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宰相系列:写了一百二十多封辞职信的宰相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古代有多少不愿攀附权贵,淡泊名利的名人,请举例说明?首推“竹林七贤”之嵇康和刘伶。古往今来,不附权贵者众,而真正淡泊名利者寥寥无几。嵇康和刘伶,相比于“竹林七贤”其他五人,他们绝对是另类的存在。阮籍...李白一生都没有正经当过几天官,却一直游山玩水,他的钱从哪来?李白出川远游,第一年就花了30万。游山玩水,顺带谈恋爱,娶了两个宰相孙女。炒皇帝鱿鱼,还
廷机求去不已,帝屡诏勉留,且遣鸿胪趣出,坚卧不起。待命逾年,乃屏居荒庙,廷臣犹有繁言。至四十年九月,疏已百二十余上,乃陛辞出都待命。——《明史·李廷机传》
译文:
李廷机不断请求离职,皇帝屡屡颁诏对他进行勉励、挽留,并派鸿胪催他出来任职理事,他坚持卧床不起。在家待命一年,摒绝外界,居住于荒庙之中,朝廷大臣依然有很多议论。到了万历四十年(1612)九月,奏疏已上报了一百二十多次,于是向皇帝告辞,到都城外等待命令。
壹
网络上,奇葩的辞职信一直是热点。
在历史上,关于辞职信,有个数量上的奇葩。
有个宰相,为了辞职,在五年多的时间里,前前后后写了一百二十多封辞职信,依然没人搭理。
这个人就是明朝宰相李廷机。
贰
李廷机是个学霸。
乡试第一,省试第一,到了全国考试的时候,如果也是第一,那就是连中三元。
中国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一共也就19位,如果李廷机如愿,那么这个数字将会变成20。
如果完全按照考卷判分,李廷机还真的是第一,但是,主考官是最会和稀泥的宰相申时行,申时行看到有个考生名叫朱国祚,姓朱的国运,多好的名字啊!状元就是他的了。
可怜,李廷机就成了老二。
叁
李廷机是个心胸宽广的人,更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
他担任皇家学院院长的时候,整顿学风;他在南京任职的时候,整顿乱收费现象,给民营企业松绑;他负责浙江高考的时候,严肃考场纪律,切实为国家选拔人才。
他调入中央任职之后,更是坚持原则,做事有理有据,连皇室成员也照样不给面子,虽然得罪了一些人,但官声很不错。
有人嘲笑李廷机对一些冗俗事务乐此不疲,李廷机严正答道:“有俗人,无俗事,人不可不俗。天下国家事,何言俗也!”
史书上都李廷机的评价是“遇事有执,尤廉洁,帝知之。然性刻深,亦颇偏愎,不谙大体。”
呵呵,是个好官,最多有点不讲政治的小毛病。
肆
在官场默默耕耘二十多年之后,李廷机在一次民主选举中被推选进了内阁,当上了宰相。
但是,这个宰相不是那么好当的。
首先,时任皇帝万历皇帝是个超级懒皇帝,已经罢工有差不多二十年了。李廷机进入内阁,就发现内阁学士加上他一共也就两个人,中央九部全部官员加一起也才31人,空缺的职位之多让人咋舌。其中,只有户部和通政司有部长,刑部和工部由其他部门兼职代管,吏部、礼部和兵部只有公章没有人,督察院和大理寺最狠,没人上班也就算了,连公章都不翼而飞。
这就意味着,大家伙一个人要干好几个人的活,做出批示之后,上交皇帝最后确认,又是石沉大海。
其次,宰相人人想当,李廷机当上了就有人不满意。
这其中,闹得最凶的就是渐成气候的东林党,一帮喷子在民主选举中阻击李廷机的阴谋没有得逞,让李廷机当上了宰相之后,更是火力全开,各种捕风捉影,各种谩骂侮辱。
伍
虽说皇帝对这些口水仗毫不关心,但李廷机自己觉得自己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裂痕是无法弥补的。在宰相的位子上坚持了九个月之后,李廷机开始心生退意。
这破差事,谁爱干谁干,老子不干了。
三五封辞职信交上去,因为李廷机知道皇帝比较懒,所以希望用集束炸弹引起关注,但皇帝没动静。
又是三五封辞职信交上去,还是没动静。
李廷机有点暴走的趋势。
