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徽宗办慈善,为何反遭陆游痛批?

宋徽宗办慈善,为何反遭陆游痛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08 更新时间:2024/1/15 13:36:33

[摘要]:宋徽宗办慈善,为何反遭陆游痛批?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从科举失败到黑暗官场,浅析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为何会一生疾苦?喜欢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对“陆游”这个名字感动陌生,他一生都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都致力于收复山河,堪称中国古代最豪横的爱国诗人。即便到了临终前,还心有不...宋徽宗在位时的诗人?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两大词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宋徽宗赵佶创立了瘦金体宋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巿,蔡襄,蔡京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

近读美国汉学家伊沛霞(PatriciaBuckleyEbrey)的《宋徽宗》一书,发现她给了宋徽宗极高的评价。伊沛霞不否认宋徽宗存在“虚荣”、“过分自信”这类缺点,但她认为,宋徽宗仍是一个很伟大的皇帝,理由是:

“作为皇帝,徽宗应该为他的雄心壮志,以及对许多崇高事业的支持而受到称赞。当时的全国学校教育制度,以及为病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的慈善救助,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还有编印书籍也值得称道……”①

这显然与多数中国人对宋徽宗的印象,是大不相同的。

该书的第四章中,有一个小节专门介绍宋徽宗为宋朝民众提供的“慈善福利事业”。伊沛霞说,宋徽宗与他的宰相蔡京一起讨论如何“为穷人、残疾人和病人提供慈善福利”,然后创办了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三大前代未有的福利机构。具体来说:

(1)居养院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向那些无法维持自身生计的人提供食品、衣服和住处,尤其是没有成年子女的寡妇和鳏夫,以及孤儿和弃儿”。按当时的规定,成人每人每天可以领取0.7升大米,儿童减半,每天还有十钱的小额现金,冬天每天有五钱的取暖费。

(2)安济坊提供的是基本医疗保障。该机构相当于一种为穷人设置的治病医院,安济坊的管理条例“要求医师记录他们收治病人的数量,以及死亡人数,并基于这些记录信息奖赏和提拔那些最成功的官员,例如,一名每年收留五百至一千名病人且病人死亡率不高于20%的官员,每年可以获得五十贯的奖励。”同时,该机构收容隔离病人,也有防范瘟疫蔓延的功能。

(3)漏泽园旨在为城市贫民提供安葬之地,也就是公墓。机构的管理条例规定“官员应记录每块穴地埋葬的死者信息,且每个墓穴至少要挖三尺深。和尸体一起下葬的标志上要记录死者的姓名年龄和埋葬日期。”

这些福利机构,如果按其设计初衷正常运转,自然会需要相当规模的资金支持。伊沛霞说,“政府如何为这么大规模的福利事业提供资金呢?这似乎要归功于蔡京在财政管理上的奇才”。②

图:宋徽宗赵佶

确实,这三大机构是宋徽宗与蔡京所创,二人围绕着这三大机构,也耗费了不小的财力与精力。但遗憾的是,这些机构并未给民众带来多少真正的实惠,反成了两宋之交有识者们的批评对象。比如陆游曾引用了当时的流行语,说这三大机构的实质,乃是“不养健儿,却养乞儿;不管活人,只管死尸”。③

与陆游年龄相仿的洪迈,则记下了一出讽刺杂剧。剧中,演员们分别扮成儒道释的代表,各自赞颂本派的学问。儒者说自己的学问是“仁义礼智信”这五常;道者说自己的学问是“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僧者说自己的学问比前两人都要深邃,是“生老病死苦”这五化。前两人不服,拿五化挨个质询,僧者回应说:“生”就是朝廷建了学校让人有地方读书,“老”就是朝廷建了孤老院让老人有地方养老,“病”就是朝廷建了安济坊让人有地方看病;“死”就是朝廷建了漏泽园让尸体有地方掩埋。问到什么是“苦”,僧人却闭上眼不说话了,催促再三才皱眉答道:

“只是百姓一般受无量苦。”

洪迈说,台下的宋徽宗,受了这般讽刺后,“为恻然长思,弗以为罪”,不开心,沉默许久,但没有责罚台上的杂剧演员。当然,宋徽宗是否真的看过这出讽刺剧,已无从考据;但洪迈这些知识分子很喜欢这出杂剧,是毋庸置疑的。

就字面涵义来看,居养院、安济坊与漏泽园,明明都是很好的福利政策。何以到了陆游、洪迈这些人眼中,却成了恶政?对此,陆游有一段简略的解释。他说:

“崇宁间……置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所费尤大。朝廷课以为殿最,往往竭州郡之力,仅能枝梧。谚曰:不养健儿,却养乞儿;不管活人,只管死尸。盖军粮乏、民力穷,皆不问,若安济等有不及,则被罪也。”

