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牛李党争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牛李党争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530 更新时间:2024/1/16 15:53:18

[摘要]:牛李党争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晚唐时的牛李党争在争什么?唐朝又为何陷入内卷化呢?晚唐牛李党争的开始,是源于两次科举考试,第一次是在公元808年,唐宪宗时期,牛僧孺和李宗闵这两位仁兄在科举考试中言辞激烈,不仅怒批朝政,还点名指责当朝宰...李。夜雨寄北牛党和李党是什么?“牛李党争”是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称“朋党之争”。“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明朝党争是

晚唐时代的朋党之争,又名“牛李党争”,是指九世纪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从朝廷内部到地方政府、藩镇内部展开的广泛权力斗争。“党争”从宪宗朝开始,到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将近40年,武宗一朝,李党势力达到鼎盛,牛党成员纷纷被罢免;宣宗统治的前期,李党失势,其成员纷纷被贬谪到地方为官。

“牛李党争”的最终结果是牛党苟延残喘、李党成员离开中央而结束,有感于党争之祸,文宗皇帝发出“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的悲叹,其牵连之广、影响之深可见一斑。长达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以牛党元气大伤、苟延残喘,李党被贬谪为地方官,宦官、藩镇的势力大增,而宣告结束。

在开始正式的分析之前,先简单的科普一下:包括大唐王朝在内的中国古代朝廷内部的朋党之争所说的“党”,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即不是基于经济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共同利害关系而组建起来的,有严密组织、明确纲领和严格纪律的政治集团。古代的“党”仅仅是通过各种各样极其复杂的社会关系,诸如家族、出身、地域、同僚、同年、师生等等,联结起来的松散的利益团体,采取抱团的方式来追求权势和地位,仅此而已。

按照接受度较高的说法,党争主因有两个:1,出身不同。牛党的主要成员是通过科举考试而晋身官僚集团的士子,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李党的主要成员则主要出身于世家大族,依靠荫庇为官,代表的是旧贵族的利益;2,观点不同。集中体现在如何选拔、任用官吏和怎样对待割据的藩镇。

笔者认为,上述两个原因虽然都是客观成立的,但仅仅是党争愈演愈烈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特征,历史学家们将其归纳整理,称为原因,可实际上只能算是结果,而非原因。

要知道,古代的朋党结构松散,又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组织纪律,故而绝大多数成员都是骑墙派墙头草,完全利益优先,随时可以改换门庭的,并没有出身方面的顾忌。例如,按照日本历史学家砺波护的统计,牛李二党的主要成员当中,科举和荫庇为官的比例大致相当。

同样的,选拔官员是与所有王朝共生的问题,藩镇政策则在大唐延续了百多年,原本就是朝廷内部恒久不变的议题,观点不同或者相互转化很正常。

实际上,党争为祸的根本原因从其开始的时代便能发现端倪-始于唐穆宗朝!

穆宗的前面是宪宗皇帝,在位15年,意志坚强、雄才大略,既有抱负又具备相应的胆略和手段,是整个晚唐能力最强,成就最大的皇帝,在他面前,朝臣根本没有胆量去结党——皇帝软弱无能,根本没有办法压服朝臣!

此外,宪宗在位期间,开始大规模的任用宦官,同样的原因,他能够把宦官完全彻底的震慑住,但是后面的皇帝几任皇帝,穆宗、敬宗和文宗,都反过来受制于宦官,而宦官集团的规模和权力都在急剧地扩大,内部自然而然的分裂成不同的利益集团,这些集团为了确保优势地位,争先恐后的跟朝廷官员结盟,加重了党争之祸。

综上所述,晚唐党争之所以愈演愈烈,根本原因是遇上了几个软弱无能的皇帝,既受制于宦官,又不能驾驭朝臣,大权旁落,各路牛鬼蛇神当然要蜂拥而出,争权夺利。

关于“牛李党争的最终结果是什么”的问题

晚唐时的牛李党争在争什么?唐朝又为何陷入内卷化呢?

晚唐牛李党争的开始,是源于两次科举考试,第一次是在公元808年,唐宪宗时期,牛僧孺和李宗闵这两位仁兄在科举考试中言辞激烈,不仅怒批朝政,还点名指责当朝宰...李。

夜雨寄北牛党和李党是什么?

“牛李党争”是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称“朋党之争”。“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

明朝党争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

有明一代,“党争”可以说贯穿始终。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党争”的苗头已经显现。当时,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人中,以淮西人居多,而朱元璋本身也是淮人,故明朝...明。

唐代被卷入牛李之争的诗人是?

是李商隐。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在参与料理。

薛平贵生父是谁?

唐宣宗李忱(810年7月27日[28日]—859年9月7日[10日]),初名李怡,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宪宗第十三子,是一位很有作为的晚唐皇帝。长庆元年(821年)三月,李...长。

牛李竞争的大概内容?

牛李党争,通常是指唐代统治后期的九世纪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牛李党争,通常是指唐代统治后期的九世。

薛平贵他爸爸是谁?

薛礼,薛仁贵的父亲叫薛轨薛仁贵生于隋炀帝大业九年(614年),是南北朝时期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属于河东薛氏家族,曾祖父薛荣,官至北魏新野、武关二郡太守、都...

历史上的白马驿之变是什么情况?

