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大夏的介绍
刘大夏(1437年1月31日-1516年6月29日),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
天顺时期进士,后授庶吉士。成化时期,官职方主事、郎中。弘治时期,由王恕等人推荐,历任右都御史、兵部尚书。他从黄陵冈疏浚贾鲁河、孙家度、四府营上流,以分水势。修胙城径东明、长垣到徐州三百六十里长堤,水大治,改张秋镇为“安平镇”。后因病辞官,在山下筑草堂,读书其中。时称“东山先生”。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