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什么会饿死?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什么会饿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08 更新时间:2023/12/22 15:04:37

春秋初期,即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齐桓公依仗雄厚实力,用管仲的谋略,以“尊王攘夷”为号令,不断发展齐国势力,到了公元前651年,齐桓公通过“葵丘会盟”,霸业达到了高峰,他也因此成为春秋时期的排名第一的霸主。

但是,齐国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却在管仲死后迅速下滑,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为什么会饿死在高墙之内无人问津?一代帝王何以沦落到如此下场?这与齐桓公不听管仲规劝有关。

刚开始,齐桓公也还是个励精图治的好国君,在管仲的协助下,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桓公也成了五国霸主之首。但是,齐桓公偏偏有个毛病,也可以说是个癖好,身边总少不了四个宠臣,也有说齐桓公把他们收作男妃,时间久了成了一种依赖。

看到这四个宠臣整日服侍在齐桓公左右,基本上控制了齐桓公的思维和行动,管仲非常忧虑,就想借机会提醒一下齐桓公,以免齐国毁在这四人手中。

这个机会直到管仲病得快不行了的时候,管仲才要求晋见齐桓公。看管仲到了弥留之际,齐桓公也是非常焦急,就认真询问说:“您现在病得不轻,对我治理国家还有什么要指教的呢?”

管仲微弱地回答说:“希望大王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和卫公子方。”

齐桓公最不舍的就是这四个宠臣,听管仲说要疏远他们,心中有些不快,就解释说:“你说的这个易牙,为了让我能吃到世间的美味,把他自己的儿子蒸了给我吃,他这样的忠心还要怀疑吗?”“竖刁不惜把自己阉割了来服侍我,我也不能怀疑他。”“常之巫会预料生死,又会消除疾病,这样的能人世间难能找到。”“卫公子启方已经跟我十五年了,他父亲病死了他都不愿回去看看,把我看得比他父亲还重,我更没有疏远他的理由。”

管仲早知齐桓公宠幸这几个人,还是极力劝告说:“没有哪个父母不喜爱自己的孩子,易牙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大王呢?”“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人之常情,竖刁连自己身体都不爱惜,又怎么能够爱惜大王您呢?”“生死有命,疾病无常,大王不听从命运的安排,遵循事物的本来规律,而专门依赖常之巫搞的那些鬼把戏,这样放任他,以后他就会骄横得无法无天,为所欲为了。”“卫公子跟易牙一样,他连自己的父亲都不爱,怎么可能爱大王忠诚于您呢?”

听了管仲的一番肺腑之言,齐桓公有些为难,他还是遗憾地说:“这些人有的都跟了我好长时间,为什么从前你没这样劝告我呢?”

管仲考虑了一会,吃力地说:“河岸的大堤可以挡着大水,不让它泛滥成灾,我身体好的时候帮大王管理着政事,就像这个大堤一样,多少能挡着他们一点,起码可以阻止他们在您面前胡作非为。如今,我这座大堤就要垮了,水就会泛滥成灾,所以您要当心啊。”

见管仲说得无懈可击,齐桓公只好答应说:“那好吧。”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了,齐桓公想起管仲说的话,就把这四个人都撵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齐桓公像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吃得也不香,朝中事务也乱了套,又开始怀念起那几个人,于是过了三年后,他找了个理由把四人又请回朝里,心里还默念着说:“也许管仲说得太过分了。”

可是,这四个人再次回到朝中,就不像先前那么忠心了。仅仅过了一年,齐桓公就得了一场大病,常之巫就在宫中制造谣言说:“桓公将在某日死。”随后,他们四人一起作乱,关上宫门筑起高墙,不让宫中与外界联系,齐桓公被关在宫内连口水都喝不上。

紧接着,卫公子以齐国的1000户名册作筹码归降卫国,刘桓公听了更是气得不行,他后悔没有听进管仲当初的规劝。在这种焦虑的环境下,一代霸主齐桓公被活活地饿死在高墙之内,身边连个服侍的人都没有,以至死了67天后才被人收殓。

所以说,交人做事不要被眼前的现象所迷惑,一定要看清事物的本质,有时候忠言逆耳反而能救人一命。

标签: 齐桓公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齐唯一的好皇帝,登基两年后就摔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齐,南北朝,历史解密

