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卦史记之六十:魏武卒的崛起和灭亡

八卦史记之六十:魏武卒的崛起和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19 更新时间:2023/12/24 19:18:12

[摘要]:八卦史记之六十:魏武卒的崛起和灭亡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极其强调单兵作战素质的魏武卒,为何会在战国末期销声匿迹?导入语:说到魏武卒,那可是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存在。战国初期,魏国凭借着它,横行霸道,压着秦国七十多年不敢东出,魏国得以称雄一时,创建者吴起凭借着它,...十一。阴晋之战是怎样的?五万魏军战胜五十万秦军?最终,秦军望城兴叹,狼狈撤退。细细分析秦军失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军队的建设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秦军虽有50万之众,其实不过是经过简单军

《史记》对于战争的描写很简略,一般都是几个字带过,看起来很不过瘾。比如《魏世家》中有一句“三十六年,秦侵我阴晋。”只有时间、地点、对阵双方,别说战役过程,就连胜负结果都没有说。

而阴晋之战在战争史上地位很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当时,魏国以五万部队,击败秦国五十万大军,守住了从秦国手中抢来的西河地区。

阴晋之战,魏国的指挥官就是大名鼎鼎的吴起,而魏国部队就是鼎鼎大名的魏武卒。

战国时期有四大强军,分别是:秦锐士、魏武卒、赵骑士、齐击士。今天就来说说魏武卒。魏武卒是吴起一手打造的精锐步兵。

魏武卒的选拔标准很苛刻。据《荀子·议兵篇》记载,一个士兵身上必须披挂三重甲胄,手执长戟,腰悬铁剑,背负犀面盾牌,携带强弩和50支弩矢,同时携带三天军粮,负重约五十公斤,半天内要连续急行军五十公里。

这基本上是现代特种部队的标准了。

魏武卒的编制分为六级: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注意,不是二百五主)。

魏武卒的待遇很不错,每个士兵可以分到一百亩的土地,承担兵役之后,不需要再服徭役,田宅租税也予以免除,而且随着军功的积累,待遇还会提高。

魏武卒选拔严苛,人数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五万人,但这五万人是一支极其强悍的部队,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72战64胜8平的不败战绩。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阴晋之战。

吴起是一个不世出的名将,但是也有性格弱点,李悝就评价吴起“贪虚名而好色”,后来,吴起在政治斗争中失败,逃亡去了楚国。

魏武卒的衰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吴起的逃亡,魏武卒失去了主心骨;其二,随着魏武卒军功的积累,待遇越来越高,求战的欲望就不那么强烈;其三,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魏武卒一百亩地的待遇越来越难以实现;其四,魏国内部动乱不止,内耗严重。

经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场战役的失败,魏武卒越来越没有当年的威风。

公元前289年,秦军将领司马错(司马迁的八世祖)进攻魏国,全歼了最后两万多名魏武卒。

魏武卒就此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最后吐槽一下,司马迁虽然给吴起写了传记,但在写《魏世家》的时候,居然没有提及吴起的名字,只是用“西河之守”来称呼,太不把军事家当回事了。

关于“八卦史记之六十:魏武卒的崛起和灭亡”的问题

极其强调单兵作战素质的魏武卒,为何会在战国末期销声匿迹?

导入语:说到魏武卒,那可是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存在。战国初期,魏国凭借着它,横行霸道,压着秦国七十多年不敢东出,魏国得以称雄一时,创建者吴起凭借着它,...十一。

阴晋之战是怎样的?五万魏军战胜五十万秦军?

最终,秦军望城兴叹,狼狈撤退。细细分析秦军失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军队的建设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秦军虽有50万之众,其实不过是经过简单军事训练的“武装...与。

历史上,战国七雄都曾有过哪些辉煌时刻?为何最后秦国能一统天下?

战国时期200余年,除了秦国之外,其他六国的高光时刻也不少。齐国,田氏代齐,春秋时期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最早称霸,此时陈国发生内乱,陈国光子陈完逃亡齐国,受...齐。

实力强劲的楚国,是如何失去和秦国争夺天下的资本的?

安徽的大部分和半个河南。楚国进可以威胁中原各诸侯国称霸和...从秦穆公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段时间,秦军对外作战总数大约130次,除去国君统帅外,留下名字统帅。

战国七雄,都有哪些变革之路?

背景三家分晋之后,中国正式进入战国时代,而其中最强的七个国家被成为战国七雄。这个时候奴隶制度开始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崛起并发展壮大。随着生产力的极...

马陵之战齐国以弱胜强歼灭魏国10万大军,孙膑如何打败魏武卒?

齐魏“桂陵之战”孙膑使用“围魏救赵”之计策大败庞涓。十年后齐魏大战于马陵,这两位曾经的师兄弟再次在战场上交手,孙膑采用“减灶”之计策诱敌深入,最终庞涓。

为什么战国时的重装步兵魏武卒可以横行天下,而到了宋朝的重装步兵,却是任人宰割?

谢邀刚看到这个问题,不知从何入手。😓问题不靠谱,答案更不靠谱。说是问答达人,不过是百度先锋。😂首先,魏武卒横行天下了吗?统一六合的却是秦国。其次,...每。

像魏武卒,孙武练出的吴兵,甚至于北府兵这样的强军为什么最多一代而亡,少有传世的原因?

