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刺客系列:刺杀费祎的是失街亭的马谡?!

刺客系列:刺杀费祎的是失街亭的马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218 更新时间:2023/12/18 12:20:23

[摘要]:刺客系列:刺杀费祎的是失街亭的马谡?!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街亭已经失守,蜀国正是用人之际,诸葛亮为何还要将马谡斩首呢?导语:诸葛亮主政蜀汉政权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之时,街亭之战,错用马谡,让他去防守关系战争全局成败的街亭,结果遭到惨败,发生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不是导致蜀国失败的重要原因?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源于马谡拒谏失街亭。不管是挥泪斩马谡还是马谡失街亭都不能说是蜀汉失败的重要原因。马谡失街亭是发生在诸葛亮第一次

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祎欢饮沉醉,为循手刃所害。《三国志·费祎传》

译文:

延熙十六年(253年)岁首大会,魏国的降将郭循也在坐。费祎欢饮沉醉,不及戒备,被郭循亲手持刃所杀。

在正史上,这是一起很普通的刺杀事件。

细究之下,这起刺杀事件却是疑点重重,缺乏逻辑。

表面看,多处记载的这起刺杀事件,刺客的名字不尽相同,似乎给人以写作不认真的观感。

或许,这正是史家用故意的疏漏,暗示刺杀事件的惊天真相。

先简述一下正史的记载。

姜维出兵凉州,俘虏了一个名叫郭循的魏国人,这个郭循归顺蜀国之后,逐渐获得蜀国君臣的信任。

在一次春节聚会中,郭循暴起,刺杀了喝高了的费祎。费祎时任蜀国大将军、尚书令。

得手之后,郭循也被卫士当场格杀。

一命换一命。

消息传到魏国,魏国皇帝曹芳下诏,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赐谥号为“威”,以示纪念。

就这么简单。

这么简单的情节,陈寿居然把人家名字都搞错了。

《三国志·蜀书·费祎传》里写的是“郭循”。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里写的是“郭脩”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写的是“郭脩”

《三国志·蜀书·张嶷传》写的是“郭修”。

四处记载,三个名字。

如果说“修”、“脩”只是写法不同,那么“循”又是怎么回事?

陈寿的错误有点低级啊!

一起简单的刺杀事件,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史学家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的时候,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当然,不单单是名字写错的疑问。

裴松之认为

首先,郭脩只是一介平民,要是想表忠心,完全可以在被俘的时候,拒绝投降,或者假意投降后,再找机会逃回魏国。

其次,当时魏国和蜀国虽然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但实在是没有什么太深的仇恨,你降我、我降你,原本就是很平常的事情,犯不着用舍身刺杀的手段。

再次,就算想刺杀成名,那也不应该刺杀资质平庸的费祎,诸葛亮也说了,费祎也就是个“拾遗补缺”的人物,那么,就算刺杀不到刘禅,刺杀姜维的实际效果也要大得多。

看上去,郭循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处心积虑的最终目标就是费祎,那么,费祎和他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仇恨呢?

刺杀事件中到底隐藏了什么真相呢?

将刺杀事件后推1750年,一个名叫马伯庸的作家,写了一篇名为《三国配角演义》的小说。

小说基于史实,脑洞开得很大,却精辟又很有逻辑,让人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马伯庸对郭循刺杀事件的解读揭示了隐藏的真相,这个真相就是

郭循不是别人,正是失街亭的马谡马幼常。

因为是小说,自然没有史料支持,但是有理有趣,不管大家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正如作者所说“从一段史实出发,中间是最狂野的想象,但最终又可以落到另一个史实上,让首尾彼此应和。”

将刺杀事件前推25年,公元228年,街亭之战。

史载,马谡率军“不守汲水之道,依阻南山,不下拒城”,终被魏军大将张郃所败。

但实际上,马谡上山之前就勘察了水源,共发现两明一暗三条水源,并且命令王平带兵守卫其中一条暗水源,但王平面对张郃的试探性进攻,主动放弃保命的水源,才导致了最后的溃败。

