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聚仁的一生:穿梭于海峡两岸的秘密使者

曹聚仁的一生:穿梭于海峡两岸的秘密使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62 更新时间:2024/1/20 2:26:40

曹聚仁降临人间七月,告别人间也是七月,一九五零年去香港后第一次回国也是七月,这是一九五六年。他踏进国门就首途北京。一辆浅绿色的小轿车,徐徐驶进西直门附近的马相胡同,在一个由寺庙改为民居的门前嘎然停住。这引起好事的邻居们的惊奇,这家的主人,虽在中央的一个部里工作,职位也属高干之列。但解放后的几次运动都光顾他。囚车不止一次在他家门口出现。但这不像囚车?就在邻居们指指戳戳议论时,小车里走出一个胖胖的斯文人。他和司机打了个招呼,就向屋里走去。

他刚迈上台阶,走进院子,院子里坐着一位老人,他拉着老人的手喊道“妈妈!”老人愣住了,仔细看了看,眼泪夺眶而出,颤声地答应“挺岫,你回来了。”他点点头“是我回来了。”眼圈旋即红了起来,来人就是曹聚仁。这里就是他四弟曹艺的家。这是他出国六年余后的第一次回国。在海外新闻从业人员中,他是第一个回国采访的。他初到香港时,对别人说,是因为对中共的城市政策感到“惊疑”,才定下的决心,自己愿意做一个不偏不倚的中立的观察者。

自然,他内心深处还别有一番话,到香港后的第四天,他就在《星岛日报》搞了个《南来篇》的专栏。首篇的第一句就是“我从光明中来!”这就引起人们惊疑了。“既然你在光明中,为什么要到香港来呢?”以后的一篇篇文章,他都是谈的上海解放后的形势,是有褒有贬的史家之笔,他陷在左右夹击的重围中,左派视他为大逆不道。写文章挖他的老底,指斥他为“反动文人。”一九五零年十一月十四日《周末报》有一首题为《赠乌鸦》的七律,是颇有代表性的。

诗仿鲁迅的《无题》,曰“惯投显贵过春时,颂主心劳鬓有丝,梦里模糊奴相泪,文坛高插龙旗。笑看志士成新鬼,跪向刀丛献颂诗。吟罢请封多赏赐,骨头有血染绸衣。”右的方面也同样对他不满。认为他的文章是给大陆帮忙的。台湾“中宣部”下令在港的宣传机构对他总攻击,一连攻击了五个月。说到这方面的情况,他笑着举了个例“有一位小姐,把那些批评我的文章给我剪存下来,竟有八百多篇。这数字够惊人的吧?”他问四弟曹艺。曹艺也笑起来:“我对你的情况有一比一根绳子,两边拉得紧紧地,一个人扶在中央,突然中央偏右断掉了,右端的人说你站左了。

左边的人则明明看你执着右端。你要居中,受些夹板气是必然的。”“对,对,你这比方不错,很有趣。”不过他另有说法“这根绳子嘛,我已经把它束在腰里做裤腰带了。”“我做我自己要做的事,不管别人怎样议论。”他又说尽管这样,理解他的人还是有的。周总理的宴请可以说明这一点。他曾记下这有意义的日子,一九五六年七月十六日。周来总理邀请他在颐和园夜宴。下午三时许,一对陪客就到了颐和园。他们是邵子和傅学文,邵力子与曹聚仁的关系介于师友之间。一九五零年曹聚仁去香港,行前曾与邵力子通信陪客中还有张治中。曹聚仁与他是旧相识。

“八三”上海抗战时,张治中是前敌总指挥,他是战地记者,主帅与记者相得无间。陈毅将军也是陪客。他俩相识在南昌。相互间各有推崇。曹聚仁说陈毅“他是了不起的人物,上马能式,下马能文,既是将军,又是诗人。”陈毅说曹聚仁爱作怪异之论,但不‘非常’也还‘可喜’。”主客之间也是旧相识。一九三九年,周恩来为清除新四军与三战区国民党军队之间的矛盾,以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身份来到东南,两人曾在金华中国旅行社有短暂的会见,一别已有十八个春秋。小车飞驰,曹聚仁从新侨饭店被接到颐和园。周恩来与陈毅早在那里迎候。略事寒暄就径赴玉澜堂。

周恩来建议泛舟湖上。他们在玉澜堂前上了游艇。他们乘坐的游艇,外形与太湖、西湖上的游艇没有说两样。里面陈设非常简单。这时夕阳衔山,斜晖抹在湖上,浮光耀金。湖上偶有几艘游艇擦船而过,但游客不他知这艇上有总理在“我们欢迎曹先生回来看看,我代表党和政府欢迎您。”周恩来说“是啊!我当上海市长,你离开了上海。一晃就是一六年。这欢迎礼今天才补行。”陈毅快人快语,曹聚仁心胸为之一畅,曹聚仁简单讲了这几年在香港的情况,带着委屈的情绪,周恩来说:“这些,我们都知道。现在我们去吃饭几位客人在那里等了。”游艇很快就到了清遥亭。

主客弃舟登岸,进听鹂馆。宴会设在这里,见到邵力子夫妇,曹聚仁大有意外之感。“邵先生,我正要来看您呢。”“没有想到吧?我们这样的安排。”陈毅笑着说。一位陪客张治中也过来相见。席上,主客谈笑风生,觥筹交错,很快就尽欢而散。餐后,主宾六人,重又泛舟昆明湖。游艇上并无电灯,用了几只大的电简照明。湖上水光月影,一片寂静就台湾问题,主客开怀畅谈。“国共有过两次合作,怎不可以有第三次合作呢?”

