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为何采用募兵制?有哪些利弊呢?

明朝为何采用募兵制?有哪些利弊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30 更新时间:2023/12/17 12:25:55

朱元璋是明朝的建立者。在他推翻蒙元的过程中,征集和招降了大量军队。不断增加的军队数量对于他打败蒙元和竞争对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军队数量的不断增加,所对应的军费开支也随之水涨船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朱元璋在隋唐府兵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参考了历史上的军屯制度,创立了具有明朝特色的卫所制度,正是他建立了这一强大卫所制度,使明朝在建国之初,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兵员,同时解决了国家的军事财政负担,塑造了明朝强大的军事力量。

但是这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却在明英宗时期发生的土木堡之变迎来了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在此之后,以卫所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明朝强大军事力量,已然从太祖、成祖时期的全盛阶段开始步向衰弱。而这种衰弱的过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下面就由我为大家讲讲明朝强大的卫所制度,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的。

首先,政治方面

由于明宪宗朱见深生性懦弱,重用宦官,沉迷于神仙、道法和长生术之中,疏于朝政。加之明孝宗时期,文官集团推动废除朱元璋制定的《问刑条例》中对贪腐行为的极刑条例,为官员打开了肆意贪腐的方便之门,以上种种,使成化一朝之后的明朝政务陷入腐坏。

进而,从政治上的混乱影响明朝军事力量的发展,导致卫所体制混乱、军纪败坏、战斗力持续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再配以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勋贵集团的大量陨落,明朝初期所建立的尚武精神逐渐被重文轻武的策略所取代。

其次,军事方面

卫所制度遭到进一步的破坏,卫所士卒大量逃亡,军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成化十年,泾国公蒋贵曾上言,“大同、宣府诸塞下,腴田无虑数十万,悉为豪右所占”。成化二十二年,南京户部尚书黄拔”出见士卒妻衣不蔽体,叹曰:“健儿家贫至是,何面目临其上”。以上两条史料,说明成化年间军户的土地被将官侵吞的现象极为严重,他们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另有文记载:“成化间,河南秋班军二千余不至,下御史趣之。海内燕安,外卫卒在京只供营缮诸役,势家私占复半之。卒多畏苦,往往衍期,乃定远限罪,轻者发居庸、密云、山海关罚班六月。重者发边卫罚班年半。”这段历史记载则说明,当时的班军(前往京师轮班留守或上调京师执勤的卫所军队)来到京师以后,多为政府各衙门和权贵们做苦力,地位极端低下,发展到后来,更是引发了大量的士兵逃亡和兵变的情况出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明朝的军事力量。

弘治年间,明孝宗虽说比较宽厚,勤政爱民,对前朝弊端有所改善,被后世称之为弘治中兴。但是孝宗所建立的弘治中兴更多的还是体现在经济层面上,其对文官集团的放任,以及对积存已久的军事弊病并未进行加以改善和纠正,使得明朝卫所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如弘治年间,太师马文生曾上书称:“往年京师之兵具在三大营操练,后来设立团营,常有精兵十二万,……,近年多拨做工,每占役一二万之上,甚至二三年不完,顾工负累。卒多逃亡……”,由此可见,弘治时期的明朝卫所士卒仍有大量逃亡的现象存在。

同时,受到统治阶级残酷的奴役和剥削,导致卫所士卒的生活极端困难,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就更不用奢求卫所兵有什么战斗力了。

此外,明朝初年十分成功的马政和边粮换盐引的政策也都在这个时期被荒废了,这对于明朝后期主要对手来自东北的满洲骑兵而言,无疑再一次降低了明军卫所的战斗力和后勤保障能力。

第三,一闪即逝的正德军改

正德皇帝时期,这位不为后世文人所喜的大明皇帝。曾经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改变明朝日趋颓废的军事现状,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在这一阶段北方边疆地区卫所军队破天荒的出现了大量出战袭扰边敌的情况。但这一切都在之后正德的离奇驾崩之后,都随着其在经济和军事上的一系列努力一同烟消云散,难为人所知。

第四,募兵换卫所

待到正德之后,被文臣选择登位的嘉靖皇帝,逐步加剧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倾向,明朝的武将的地位开始变得卑微,每每有战事发生,往往都是不懂战事的文臣在指挥,严重牵制了武将的战场决断能力,极大的影响了明朝武将作战积极性。嘉靖八年,当首辅桂萼公布天下军籍时,全国卫所士卒竟只余97万,而明朝成祖朱棣时期可是拥有270万兵员的,这样一看卫所兵员已然只剩下三分之一,流失情况十分严重。

这还不算,自永乐时期开始设置的宦官监军制度随着不断的发展,在明朝中后期开始出现畸形变化,宦官监军们甚至可以完全独揽在外军事指挥权限。虽然这种“以内监外”的督战模式,有效的防止了军事独立力量的出现,极大的保证了封建王朝对军队的控制力,但这一种监军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明朝军队的战力发挥。

进入嘉靖、隆庆和万历时期,明朝受到隆庆开关及张居正一条鞭法的影响,国家经济实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期间更是涌现了诸如戚继光、俞大遒等优秀将领,取得了万历三大征等辉煌战果。但是这些辉煌的战果更多的是建立在募兵制的基础上完成的,只能代表明朝军队在部分局部战争的战斗力,而对于明朝真正的军事实力代表卫所而言,战力的衰弱现象没有得到任何根本上的改变。

