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满城尽带黄金甲:说说黄巢为何起兵反唐?

满城尽带黄金甲:说说黄巢为何起兵反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425 更新时间:2023/12/22 21:22:02

[摘要]:满城尽带黄金甲:说说黄巢为何起兵反唐?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黄巢是如何实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和寒门学子一样,踌躇满志,进京赶考,立志要在这混乱不安的年代创造出一番不凡的事业。可惜的是,科举考试中黄巢名落孙山,未能受到朝廷赏识,于是在郁郁不。写下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结局如何?引子:在大唐王朝的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硬汉形象的牛人,由于他多次参加料举考试,屡试不第,与功名无缘,一怒之下含恨写下一首落第诗便离开了都城长安。后来...其。

上回我们扒了黄巢之死,这一篇我们回过头来说说黄巢为何起兵反唐吧。而根据历史学家的定义,黄巢起义是唐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重要的农民起义之一,它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并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向前发展。

说来领导这场起义的富商家庭出身的黄巢还是一个不第秀才,他的著名诗句“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大家可能都是耳熟能详,据说这是他五岁时占的诗句,果然也是智慧超群的神童。尤其是他那“冲天香阵满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充满政治谶语况味的诗句,便已经透露和暗示了所有的革命热情(张艺谋的电影有过类似的激情诠注)。

其实,唐朝发生农民起义已经在黄巢起事之前发生,早在公元859年,宁国(安徽宁国县)人裘甫就率众起义反抗唐朝,攻取剡县(浙江嵊县),遭受唐廷和藩镇双重残酷盘剥的大唐民众也早已有了造反之心,只差有人登高一呼罢了,裘甫的揭竿而起,应者云集,第二年就聚集了三万之众。看到自己的江山岌岌可危,十分好玩的皇帝唐懿宗也不敢怠慢,停下了娱乐调兵遣将去打压农民起义,派王式率官军前往攻打,在装备和人数不占优的情况下,裘甫领导的浙东农民起义只坚持了几个月就宣告失败。不过革命的火种从此播下,套用伟人的话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也,因为此后的唐朝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发动和壮大,正是以这次的起义为引爆点,由此唐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重创了唐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加速了腐朽唐朝的崩溃进程,所以说是虽败犹荣,意义重大。

一般来说,大凡发生了农民起义,基本都已经是封建朝代晚期,而且也已经是因残酷压迫使阶级矛盾激化引起的不可调和的产物,唐朝农民起义也不例外,基本上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最终也成了改朝换代的工具。

正所谓“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民众只能用大规模起义来反抗腐朽透顶的唐朝统治者,公元874年,濮州(山东鄄城县)王仙芝在长垣(河南长垣县)又举起义旗,应者数千人,次年王仙芝起义军就攻取唐濮州、曹州,聚众数万。就在王仙芝起义前一年,适逢关东发生了大旱,民不聊生,官府还强迫百姓缴租服役,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和官府进行多次武装冲突。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王仙芝、尚让起兵之后。黄巢也在冤句县(山东菏泽西南)聚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攻击唐州县,数月转战间队伍也迅速增至数万人。

当有财的落弟秀才黄巢趁唐朝统治者不顾民众死活过着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当骄横藩镇只想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争地夺利不顾唐朝小朝廷死活,并有心在天时地利人和中有所作为时,古代农民的斗争智慧和优秀品质也在黄巢的激发下表现得淋漓尽致,经过了持续近十年的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武装起义,从最初的几千人发展到了几十万人,勇敢地占领了唐朝统治中心长安,迅速成为了唐末农民起义的主力军,也最终敲响了腐朽唐王朝的丧钟,唐朝经过农民起义的折腾,也算是名存实亡了。

起义之初,黄巢起义军十分善于利用藩镇割据唐辖地几乎全部被分割的历史条件,同时利用藩镇与唐朝小朝廷的争权夺利所留下的权力真空和用兵盲点,巧妙周旋,这正如著名历史学者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所说“黄巢渡过长江四次,黄河两次。这为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流寇发现唐朝中有无数的罅隙可供他自由来区。各处地方官员只顾本区的安全,从未构成一种有效的战略将他网罗”一样,通过独特的生存智慧和斗争哲学,成为了反唐的主力军。

据史载,黄巢起义军最初的用兵也不是很顺,甚至于东攻沂州(今山东临沂)时遭受了挫折,居然不能攻下来,于是他们调转枪头转战山东、河南等地,攻占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等八县,声威大震,进而逼到汝州城下。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九月,起义军终于攻下了战略地位比较重要的汝州,守将董汉勋被杀,刺史王镣做了起义军的战俘,然后乘胜剑指东都洛阳,威逼长安,让唐朝统治者惶惶不可终日。

眼看起义部队军事攻势势如破竹,唐统治者只好使出怀柔政策,向起义军伸出了橄榄枝。而且农民起义军的最大弱点就是容易妥协,按照某些政治教材的观点认为,农民起义军由于缺乏先进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到了最后基本上都成了封建皇朝改朝换代的工具,因为农民兄弟起义的诉求也很简单,有时候甚至于不过是分点土地混个温饱,最终都会虎头蛇尾,更有起义军中的政治投机者以此为晋身的筹码和敲门砖,起义军领袖王仙芝就是这样的“投敌变节”人物。

