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哪点看出袁绍的地位虽比曹操高,但见识却远逊于曹操?

从哪点看出袁绍的地位虽比曹操高,但见识却远逊于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98 更新时间:2024/1/17 23:06:35

[摘要]:从哪点看出袁绍的地位虽比曹操高,但见识却远逊于曹操?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袁绍哪些方面比曹操强?袁绍是“四世三公”是真正的贵族,按现在的说法,袁绍是富N代,他的血脉就是纯粹的贵族血脉,而曹说不好听点则是阉竖之后,家里虽然不算破落户,但注重门阀的当...袁。袁绍实力远胜于曹操,为何袁绍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下的一手妙棋,通过将汉献帝紧紧的攥在自己手里,曹操使自己在道统上占据了制高点,吸引了大量地方实力派和忠于汉王朝的士族投奔。比

“袁绍和曹操都是汉末三国风云一时的人物,据载二人年少时即相识。《世说新语·假谲篇》载“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

有一次,曹操与袁绍看到有人新婚,就偷偷潜入主人家中,等天黑后喊道“有偷儿贼”,主人家听说有贼人来都出来察看,曹操和袁绍趁空进入新房劫走了新娘。二人不小心迷了路,袁绍掉入枳棘从中不能动弹,曹操这时又大喊“有偷儿贼”,把袁绍吓得一头冷汗,奋力从枳棘从中挣脱,得以脱险。

《世说新语》多记载逸闻轶事,属于野史范畴,例如“望梅止渴”的故事也出自此书,发生在曹操的一次行军过程中,但由于史书没有记载,让人无法确定具体发生在什么时候。

同样,袁绍和曹操少年的故事史书也很少涉及,只是在《三国志·卷六·袁绍传》中说“(袁)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卷七·张邈传》中称“太祖、袁绍皆与(张)邈友”,可以得知二人从小私交深厚。

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朝廷设置西门八校尉,其中袁绍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这时两人的关系应该还是很好的。

后来外戚何进掌权,计划诛杀宦官,对袁绍非常倚重。何进为了逼迫自己的妹妹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采纳了袁绍的建议征召边关守将入京震慑何太后和宦官,其中董卓就在征召的人之内。

曹操听说后讥笑道:“惩治宦官,诛杀祸国的元凶就可以了,一名狱卒就能办到,又何必征召这么多边关守将呢?如果非要赶尽杀绝,计划肯定会泄露的,我已经预料到一定会失败的。”(裴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后来也果如曹操所料,何进因为计谋泄露被宦官张让等人先发制人杀死,被何进征召而来的董卓也成了祸国殃民的权臣。

从这里可以看出,袁绍的地位虽比曹操高,但在见识上却远逊于曹操。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袁绍被各地握有兵权的州牧、太守们遥推为反董卓联军的盟主,袁绍由渤海郡进军至河内郡(司隶校尉辖区)。河内郡的治所在今天的河南省武陟县,辖区在黄河以北,从现在的地图上看,武陟县与东汉的首都洛阳隔着黄河,直线距离只有一百多公里。曹操听说后也带着自己的人马打算跟随这位少时的朋友做一番大事业,袁绍推举他为奋威将军。可以说,此时曹操对袁绍还是抱有希望的。

然而作为盟主的袁绍不仅没有能领导诸侯推翻董卓的暴政,反而让联盟内部同室操戈,“关东州郡,务相兼并以自强大”(《三国志·卷四十六·孙破虏讨逆传》),而曹操与袁绍的关系也急剧恶化了:

先是袁绍刚被推举为盟主时面露骄色,遭到陈留太守张邈的责备,袁绍于是就派曹操去杀害张邈。张邈与袁绍、曹操都是好朋友,曹操责备袁绍说:“孟卓(张邈,字孟卓),亲友也,是非当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三国志·卷七·张邈传》)这是曹操第一次与袁绍的正面冲突。

后是袁绍不承认汉献帝的合法帝位,与另一位诸侯冀州牧韩馥商议拥立汉朝宗室、幽州牧刘虞为帝,但遭到曹操的反对,曹操直言“吾不听汝也”。袁绍于是派人恐吓曹操,曹操坚决不答应,甚至起了谋杀袁绍的念头,裴注版《武帝纪》称“由是益不直(袁)绍,图诛灭之”。

袁绍与曹操从少时的好友,到官场的同僚,最终走向敌对,到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四月董卓退保长安,关东诸侯作鸟兽散。此后曹操平定了兖州,并将其作为发展的根据地;袁绍兼并了公孙瓒等势力,雄踞四州之地,两人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建安元年九月,曹操将汉朝的都城迁到许昌,曹操被拜为大将军。

为了稳住袁绍,冬十月,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拜袁绍为太尉。东汉的太尉虽然位居在三公之首,但大将军一职却常常凌驾在三公之上,另一个武职“大司马”本属加官,到了董卓时代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位了,而且还在大将军和太尉之上。

