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北京遇“霾灾”:明清派官员祭天禁屠宰

古代北京遇“霾灾”:明清派官员祭天禁屠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872 更新时间:2023/12/23 0:20:46

[摘要]:古代北京遇“霾灾”:明清派官员祭天禁屠宰是一段元朝历史的历史,古代有没有雾霾?古代的雾霾是怎么形成的?-倩倩妹的回答-...古代有没有雾霾?古代的雾霾是怎么形成的?共1个回答写回答生活爱好数码农牧宠物美妆美食旅游汽车法律金融游戏母婴健康运动教育倩倩妹在二。【(2013•云南)阅读有关北京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

雾霾对空气质量的污染,如今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眼下,除了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工地扬尘的严控,为期三个月在全市范围内对餐饮油烟的专项整治行动也将全面展开。“雾霾”天气始于何时?历史上有关于北京雾霾天气的记载吗?

元至元六年“雾锁大都”“都门隐于风霾间”

北京地处我国的北方,气候干燥,尤其是冬季漫长,且北距沙漠不过200多公里,很容易出现雾霾天气,史称“霾灾”、“雨霾”、“风霾”、“土雨”等。《北京气象志》、《北京灾害史》、《元史》、《明实录》和《清实录》等史料中多有记载。

目前对其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元朝。据《元史》记载:元天历二年(1329年)3月,由于前年冬天没有降雪,春天又少雨水,天气异常干燥,导致“雨土,霾”,“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至元六年(1340年)腊月,“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城)门隐于风霾间”,“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由此可见,元代史籍中所记述大都城的这两次“霾灾”,持续时间较长,能见度很低。

明弘治十年“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官军半掩城门以遮霾尘”

到了明代,有关“霾灾”的记载逐渐增多。明成化四年(1468年)初春,《明宪宗实录》记载:“今年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连日狂风大作,尘霾蔽空”。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丁末,京师阴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后阴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运舒缓,京师官仓存米告急。”弘治十年(1497年),礼部奏:“京师去冬恒燠无雪……今春狂风阴霾”。“西直门外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官军半掩城门,以遮霾尘。”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辛酉,京师风霾。闰二月壬戌,京师风霾,四月癸亥,大学士张四维等言:‘风霾陡作,黄沙蔽天。’”“五日不见西山之踪,有饥民入城而乞,寺院善者施之。”类似记录明代北京地区“霾灾”的多达数十次。

嘉庆十五年“琼岛雾锁霾封”“煤山隐于风霾土雨”

清代也发生过多次“霾灾”,康熙六十年(1721年),“今日(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如此大风,榜必损坏。”嘉庆十五年(1810年)“京师入腊月以后,时有雾起霾升,连宵达旦,宛平、大兴具有上报。”“琼岛(今北海)雾锁霾封,难见真容,煤山隐于风霾土雨,宫人隐于殿中,时有探望。”咸丰六年(1856年),“入冬以来,雪少雾多,土雨风霾时临京师,以昌平、宛平为浓重。”总之,每隔几年“霾灾”便会光临京城,多集中在冬季和春季。

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雾霾的认识极少,所以对雾霾的程度、浓度、范围和危害等,只能凭感觉,且只记录灾情,对于如何预防“霾灾”,没有什么记载。

元代以前史料中

为何鲜见“雾霾”?

为什么元代以前史料中很少见到的雾霾,而在明清时期雾霾却时常光顾京城呢?有气象学家研究认为:一是元代以前有关北京地区的气象资料记录极少,特别缺少“原始气象资料”的记录和整理,明清时期才逐渐增多;二是与北京的地理有很大关系。北京地势三面环山,由西北向东南形成一个“北京湾”,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处于平原开阔地带,大气容易形成一片逆温层,无风、气象条件极其稳定,雾气、风霾最易集结。三是元代以前北京地区没有形成较大的城市规模,人烟稀少,出现雾霾天气相对较低。四是明代以后随着城市规模扩展,建筑物不断增加,空气流动速度下降,雾霾发生的几率相应提高了。