大意是:宋徽宗崇宁年间,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居养院、安济坊与漏泽园,花了很多钱。朝廷对这件事的执行考核得非常严格,许多州郡耗尽了人力财力,才得以勉强过关。所以民间有俗语讽刺说:不养健儿,却养乞丐;不管活人,只管死尸。军粮不够吃,民力已耗尽,这些事地方官府都可以不管不问,但安济坊等事,如果做得不到位,上面不满意,地方官府可就要获罪了。

这种只向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考核制度,最后带来的是一种荒诞的结果。《宋史》里说,“蔡京当国,置居养院、安济坊,给常平米,……州县奉行过当,或具帷帐,雇乳母、女使,糜费无艺,不免率敛,贫者乐而富者扰矣”⑤地方官府为了应对考核,也为了借机敛财,把正常的福利救济搞成豪华大餐,不但给屋子装修上帷帐(一般只有富贵家庭才用得起),还给受救济者雇请乳母与女仆,搞得穷人很开心(好享受)、富人很烦躁(要出钱)。

图:宋徽宗《桃鸠图》

其实,宋徽宗自己后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1109年,他在诏书里说:

“闻诸县奉行太过,甚者至于设供张,备酒馔,不无苛扰,其立法禁止,无令过有姑息。”

大意是:我听说地方州县执行得太过火了,甚至有些地方在救助贫民时,搞起了宴会,办起了酒席,以后不许再这样干了。

1110年,宋徽宗又在诏书里说:

“比年有司观望,殊失本指,至或置蚊帐,给酒肉,食祭醮,加赠典,日用既广,糜费无艺,少且壮者,游惰无图,廪食自若,官弗之察,弊孰甚焉。”

大意是:往年有关部门干的事情,实在是太离谱,竟然到了给受救助者置办蚊帐、提供酒肉的程度,钱花得毫无节制,助长了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的懒惰,他们成天游手好闲,白吃白喝,地方官府全然不管,实在是太过分。

1120年,宋徽宗又下诏:

“有司不明先帝之法,奉行失当,如给衣被器用,专雇乳母及女使之类,皆资给过厚,常平所入殆不能支。天下穷民饱食暖衣犹有余峙,而使军旅之士廪食不继,或致逋逃四方,非所以为政之道。”⑥

大意是:相关部门不明白政策精神,在具体实施中出了许多问题。比如给救助者提供衣服被子和家具器物,还给他们雇佣乳母和女佣,如此这般做得太过了,国家的常平仓利息根本负担不起。天下的穷人吃饱穿暖还有剩,军队里的士兵却吃不上饭纷纷逃跑,这样搞是不行的。

其实,之所以搞出给受救助者提供华服美屋、乳母女仆这种荒唐之事,与“有司不明先帝之法”之类毫无干系,关键仍在陆游所说的“朝廷课以为殿最”这几个字。

按宋徽宗的规定,开封城内由“提点刑狱司”负责检查这些福利机构的具体执行情况,御史台也有弹劾的权力;京城之外由“提举长平司”负责监督,其他部门也可以举报。这些情报网,让宋徽宗了解到了许多营私舞弊的情况。比如,1106年,他发现有些州县刻意控制安济坊、漏泽园的救助人数,还用无病之人和已下葬之人填在表册里充数,来应付考核,他随即下诏对这些人“杖一百”。同期,他还发现有些州郡的漏泽园为节省人力选择浅埋尸体,导致其很快就裸露在外,又下令制定了必须至少深埋三尺的标准,命各级机构严加审查。

为了刺激地方官府的积极性,宋徽宗还将居养院、安济院办得好不好,搞成地方官员能否越级升迁的捷径。比如溧阳县知县仅仅因为将居养所的屋子分成男女两个版块,就得到了“转两官升迁”、“进官三等”的超额奖励;另一位“左班殿值”蒋迪,则因为办理安济院不力,被徽宗下诏降官一级诏书未提及蒋的具体劣迹,可知他的办理不力乃是一种笼统的印象。如此这般引导之下,地方官府为了竞争出位,自然会绞尽脑汁,将提供基本救助搞成提供华服美屋与乳母女仆。

宋徽宗与蔡京还曾试图对居养院、安济院与漏泽园实施“数目字管理”。比如安济坊里的每名医生都会有一本“手历”,上面记载了这名医生经手医治的患者的痊愈数和死亡数。每年岁末考核时,就拿“手历”里的治愈率和死亡率来做依据,不合格者要接受惩处。问题是:这种想当然的“手历考核”,并不符合医学常识有些病患者可以自愈,而有些病无论医生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治愈,所以它推行下去之后,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各地州县不约而同弄来一批批无病之人,装模作样进到安济院中看病,然后装模作样“痊愈”,以完成“数目字管理”中的治愈比例。更有甚者,还发生过这样的荒唐事:

