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光皇帝后宫21位嫔妃为什么有11位频繁降级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道光一生崇尚节俭,为何大清国库反而一空再空?道光皇帝与其说节俭,不如说是吝啬、抠门。这位道光皇帝“治家有余,治国不足”,在他手上,清王朝不仅没有强盛起来,而且还急剧衰落。原因很简单,节俭是美德...我。惠陵近百年后被打开,同治只剩尸骨,为何陪葬的皇后依旧尸身不腐?综上所述,为何惠陵被打开后,同治皇帝仅剩一副枯骨,而皇后阿鲁特氏却尸身不腐栩栩如生,主要的原因是二人不同的死亡方式导致,同治皇帝尸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代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道光皇帝在位30年,虽然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和他的父亲嘉庆皇帝一样,能力有限、资质平庸;再加上其执政后期的苟安姑息、拒绝变革,使得大清王朝迅速衰败,内忧外患日益严重。
虽然执政水平不怎么样,但在填充后宫,纳取后妃,为皇室血脉开枝散叶、繁衍发展这个问题上,道光皇帝还是颇为尽忠职守、认真贯彻执行的。道光皇帝一生共有四位皇后、一位皇贵妃、三位贵妃、三位妃、四位嫔、四位贵人、一位答应、一位官女子,共计21位后妃。可根据清朝官方文献的记载,在这21位后妃中,竟然有多达11位妃嫔曾经被道光皇帝处以降级惩罚,而且绝大多数并没有原因说明。
根据《清史稿·后妃列传》、《宫中档簿》等文献的记载来看,曾经被处以降级处分的妃嫔有(以最终后宫位分为准):两位贵妃——佳贵妃、成贵妃;两位妃——祥妃、常妃;三位嫔——顺嫔、豫嫔、恒嫔;两位贵人——那贵人、李贵人;一位常在——蔓常在;一位答应——睦答应。
在这11位妃嫔中,有从妃降为贵人的;有从贵人降为常在的;有从常在降为答应的;甚至有从嫔位,一路降为官女子的少见情况出现。那么,这个被后世评价具备“恭俭之德,宽仁之量”的道光皇帝,为何对后宫如此严苛、如此寡情呢?其实,对于后宫的严苛管理,皆因道光皇帝太想做一个好皇帝,做一个被后世称道的帝王。只不过,这种成为一代明主的方式,他用错了地方也用错了对象。
1、祖制约束,被道光皇帝封为圭臬
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冯尔康先生曾经如此评价道光皇帝:清朝家法,确是代代相传,这是将皇帝对国家臣民的责任心具体化了。旻宁是遵循皇家家法的。在乾隆、嘉庆两代帝王的用心培养下,旻宁对于祖制家法的遵循,绝对超越清朝任何一位帝王。仅就其“奉行俭德”、“勤勉执政”的具体表现,就足以证明清代皇室子弟教育的成功。按照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道德标准来衡量,道光皇帝绝对算得上有德之君。
对于后宫妃嫔,道光皇帝依赖于皇后管理的程度明显下降,对于祖制家法的遵循才是管理后宫庶务、后宫妃嫔的重要依据。道光二十年,时为玲常在的尚佳氏因为数次责打粗笨宫女,道光皇帝就直接越过了当时的“摄六宫事”皇贵妃钮祜禄氏,“著总管内务府大臣派员详细查验后据实具奏”。得到详细汇报后,道光皇帝依照清朝祖制,对尚佳氏予以了降为答应的严惩。
除此之外,时为蔓常在的刘氏也曾因“触犯宫规”被直降为官女子,而当时的孝全成皇后还因“刘宫女子一事,皇后奏迟”而被道光皇帝当面申斥。正如冯尔康先生所言,道光皇帝“对国家臣民的责任心具体化了”,对后宫妃嫔的管理更为具体,更加的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只要触犯了祖制家法,道光皇帝绝不留情。
2、厉行节约,让后宫妃嫔生出诸多祸端
道光皇帝的节俭,历来被后世称道。根据诸多历史文献记载来看,道光皇帝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能奉行俭德、厉行节约。清史研究大家萧一山先生,称“仁宗之淳厚,宣宗之节俭,均有可称”绝非恭维之言。
