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宝太监郑和论海权

三宝太监郑和论海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894 更新时间:2023/12/14 8:26:20

[摘要]:三宝太监郑和论海权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清时代的中国有海权可言吗?明朝时期,成祖朱棣已经注意到了海权对于王朝的重要性,下西洋的起点是苏门答腊,婆罗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也就是说当时认为控制了这个点就。明朝期间,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什么,郑和真的是太监吗?郑和原名马三宝,1381年,十岁的马三保被阉割成太监,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靖难之变中,马三保为朱棣立下了战功。1404年,朱棣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1431年,...郑。郑

为了让明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源自朗索瓦•德勃雷《海外华人》)

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郑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永乐三年六月十五乙酉)34岁奉成祖命,郑和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1407年10月13(永乐五年九月十三丁亥)36岁回国后,立即与王景弘、侯显等率船队第二次下西洋,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1409年(永乐七年已丑)38岁九月又偕王景弘、费信等第三次下西洋。1413年(永乐十一年癸己)42岁偕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四次下西洋。1417年(永乐十五年丁酉)46岁郑和率船队第五次下西洋。1421年(永乐十九年辛丑)50岁偕王景弘、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六次下西洋,后人认为在这一次下西洋他发现了美洲。1431年(宣德六年辛亥)60岁郑和偕王景弘、马欢、费信、巩珍等率船队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

李约瑟评价: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有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关于“三宝太监郑和论海权”的问题

明清时代的中国有海权可言吗?

明朝时期,成祖朱棣已经注意到了海权对于王朝的重要性,下西洋的起点是苏门答腊,婆罗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也就是说当时认为控制了这个点就。

明朝期间,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什么,郑和真的是太监吗?

郑和原名马三宝,1381年,十岁的马三保被阉割成太监,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靖难之变中,马三保为朱棣立下了战功。1404年,朱棣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1431年,...郑。

郑和下西洋都经历了什么?他的结局如何?

第一次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三宝太监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途经麻喏八歇国时,该国东西二王交战,西王误杀郑和船队登岸人员。事件发生后...又在。

海权概念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

海权即是一个国家对海洋权利的诉求,2017年的夏天,我去了西班牙,葡萄牙那是两个大航海时代的世界列强。哥仑布在16世纪初率领的船队发现了美洲的新大陆,为自己...

刘大夏烧了郑和的航海图,阻碍了中国的大航海,算不算千古罪人?

史书记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造了长44丈,宽18丈的大船62艘。明代一丈大约等于现在2·8米,也就是,这些船都是百米以上长。现代专家估算,其排水量能达到惊人...根。

郑和进行远洋航行并有最先进的武器怎么没有侵占一块殖民地?

郑和舰队,人类航海历史上最早、最大规模的远洋特混舰队: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数百乃至数千公里的海外,遇到恭顺的国王...因。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给我们哪些示?

规模:郑和船队庞大,船多人多;哥伦布等人船队很小,船少人少。目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扩大明朝的影响,加强海外联系;哥伦布等人远航是为了开拓市...规。

针对郑和员航这一壮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

明朝皇帝:争取抓到朱允文,至于其它,自然要宣扬一下国威,敢有和中华作对的,绝不轻饶!各国君臣:第一种:明朝很有钱!很羡慕!第二种:明朝很有钱!这。

有钱、有人、有船的郑和为何不如麦哲伦、哥伦布?

郑和从头到尾都在东南亚和非洲之间混,7次下西洋没有一次出好望角,哪来的“发现美洲”和“绕行世界”之说?再者,郑和宝船没有龙骨,是一种平底木船,远洋经不起风浪,。

为什么中国赴索马里护航舰队与郑和船队远航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从明成祖时的1405年,到成祖之孙宣德帝时的1424年,郑和七下西洋.其船队规模之大,人员(绝大多数为军人)力量之强,技术水平之高,航行范围之广,在当时都。

标签: 哥伦布明朝郑和

更多文章

  • 金圣叹试卷连写三十九个“动心”被除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松,水浒传,金圣叹

    [摘要]:金圣叹试卷连写三十九个“动心”被除名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一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为何被清廷处决?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奇人,以字行。今人熟悉金圣叹,大多是从金氏《水浒传》开始,不得不说,金圣叹点评的《水浒传》,真是文学点评史上独一份。读《水浒传》若不...金圣叹是哪朝人?有什么故事?作为中国古代