战国时期吴起练出的魏武卒、东晋时期谢玄练出来的北府兵,都是中国古代战斗力非常强大的兵种。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这三支军队,...一人而三反,岂得立也。”。

战国弱秦是如何走向强盛的?

弱秦是如何走向强盛的,根据我对大秦帝国的研究,总结出四个阶段,现分享给大家,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第一阶段:由霸而衰,弱秦可变。秦国本是给周王室养...秦国。

赵武灵王有机会灭亡秦国吗?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我个人认为,以下三条原因决定了赵武灵王的赵国想灭亡秦国,只能是痴人说梦:第一,秦国是“奋六世之余烈”才逐步走向强大的。一个朝...

标签: 战国秦国魏国

更多文章

  • 赵奢示弱秦使大败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国政,文王,赵国

    [摘要]:赵奢示弱秦使大败秦军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十岁即位的赵惠文王是如何将赵国发展成强国的?赵国的基业是经过数代人努力建立下来,但是真正强大是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时期,赵武灵王改革军队,赵惠文王任用贤臣,而让共同执掌赵国国政长达50年。这五十年时...战国时代(公元前269年),秦国军队围困赵国阏

  • 冯嫽的历史评价如何?冯嫽有何历史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侍女,公主,西汉

    [摘要]:冯嫽的历史评价如何?冯嫽有何历史贡献?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清朝孝庄太后侍女苏麻喇姑和西汉和亲乌苏的解忧公主侍女冯嫽谁更厉害?谢谢邀请,小龙女你的提问比较幼儿园,,,打打杀杀,太无趣,你是凤多提一点儿女情长之事好点?苏麻拉姑和解忧公主的侍女冯僚不惧可比性?同为优秀的巾帼英雄,...谢谢。中

  • 陶谦在徐州是如何不费吹灰之力根除太平道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汉,刘备,桃园

    [摘要]:陶谦在徐州是如何不费吹灰之力根除太平道的?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曹操伐陶谦,陶谦在战略上有何失误?曹操为何要屠城?在汉末三国时期,陶谦可谓是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军阀。好歹也是坐镇徐州的诸侯,面对曹操的进攻居然毫无还手之力(史书都懒得描写怎么打的了)!陶谦究竟犯了哪些...三国志13剧情?1.

  • 刘邦四大战将 VS 项羽四大战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邦,名将,项羽

    [摘要]:刘邦四大战将VS项羽四大战将是一段秦朝历史的历史,项羽和战国四大名将实力相差多少?战国的四大名将分别指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而项羽则是秦末时期的人物,他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在秦末战争中项羽率领楚军七战七捷打败了秦军主力,由此而灭亡了。项羽手下的四大名将是谁?龙且龙且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自幼

  • “夏至”始于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二十四,夏至,节气

    [摘要]:“夏至”始于战国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二十四节气从哪个朝代开始的?中国农历的“中国二十四节气”被认为是中国在世界国际气象界的第五大发明,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无论哪个朝代,何时何地的人都必须吃饭。因此,掌握农...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来源及其相关的知识?-JoyQi的回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 司马迁为何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写入史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司马相如,西汉

    [摘要]:司马迁为何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写入史记?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是怎么回事?文心刚好写过几个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问答,在查阅资料中对司马相与卓文君的资料了解较多,他们“凤求凰”的动人爱情故事,大胆追求幸福的爱情婚姻,被誉为“世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实属不易

  • 陈汤给汉元帝发的著名疏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匈奴,单于,名将

    [摘要]:陈汤给汉元帝发的著名疏奏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借我三千虎贲、复我浩荡中华……出处?1、出自西汉将军甘延寿、陈汤的典故。2、“借我三千虎贲复我浩荡中华”的下一句是剑指天山西,马踏黑海北。1、甘延寿、陈汤典故全文:借我三千虎贲,复我浩荡。历史上的陈氏名人齐国大夫.即田敬仲.陈厉公子.前672年

  • 赵惠文王与秦昭王之渑池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史记,渑池,秦国

    [摘要]:赵惠文王与秦昭王之渑池会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渑池之会的意思和来源?意思:秦昭襄王约赵惠文王在渑池见面,以示交好,这个过程被称做“渑池之会”。来源: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内容: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渑池会面是成语吗?渑池会面不是成语,正确的只有渑池之功,这是汉语的

  • 周朝以前 “后”曾指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君王,周朝,皇帝

    [摘要]:周朝以前“后”曾指帝王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清朝,明朝,唐朝,宋朝,三国等等,这些是哪个先哪个后?三国唐朝宋朝明朝清朝当今世界上仍有不少王国,而政体绝大多数是君主立宪制,皇帝只是象徵性,没有多少实权.曾做个小统计,目前尚存的王国共有29。周朝的封建与秦之后的封建的区别?先秦时期的封建邦国制

  • 春秋时期之“五大夫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国君,大夫,春秋战国

    [摘要]:春秋时期之“五大夫之乱”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夫们一般都是担任什么官职?大夫不是官职,但是大夫一般都做官,他是一种大家族(广义上的,周天子为大族长)之下的地位与身份,最高者是周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大夫是“一...大。宋国的“十世之乱”,真是因宋宣公传位给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