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朝大中之治是谁创造的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元和中兴和大中之治?最强为开元盛世,最差为元和中兴。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任用贤能姚崇,宋璟等,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开元年间,...大中中兴是哪个朝代的事?哪位皇帝统治?-红网问答唐宣宗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他非常喜欢读《贞观政要》。他重新整顿吏治,并且限制皇亲和宦官。除郑、李之外,他把死于甘露之变中的百官全部昭雪。。唐中期有为的皇帝?1唐宪宗
大中之治,是指唐朝的唐宣宗李忱在位时期的治世。唐宣宗即帝位后,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因此,唐宣宗被认为是和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的缔造者(汉文帝、汉景帝与唐太宗)一样的明君。
举措
唐宣宗勤于政事,孜孜求治。他先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后又支持佛教发展,来争取信仰佛教的朝臣以及广大民众的支持。
在政治上,他努力效仿唐太宗,以“治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为座右铭。在经济上,宣宗一反武宗灭佛的争议,重新支持佛教发展,恢复佛教势力。
会昌年间,薛元赏一度控制住神策军。大中时期,薛元赏随李党失势被贬,宦官对神策军又取得控制权。在位期间,唐宣宗勤俭治国,体贴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对外唐宣宗不断击败吐蕃、回鹘、党项、奚人,收复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失地。
唐朝国势有所起色,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百姓日渐富裕,抑制宦官势力过分膨胀;使十分腐败的唐朝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史称“大中之治”。
影响
“克复河湟,拓疆三千里外。告成宗庙,雪耻二百年间。”使得大唐国势复振。
评价
因此,对于宣宗在位前期,史上对唐宣宗评价极高:
百吏奉法,政治不扰,海内安靖几十五年。——《唐鉴》
当时以大中之政有贞观之风焉。——《旧唐书》宣宗本纪
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资治通鉴》
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资治通鉴》
宣宗自临驭,一之日权豪敛迹;二之日奸臣畏法;三之日阍寺慑气。繇是政刑不滥,贤能效用,百揆四岳,穆若清风,十馀年间颂声载路,而帝道皇猷始终无缺,虽汉之文景不过是也。——《册府元龟》
由于宣宗在位时的年号为大中,故史家以“大中之治”称之,并且将大中之治比作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将唐宣宗比作汉文帝、汉景帝和唐太宗一样的明君。
过失
但是,大中十一年之后,宣宗开始疏于政事,沉溺于长生术,“颇好神仙”。
宦官权势又呈复兴之势,甚至还从东南财赋之地攫取大量的经济特权。
大中十二年以来,南方军乱不断,容管、岭南、湖南、江西、宣歙、武宁等藩镇相继爆发军士逐帅事件。大中十三年,武宁(徐州)节度使康季荣因不恤士卒,被士卒所逐。
大中十三年,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更在浙东爆发,当时距唐懿宗继位还不到半年。
很大的原因是宣宗纵容地方大员贪污腐败,例如荆南节度使杨汉公大中中期以贪鄙而征入朝廷,宣宗授其同州刺史。各地藩镇竞相仿效,纷纷向宦官行贿,终于导致兵变发生。
《新唐书》说,“唐亡,诸盗皆生于大中之朝。”
清人王夫之在《读通鉴论》论“小说载宣宗之政,琅琅乎其言之,皆治象也,温公亟取之登之于策,若有余美焉。自知治者观之,则皆亡国之符也。”其评价与《资治通鉴》的大力歌颂,简直有天壤之别。
关于“唐朝大中之治是谁创造的”的问题
元和中兴和大中之治?
最强为开元盛世,最差为元和中兴。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任用贤能姚崇,宋璟等,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开元年间,...
大中中兴是哪个朝代的事?哪位皇帝统治?-红网问答
唐宣宗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他非常喜欢读《贞观政要》。他重新整顿吏治,并且限制皇亲和宦官。除郑、李之外,他把死于甘露之变中的百官全部昭雪。。
唐中期有为的皇帝?
1唐宪宗李纯——元和中兴唐宪宗李纯,唐朝中期皇帝,唐德宗李适之孙、唐顺宗李诵长子,早年被封为广陵郡王。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同年八月即位。李纯。
唐朝哪一年建立?
唐朝建立在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于公元618年,灭亡于公元907年,是中国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共历274年,20位皇帝。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
中唐是哪年到哪年?
“中唐一般以代宗元年至文宗二年太和年间为中唐。历史上的分期是指从穆宗时期至僖宗在位的875年的时代。这时候的唐朝已经开始有着内外两大矛盾,但还没有到农。
初唐历史事件发展顺序?
一、初唐晋阳兵变晋阳起兵,又名太原起兵、太原起事,是隋朝太原(太原郡晋阳县,隋炀帝建有晋阳宫)留守、唐国公李渊在617年(大业十三年)起兵夺取长安...战争。
皇帝中的影帝,李忱出身卑微不受宠爱,为何成为一国之君?
唐宣宗李枕,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其统治时期号称唐朝的“大中之治”,为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说起这李枕,他跟别的皇帝继位不一样,他不是以太子储君的身份继。
天保年号是什么朝代
天保年号是唐朝。天宝(公元742年正月—756年七月),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使用15年。天宝三载正月朔改“年”为“载”。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
唐宣宗李忱(810年7月27日/28日-859年9月7日/10日),初名李怡,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4月22日-859年9月7日/10日在位),唐宪宗...唐宣。
为何唐宣宗上任之后励精图治,却只是中兴,而没有改变大唐命运呢?
唐宣宗在位时励精图治,消灭了牛李党争,而且有力地遏制一贯嚣张潘镇的势力和宦官势力,收复了沦陷于吐蕃近百年的河湟全境,创造了“大中之治”,但仍没有改变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