因为刺史王镣是当朝宰相王铎堂弟,经不起王镣三寸不烂之舌的鼓捣,有心做官的王仙芝于是让王镣写信给蕲州刺史裴偓,表示愿意接受朝廷“招安”,背叛革命。这一年年底裴偓果然和唐廷谈妥了条件,愿授王仙芝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之职,大家罢兵,皆大欢喜。

黄巢一听到这一投降行径勃然大怒,这不是见利忘义出卖兄弟是什么?于是大骂曾经的起义军“教父”王仙芝“始者共立大誓,横行天下,今独取官赴左军,使此五千馀众安所归乎!”(《资治通鉴·卷252》)

其实黄巢发怒的原因无它,按照《资治通鉴》的口径就是:“黄巢以官不及己”是也,分赃不匀啊,这种招安情绪以及做官道理最终也华丽地毁灭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军,而农民起义的妥协和不彻底性也暴露无遗。为了出口恶气,还因此大打出手“殴仙芝,伤其首,其众喧噪不已”,总之就是为了利益问题上演了全武行,一派腥风血雨。后来王仙芝怕触犯众怒,再不甘心也只能丢了官府递上来的这个“烫手山芋”,决定不接受官府任命,算是息事宁人。

然后,起义军在蕲州疯狂烧杀抢掠,“城中之人,半驱半杀,焚其庐舍。渥奔鄂州,敕使奔襄州,镣为贼所拘。贼乃分其军三千馀人从仙芝及尚君长,二千馀人从巢,各分道而去。”

曾有历史研究者总结黄巢起义的失败原因是:“整个黄巢起义虽属浩大,实际上却只能算一次流动性的农民起义,从来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根据地,即使已经攻入唐朝的统治中心长安,建立了一个看起来体制完整的农民起义政权,但在实际上,却只是一个空架子,没有从事过经济、文教建设。”这个基本上也说到了点子上,纵观中国历史上的诸多农民起义,事实也只是“官让民反”的不得已之被动行为艺术而已,很少有完整的革命纲领和行动指南,而文化程度上的欠缺更加使农民革命披上了原始嗜血的色彩,更像是一场无组织无原则的抢劫生活资源的很土的军事行动,根本没有周密而长远的军事计划和政治主张,最终也逃不了成为改朝换代工具的宿命。他们除了观念狭隘、小富即安,还在特殊情境下嗜血如命滥杀无辜,比如黄巢军就曾在广州大肆杀了二十余万阿拉伯、波斯等穆斯林商人,简直和凶残项羽有一拼。更有甚者,据《旧唐书·黄巢传》载曰:“贼围陈郡三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俄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因为起义军所到之处,公然洗劫一空,赤地千里,最终演化为最惨烈的“人食人”,日杀数千,碎骨而食,兽之性大发啊。

当然说这些,也没有贬低农民起义的积极意义,比如沉重打击封建腐朽统治就是一种伟大作用,也直接推动了历史前进,功不可没也。​

关于“满城尽带黄金甲:说说黄巢为何起兵反唐?”的问题

黄巢是如何实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

黄巢和寒门学子一样,踌躇满志,进京赶考,立志要在这混乱不安的年代创造出一番不凡的事业。可惜的是,科举考试中黄巢名落孙山,未能受到朝廷赏识,于是在郁郁不。

写下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结局如何?

引子:在大唐王朝的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硬汉形象的牛人,由于他多次参加料举考试,屡试不第,与功名无缘,一怒之下含恨写下一首落第诗便离开了都城长安。后来...其。

黄巢最霸气的一首诗是反诗吗?

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的这首诗,是历史上著名的反诗之一十多年前,张艺谋拍的一部古装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片名源自黄巢「不第后赋菊」中的名句,黄。

满城尽带黄金甲出自什么典故?

满城尽带黄金甲出自唐代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不第后赋菊》,原句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是黄巢在长安落第后所写,用比喻的修辞手。

黄巢和洪秀全都是科举不中,愤然起义,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黄巢,唐朝未年农民起义领袖。能文能武。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让他看到考场的黑暗和吏制的腐败。愤而写下这首诗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情。875年,率众起义...

民间俗语:“黄巢杀.人八百万,在劫难逃”是什么意思?

形容残酷残暴,是个劫难,躲避不了。具体故事是:黄巢的家是个卖盐的盐商,黄巢从小就受喜欢写诗,且武艺高强。“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形。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怎么理解?

怎么理解: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两句诗,乃是宋朝梁山头领宋江所写。宋江其人,因经常能为朋友解忧解愁,救...怎。

“满城尽带黄金甲”全诗赏析

扩展资料“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出自唐末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原诗如下:《不第后赋菊》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

黄巢是被谁杀掉的?宋江为何嘲笑他不是大丈夫?