白马驿之祸白马驿之祸是对唐末政局影响极大的政治事件。幕僚李振等人鼓动节度使朱温将唐朝廷中的30余名朝臣全部杀害。▲白马之变白马驿之变又称白马之祸,是。

明初党争争的是什么?淮西浙东两派实力差距巨大,朱标也早确定了太子之位,争什么呢?

本文先说说党争争什么,然后再说说淮西集团和浙东派党争以及淮西集团的覆灭。1、党争争什么呢?——身家性命在淮西集团和浙东派竞争之前,就已经有以中枢左丞。

唐朝诗人李商隐为何卷入“牛李党争”?

李商隐早年受到令狐楚的赏识,曾在令狐楚的节度使幕府中做事,并且因为令狐楚的资助才考上了进士。令狐楚死后,他又投到了当时为河阳节度使的王茂元的门下,王。

标签: 是指浙东白马

更多文章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简介,孝文帝是被气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魏,拓跋,文帝

    [摘要]: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简介,孝文帝是被气死的吗?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北魏孝文帝介绍?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67年10月13日-公元499年4月26日),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初姓拓跋,后改姓元。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孝文帝之死?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南北朝时期

  • 陈硕贞的历史评价,陈硕贞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魏,武则天,皇帝

    [摘要]:陈硕贞的历史评价,陈硕贞结局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比武则天早30多年登上皇位的女皇帝陈硕真,最终结局如何?陈硕真此女,在官吏贪污,百姓生存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封建迷信,起义称帝,最后兵败被杀,虽然有其进步性,但搞邪教造反这个事情,更多的体现的还是局限性。相...随后。除了武则天以外,还有称帝

  • 后宫秘史:皇帝竟派爱妃传授太子房中秘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禄山,宫女,磁带

    [摘要]:后宫秘史:皇帝竟派爱妃传授太子房中秘事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安禄山和杨贵妃有何关系?安禄山墓被打开,墓中为何有英文磁带?安禄山和杨贵妃有何关系?安禄山墓被打开,墓中为何有英文磁带?安禄山墓,只是现代挖掘的,疑似安禄山墓的一处地方但是,墓里面是真的存在有英语磁带,当然,...明成祖朱棣杀死三

  • 揭秘北齐高澄为何勒兵入宫烹杀侯景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魏,赫鲁晓夫,鲜卑

    [摘要]:揭秘北齐高澄为何勒兵入宫烹杀侯景儿子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侯景之乱时候景为何要灭王谢二族?侯景起兵夺取梁国都城建康,杀尽王、谢二族为代表的江东高门士族,直接原因是此前他投奔梁国时,请求和王、谢联姻,被梁武帝萧衍以其门第太低,毫不留情面拒绝,...高。梁国有一位公主,在丈夫死后,竟然生吃了

  • 史说《孤芳不自赏》(3): 和“楚北捷”有关的女人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原著,小说,晋国

    [摘要]:史说《孤芳不自赏》(3):和“楚北捷”有关的女人们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孤芳不自赏楚北捷历史原型介绍楚北捷原型是谁?电视剧《孤芳不自赏》中,楚北捷是十分厉害的人物,被人称之为“战神”。那么剧中的楚北捷有历史原型吗?楚北捷的历史原型是谁呢?钟汉良饰演的楚北捷是晋国战。孤芳不自赏哪几个人喜欢楚

  • 孙权一生做得最糊涂的事:二宫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孙权,陆逊

    [摘要]:孙权一生做得最糊涂的事:二宫之争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三国三巨头之一的孙权活了70多岁,为什么儿女都没得好下场?曹操、刘备、孙权是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三人虽是同时代的英雄,但年龄差距比较大,曹操生于公元155年,享年65岁,刘备生于公元161年,比曹操小6岁,享年63岁,...两派。曹操刘

  • 说说刘备为何非要傍着“中山靖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山,刘备,刘邦

    [摘要]:说说刘备为何非要傍着“中山靖王”?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中山靖王和刘备关系?中山靖王和刘备是祖孙关系。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是刘邦的27代孙,具体的说是刘邦生文帝,文帝生景帝,景帝生武帝,武帝生中山王刘胜,刘胜生刘贞,元狩六年封涿县。为什么小说作家经常喜欢用靖王?在许多历史架空的小说中,靖王

  • 扒一扒《锦绣未央》的真实历史(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魏,拓跋,锦绣

    [摘要]:扒一扒《锦绣未央》的真实历史(一)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锦绣未央的历史原型?锦绣未央唐嫣李未央历史原型是冯太后。冯太后(442-490年),名不详,汉族,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拓。锦绣未央真正的李未央是谁?锦绣未央唐嫣李未央历

  • 刺客系列:刺杀费祎的是失街亭的马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蜀汉,街亭,马谡

    [摘要]:刺客系列:刺杀费祎的是失街亭的马谡?!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街亭已经失守,蜀国正是用人之际,诸葛亮为何还要将马谡斩首呢?导语:诸葛亮主政蜀汉政权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之时,街亭之战,错用马谡,让他去防守关系战争全局成败的街亭,结果遭到惨败,发生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一...诸葛亮挥泪斩马

  • 鱼羊食人,悲哉无复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寡人,讽喻,道德经

    [摘要]:鱼羊食人,悲哉无复遗?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食人族”?为什么要吃人?-红网问答《日本新华侨报》的作者路卫兵曾经解释过——《墨子》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说“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意思是说,这个。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的翻译_作业帮3作品原文编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