周恩来又继续说“台湾是内政问题,爱国一家,双方完全可以合作建设,我们对台湾决不是招降,而是彼此商谈。只要政权统一,其他都可以坐下来商谈,共同商量安排的。”客人们异口同声说“总理说得对,是这样。”邵力子注视着曹聚仁,说“这工作,你要多做些!”陈毅说“曹先生义不容辞。”曹聚仁点点头“聚仁当竭绵薄。”邵力子的话对他是另有一番深意的。

谈话在继续进行,时间在悄悄溜走。“总理,已经夜深了一位秘书在周恩来耳边轻轻说。主客归城时,月色正明。车经一丛墓家,周恩来以手遥指着说“这是元代耶律楚材之墓,他是创建北京的宰相,是位大政治家。这位当今的政治家,为什么说这番话呢?曹聚仁曾深深思索。

标签: 曹聚仁民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世纪黑暗吗 教会想干掉谁就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欧洲,中世纪,历史解密

    17世纪2月的一天清晨,中世纪末最伟大的思想家、天文学家布鲁诺在罗马著名的鲜花广场上,被处以火刑。在悲壮的钟声下,他向围观的人们庄严的宣布:“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真理终将战胜邪恶!”最后,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知道我的价值。”之后,刽子手残忍地用木塞堵上了他的嘴,然后

  • 揭秘:为什么刘伯温的下场比诸葛亮要悲剧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伯温,明朝,历史解密

    .刘伯温故里——南田,又称天下第六福地。刘伯温是历史上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他辅佐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建立大明王朝,被后人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可以说,在古代的谋士中,老百姓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和刘伯温。他们不仅智商高,还有一个很特殊天赋——能掐会算。也可以说,正是这项能力赋予了他

  • 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河姆渡文化,半坡人,历史解密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1973年,第一次发现于浙江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镇,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

  • 江国的遗址在哪里?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江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据史料记载和专家考证,古代江国位于正阳境内,领土疆域在淮河流域一带,其都城遗址在而今的大林乡涂店村,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1.2公里。在古城遗址内,曾出土有商、周时代生活用陶器残片。公元前623年,楚国灭掉江国,江国子孙纷纷外逃,流落外地,以国为姓,始有江姓。在最近几年的寻根认祖活动中,国内外的一些江

  • 揭秘:古代皇帝是怎么给官员发工资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从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时间大约经过了3000来年,然而这期间,诞生了无数的王朝和皇帝,根据统计,历史上能够记载有名的皇帝就500多位。这些皇帝有昏君有明君,更有千古一帝。古代距离我们时间久远,想要了解古人的生活可是非常不易的,只能通过史书记载或者文物来了解古时候。对于古代,我们有一个疑问,就是

  • 清史上立下汗马功劳的多尔衮当,真是被孝庄皇后母子所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多尔乃是清朝初期的摄政王,也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个大功臣。身为当时清朝时期的统治者,多尔衮的死因是简单不过了,那就是出去游玩狩猎的时候不小心因坠马而伤势很严重最后不治而亡,去世的时候才39岁。在那时候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被孝庄和顺治帝母子用阴谋陷害而死。那么下面我就来说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多尔衮是顺治帝时期

  • 古代太后一般都做什么事情 他们一般都做什么事情打发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太后,历史解密

    古代太后都干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知道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当然也是有母亲的。皇帝的母亲我们知道是太后,但是皇帝的目前分为真实的母亲和名誉上的母亲。有时候这两者并不一定是同一个人。比如皇帝去世后太子即位,皇后就变成太后了,但是太子未

  • 古代历史上世家大族颇多,为什么陇西李氏能名列前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陇西李氏,唐朝,历史解密

    在历史的发展中,慢慢形成了一种家族文化,这种文化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很长久的过程。在古时候,每个家庭生的娃都比较多,一代一代积累传承下去,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每个家族在无形中都会形成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习俗,以及定制家族的规章制度。在每一个朝代的历史进程中,家族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并

  • 明朝最悲哀的皇帝:隆武帝朱聿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隆武帝,明朝,历史解密

    1644年,北京城陷落的消息传到南京后,明朝的一些大臣拥立朱明宗室重建大明政权,史称“南明”。南明先后有四位皇帝、一位监国,其中有一位皇帝的经历非常悲惨,甚至可以说整个明朝历史上最可悲的。此人胸怀大志,洞悉社会的种种问题,可就是没有机会一展抱负,最后落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下场。此人就是南明的隆

  • 华夏民族有着哪些传说?是怎么演变成后来的汉族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民族,汉族,历史解密

    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是远古华夏部落,先后出现了燧人氏、有巢氏等部落首领。约公元前5000年,发大洪水,人口大减,中原的幸存者伏羲-女娲部落流转到关中(即后来的华族),另一部分幸存者流转到秦岭以北(即后来的夏族)。洪水退后,原居住在东部的东夷族西进,南方的三苗部落北进占据了中原到海滨的广大地区。华夏族东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