结语

综合以上的说明,大家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明朝军力下降的最根本原因,其实就在于卫所制度的基础——军屯模式被各方利益集团侵蚀破坏。当卫所士卒丧失为之生存的土地之后,自然无法完成朱元璋原有的军事设计。当这种世袭制的国家兵员制度,失去了为之匹配的土地之后,就再也无法支撑国家的军事需要了。

面对已然崩盘的卫所制度,明朝也曾经试图采用“清丈屯田、签发民壮和清军勾补”等措施试图扭转卫所崩坏的趋势,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最终均以失败而告终。最终迫使明朝政府在嘉靖年间开始采用募兵制取代卫所制,以弥补国家军力的不足。

虽然募兵制使明朝军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明朝军力衰弱的现实。同时募兵制,也给明朝政府带来了极大的财政压力,对于财政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农税的明朝政府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在国家无法获得其他诸如商业税收方面的收入,以提高财政应对能力的情况下,一旦内外部军事冲突的出现及升级,必然会促使国家增加农业税收的征缴力度,进而导致内部局势的不稳。明朝末年为应对后金势力在辽东的崛起,而加征的辽饷等税收,正是引发农民起义的最直接原因,这也直接导致了明朝军事力量的最终崩溃,进而宣告了明朝的灭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的兵符有多重要?士兵只认兵符不认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257年,当时最强大的秦国开始对赵国下手,发重兵开往赵国邯郸,企图一举把赵国灭掉。这个时候赵国刚刚经历了长平之战,国力遭受了极大的损耗,根本没有能力再去抵抗秦国的攻击。就在所有人认为赵国要完蛋的时候,赵国平原君的夫人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这个夫人原本是魏国信陵君的妹妹,于是她本能地向他的哥哥求援。信陵

  • 吴三桂引多尔衮入关的真正理由,对付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吴三桂引多尔衮入关的真正理由,就是为了对付李自成。当年在山海关外一片石,李自成和吴三桂发生了激烈战斗,以李自成的失败而告终,并且大顺军从此一蹶不振,越来越来越穷途末路,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不过,从实力对比来说,在山海关来跟吴三桂打仗的大顺军,只是大顺的一小部分军队,也未必是最精锐的。要知道,李自成占领

  • 荆州镇守了那么久,为何姜维一接手就被攻破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征战不休。从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就大乱了,这时候各路诸侯纷纷起兵,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其他诸侯决一死战。结果经历了常年的征战之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争霸的局面。这时候开始了三足鼎立的局势。无论是魏蜀吴中的哪一个,他们的主公都有一统天下的野心。蜀汉是三国中建立时间最晚的,刘备颠沛流离了半辈

  • 明朝功臣武德有什么特殊的保命技巧?顺利活到了宣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朱元璋虽然很有能力,但是为人比较冷酷,当皇帝之后杀了不少功臣,明朝功臣武德有什么特殊的保命技巧?居然能从洪武活到了宣德?武德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出生于元顺帝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351年,现在的安徽寿县安丰人,相传他从小就喜欢读书,然而在元末那样的大乱世中,读书显得有点太没用了,为了更好地生活下

  • 陈轸在齐、秦、楚三国时,有哪些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陈轸,战国时期夏地人,纵横家、谋士,许多成语从他而来。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著名纵横家、谋略家张仪也曾经有过一位对手,那位对手名叫陈轸。小的时候我们做事情经常会听到大人和老师说我们一句“画蛇添足”。而这个画蛇添足一词啊,就与这位名叫陈轸的人物有关系,不仅如此,许多

  • 朱元璋推翻元朝登基为帝后 朱元璋真的虐待蒙古女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对元朝灭亡,朱元璋登上皇位后,是否真的虐待了蒙古女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原本是一农民,并且是在元朝统治下的穷苦农民,加上生活在元朝末年,吃饭都成了问题,想必朱元璋对于元朝是非常憎恨的,所以他才会起兵有想要灭掉元朝的心思,登上皇位后,朱元璋是否真的虐待蒙

  • 历史上的胡广贪生怕死,可是女儿却非常的有骨气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胡广女儿非解家公子解祯亮不嫁的故事。在靖难之役的末期,朱棣攻破南京城的前一天晚上,解缙、胡广和王艮一起来到吴溥的家里具有,他们四人都是朝廷的大官,且都是来自于江西,所以就选择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的前面

  • 刘裕为什么要大肆屠杀司马皇族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刘裕为何要屠杀司马皇族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世子曹丕即位为魏王。然而曹丕实际上早就已经迫不及待,当即赶到洛阳宫中,向汉献帝与自己已经嫁给献帝的妹妹曹节索要玉玺。玉玺乃是权力的象征,索要玉玺实际上意味着曹丕暗示刘协“禅让”皇位给自己

  • 免战牌有何作用?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免战牌,是古代战争一种双方对战时向敌方宣布或要求停战的牌子,可用于缓兵之计。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古典演义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打仗的时候,如果一方打不赢,高挂“免战牌”,另一方就会停手不打。直到免战牌被取下来以后,战争才会继续。那么,在古代真正的战争中,这样的情

  • 明朝领土那么大,为何却不如宋朝那么发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相对于宋朝,肯定是有进步的地方的,比如国土面积更大,重文抑武现象有所减轻,不过客观来说,退步的地方更多,尤其是思想上的退步,是最为显著的,这体现在方方面面,从禁海和对外贸易上可见一斑。宋朝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产生了许多超级港口城市,最典型的就是泉州。当时的泉州就是典型的国际大都市,城内欧洲人,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