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宰相系列:写了一百二十多封辞职信的宰相

宰相系列:写了一百二十多封辞职信的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691 更新时间:2023/12/22 7:17:31

[摘要]:宰相系列:写了一百二十多封辞职信的宰相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古代有多少不愿攀附权贵,淡泊名利的名人,请举例说明?首推“竹林七贤”之嵇康和刘伶。古往今来,不附权贵者众,而真正淡泊名利者寥寥无几。嵇康和刘伶,相比于“竹林七贤”其他五人,他们绝对是另类的存在。阮籍...李白一生都没有正经当过几天官,却一直游山玩水,他的钱从哪来?李白出川远游‬‬,第‬一年就‬‬花了‬30万‬。游山玩水‬‬,顺带谈恋爱‬,‬‬娶了‬两个‬宰相‬孙女‬‬。炒皇帝‬鱿鱼‬,‬还

廷机求去不已,帝屡诏勉留,且遣鸿胪趣出,坚卧不起。待命逾年,乃屏居荒庙,廷臣犹有繁言。至四十年九月,疏已百二十余上,乃陛辞出都待命。——《明史·李廷机传》

译文:

李廷机不断请求离职,皇帝屡屡颁诏对他进行勉励、挽留,并派鸿胪催他出来任职理事,他坚持卧床不起。在家待命一年,摒绝外界,居住于荒庙之中,朝廷大臣依然有很多议论。到了万历四十年(1612)九月,奏疏已上报了一百二十多次,于是向皇帝告辞,到都城外等待命令。

网络上,奇葩的辞职信一直是热点。

在历史上,关于辞职信,有个数量上的奇葩。

有个宰相,为了辞职,在五年多的时间里,前前后后写了一百二十多封辞职信,依然没人搭理。

这个人就是明朝宰相李廷机。

李廷机是个学霸。

乡试第一,省试第一,到了全国考试的时候,如果也是第一,那就是连中三元。

中国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一共也就19位,如果李廷机如愿,那么这个数字将会变成20。

如果完全按照考卷判分,李廷机还真的是第一,但是,主考官是最会和稀泥的宰相申时行,申时行看到有个考生名叫朱国祚,姓朱的国运,多好的名字啊!状元就是他的了。

可怜,李廷机就成了老二。

李廷机是个心胸宽广的人,更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

他担任皇家学院院长的时候,整顿学风;他在南京任职的时候,整顿乱收费现象,给民营企业松绑;他负责浙江高考的时候,严肃考场纪律,切实为国家选拔人才。

他调入中央任职之后,更是坚持原则,做事有理有据,连皇室成员也照样不给面子,虽然得罪了一些人,但官声很不错。

有人嘲笑李廷机对一些冗俗事务乐此不疲,李廷机严正答道:“有俗人,无俗事,人不可不俗。天下国家事,何言俗也!”

史书上都李廷机的评价是“遇事有执,尤廉洁,帝知之。然性刻深,亦颇偏愎,不谙大体。”

呵呵,是个好官,最多有点不讲政治的小毛病。

在官场默默耕耘二十多年之后,李廷机在一次民主选举中被推选进了内阁,当上了宰相。

但是,这个宰相不是那么好当的。

首先,时任皇帝万历皇帝是个超级懒皇帝,已经罢工有差不多二十年了。李廷机进入内阁,就发现内阁学士加上他一共也就两个人,中央九部全部官员加一起也才31人,空缺的职位之多让人咋舌。其中,只有户部和通政司有部长,刑部和工部由其他部门兼职代管,吏部、礼部和兵部只有公章没有人,督察院和大理寺最狠,没人上班也就算了,连公章都不翼而飞。

这就意味着,大家伙一个人要干好几个人的活,做出批示之后,上交皇帝最后确认,又是石沉大海。

其次,宰相人人想当,李廷机当上了就有人不满意。

这其中,闹得最凶的就是渐成气候的东林党,一帮喷子在民主选举中阻击李廷机的阴谋没有得逞,让李廷机当上了宰相之后,更是火力全开,各种捕风捉影,各种谩骂侮辱。

虽说皇帝对这些口水仗毫不关心,但李廷机自己觉得自己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裂痕是无法弥补的。在宰相的位子上坚持了九个月之后,李廷机开始心生退意。

