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达开和幼天王都被凌迟处死了,为什么曾国藩却独独放过了李秀成?

石达开和幼天王都被凌迟处死了,为什么曾国藩却独独放过了李秀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452 更新时间:2023/12/24 11:36:44

石达开和幼天王都被凌迟处死了,为什么曾国藩却独独放过了李秀成,让他死的时候轻松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曾国藩不嗜血。凌迟了幼天王的江西巡抚沈葆祯也不嗜血。凌迟了冀王石达开的四川总督骆秉章也不嗜血。之所以要将幼天王与石达开凌迟处死,是为了威慑:看看,敢造反,这就是下场——你还敢造反吗?

石达开兵败之时,太平天国虽然衰败,还在苟延残喘。幼天王被捕之时,太平天国还有余党。并且,即使太平天国已经被彻底荡平,也仍旧有可能,有“别有用心之辈”,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像当年朱三太子、朱五太子一样,起来造反。毕竟,清王朝已经腐朽到这样的程度,恨它、反对它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残忍地处死石达开、幼天王这些人,就像当年蒙古西征时动不动就屠城一样,是威慑,是杜绝后患。

而李秀成呢,虽然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核心人物,毕竟没有幼天王“上帝之孙”(洪秀全自称是上帝次子)的光环。并且在被捕之后,他写下了数万字的《李秀成自述》——他的初衷,也许是拖时间找机会,像三国姜维一样另有打算,也许只是要给太平天国留下第一手的资料,也许是对失败的事业耿耿于怀、检讨得失、不吐不快。不管他怎么想,在别人看来,他已经是投降了。

一个投降的君主,一定时期内,还有正面或反面的作用,还有相当的影响力。就像汉献帝刘协、蜀汉后主刘禅、朱三太子、朱五太子那样。但是一个投降的大将,如果不能为清朝征战,他的价值就小得多了。

李秀成不可能为清朝征战。留着他,也不过白费粮食,没有更大的作用。

但是,曾国藩即使不吝啬那几斤粮食,也不敢留着李秀成。因为在剿灭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他的部下夸大战果、杀良冒功、贪污赃物,不可胜数。这些事能瞒得过朝堂与深宫,却一定瞒不过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朝廷想要直接审问李秀成,这些问题肯定会暴露出来

所以,李秀成必须死,却没有什么威慑价值。

所以,曾国藩赶在朝廷明旨下达之前,匆匆杀死了李秀成。

当初凌迟石达开,石达开一声不吭,从容镇定,其风范令人折服。这样一来,“凌迟之刑”一定程度上反而激发了观者的敬佩之心,起到了反作用。幼天王一个脓包熊孩子,不可能像石达开一样坚强。李秀成饱经征杀,临危之时还把座骑让给幼主,视死如归。他完全可能像石达开一样坚强地面对死亡和酷刑,可能感动百姓。

这样一来,凌迟李秀成,岂不是适得其反了?

据说,李鸿章在读了《李秀成自述》后,也为之感动,赞誉李秀成是“英雄人物”。曾国藩是否也为之感动?我们不得而知。

即使感动过,这也不是“没有凌迟”李秀成的主要原因。

“凌迟之刑”在此时并无价值,却可能有反而效果,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琅琊诸葛氏曾经有多辉煌?为什么后来没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琅琊诸葛氏,这个家族曾经非常的辉煌,那么他们为什么后来没落了?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在《出师表》中,武侯谦称自己为“布衣”。实际上,在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没有一官半职确实不假,但是如果你要是把他真当成卧龙岗上一个种地的,

  • 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力如何?最后为何会输给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力如何?最后为何会输给秦国?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赵国的骑兵虽然很强,但和后世相比,赵国的骑兵战法,还处于很粗浅的状态,并没有真正发挥出骑兵的作战能力。不管是战法战术,还是武器装备,亦或者是大家对于骑兵的理解,都远比不上后世那些让人闻风丧胆的骑兵军团。比如赫赫有名的

  • 刘备非常爱惜人才,那么他有哪些错过的贤才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非常爱惜人才,那么他有哪些错过的贤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刘备,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十分长于用人,广纳天下贤士。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他三顾茅庐请来的诸葛孔明。他的一生辛苦劳累,享受过半时辉煌,但霸业终未成。他志存高远,以天下为己任。开疆辟土,少不得人马。他虽收

  • 公孙燕为何能成为曹蜀吴之外的另外一股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公孙燕为何能成为曹蜀吴之外的另外一股势力?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时在魏、蜀、吴之外还有第四个割据政权:公孙燕。那么公孙燕在三国时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一,公孙度经营辽东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病死,子刘辩即位。大将军何进想要铲除宦官,其妹何太后反对,他便密

  • 用来监察百官的台谏制度,为何成了奸臣的工具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时期出现过一种特殊的监察、谏言系统,这个制度适用于选拔官员、议论政事、监察百官等各个方面,能对君权和相权都拥有监察权力,是一套极为完善的监察系统。然而这个系统最终却最终沦为奸臣打压异己、陷害忠良的工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台谏制

  • 萧何本是沛县主吏掾,为什么推举社会地位不如他的刘邦做头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萧何早年入仕秦朝,担任沛县主吏掾,而刘邦在举事前做过的最高官阶也不过是泗水亭长。主吏椽的地位比亭长高,但后来萧何却主动居于人下,推举刘邦做头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一句话,叫形势比人强。还有一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萧何就是那个懂得形势

  • 邓艾的真实兵力是多少?真的只是两千残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邓艾的真实兵力是多少?真的只是两千残兵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艾乃先令子邓忠引五千精兵,不穿衣甲,各执斧凿器具,凡遇峻危之处,凿山开路,搭造桥阁,以便军行。艾选兵三万,各带干粮绳索进发。约行百余里,选下三千兵,就彼扎寨;又行百余里,又选三千兵下寨。是年十月自阴平进兵,至于巅

  • 如果项羽回到江东而不是自刎,能改写历史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五年,汉王刘邦召集齐王韩信、梁王英布、将军刘贾等诸侯

  • 蔡国为何会因为一个公主导致最后被灭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蔡国是很“菜”的国家,位于河南的上蔡一带。中原有几十个小国家,比如管、蔡、霍、鲁、卫、毛等等,当初分封时,是很神气的,大都是西周王族家门的子弟(全都是姬姓)才能分到这样的好地方。但是这点土地,他们越来越守不住了。反倒是分封得远的异姓国家,比如齐国、楚国、越国、秦国等等,地盘越来越大,力量越来越强。中

  • 历史上的董卓是怎么死的?真是吕布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董卓是怎么死的?真是吕布杀的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他在距长安200多里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城堡名叫郿坞,城堡的城墙又高又厚,他把从人们那里搜刮来的金银财宝和粮食都储藏起来,就只是说粮食这一项就是30年都吃不完,郿坞建成后董卓得意洋洋地对人们说:“如果重大事件能实现,世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