为了表示自己辞职的决心,李廷机把家人给送回了老家,自己一个人找了个破庙,住了进去,继续写辞职信,逼着皇帝点头。
谁也没有想到,这辞职信一写就是四五年。
陆
李廷机前后写了一百二十多封辞职信,依然是石沉大海,反而得了一个“庙祝阁老”的绰号。
李廷机彻底没辙。
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顶着抗旨的罪名,冒着杀头的危险,自己跑了。
没想到,皇帝还是没搭理他。
一直到四年以后,李廷机在胡建老家病逝,皇帝才想起来有这么个宰相,给了一些追赠的赏赐。
奇葩的宰相,奇葩的皇帝。
柒
很想一一拜读李廷机的辞职信,以后万一要辞职,还可以借鉴一二。
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样的金句。
关于“宰相系列:写了一百二十多封辞职信的宰相”的问题
古代有多少不愿攀附权贵,淡泊名利的名人,请举例说明?
首推“竹林七贤”之嵇康和刘伶。古往今来,不附权贵者众,而真正淡泊名利者寥寥无几。嵇康和刘伶,相比于“竹林七贤”其他五人,他们绝对是另类的存在。阮籍...
李白一生都没有正经当过几天官,却一直游山玩水,他的钱从哪来?
李白出川远游,第一年就花了30万。游山玩水,顺带谈恋爱,娶了两个宰相孙女。炒皇帝鱿鱼,还拿了一大笔遣散费。...
享尽荣华的秦桧,为何在受封为异姓王的当夜气得病发身亡?
秦桧这个大权在一身的丞相终于在临死前被宋高宗狠狠的耍了一把,活活的被气死!在秦桧死的前一天,宋高宗赵构去看望他,当时秦桧已经病得不能说话了,宋高宗表...秦。
作为翰林待诏的李白,当时有可能出将入相吗?
翰林始创于唐玄宗,起初只是个闲散差事,不讲官阶,更没有官署,说白了就是陪皇帝玩耍、解闷的,当时流行的叫法是翰林供奉、翰林待诏。李白之所以能成为翰林待...虽。
淡泊名利的事例?
1、庄子庄子是楚庄王后裔,后因战乱迁至宋国。他生活困顿,却鄙弃权势名利,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庄子和惠子是多年的好朋友。那一年,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
诸葛亮的《出师表》算请示还是通知?
章、奏、表、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表”的主要作用是大臣向君...人们把它同诸葛亮的个人品行、操守一并来解读,就读出了若。
历史上,明朝的张居正生活奢侈,但为什么却仍被称为一代名相?
让王...张居正之死实乃吃补药过度,药性燥烈,又服用寒剂下火,发病而死,并非死于区区痔疮(以现在推测,张居正有可能死于直肠癌)。王世贞是什么人?王世贞曾和张居。
三国名将孟达是如何一战斩杀徐晃的?历史上的孟达最终结局如何?
《三国志·徐晃传》当中,徐晃在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曹睿继位)寿终正寝,和孟达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是在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演义中...曹丕。
位极人臣的张廷玉是怎样跌落神坛的?
由于受到传统礼制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臣子最高的殊荣当是“死后配享太庙”,再无出其右者。所谓太庙,就是皇家的家庙,里面供奉着历代先帝的牌位...为了增加说。
一怒之下斩杀徐晃,又多次另谋新主,孟达的结局究竟如何了?
孟达这个人比起吕布还要反复无常,最后的结局非常凄惨,不过这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结果。公元228年,魏国的大臣孟达想要背叛魏明帝曹睿投靠蜀国丞相诸葛亮。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