这破差事,谁爱干谁干,老子不干了。

三五封辞职信交上去,因为李廷机知道皇帝比较懒,所以希望用集束炸弹引起关注,但皇帝没动静。

又是三五封辞职信交上去,还是没动静。

李廷机有点暴走的趋势。

为了表示自己辞职的决心,李廷机把家人给送回了老家,自己一个人找了个破庙,住了进去,继续写辞职信,逼着皇帝点头。

谁也没有想到,这辞职信一写就是四五年。

李廷机前后写了一百二十多封辞职信,依然是石沉大海,反而得了一个“庙祝阁老”的绰号。

李廷机彻底没辙。

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顶着抗旨的罪名,冒着杀头的危险,自己跑了。

没想到,皇帝还是没搭理他。

一直到四年以后,李廷机在胡建老家病逝,皇帝才想起来有这么个宰相,给了一些追赠的赏赐。

奇葩的宰相,奇葩的皇帝。

很想一一拜读李廷机的辞职信,以后万一要辞职,还可以借鉴一二。

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样的金句。

关于“宰相系列:写了一百二十多封辞职信的宰相”的问题

古代有多少不愿攀附权贵,淡泊名利的名人,请举例说明?

首推“竹林七贤”之嵇康和刘伶。古往今来,不附权贵者众,而真正淡泊名利者寥寥无几。嵇康和刘伶,相比于“竹林七贤”其他五人,他们绝对是另类的存在。阮籍...

李白一生都没有正经当过几天官,却一直游山玩水,他的钱从哪来?

李白出川远游‬‬,第‬一年就‬‬花了‬30万‬。游山玩水‬‬,顺带谈恋爱‬,‬‬娶了‬两个‬宰相‬孙女‬‬。炒皇帝‬鱿鱼‬,‬还拿了‬一大笔‬遣散费‬。...

享尽荣华的秦桧,为何在受封为异姓王的当夜气得病发身亡?

秦桧这个大权在一身的丞相终于在临死前被宋高宗狠狠的耍了一把,活活的被气死!在秦桧死的前一天,宋高宗赵构去看望他,当时秦桧已经病得不能说话了,宋高宗表...秦。

作为翰林待诏的李白,当时有可能出将入相吗?

翰林始创于唐玄宗,起初只是个闲散差事,不讲官阶,更没有官署,说白了就是陪皇帝玩耍、解闷的,当时流行的叫法是翰林供奉、翰林待诏。李白之所以能成为翰林待...虽。

淡泊名利的事例?

1、庄子庄子是楚庄王后裔,后因战乱迁至宋国。他生活困顿,却鄙弃权势名利,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庄子和惠子是多年的好朋友。那一年,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

诸葛亮的《出师表》算请示还是通知?

章、奏、表、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表”的主要作用是大臣向君...人们把它同诸葛亮的个人品行、操守一并来解读,就读出了若。

历史上,明朝的张居正生活奢侈,但为什么却仍被称为一代名相?

让王...张居正之死实乃吃补药过度,药性燥烈,又服用寒剂下火,发病而死,并非死于区区痔疮(以现在推测,张居正有可能死于直肠癌)。王世贞是什么人?王世贞曾和张居。

三国名将孟达是如何一战斩杀徐晃的?历史上的孟达最终结局如何?

《三国志·徐晃传》当中,徐晃在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曹睿继位)寿终正寝,和孟达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是在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演义中...曹丕

位极人臣的张廷玉是怎样跌落神坛的?

由于受到传统礼制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臣子最高的殊荣当是“死后配享太庙”,再无出其右者。所谓太庙,就是皇家的家庙,里面供奉着历代先帝的牌位...为了增加说。

一怒之下斩杀徐晃,又多次另谋新主,孟达的结局究竟如何了?