    北齐给后世的形象都是非常负面的,因为北齐统治黑暗,历代皇帝动不动就做出禽兽不如的事情,所以有着绝无仅有的“禽兽王朝”的称号。其实北齐没有后世所说的那么不堪,至少北齐出了一位兰陵王高长恭,他是北齐仅有的一股清流,在他身上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完美的人格魅力等,一直为后世所津津乐道。不过高长恭不是北齐皇

  • 明朝这个皇帝打得日本300年不敢出门,却被骂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盛产“昏君”的朝代之一。明朝的皇帝总有一些私生活上的小癖好,又不控制言官舆论,因此很多皇帝总是被大臣骂得狗血淋头。明朝的嘉靖皇帝,热衷得道修仙,二十几年不上朝。谁知他的这一纪录很快就被打破,嘉靖皇帝的孙子,万历皇帝保持了整整三十年不上朝的记录。万历皇帝三十年“不郊,不庙,不朝

  • 古代双方交战,高挂免战牌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在许多演义和评书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节,双方正在交战,忽然一方出了点问题,不想打了,主将一声令下高挂免战牌,结果就可以换来一段时间的平静。在古代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吗?免战牌真有这么神奇?免战牌上当然没有魔法,交战双方也不会这么讲礼貌,见到对方挂出一个小牌子就不打了,等对方休养生意这种情况是不可

  • 太平军进攻南京时,守城的清朝官员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太平军,清朝,历史解密

    太平军在金田起义以后,经过数年的时间,不断的和清军战斗。咸丰二年正月初三,太平军把所虏来的少少壮男女全部带上船,水陆并进往金陵开去,一路上所过州县村庄无一幸免全被蹂躏。等到了金陵附近,太平军突然画风突变,告诉老百姓们不要惊慌,照旧生活,照旧买卖,每次购买货物的时候,太平军将士都是按市场价购买,见到乞

  • 王政君定亲两次,两个丈夫为啥都无故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政君,汉朝,历史解密

    王政君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父亲曾出任廷尉史,祖上是齐国的贵族。母亲是王禁的原配正妻,但是他妒忌心太强,容不下其他的妾室,于是和王禁合离以后,改嫁给苟宾为妻。王政君未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曾经梦到,一轮圆月迎面扑到自己的怀内。王政君十四岁的时候,出落的亭亭玉立、性格温顺可人,貌美聪慧。父亲王禁给他许了一

  • 什么才叫真正的礼贤下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礼贤下士,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大批贤明的君主。尽管封建制度不够完美,不像今天的共和,人人平等。但是,在那个年代,君王们已经做到了最好了。但是,光靠他们自己就够了吗?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人的辅助,还需要有人来指出缺点,自己在改正。明君和昏君最大的区别并不是自己有没有缺点,有没

  • 韩信当年穷得吃不上饭,他为什么不去打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汉朝,历史解密

    西汉淮阴侯韩信年轻时不过是一普通的平头百姓。当时的韩信,没有任何人的举荐,所以不能被推择为吏,又没任何人自助本钱,所以没法去经商,韩信还没田地,所以不能在家务农,最后穷得连饭都吃不上,整天四处吃白食,受尽了白眼。据记载,韩信身材高大,照理说,身材高大的人一般都一把子力气,最起码是可以靠一身力气吃饭的

  • 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索布扎二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非洲,斯威士兰,历史解密

    一夫多妻、买卖婚姻作为一种文明的陋习,曾经长期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历史当中。只是到了近代,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加之各国立法禁绝重婚现象,这陋习才在多数国家得以消失。然而在某些亚非国家,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这陋习却顽固的保持下来,并不断焕发新生。在这些国家,女人数量的多少,往往是衡量一个男人财富

  • 他身为康熙的皇长子,却被圈禁26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的第四个皇帝,也是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在整个大清朝的皇帝当中绝对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皇帝,这位六岁登基,十五岁就收拾了辅政大臣也是著名的权臣鳌拜,接着就是力排众议也是历经艰险的平定三藩,剿灭葛尔丹,收复台湾,并且在治理黄河,疏通漕运,休生养息,让百姓安居乐业方面也是做

  • 前凉是如何经营西域的?为何西域如此服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北朝,五湖十六国,历史解密

    西域作为中国领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受到了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其中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就是其中经营西域的佼佼者,前凉经营西域的这一时期在西域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那么,前凉是如何经营西域的?它的经营举措对西域及西域与中原的交流起到了哪些作用?01 扎根凉州从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