马谡逃回蜀军大营后,被暂时关押,主持调查工作的正是费祎费文伟。

费祎和马谡同属青年俊杰,但始终被马谡压制,由妒生恨,而王平作为一个老兵痞,早就威逼利诱自己的属下,串通好了假口供。

王平为了脱罪,费祎为了出头,制造了一个对付马谡的局。

费祎故意暗示马谡逃跑,制造一个畏罪潜逃的假象,接着又设下埋伏,擒获逃亡中的马谡。

因为逃亡,马谡错过了面见诸葛亮为自己辩护的机会,又因为逃亡,马谡感染了风寒。

当马谡意识到这是费祎的一个局之后,气怒交加,感染了天花。

因为天花的传染性,马谡的“尸体”被草草检查后做了处理。

两位不肯和王平串供的将领张休、李盛也被费祎陷害处决。

《三国志·蜀书·王平传》记载“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费祎也终于成了文官中的头角人物,仅次于杨仪、蒋琬。

但是,马谡没有死。

马谡侥幸逃脱生天,又因为天花毁了容,他秘密调查了失街亭前后的种种,对费祎和王平恨之入骨。

很多年以后,马谡找到了姜维。

姜维一直想继承诸葛亮北伐的遗志,但一直被掌握兵权的费祎压制。费祎的战略思想和姜维不同,姜维想战争,费祎却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休养生息。

于是,马谡成了郭循。

按照马谡对蜀国官场的了解,郭循很快融入,并获得了费祎的青睐。

于是,在酒宴上,马谡走近费祎,一边耳语:“我就是马谡!”一边将匕首刺进费祎的胸膛。

很有可能,蜀国查到了真相,却无法公布。

退一步说,蜀国可能查出了刺客和姜维有关,因为费祎的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姜维,但面对费祎死后,姜维执掌兵权的局面,也无法深入调查。

陈寿或许知道一些内幕,却无法在史书上如实记述,于是故意留下写错的名字,让人产生疑惑,从而去寻根究底。

但这一切只是猜测和想象。

从一句微不足道的史料记载出发,把散碎的历史片段连缀成完整的链条,推演出一个逻辑可信的故事。

这样的历史小说,有意思。

关于“刺客系列:刺杀费祎的是失街亭的马谡?!”的问题

街亭已经失守,蜀国正是用人之际,诸葛亮为何还要将马谡斩首呢?

导语:诸葛亮主政蜀汉政权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之时,街亭之战,错用马谡,让他去防守关系战争全局成败的街亭,结果遭到惨败,发生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一...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不是导致蜀国失败的重要原因?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源于马谡拒谏失街亭。不管是挥泪斩马谡还是马谡失街亭都不能说是蜀汉失败的重要原因。马谡失街亭是发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的过程中的。

风起陇西——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你知道多少?

感谢邀请!诸葛亮五次北伐各有特点,但由于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诸葛亮不再如之前那样意气风发,每次北伐都有悲剧色彩,直到星陨五丈原!◆第一次北伐。公元226...寿。

马谡失街亭到底是谁的错,至少有三人可以守住街亭,诸葛亮为何不用?

街亭之败因为演义将“挥泪斩马谡”一事放大,所以有了后世诸多的议论,而街亭之失按照诸葛亮自己的阐述来讲,错在于他自己,但这只是三军统帅的勇于承担责任,我...

真读三国,不看演义:街亭一战,诸葛亮为马谡镀金,真的有私心?

诸葛一生唯谨慎,不能因为一个马谡就否定诸葛亮的用人能力,相反,你看诸葛亮提拔的人才,如蒋琬、费祎、姜维等,都算的上一等一的人才。马谡这个人是蜀汉政权...刘。

以街亭的实际地理情况,马谡丢失街亭时,采取对敌措施有什么不当?

第一次北伐是诸葛亮胜算最大的一次北伐,当时曹魏自刘备死后,对蜀汉已经放弃了进攻政策,甚至连防守都慢慢地空虚,而诸葛亮出兵又具有突然性,所以蜀汉大军一出...

三国演义之蜀汉传奇中都有哪些人?

蜀国君主:刘备、刘婵。蜀国武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马岱、关平、王平、姜维、刘封、严颜、吴兰、雷铜、张翼、张嶷、诸葛尚周仓、陈到、。

诸葛亮几次出祁山几次伐中原?

诸葛亮为了复兴汉室,统一中原,从公元228年春到公元234年冬,先后从汉中出兵,五次北伐曹魏,也有说六次用兵的。但六次中,有一次是魏军主动进攻,蜀汉防守,...第。

刘备总兵力?