黄巢是被他的外甥林言杀的。宋江浔阳楼题的反诗“敢笑黄巢不丈夫”,是不是嘲笑黄巢起义失败,然后被自己的外甥枭了首级呢?宋江嘲笑黄巢,其实是施耐庵借这个...

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片名用了黄巢的诗句。但并不是表现反唐的故事,目的是为表现片中刀光剑影、幅员千里的宏大战争场面。片名用了黄巢的诗句。但并不是表现反唐的故事,目的是为表。

标签: 满城黄巢黄金甲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禁书 – 开元占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乾隆,爱新觉罗,盛世

    [摘要]: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禁书–开元占经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有四个公认的盛世,为何感觉康乾盛世被质疑最多?因为在这四个“盛世”中,“康乾盛世”具有如下其他三个盛世所并不具备的“特点”:(一)残酷的文字狱清代“康乾盛世”最让人诟病的当属文字狱了。据记载...当。明朝创造了八个盛世,为何还

  • 夏侯渊被黄忠杀死后,张飞为何隆重收葬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夏侯,张飞

    [摘要]:夏侯渊被黄忠杀死后,张飞为何隆重收葬了他?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夏侯渊被黄忠斩杀,为何张飞要厚葬夏侯渊?夏侯渊是张飞妻子的伯父。张飞妻子夏侯氏,是夏侯渊弟弟的独女。夏侯氏约生于186年或者187年,父母早逝,夏侯渊收养弟弟唯一所出。这时候正是黄巾余党肆掠,多。夏侯渊被黄忠所杀,他的儿子夏侯

  • 东晋玄言诗,玄言诗及其代表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东晋,山水诗,诗歌

    [摘要]:东晋玄言诗,玄言诗及其代表人物简介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玄言诗名词解释?玄言诗是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玄言诗是东晋的诗歌流派之一,约起于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庾亮、桓温等。从内。盛行于东晋的那些专述老庄哲学的诗叫什么盛行于东晋的那些专述老庄哲学的诗

  • 白居易晒工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文人,诗人

    [摘要]:白居易晒工资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诗人"这个职业现在是不是不行了?诗词协会?交费,不发工资,也不能称职业,就是交了费,大家出门旅游一趟,自己给自己起一个安慰名,叫“釆风",还是AA制。说起釆风,在春秋时侯还真好这么个职...交费,。鲁迅的经济状况怎么样?他的收入到底如何?从现有的资料整体

  • 曹植七哀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建安,曹植,诗人

    [摘要]:曹植七哀诗原文、翻译及赏析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曹植七哀诗体现建安风骨?七哀诗曹植晚年代表作,有建安风骨七哀诗曹植晚年代表作,有建安风骨七哀诗诗人如何表现复杂情感?曹植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七哀诗》是以一个思念丈夫的女子口吻多写的,“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可以看出女子对远游

  • 李道宗:一生尽忠却没防住小人陷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也不,贞观,都是

    [摘要]:李道宗:一生尽忠却没防住小人陷害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李世民杀兄弟,逼父亲,霸亲嫂,为什么还说他是个好皇帝?倘若论起中国历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恐怕会成为很多人心中的不二之选。然而,恰恰就是这位众人心目中的明君,却有着一个屠兄灭弟、逼父退位、霸占弟媳(李元...1。唐朝李靖真的那么厉害吗?

  • 温璋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京兆,才女,玄机

    [摘要]:温璋是谁?他是怎么死的?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鱼玄机是怎么死的?鱼玄机因打死婢女绿翘,为京兆温璋判杀。鱼玄机被李亿抛弃后,被安顿在一个道观中,许诺有一天会接她走。然而最后李亿却成了一个负心男。这件事导致鱼玄机开始。唐朝最美道姑鱼玄机是如何被送上刑场的?鱼玄机除了有着“最美道姑”的头衔外,还

  • 吕光:中国史上第一个太上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甘肃,皇帝

    [摘要]:吕光:中国史上第一个太上皇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甘肃古代出生的皇帝有哪些?甘肃走出的开国皇帝:一、前凉开国皇帝张寔西晋灭亡,中国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在这十六国中,疆域最大的当属前凉,其疆域面积达120多万平方公里。张寔就是前。为什么古代的甘肃出现了那么多的皇帝?甘肃地理位置在黄河上游,是丝

  • 历史上7大超级遗憾的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临终,历史上,遗憾

    [摘要]:历史上7大超级遗憾的事件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你人生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有一篇文章在Facebook、twitter上频频被转,翻译成中文是临终前最遗憾的五件事。作者BronnieWare专门照顾那些临终病人的护士,所以有机会听到很多人临终前说出。你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是什么,到目前还困扰着你

  • 晋朝皇帝,晋朝第一个皇帝是谁?晋朝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晋朝,皇帝

    [摘要]:晋朝皇帝,晋朝第一个皇帝是谁?晋朝多少年?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东晋朝的开国皇帝是谁?东晋开国皇帝是司马睿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Ⅰ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