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悼天王冉闵到底在五胡乱华时杀了多少胡人?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五胡乱华是杨坚结束的还是冉闵?五胡乱华并不是杨坚或者冉闵所结束的。冉闵所建立的冉魏,是五胡乱华时期的割据政权之一,而杨坚建立隋朝的时候,五胡乱华时期早就已经结束了。真正结束五胡乱...五胡乱华汉族真的差点灭族吗?“五胡乱华”确实是当时汉人的血泪史,汉人差点被灭绝虽然有夸大之嫌,但是当时的北方汉人被杀的十室九空却是真的。晋惠帝时期发生了八王之乱,晋室分裂,国力...如果没有没有冉闵出现,五胡
“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这就是震惊内外的闵冉杀胡令。关于这件事情的史料记载有很多,众说纷纭,看法、评价不一。要想真正了解整个故事的发生始末,就必须完全还原当时事情发生的背景。
但是,历史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只能靠史料记载的细碎字句,来推敲故事发展的细枝末节。
或许是应了“赢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关于“杀胡令”事件的记载,无一不在批判冉闵的凶狠残暴,冷酷无情。诚然,不论男女老幼,斩杀二十余万胡人,血洗城池这样的做法确实心狠手辣了点,但是在这血腥的故事背后是否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呢?
生为汉人,却长于胡人间的冉闵,其实一直在胡和汉之间游走,心思飘忽不定,左右摇摆。一则石虎曾宠爱于他,待他不薄;再则自己是汉人,身体里流着的是汉族血统。就在他摇摆不定之际,胡人对他心生猜忌,意欲除之。孙伏都率兵三千于殿中,他感觉自己的性命受到了威胁,决定先采取行动。原本并未打算全城屠杀,但是,当“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的命令下传之后,胡人竞相逃出城去,他才在冲动之下颁布“杀胡令”。当然也有人评价说,这不是他的莽撞之举,而是为了巩固之后的地位的计谋。
不管怎么说,这种毫无道德毫无仁心的种族屠杀,都无法逃脱历史的制裁。
冉闵杀了多少胡人
五胡乱华时代,被称为“屠夫”的冉魏黄帝冉闵究竟杀了多少胡人?今天恐怕很难统计。
据史料记载,冉闵领导汉族起义的过程中,曾有过两次大规模屠杀游牧民族的纪录,一次是公元349年入秋之时,冉闵杀石遵之后,胡人反抗之情高涨,未达到战略威慑的目的,冉闵尽杀胡人军民十几万,至此,中原地区少数民族的气焰开始有所收敛。《晋书》志第三与《宋书》对此次事件均有文字记述。
公元350年,冉闵率军攻陷邺城后下令屠城,遂发生了血流成河的邺城大屠杀,城内家家户户皆未能幸免。当时鲜卑人的文献《魏书》中详细记录了冉闵大军攻至邺城后,将城门四闭,对城内胡人展开大规模屠杀行动。二十几万胡人军民被屠杀殆尽,尸体全部喂食猛兽,加之不久之后北方游牧民族为躲避战乱而大举迁徙,整个过程中死伤胡人达百万之众。
虽说古往今来,战乱之下百姓被殃及是再所难免的事,然而冉闵的暴行还是引来了不少后人的非议,称其为屠夫天子亦不为过。但谴责归谴责,放在看待历史的角度,冉闵的所作所为,依然有着重大而积极的意义。遥想当年,战神一声令下,中原百姓立刻披甲上阵,与入塞胡人兵戎相见。可见当时冉闵所推行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符合大多数汉族人民的意愿的,由此也不难窥见当时中原百姓与塞外少数民族的矛盾属于国仇家恨,无法调和。其手段虽然残暴,却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有效避免了汉族灭亡的危机,对汉族人民来说,冉闵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冉闵怎么死的
一代战神冉闵死于公元352年,即冉魏政权建立两年,他本人登基为帝两年之后。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冉闵的生命与他千辛万苦建立的王国一样,宛若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为汉族复兴留下了短暂却辉煌的瞬间。
公元352年的一天,与塞外游牧民族战斗已久的冉闵已人困马乏,面对长期受战火荼毒而一贫如洗的百姓,冉闵于心不忍,于是,将城中仅有的军粮分给百姓,自己独自带着麾下的一万步兵外出征粮,这一去,便永远没有再回来。在外出途中,冉闵所部忽然遭遇鲜卑十四万铁骑的包围,一时间,黄尘滚滚,杀声震天,鲜卑大军自四面围杀过来。