“当安济坊法行时,州县医工之良者,惮于入坊。越州有庸医曰林彪,其技不售,乃冒法代它医造安济。今日傅容平当来,则林彪也;明日丁资当来,又林彪也;又明日僧宁当来,亦林彪也。其治疾亦时效,遂以起家,然里巷卒不肯用。比安济法罢,林彪已为温饱家矣。年八十余乃终。”

图:陆游对庸医林彪的记载

这段故事出自陆游的见闻。大意是:宋徽宗时代推行安济坊时,各地州县的好医生们都不肯进坊工作(显然,这种现象基于两个原因,一者是如前文所述,对医生的考核不符合医学常识,一者是许多医生害怕数据统计,对自己能否达成朝廷规定的痊愈率并无信心)。越州有一个叫林彪的庸医,没有病人愿意找他,于是他就冒用其他医生的名字去安济坊里混吃混喝。今天该傅容平到安济坊给人看病,来的是林彪;明天该丁资到安济坊给人看病,来的也是林彪;后天该僧宁到安济坊给人看病,来的还是林彪。这人治病有时候也有点效果(多半是碰上了自愈,或遇上州县官府用健康者代替病人来凑数),但街坊四邻还是没人敢找他看病。等到安济坊政策废除,这林彪已混成了一个温饱之家。他活到八十多岁才死。

遗憾的是,以上种种,并没有进入到美国汉学家伊沛霞的视野(或未被她接受为事实)。于是,她眼中的宋徽宗,就成了一位“应该为他的雄心壮志,以及对许多崇高事业的支持而受到称赞”的伟大皇帝。


注释

①(美)伊沛霞/著、韩华/译,《宋徽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第507页。

②同上,第92-93页。

③陆游,《老学庵笔记》。

④洪迈,《夷坚志.优伶箴戏》。

⑤《宋史.食货志》。

⑥梁太济、包伟民,《宋史食货志补正》,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33页。

⑦李华瑞,《宋朝救荒史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第788-792页。

关于“宋徽宗办慈善,为何反遭陆游痛批?”的问题

从科举失败到黑暗官场,浅析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为何会一生疾苦?

喜欢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对“陆游”这个名字感动陌生,他一生都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都致力于收复山河,堪称中国古代最豪横的爱国诗人。即便到了临终前,还心有不...

宋徽宗在位时的诗人?

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两大词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宋徽宗赵佶创立了瘦金体宋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巿,蔡襄,蔡京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

陆游是爱国诗人,他跟南宋朝廷有何关系?

#泛文化写作营#陆游是爱国诗人,他跟南宋朝廷有何关系?核心提示陆游一生经历了宋代6个皇...#泛文化写作营#陆游是爱国诗人,他跟南宋朝廷有何关系?。

陆游是好男人还是渣男?

法海本是得道僧,无辜被冤坏心肠;武大乃是谦君子,奈何被误三寸丁;金莲也是大家闺秀,淫娃荡妇不沾边。所以由此看来,历史上被冤枉的人不在少数啊!这陆游还真...胡。

靖康之变时诗人情感?

北宋在安享了167年的太平之后,岁月静好的生活在宋钦宗靖康年间被打破了。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兵攻破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

宋徽宗时期的著名文人

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两大词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宋徽宗赵佶创立了瘦金体宋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巿,蔡襄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

宋代著名书法家有哪些?

宋四家:蔡襄,苏轼,米芾,黄庭坚其他书家:蔡京,赵佶(宋徽宗),陆游等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黄米蔡:指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花的什么品格?-北极你熊爷...

词人以梅花品格自喻,寄托了自己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情操。原文:卜算子-咏梅作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

怎么去理解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一诗?

谢邀。怎么去理解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一诗?一首简单七言诗,背后多少心酸事?林升的《题临安邸》因为简单易懂、脍炙人口,而且属于正能量,所以我们的小...谢。

陆游的诗歌究竟怎么样?

陆游是我国七百多年前的伟大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故后世诗词评论常常称他为“陆放翁”。他出生在南宋时越州山阴县(即今天浙江绍兴市)。陆氏是当时山阴县...

