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家将世代忠勇,为什么会有一支后人选择犯上作乱?

杨家将世代忠勇,为什么会有一支后人选择犯上作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88 更新时间:2023/12/20 16:47:48

众所周知杨家将世代忠勇,但是杨家一门在三代之后,逐渐走向没落,唯有其中一支后人远遁西南,在此地割据统治长达600年之久。可惜出了一个犯上作乱之徒,他就是杨应龙,他的存在彻底毁灭了杨家。

杨令公杨业是杨家将第一代统帅,他原本是北汉大将。北宋荡平北汉后,杨业归降北宋。

杨业在北宋屡建功勋,曾在雁门关大败辽军,人称“杨无敌”。和故事中一样,杨业的确有7个儿子,不过“杨六郎”杨延昭并不是排行第六,他是杨业的大儿子。

杨业的7个儿子中,除了杨廷玉是战死外,其余几人均在朝廷为官,直至善终,并不像演义中那般悲壮。

杨业和杨廷玉的死说来很让人气愤,他们不是在战场堂堂正正战死的,反而死于小人的构陷掣肘。

雍熙三年,赵光义发动三路大军征讨辽国,起初大军攻城拔寨,行动顺利,但后来东路军出现了失误,全军不得不撤退。

西路军主帅潘美和副帅杨业按照计划撤退,可这时监军王侁跳了出来,指责杨业临阵怯懦,怀有二心,杨业为证清白,只得独自出战。面对辽军,杨业寡不敌众,不幸被俘,杨廷玉战死沙场。

杨业被俘后,忠贞不屈,最后在在辽国监狱中绝食而亡。杨业死后,杨延昭承袭父亲遗志,继续守卫边疆。论起忠勇谋略,杨延昭并不输于父亲,999年辽国大军入侵,镇守遂城的杨延昭在敌我悬殊的形势下,借助寒冬浇水灌城,凝冰退敌,大败辽军。

不过历史并未给杨延昭过多发挥才能的机会,澶渊之盟后,两国边疆安定平和,属于杨延昭的传说黯然消散。

杨延昭之子杨文广是杨家第三代传人,他的功勋相比父辈们要淡上不少。宋辽两国无战事,杨文广的战绩主要体现在与西夏作战,可还没等到他大显身手,他便因病早逝了。

杨文广死后,杨家将就此没落,一是因为边疆战事不多,没有机会建立功勋,而是宋代重文抑武的政策,不过属于杨家的新一段传奇才刚刚开始。

属于杨家的新一段传奇不在边疆和朝堂,而在西南边陲播州。古代播州,大体就是如今遵义一带,古称夜郎,唐初时改为播州。

像播州这样的边疆区域,远离政治中心,朝廷都会采用羁縻统治。羁縻就是利用当地豪族土司来实行间接统治,土司名义遵从皇帝诏令,实则拥有很大自主权,相当于国中之国。

晚唐时期,唐朝与南诏战争频繁,南诏屡次侵犯播州,太原人杨端应朝廷号召,携族人青壮,前去播州抵御南诏。

杨端到播州后,和族人筑城结寨,对抗当地土著,慢慢扩大地盘。晚唐时期,朝廷忙于对付藩镇,自顾不暇,便默许了杨端的扩张,后来杨端一步步扩张,成了播州的实际统治者。

北宋建立后,杨家一门归顺北宋。北宋朝廷仍然对西南地区施行羁縻统治,杨家继续当播州的草头王。

宋仁宗年间,杨延昭之子杨充广巡视播州,播州杨氏家主杨昭设宴款待,两人在闲聊时意外发现,他们的祖宗居然都是杨端一脉,而且两人的辈分也一样。

杨昭这时无子,硕大家业无人继承,有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于是杨充广就把他的儿子杨贵迁过继给了对方。就这样,杨家将后人的杨贵迁成了播州杨家的继任者。

杨家一门在西南播州,历经宋元明三朝600年间,历代家主都与朝廷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直到万历年间,末代家主杨应龙起兵作乱。

杨家的覆灭与杨应龙暴虐多疑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杨家在播州是最大的豪族,但不是唯一豪族,播州一带还有不少其他土司家族,史称“七姓五司”。

杨应龙前任历代家主,都实行与其他土司家族交好,共同谋取利益的政策。杨应龙继任后,一改之前怀柔手段,多次打压盘剥其他家族,其他家族与杨家就此积怨。

两方全面对抗源于1587年发生的杨应龙杀妻事件。杨应龙正妻本是当地豪族张家女子张氏,但因为其宠妾的构陷,杨应龙便将张氏逐出家门。逼走张氏后,杨应龙依然没有善罢甘休,在一次醉酒后,竟然将闯入张家中,将张氏母子杀死。