孟达这个人比起吕布还要反复无常,最后的结局非常凄惨,不过这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结果。公元228年,魏国的大臣孟达想要背叛魏明帝曹睿投靠蜀国丞相诸葛亮。结。

标签: 名利李白翰林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十三翼的组成:十三翼战役名称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帝国,成吉思汗,蒙古

    [摘要]:成吉思汗十三翼的组成:十三翼战役名称的由来是一段元朝历史的历史,十三翼之战铁木真为什么战败?后来又怎么翻盘的?契丹势力被逐走后,女真人短暂统治过漠北草原。可是由于南方与宋朝的战争频繁且剧烈,大量的女真人被调往南方,留在东北老家的女真人少之又少,因此对漠北草原逐...成吉思汗有过哪些著名的战

  • 明朝错杀谁让努尔哈赤含恨起兵致明亡清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六十年,明朝,王朝

    [摘要]:明朝错杀谁让努尔哈赤含恨起兵致明亡清兴?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百家讲坛》阎崇年凭什么批判明朝?阎崇年老先生讲的《明亡清兴六十年》,晚上上网的时候也开着电视听听,近来听得越来越不是味道,感觉此公和明朝恨不在小。听他谈魏忠贤,讲了半个多小。明朝历史上"励精图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为何却成为了

  • 宰相系列:棉花宰相不怕弹 都是红薯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宰相,红薯,芋头

    [摘要]:宰相系列:棉花宰相不怕弹都是红薯惹的祸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渔夫与宰相,从前有个国王,当渔夫说出自己的要求后,国王为...共5个回答写回答生活爱好数码农牧宠物美妆美食旅游汽车法律金融游戏母婴健康运动教育小红薯33E74806不明所以,无从下手举报/反馈匿名用户。宰相只是写了“青鹅”两字,为

  • 明代唐寅《自书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书法,台北,故宫

    [摘要]:明代唐寅《自书诗》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著”字怎么写好看?著,形声字,从艸,者声。“艸”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小尔雅》:著,明也。不过在古代,“著”字常常写作“着”字,特别是作为动词或者...5。中国四大才子作品?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

  • 清朝状元彭浚的生平简介,彭浚的对联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万里长城,塔尖,青天

    [摘要]:清朝状元彭浚的生平简介,彭浚的对联故事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塔尖如筆倒写青天一张纸”,你们知道上联吗?下联:塔尖如筆,倒写青天一张纸。(众友作答,认为老联“舟小若梭,横织碧水半匹绢”只要想得起来,应考还行。这里来点新意,以古老的万里长城城墙砖对之,请指...下。清朝嘉庆年间,一位名叫彭浚

  • 朱元璋将孟子搬出了孔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庙,孟子,朱元璋

    [摘要]:朱元璋将孟子搬出了孔庙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曾经把孟子从孔子庙中赶出去?把孟子从孔庙中赶出去、删改圣贤之书,中国的封建帝王中,只有朱元璋才敢做这些事。为什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还不是为了维护其专...与二十六年前钱唐冒死进谏不。史载: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

  • 宋仁宗:除君臣不可闻之事外,自余皆宜明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仁宗,真宗,轻舟

    [摘要]:宋仁宗:除君臣不可闻之事外,自余皆宜明讲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宋仁宗在历史上是怎样的存在?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仁宗之称盛治,至于今而闻者羡之。帝躬慈俭之德,而宰执台谏侍从之臣,皆所谓君子人也,宜其治之盛也。——王夫之《宋论》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论能力,他不...商。宋仁宗是不是真的名符

  • 宋朝:繁荣不等于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繁荣,经济

    [摘要]:宋朝:繁荣不等于强大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宋代繁荣的表现是啥?求解_作业帮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①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开封和临安是当时著名的城市。②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宋朝和明朝的经济谁更强?从版图面积上来看,宋朝的版图面积相对较小,在北宋时期仅有280万

  • 宋代假冒伪劣盛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玩,武功,老百姓

    [摘要]:宋代假冒伪劣盛行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唐朝是如何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的?“双十一”抢购潮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因质量问题导致的退货成为热点。吃的、穿的、用的等似乎都有涉及,这让人很是不爽。那么在古代,什么假货在市场上充斥的比。为什么古玩市场不打假?古玩市场本身有自己的逻辑和规律,如果强行在古玩市

  • 苏麟: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夜,花木,近水楼台先得月

    [摘要]:苏麟: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近水楼台指什么人,月指什么?_作业帮范仲淹曾镇守杭州时,对手下的人都有所推荐,不少人得到了提拔或晋升,大家对他都很满意.这时候,有一个叫苏麟的官员,因担任巡检,常常在外,却一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