标签: 爱国陆游黄庭坚

更多文章

  • 宋朝爱吃羊肉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宋,羊肉,肉食

    [摘要]:宋朝爱吃羊肉的原因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宋人的羊肉到底有多贵,连当时的官员都吃不起吗?据相关古籍的记载,宋绍兴年间的吴中羊肉达到了九百钱一斤,当时许多县级官员的月工资也不过几千文钱。很多人都爱吃火锅,不管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季还。为什么在北宋时期人们只吃羊肉?可能北宋羊多受敌国影响马军队用,牛

  • 辽国宰相张俭:权倾朝野却以节俭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梁山,水浒传,让人

    [摘要]:辽国宰相张俭:权倾朝野却以节俭出名是一段辽金西夏的历史,解珍、解宝有入天罡之能吗?穆弘为何也是其中一员呢?宋江又有何顾虑?穆弘实力强劲,且由于帝王忌讳戏份有被删减的可能,之前深扒过,今天不再阐述。为了我的粉丝,我决定单独聊聊这解家兄弟。同样是登州派系,许多人觉得孙立排在...征。古代王爷那

  • 宋朝一两银子的购买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购买力,银子

    [摘要]:宋朝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宋朝的一贯钱购买力有多少?和银子的兑换率又如何?宋朝的一贯钱说的也是一两银子。而一贯钱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万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古代形容富豪时,常以万贯家财来形容。而今天形容富豪时,常以。水浒传中的一锭银子是当时的多少两合现在的多少钱?宋

  •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五代十国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十国,后晋,皇帝

    [摘要]:五代十国皇帝列表,五代十国简介是一段五代十国的历史,五代十国皇帝列表-天气加后梁皇帝有:朱温、朱友圭、朱友贞;后唐皇帝有:李存勖、李嗣源、李从厚、李从珂;后晋皇帝有:石敬瑭、石重贵;后汉皇帝有:刘知远、刘承祐;后周皇帝有:。十国皇帝列表排名表?十国之闽国1,王审知闽太祖(909年之925年

  •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法眼,解铃还需系铃人,解铃还须系铃人

    [摘要]:“解铃还需系铃人”的由来是一段五代十国的历史,解铃还需系铃人,出自什么典故?系在老虎的脖子上南唐有个禅师叫法灯,他性格豪爽,举止洒脱,往往不拘小节,和尚们都看不起他。可是“法眼宗”的始祖法眼禅师对他却很器重。有一次,法眼禅师。解铃还得系铃人?是什么意思?原句为: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有谁引起

  • 先天政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太平,安史之乱

    [摘要]:先天政变的过程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李隆基发动了什么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安史之乱。唐隆政变、先天政变、安史之乱。唐朝兵变了几次?对唐朝的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是哪几次?唐朝尚武,享国将近三百年,打仗打了将近三百年。当然兵变次数也要历代王朝中鹤立鸡群,老妖数一下自己熟悉的唐朝几次兵变。三次

  • 宋朝的养老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代,宋朝,官员

    [摘要]:宋朝的养老制度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宋代养老制度的意义?除了主流的家庭养老模式外,宋朝政府还创建了辅助性的宗族养老系统。一个人除了家族,似乎还有宗族,没直属后代后,他的族人应该给他养老送终。范仲淹所创办的义。宋朝官员退休养老规定?宋朝官员退休养老朝廷会赏赐一方土地作为养老金。宋朝官员退休养

  • 隋初四大名将简介,隋朝开国四大名将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刺史,唐朝,隋朝

    [摘要]:隋初四大名将简介,隋朝开国四大名将都是谁?是一段隋朝历史的历史,隋朝十大名将都是谁?唐朝以武功强盛闻名,但被它取代的隋朝也不遑多让。杨氏的王朝享国短短30余年,却创造了古代闻名的“开皇之治”,它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成就,对李唐帝国而言...隋朝将领?隋朝一个只经历了两代帝王便消失的朝代,

  • 杨广与张丽华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后主,杨广,隋朝

    [摘要]:杨广与张丽华之死是一段隋朝历史的历史,隋炀帝妃子张丽华是怎么死的?是真的死了。歌妓出身的张丽华是南朝陈后主的贵妃,她长相上最大的特点是发长七尺,光可鉴人,眉目如画。此外,更具有敏锐才辩及过人的记忆力,所谓“人间有一言。张丽华到底怎么死的隋唐英雄里说是,南陈灭国之后,张丽华先跟太子杨勇,后跟

  • 孔颖达的《五经正义》释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代,正义,注疏

    [摘要]:孔颖达的《五经正义》释义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五经正义出自?唐代著作《五经正义》出自孔颖达。作品简介:《五经正义》是唐代颁布的一部官书。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著作,即《诗》(《诗经》)、《书》(《尚书》、《书经》。张守节的中的”正义”一词作何解?正确的含义,古时多用做书名,指经史的注疏。如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