事发后,张家联合其他家族向朝廷上书,状告杨应龙谋反。本是土司内斗的事件,就此演变为朝廷和杨家的纷争。

1590年,朝廷对杨应龙案展开审理,这时朝廷在朝鲜与日本开战,杨应龙又提出帮助朝廷出兵作战,对杨应龙的审理就此搁置。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杨应龙此人两面三刀,时叛时降,屡次攻击朝廷官军,朝廷因为其他战事,在安抚和围剿之间左右摇摆,事情一直未能解决。1595年,杨应龙接受了朝廷的提议,出钱4万金以作赎罪,并派儿子杨可栋前往四川作人质。

可没多久,杨可栋便在四川死掉了。这下杨应龙愤怒了,大举集结兵力造反,对抗朝廷。起初朝廷因为忙于朝鲜战事,让杨应龙占了上风,其军队一度逼急重庆湖广。

朝鲜战事结束后,朝廷立即集结24万大军,大举围剿杨应龙。此战朝廷历经114天,尽数荡平杨应龙军,杨应龙挟妻小自焚而死,统御西南长达600多年的杨家就此覆灭。

守业更比创业难,播州杨家历经600年不倒,靠得不只是实力强盛,更多的是审时度势,知进退懂分寸,但最后却因为杨应龙不自量力的愚蠢,走向了覆灭的结局。

杨家将一门满门忠勇,保家卫国,却不想其中一支后人,却做出如此残忍暴虐,犯上作乱之举,实在是令人惋惜感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韩信一出手,就击败了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四年,汉王刘邦和霸王项羽签订和平协议,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归楚。项羽在和约签订完

  • 苏轼晚年为什么没有选择归隐田园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苏轼晚年为什么没有选择归隐田园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欧文如潮,苏文如海”。这是后世对欧阳修和苏轼这对师徒的夸赞,欧阳修和苏轼都是北宋文坛前后期的领袖人物,两个人的性格大概也差不了多少,都属于那种说话比较直,政治节操满满的敢言直谏之臣,然而两个人在政治上的成绩却相差甚远。

  • 汉承秦制,为何秦朝二世而亡,汉朝却能存在那么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史书又称为“前汉”,初期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汉开国集团的核心人物,刘邦、萧何、曹参、周苛、周昌等,大多有为秦吏的经历,在他们接受秦王子婴投降兵进咸阳之后,萧何

  • 曹操请华佗来给自己治病 曹操为何还将华佗给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对曹操当年为何非要杀掉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历史上华佗是被曹操杀死的,因为曹操当时头痛欲裂,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公务,为了能够缓解头痛不得以请到华佗来为自己诊治,华佗提出只有开颅做手术将痛苦的根源取出来,才能够彻底根治此病。但当时有很多人都想杀曹操,曹操也觉

  • 范增作为西楚第一谋士,为何轻易就被陈平"离间"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范增(前277年—前204年),居鄛人,秦朝末年著名谋士、政治家,是西楚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在项梁、项羽两叔侄渡过淮河、召集楚地众将领议事的时候,范增就主动出山,与项梁、项羽“并肩战斗”,为破秦出谋划策。范增足智多谋,乃楚国第一谋士,被尊为“

  • 徐霞客的仆人顾行为什么会逃走?详解其深层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那个旅游只能靠双腿和车马的年代,徐霞客的足迹却遍布了大江南北,这件事情靠他一个人显然是做不到的,身旁必然有人协助,那么后来他的仆人顾行为什么会逃走?早年(1631年),年轻的徐霞客游雁荡山,在龙湫瀑布下,只见“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徐霞客面瀑踞坐久之。他记

  • 鲁肃有哪些特殊之处?他有没有领兵打仗过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鲁肃是三国时期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在三国时期,你找不到一个和鲁肃类似的人物。吴国的张昭对应魏国的荀彧,与蜀汉的诸葛亮,因为他们都是处理内政、治国的一流人才;吴国的吕蒙对应魏国的张辽,与蜀汉的魏延,因为他们都是作战勇猛、有勇有谋的武将,但鲁肃呢,我看遍魏、蜀两国,也找不到类似的人物

  • 大唐第一的才女,为何他的感情生活却不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第一的才女,为何他的感情生活却不好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鱼玄机一生有三个男人对她影响很大,其中一个便是他的丈夫李亿。她曾经为李亿写了一首送别诗,这首送别诗流传千古,诗里满是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当时,鱼玄机的知己是唐朝有名的的大诗人温庭筠,和温庭筠相识的自然都是极有魅力

  • 卢龙镇发生军乱,最后是如何被平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处置卢龙镇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会昌元年(841年)九月,卢龙军乱,陈行泰杀节度使史元忠,自主留后,遣监军傔以军中大将名义上表朝廷求节钺。李德裕不允,他对李炎说:“河朔事势,臣所熟谙。比宋朝廷遣使赐诏常太速,放军情遂固。若置之数月不问,必自生变。今请留监军傔,勿遣使以观之。”果然不

  • 秦朝的覆灭与汉朝的建立,二者之间有何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的覆灭与汉朝的建立,二者之间有何联系?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朝其实就是另一个复刻版的秦朝。除了皇帝和高层贵族换了人之外,剩下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而且,真正拥护刘邦建立汉朝的那些人,其实主要就是当年的那些秦国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汉朝的建立过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