古人对雾霾灾害的认识很肤浅,人们多认为是老天爷降的“霾灾”,所以多求神灵保佑,“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

明清两代,帝王遇有“霾灾”出现时,多遣文武群臣斋戒三日,并禁天下屠宰,或派文武官员到天坛祭天,以求天神驱散风霾,并降甘霖。“霾灾”最大的危害是影响交通运输,古代也是如此。明清时期盛行漕运,也就是使用运河的船只把粮食送进京城,“霾灾”一发生,水路难通,京城的粮仓存储量急剧减少,时有告急。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据传光绪年间京城曾出现一次严重的“霾灾”,数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而民间遇有“霾灾”出现时,人们多到龙王庙前拜求龙王“驱霾祈雨”,并在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

关于“古代北京遇“霾灾”:明清派官员祭天禁屠宰”的问题

古代有没有雾霾?古代的雾霾是怎么形成的?-倩倩妹的回答-...

古代有没有雾霾?古代的雾霾是怎么形成的?共1个回答写回答生活爱好数码农牧宠物美妆美食旅游汽车法律金融游戏母婴健康运动教育倩倩妹在二。

【(2013•云南)阅读有关北京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

(1)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2013年3月15日。

北京文化的前世今生?

白天喧嚣,黑夜平静,北京的夜晚坐满无家的灵魂。香烟被点燃,白色烟雾升腾,“迷雾”中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正在搬运行李。面对撕烂的招牌,砸碎的玻璃,还有搬...和。

史书上的“南方瘴气”是什么?

古代特别是南宋之前占据统治地位的强势文化在黄河流域,南方的长江流域的文化会比较弱一些。当时朝廷自然是以北方人为主,贬官就将他们往南方赶。古代的老百姓。

福州地区的“三坊七巷”是历史文化的瑰宝,被誉为“明清古建...

(1)在邻家发生火灾时,封火墙能隔离可燃物,故填:C;(2)①纸火锅烧不着是因为加热的过程中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故填: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②酒精完全燃。

世上真的有妈祖的传说吗?

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口,有一个美丽的岛屿叫湄洲岛。岛上有一座巍峨雄伟、金碧辉煌的庙宇,供奉着世界闻名的“海神”妈祖。妈祖出生于仕宦之家,是。

 1405年,朱棣派透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此后郑和又六次下西...

(1)第一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这个时代明清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圈内大体保持领先地位”、“此后郑和又六次下西洋”,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丝绸之路。

历史上被称为“无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结了冰霜,具体是什么情况?

0万人。...粮食金贵得让人叹息,为了生存和活命,欧洲各地抢夺粮食者此起彼伏,“抢夺粮食”最严重的莫过于瑞士。英伦三岛粮食大量欠收,家畜大量死亡。无夏之年,。

澳洲大火烧了210天左右,无数动植物绝望哀嚎,为什么不人工降雨呢?

人工降雨虽然有“人工”两个字,但这并不代表人类可以凭空降雨,所谓人工降雨,说白了只能算人工增雨。也就是说,当某一地区有雨云时,或者是雨云经过该地区是,...超。

诗歌死了吗?

你在我的心上,我亦在你的眼中!寒冬里总是想念盛夏的骄阳酷暑里却又怀念深秋的凉爽谁在你的心上,你又在谁的眼中独坐窗前,迷蒙的睡眼,手边的咖啡斜风细...一。

标签: 人工降雨妈祖雨云

更多文章

  • 赵孟頫楷书,元代赵孟頫《小楷字帖》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书法,小楷,楷书

    [摘要]:赵孟頫楷书,元代赵孟頫《小楷字帖》欣赏是一段元朝历史的历史,赵孟頫楷书代表作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楷书代表作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胆巴碑》、《赤壁赋》、《道德经》等。其中的《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是赵孟頫楷书的巅峰。赵孟頫最好的楷书作品?《帝师胆巴碑》是赵孟頫63岁时奉元仁宗皇帝敕命,为龙