双方兵力悬殊,冉闵心中明白,这是背水一战,除了拼死突围,别无他途。狭路相逢,两拨人马一经交战便杀得昏天黑地。在忠心护卫的部下的掩护下,冉闵勇猛尽显,挥舞兵刃连杀敌将三百余人,拼杀出一条血路。朱龙战马疲惫阵亡,一万部众最终寡不敌众,冉闵亦伤重被俘。此一战惨烈异常,冉魏将士战至最后一人,无一幸免。鲜卑大将慕容恪活捉冉闵后,喜出望外,急忙将他献与国主慕容俊。慕容儁嘲笑冉闵只有仆下之才,不配枉称天子。
冉闵不卑不亢,回敬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乎!”慕容儁大怒,施以鞭刑,而后将冉闵送至龙城,处斩于遏陉山。据说冉闵死后,山中草木皆枯,蝗灾旱情骤起,持续半年之久。慕容儁大惊失色,遂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鹅毛大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宛如缟素……
园林里有他的雕像,剑林,还有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华夏哭墙。在黄县高提乡寨外村里的一处农家院子,曾经挖掘出文物,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红卫兵毁坏。至今是唯一一个直接证明是魏王冉闵的遗迹地址。但是因为这里并没有尸骸发现,所以被认为是冉闵部将纪念他建立的衣冠冢遗址。一直到今天冉魏家族的后人和海内外华夏子孙一起发起,共同筹款在这个地方建立了冉闵的纪念园林。
关于“武悼天王冉闵到底在五胡乱华时杀了多少胡人?”的问题
五胡乱华是杨坚结束的还是冉闵?
五胡乱华并不是杨坚或者冉闵所结束的。冉闵所建立的冉魏,是五胡乱华时期的割据政权之一,而杨坚建立隋朝的时候,五胡乱华时期早就已经结束了。真正结束五胡乱...
五胡乱华汉族真的差点灭族吗?
“五胡乱华”确实是当时汉人的血泪史,汉人差点被灭绝虽然有夸大之嫌,但是当时的北方汉人被杀的十室九空却是真的。晋惠帝时期发生了八王之乱,晋室分裂,国力...
如果没有没有冉闵出现,五胡乱华是非会改变汉族血脉?
很可惜地说,并不会!而且武悼天王冉闵的影响,的确被夸大了太多。要知道,就连“武悼天王”这个谥号,都是胡人前燕皇帝慕容儁杀死冉闵之后才追加的。冉闵...五胡在。
颁布杀胡令的冉闵算是千古一帝吗?
不知从何时开始,因为一纸《杀胡令》;一个叫冉闵的人开始走进大众视野!大致就是在东晋十六国时代,五胡乱华,北方胡人视汉人为猪狗,肆意屠杀。武悼天王冉闵...从。
如果“五胡乱华”没有冉闵,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平心而论,如果没有冉闵,中国的命运,轻则南北彻底分裂为两个国家,重则汉人就此绝迹,或者至少像印第安人那样成为少数民族。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冉闵本人并没...石。
“五胡乱华”中的“五胡”与契丹、金、西夏的后裔现在生活在哪里?
匈奴是秦汉之际壮大起来的北方游牧民族集团,注意,是民族集团,成分很杂,但大体以蒙古人种北亚类型为主,可能夹杂一些白种人,广泛活跃在内蒙外蒙古,西伯利亚...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卑鄙小人?
看到那么多人居然不知道五胡乱华时期,汉人在北方建立的前凉、西凉和北燕,以为只有冉闵才能拯救汉人。那么,我就在这里普及下影响力比较大的前凉,这个汉人国家...
五胡乱华时期的民族英雄?
冉闵汉族,民族英雄.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开国君主.冉闵(ranmin)为今人所广为知闻是屠杀胡人。
五胡乱华时期的冉闵大帝为何在历史上名气很低,很少有人知道他?你怎么看?
冉闵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这种争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赞颂者认为,冉闵勇武善战,拯救汉民族于危难之中。要不是冉闵,汉人很有可能就被“胡人”杀光了...
历史上的冉闵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冉闵,字永曾。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人。其祖父冉隆是早期乞活军(西晋末到东晋活跃在黄河流域的武装)首领。后被石勒打败,冉氏宗族几近灭亡,冉瞻(冉闵的父...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