹爽一党,将曹爽的势力铲除干净,彻底篡夺了曹魏大权,曹魏江山实际上已经变成司马氏得了。试想,

  • 苏洵为什么创作了《六国论》?背后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呢?苏洵只是想探讨一下《六国》为什么会灭亡吗?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洵的远见卓识,越过千年时光,依旧闪闪发光,引人深思。苏洵之所以会写下《六国论》,乃是因为,当时的北宋王朝,正处于和战国时六国相似的

  • 昭君入塞真的给汉朝带来了和平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昭君入塞真的给汉朝带来了和平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谈及西施人们会想到思考西施在吴国灭国中的作用,她究竟是不是越国间谍;提及貂蝉也会想到她与董卓和吕布的故事,如何使吕布灭掉董卓;谈及杨玉环则是想到她的貌美引得唐玄宗疏离朝政,唐朝从盛世走向衰落;似乎美人在历史中总是与亡国有所

  • 杨玉环为何受宠,和武惠妃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杨玉环为何受宠,和武惠妃有什么关系?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其实,在杨玉环之前,唐玄宗深爱并宠爱多年的女子,正是杨玉环的前婆婆、寿王李瑁的生母武惠妃。甚至,很有可能杨玉环的得宠,正是她与前婆婆武惠妃有相似之处。为什么这么说呢?听小编说道说道。看到武惠妃的姓氏,很快就联想到了她与武

  • 在明朝生死存亡之际,文武大臣都是什么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生死存亡之际,文武大臣都是什么表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明朝的制度中,总兵为地方上的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总兵的职责很大,一般来说,是配合巡抚管辖一省的兵员和本省的军事行动。经朝廷委派后,还可以在临时总督的指挥下参与外地的军事行动,特别是明末

  • 吕布武力很强,为何深陷重围的时候没能突围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武力很强,为何深陷重围的时候没能突围呢?在三国时,赵云和吕布都曾经身陷曹操重围,赵云单枪匹马突围了,而武力公认第一的吕布却冲不出去,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三国时期出现了不少的英雄人物,赵云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完美将军,有勇有谋,忠肝义胆,深得刘备信任,而吕布是三国时期

  • 马谡真的无能吗?为何诸葛亮会如此看重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蜀汉阵营的失败来源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的失利。因为蜀汉阵营的势力并不是很大。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应该是准备最充分的,至于其他的北伐战争与其说是为了维护汉室江山,还不如说是他的一个念想。说白了,战争是需要各种物资的。而这一次的失败对蜀汉阵营伤害是最大的。而造成这次的失利最大的一个原因,那就是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