  • 慈禧西逃路上花不少银子去百姓家上厕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慈禧,慈禧太后,联军

    [摘要]:慈禧西逃路上花不少银子去百姓家上厕所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在西逃路上哭了几次?都是为何?慈禧太后之所以会哭,应该是因为自己被迫出逃的悲惨遭遇吧。但是除了慈禧太后在哭以外,应该还有千辛万万的中国人在哭。因为我们国家的首都被八国联军攻破了,...慈禧简装西逃,连御林军都没有带

  • 山西商人以财力资助清廷统一中国 获”皇商”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商人,晋商

    [摘要]:山西商人以财力资助清廷统一中国获”皇商”待遇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清军入关后为何优待晋商?现在,有一类说法是走西口发家了的商人们干的都是走私的营生,这话是没有错的,但不是所有的发家之人都是为女真人提供“情报”、贩卖盐铁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网上对“晋商在明末通敌卖国,甚至明亡都有晋商

  • 王安石只吃摆在眼前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他物,是个,王安石

    [摘要]:王安石只吃摆在眼前的东西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误餐鱼饵什么典故?王安石喜欢思考,想事情很专注,全然不知周遭发生了什么,也不知何时做出何种荒诞的举动。离开常州后,王安石被留在京城任知制诰,也就是给当时的仁宗皇帝当秘。文言文翻译,_作业帮顾他物,而獐脯独尽,是以知之.”复问:“食时置獐脯何所?

  • 苗刘兵变,1129年南宋发生苗刘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宋,岳飞,靖康

    [摘要]:苗刘兵变,1129年南宋发生苗刘兵变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简述南宋初年抗金战争的主要历程及结局?“靖康之变”以后一个月,宋高宗即位,恢复了宋朝的统治,史称南宋。金国为了使宋朝彻底屈服,继续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至岳飞被害而宋金达成绍兴和议为止。一。南宋开国皇帝是?1、南宋开国皇帝是宋高宗赵构

  • 唐太宗给唐高宗的遗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宗,永徽,皇后

    [摘要]:唐太宗给唐高宗的遗诏是什么?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为何会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是唐代的开国功臣武士彟的第二个女儿,老妈姓杨,出身前朝隋朝皇室,武则天的外公是隋朝观德王杨雄的弟弟,遂宁公杨宁。才人武媚的逆袭之路杨氏是武士彟...唐太宗给唐僧一本通关文牒,1

  • 木匠皇帝朱由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天启,木匠,皇帝

    [摘要]:木匠皇帝朱由校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木匠皇帝天启朱由校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皇帝?公平而言明熹宗朱由校(即天启皇帝),本质上还是一个心理不成熟的皇帝。把兴趣爱好凌驾于治国理政之上的朱由校能够成为皇帝,完全是时代造成的错误。万历四十八。如何评价木匠皇帝朱由校?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开始,一直到溥仪结

  • 英军为何火烧圆明园:对清帝进行最严厉的精神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圆明园,联军,英法

    [摘要]:英军为何火烧圆明园:对清帝进行最严厉的精神打击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事件?1896年英法联军以更换条约为名进逼北京。当英法联军在天津和通州时,清政府与其有过一系列的外交谈判。通州谈判时,英方派代表巴夏礼率领39人参加,清政府答应英。哭泣的圆明园阅读答案_高三网圆明园简介圆

  • 明代文徵明《归去来兮辞》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书法,介词,王羲之

    [摘要]:明代文徵明《归去来兮辞》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有关于古代诗人叙事散文?古代诗人除了吟诗作词,在散文创作中也颇有自己的风格,且其中的经典之作不亚于某些诗词,如唐代《》中的经典句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毫不逊色同。书法之美是什么?谢谢你的邀请!我是杨炳升。本人认为,书法之美是视觉之美

  • 赵构是好皇帝吗,赵构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皇帝,高宗

    [摘要]:赵构是好皇帝吗,赵构怎么死的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赵构是怎么死的?老死的,年纪大了。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昚,尊号“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老死。宋高宗是怎么死的淳熙十四年十月乙亥日(1187年11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