袁绍看曹操被封为大将军,耻于居曹操之下,不肯接受太尉一职。曹操于是就把大将军一职让给了袁绍,自己担任三公中地位最低的司空,并且暂时代领车骑将军职务。

从这可以看出,袁绍在气度方面也不如曹操。

袁绍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听从谋士沮授的建议迎立汉献帝到邺城,这一方面跟他对汉献帝一贯的态度即不承认其合法的帝位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其见识不如曹操。

在刚刚得到冀州时,沮授建议他先消灭公孙瓒,再将汉献帝从长安迎回洛阳,借此号令天下,当他听到这样数年便可安定天下时颇为欢喜;而当他占有四州之地后,天下局势发生了变化,沮授又建议他将汉献帝直接迎到邺城,达到“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效果,他却犹豫不决,因为郭图、淳于琼告诉他如果把皇帝放在身边,做什么事都要去请示皇帝,这样反而被束缚住了手脚,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等到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昌,又以皇帝的名义收复了京畿——河南郡等地时,关中的势力也纷纷依附曹操,此时袁绍后悔了。袁绍要求曹操把汉献帝迁徙到鄄城县,鄄城县在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汉时属于兖州的东郡辖区,相比于许昌它离袁绍的势力范围更近,但遭到了拒绝。

袁绍看到曹操实力逐渐壮大,认为这是汉献帝的影响力造成的,在一番交涉下曹操又不肯交出汉献帝,所以才采用战争的手段,这才有了后来的官渡之战,袁绍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想从曹操那里把汉献帝抢夺过来。

曹操实力虽然远不如袁绍,但也并不畏惧,他认为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武帝纪》),拥有的土地和虽然多,但也迟早为自己所有。为了做好后方的防御事务,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他派大将臧霸攻占了青州齐国、北海国和徐州琅琊国东安县(建安四年置东安郡)等地,控制了东面的局势;又任命刘馥为扬州刺史,治于合肥专务于东南面的防御,以此防范江南的孙策。

没有了东、南两面的后顾之忧,曹操于是先派大将于禁北上驻军在黄河沿岸,之后又分兵把守官渡(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不久自己也亲率大军抵达官渡。可以说,曹操与袁绍的关系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了。

关于“从哪点看出袁绍的地位虽比曹操高,但见识却远逊于曹操?”的问题

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袁绍哪些方面比曹操强?

袁绍是“四世三公”是真正的贵族,按现在的说法,袁绍是富N代,他的血脉就是纯粹的贵族血脉,而曹说不好听点则是阉竖之后,家里虽然不算破落户,但注重门阀的当...袁。

袁绍实力远胜于曹操,为何袁绍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下的一手妙棋,通过将汉献帝紧紧的攥在自己手里,曹操使自己在道统上占据了制高点,吸引了大量地方实力派和忠于汉王朝的士族投奔。比如。

三国演义曹操和袁绍实力相差悬殊,袁绍输在哪?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出在袁绍这个人优柔寡断,虽然谋略较多,却是不善于决断之人,从而时常错失良机。在官渡战役期间,刘备起兵反曹,田丰劝袁绍奇袭曹操后部。但...

如果生活在和平年代,曹操和袁绍谁的成就会高一些?

毫无疑问,曹操。并不是因为被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燕雀安能和鸿鹄比志?理由如下:出身方面,袁绍家世显赫,祖上是三公之后,出生高贵。曹操是宦...文。

如果袁绍战胜曹操,在文学和政治上,袁绍及三子会不会获得像三曹那样的历史地位?

答案是肯定的,不会。《三国演义》中,郭嘉著名的“十胜十败”论中说“自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东汉起于豪强政治,因此对土地...

“四世三公”的家族的袁绍,为何会被“宦官”之后的曹操击溃?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级天下,在当时袁家掌握公卿以下资源。袁绍,袁术兄弟又喜欢结交天下豪杰之士,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连丞相董卓都不敢惹,还给袁绍个...而。

袁绍在官渡失败之后,仍然有强大的实力,为何还是被曹操所消灭?

给袁绍最沉重一击的,不是曹操在乌巢放的大火,而是他的老婆刘夫人。袁绍的事业败亡,除了他自己的性格,他的贤妻刘夫人算是居功至伟袁绍在官渡被曹操打了个大...2。

为什么曹操势力扩张比起袁绍困难那么多?

世人皆知,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仅用了10年;而从公元前209年到公元前202年,刘邦仅用8年就消灭暴秦、打败项羽、创建了汉朝;至于从公...其。

有人说袁绍个人的弱点很明显,那么他为什么会谋士如云?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设想一个问题。如果三国没有曹操,北方谁是主人?我们得出的答案是,当然是袁绍。所以说袁绍弱点明显的人,是受了胜利者书写的历史影...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里的袁绍?