  • 少年成吉思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朝,成吉思汗,蒙古

    [摘要]:少年成吉思汗是一段元朝历史的历史,元朝名将?2.赤老温,又称齐拉衮,蒙古国大将,逊都思氏,锁儿罕失刺之子。蒙古“四骏”之一。在少年成吉思汗被泰亦赤兀族追击之际掩护其脱险,获得信任。曾与博尔术等一...成吉思汗的大将们排名?1、木华黎木华黎(Muqali,1170年—1223年),又作木合里

  • 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就尝到了西方武器的厉害,大清真的“无视”且“不引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王朝,盛世

    [摘要]: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就尝到了西方武器的厉害,大清真的“无视”且“不引进”?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为何有人说“康熙盛世”下的雅克萨大捷是比失败更糟的胜利?我是萨沙,我来回来。雅克萨大捷是一场很可笑的所谓胜利,这要分为几点来说。第一,就是惨胜。两次雅克萨之战,打的都是一塌糊涂。第一次,3000清

  • 见证成吉思汗西征的金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后羿,成吉思汗,荣耀

    [摘要]:见证成吉思汗西征的金币是一段元朝历史的历史,成吉思汗为什么卖18888金币?出厂价就是18888,而且成吉思汗带坐骑。成吉思汗的技能非常强悍,后期伤害爆炸,而且有视野支持,并且大招有很强的暴击伤害,后期基本可以两箭带走一个。成吉思。成吉思汗钱币最新价格?成吉思汗纪念币为1/3盎司精制金币,

  • 朱元璋的文字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字狱,朱元璋,洪武

    [摘要]:朱元璋的文字狱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清两代“文字狱”的区别?明朝文字狱只是朱元璋和朱棣偶尔搞一下。清朝文字狱是入关以来到嘉庆亲政150多年间的“基本国策”之一,上到皇帝下到平民大家一起搞。光乾隆时期就制造了130。古代的文字狱是怎么回事?“文字狱”:就是以文字的形式而设的“监狱”,多少忠

  • 清朝时满汉全席菜品数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族,满族,满汉全席

    [摘要]:清朝时满汉全席菜品数量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满汉全席多少菜?满汉全席一般上菜108道,包括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南菜含30道江浙菜,12道福建菜,12道广东菜。北菜有12道满族菜,12道北京菜,30道山东菜;也有说法是满汉全席...满汉全席一共有多少道菜?满汉全席共有108道菜,其中南方

  • 明朝公主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公主,平阳,明朝

    [摘要]:明朝公主大全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朝最美的公主?汝阳公主,朱氏,名不详,中国古代明朝时期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女,生母郭惠妃,与蜀献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同母。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朝最有名的公主是谁?崇祯皇帝的次女——长平公主长平公主名气比较大,各种关于她民间传

  • 专诸鱼腹藏剑刺吴王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吴王,的是

    [摘要]:专诸鱼腹藏剑刺吴王僚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鱼肚藏剑道理50字?鱼腹藏剑指的是一历史事件,发生于春秋时期吴国,该事件指的是吴王阖闾为了登上王位而指使专诸鱼腹藏剑杀死了吴王僚。鱼腹藏剑指的是一历史事件,发生于春秋时。鱼肚藏剑读后感?鱼腹藏剑指的是一历史事件,发生于春秋时期吴国,该事件指的是吴王

  • 朱瞻基时期明朝对海外的探索和交流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明,明朝,洪武

    [摘要]:朱瞻基时期明朝对海外的探索和交流有哪些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你怎么看明朝的海外贸易?明朝的海外贸易,可以分为前期的朝贡贸易和中后期的私人海外贸易,以下具体说明。明前期的朝贡贸易明初实行海禁,严禁民间私人贸易。在明朝开国以后一个很长的。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热衷斗蟋蟀,却为何被史学家评价为功绩

  • 清朝的发祥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发源地,女真,清朝

    [摘要]:清朝的发祥地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大清是东北吗?大清是指整个大清朝,东北只是清朝的发源地。大清是指整个大清朝,东北只是清朝的发源地。两朝文化发源地?一国两朝发祥地——哈尔滨01、金源文化女真族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之后,于1125年灭亡辽国。此后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