是15万兵力刘备最强盛的时候有15万兵马。在正史中,刘备真正的兵力并不足五万。在后世的一些史料中记载,公元263年时期,蜀国全国一共不到三十万户,也就是不到。

三国演义中蜀国所有的文臣武将

诸葛亮、庞统、法正、许靖、刘巴、蒋琬、费祎、董允、费诗、马良、杨仪、董和、郭攸之、秦宓、糜竺、诸葛均。武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标签: 蜀汉街亭马谡

更多文章

  • 鱼羊食人,悲哉无复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寡人,讽喻,道德经

    [摘要]:鱼羊食人,悲哉无复遗?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食人族”?为什么要吃人?-红网问答《日本新华侨报》的作者路卫兵曾经解释过——《墨子》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说“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意思是说,这个。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的翻译_作业帮3作品原文编辑梁

  • 明朝官话,明朝的官话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官话,明朝,江淮

    [摘要]:明朝官话,明朝的官话怎么说?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清官话听上去是怎么样的?明朝官话应该是“江淮官话”。在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后,仍然以“江淮官话”为准,但到明朝末年时期,官话已经受北京音影响较为严重了,但仍然与江淮地区发音较。明朝清朝以前说的什么语言?明朝清朝以前说的什么语言?我们国家是

  • 朱元璋因驸马违反“茶马法”将其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欧阳,驸马

    [摘要]:朱元璋因驸马违反“茶马法”将其处死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洪武大案公主结局?洪武大案中驸马欧阳伦因走私茶马谋取暴利被朱元璋处死,公主有孕最终守寡。洪武大案中驸马欧阳伦因走私茶马谋取暴利被朱元璋处死,公主有孕最终守寡。朱元璋明明很宠爱安庆公主,却为何执意要杀了她的丈夫?这还真不能怪朱元璋心狠,

  • 宋代白酒度数很低,与啤酒酒精度相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度数,武松,酒量

    [摘要]:宋代白酒度数很低,与啤酒酒精度相当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古代人酒量是不是特别大-迷失在2013的北京的回答打个比方,楼主你能喝多少啤酒呢?大概半箱。半箱子子就多不多?放到以前你也是好酒量。古代到宋代才出现白酒,但度数依然低得很,最高也就是一般劲酒的度数。古代人酒量是不是特别大-151***

  • 明代吴伟《渔乐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代,树枝,画家

    [摘要]:明代吴伟《渔乐图》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唐伯虎是明代第一画家吗?下面由我来分享一下我的个人观点。首先我们要是想了解唐伯虎是不是明代的第一画家,就要了解明代当时的画家人物做比较了!下面我们就由此了分析分析一下明代当。体现变化与统一的艺术作品?看看国画家是怎样画树的。在中国画的画谱中,历代画家

  • 北宋科学家沈括是妻管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后世,妻管严,沈括

    [摘要]:北宋科学家沈括是妻管严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沈括是北宋时期有名的科学家,为何有人说他是妻管严?沈括是后世公认的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可是他在世的时候却是一个有才却不讨好的官僚。结果妻子死后不久,沈括也离开了人世。沈括是后世公认的中国最伟大的科。沈括是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

  • 彭浚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状元,衡山,衡阳

    [摘要]:彭浚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岳麓书院名人排名?1、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2...1。古代湖南地区哪个地方的状元最多?当了状元都会去哪

  • 1644年4月25日 明末代皇帝崇祯自缢(明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崇祯,明朝,皇帝

    [摘要]:1644年4月25日明末代皇帝崇祯自缢(明亡)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最后一位皇帝是几几年死的?最后一位皇帝是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最后一个皇帝。称宣统帝,也称清废帝。宣统两次登基。于1967年死于癌症在北京去世。葬于清西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溥仪,。明朝灭亡的时间?1644年4月25日明朝(

  • 黄金时代:明王朝藩属国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琉球,都是

    [摘要]:黄金时代:明王朝藩属国时期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琉球什么时候成日本的?琉球至迟在12世纪,从原始社会步入了早期的氏族社会时代,称按司时代。12世纪,琉球出现南山、中山、北山三国,分别位于冲绳本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这个时期称。1890年是光绪多少年?1890年的英国,正是维多利亚时代,大英

  • 宰相系列:写了一百二十多封辞职信的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名利,李白,翰林

    [摘要]:宰相系列:写了一百二十多封辞职信的宰相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古代有多少不愿攀附权贵,淡泊名利的名人,请举例说明?首推“竹林七贤”之嵇康和刘伶。古往今来,不附权贵者众,而真正淡泊名利者寥寥无几。嵇康和刘伶,相比于“竹林七贤”其他五人,他们绝对是另类的存在。阮籍...李白一生都没有正经当过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