袁绍是《三国演义》小说里刻画很丰满的一个角色。所讲故事大致和《三国志》略同。《三国演义》出身高贵,少有大志《后汉书》卷七十四上有“袁绍字本初,汝南。

标签: 公元前演义袁绍

更多文章

  • 643年4月29日 潞国公侯君集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功臣,尚书,长安

    [摘要]:643年4月29日潞国公侯君集逝世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李靖的封号代国公是不是比其他公爵高,比如侯君集的潞国公?李靖原为代国公,后来又改封李靖为卫国公.并进入凌烟阁。凌烟阁中确实大部分都封国公,但也有不是国公的,如虞世南真正封爵是永兴县子。他们是:魏国公裴寂,鲁。唐朝16卫是指哪16卫,各

  • 汉朝“闺蜜干政”:班昭幕后议政为何却得极高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女性,时期,这句话

    [摘要]:汉朝“闺蜜干政”:班昭幕后议政为何却得极高评价?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朴槿惠走到今天,是有错还是有罪?韩检指控是捏造的吗?那究竟是为何呢?答案只有一个:她犯了一个从政者最不该犯的常识性错误——心太软!当然,青瓦台的魔咒定律也决定了韩国总统都没好下场,包括文在寅,从这个角度...至。我国封建

  • 南宋朱熹质疑孔子“诛少正卯”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儒家,孔子,朱熹

    [摘要]:南宋朱熹质疑孔子“诛少正卯”案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少正卯並无刑事犯罪却被孔子杀了。你怎么看?题主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孔子是不是诛杀了少正卯,至今还无定论,就此问题野狐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少正卯其人少正卯是鲁国的大夫、官至少正,其名字不详...四。孔子真的杀过人吗?有孔子杀少正卯之说今天

  • 西晋取代曹魏,司马炎是怎么上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司马炎,西晋

    [摘要]:西晋取代曹魏,司马炎是怎么上位的?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三国时期司马家族代魏开创西晋,为何有人说好景不长?你怎么看?司马氏一族自司马懿夺取曹魏兵权后,曹魏基本名存实亡,至司马炎登基建立西晋,曹魏彻底覆灭。司马炎上位后生活极其奢靡,大兴土木,朝纲已有败坏之真兆,而后大...这。北魏是怎样取代

  • 中国古代最隐蔽的政治婚姻:孔明娶妻,从政阶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丑女,东吴,娶妻

    [摘要]:中国古代最隐蔽的政治婚姻:孔明娶妻,从政阶梯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诸葛亮为什么义无反顾的娶了丑妻,是为了爱情吗?黄月英是诸葛亮的妻子,经世人传说她是一个相貌丑陋的女人,这在《三国演义》中也有明确说明。黄承彦是沔南名士他的女儿黄月英更是知书达理、才华横溢,只不过相。诸葛亮为什么娶丑女为妻呢?

  • 古代文人官场多失意:谢灵运密谋造反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诗人,谢灵运,陶渊明

    [摘要]:古代文人官场多失意:谢灵运密谋造反被处死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你知道哪些古代著名诗人的悲惨经历?大家都写过的诗人就不写了,我首先说说曹植:曹植字子健。三国时期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因自幼聪明,深得曹操喜爱,欲立太子,然而在与其兄长曹丕的较逐中...是怎。谢灵运是中国旅游行业的祖师爷吗?结

  • 李世民后人,李世民的后人分布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后代,昭陵,陵园

    [摘要]:李世民后人,李世民的后人分布在哪?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李唐后代有多少?李世民的后代子孙一共有35个人,其中14个是儿子,21个是女儿。他们的子孙后代主要聚居在现如今的湖北省李家村附近。但其实从实际情况上来说,李世民的子孙后代由。李世民湖北后代?李世民的后代子孙一共有35个人,其中14个是

  • 匈奴单于冒顿写信调戏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匈奴,单于

    [摘要]:匈奴单于冒顿写信调戏吕后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据说匈奴单于曾写信调戏吕后,这事儿的背景是什么?怎么解决的?汉朝初期有两个奇耻大辱,一个是汉高帝刘邦的白登之围,另一个就是吕后受辱了!刘邦死后冒顿单于写给太后吕雉的一封情书差点挑起汉帝国和匈奴的大规模战争。我们。冒顿单于为何在刘邦去世之后,会给

  • 《庄子》有云:“夏虫不可语于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不可以,井蛙,庄子

    [摘要]:《庄子》有云:“夏虫不可语于冰”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夏虫不可语于冰,下句内容是什么】作业帮“夏虫不可语于冰,井蛙不可语于海”出自:庄子《秋水》还有很有名的一对:“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四句的意思都差不多.“夏虫不可语于冰,井蛙。【《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的寓意是什麽】作业

  • 十六国时期才女苏惠简介,苏惠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才女,璇玑

    [摘要]:十六国时期才女苏惠简介,苏惠是怎么死的?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我国古代十大才女都有谁?1词国俊杰——李清照李清照,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上。一副《璇玑图》800多字却组成了7000多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