皇帝厉行节约,甚至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后宫妃嫔也必须跟上节奏,严格执行道光皇帝制定的低配生活标准。《满清外史》记载了道光后宫的节俭情况:三十年中,衣非三浣弗易。宫内用款,岁不逾二十万。内务府堂司各官,皆有巨朔饥欲死状。颂之者至谓其俭德,实三代下第一人,汉文帝、宋仁宗几莫能及。
在如此苛刻的生活条件之下,原本以为加入皇家就能锦衣玉食、生活优渥的后宫妃嫔们自然会想尽办法改善生活待遇,从而导致诸多有违宫规和祖制家法的祸端出现。
3、内忧外患,道光皇帝只能冲后宫撒气
道光皇帝在位期间,清朝的社会弊端已经积重难返,大清王朝逐渐步入危机之中。社会动荡、内忧外患,再加上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太平天国运动也已在酝酿之中,旻宁这位大清君主的日子并不好过。
但正如清史研究大家孟森先生所言,“宣宗之庸暗,亦为清朝入关以来所未有”,原本就资质平庸,不适合当皇帝的旻宁,还严重缺乏帝王所需的明晰洞察力、胸襟胆魄。诸多后世文章,甚至认为“然而外患逼,内变生,非常之祸,皆开于道光一朝”的原因所在,就是因为“不辨奸佞使然”。
如此恶性循环之下,誓要做一位合格帝王的道光皇帝,也只能无奈放弃执政前期的种种有为之举,放任大清王朝的衰败。可道光皇帝毕竟是一国之君,眼见祖宗江山变成如此模样,胸中烦忧可想而知。此等境地之下,道光皇帝也只能将一肚子的怨愤,发泄到后宫妃嫔这些可怜女人身上。
关于“道光皇帝后宫21位嫔妃为什么有11位频繁降级”的问题
道光一生崇尚节俭,为何大清国库反而一空再空?
道光皇帝与其说节俭,不如说是吝啬、抠门。这位道光皇帝“治家有余,治国不足”,在他手上,清王朝不仅没有强盛起来,而且还急剧衰落。原因很简单,节俭是美德...我。
惠陵近百年后被打开,同治只剩尸骨,为何陪葬的皇后依旧尸身不腐?
综上所述,为何惠陵被打开后,同治皇帝仅剩一副枯骨,而皇后阿鲁特氏却尸身不腐栩栩如生,主要的原因是二人不同的死亡方式导致,同治皇帝尸身腐烂是必然,而阿...
道光究竟有多抠门?
生活中,道光皇帝带头节俭。他使用的只是普通的毛笔、砚台,每餐不过四样菜肴,除龙袍外,衣服穿破了就打上补丁再穿。同时规定:嫔妃平时不得穿锦绣的衣服。除太...
为什么清朝在慈禧死后才开始大乱?
清朝并不是在慈禧死后才开始大乱,清朝在慈禧之前就已经开始变得大乱了。造成这种大乱的原因既有内忧又有外患,清朝的这种大乱既表现在政治上,也表现在经济上,...
为早生咸丰喝下催产药,心思聪慧,孝全皇后为何封后六年就离世?
在清朝诸多后妃封号中,“全”字是最少的,但有一位皇后却得到了这一封号,她就是咸丰生母——孝全成皇后。这位皇后27岁封后,却在33岁暴毙而亡,和她的死亡的...从。
清朝宣统皇帝被赶出皇宫,他的那些太妃们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回答题主的问题之前,老梁先做俩个小科普,然后再来回答题主的问题。科普一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啥是太妃?说道这里估计有那耐不住性子的...
乾隆最喜欢的女儿十公主,为何后半生却十分凄惨?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如果十公主是个男儿,那么“入行”是绝对不会有错的。毕竟乾隆曾对她说:如果她是男孩子,那么他便可以继承大清的整个江山。...而。
明明恭亲王比咸丰更优秀,为何道光选择咸丰为储?
恭亲王奕欣的确比咸丰更优秀,可咸丰演技好加上他有个好老师,让道光最终选择他!当时有资格作为皇储就是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欣,奕詝是嫡子,他前面三个哥哥...任。
1816年被称作无夏之年,六月飘雪,七月霜冻,到底发生了什么?
1816年,云南六月天降暴雪,由于云南当地植被以热带植物为主,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导致了云南全省粮食出现危机,以至于饿死者甚多。当时,云南有位诗人李于阳经...而。
光绪皇帝实行百日维新,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导火索是什么?
真正触动慈禧太后的,是康有为等人策划了“围园杀后”计划。但是,该计划被袁世凯告密。结果导致光绪被囚,“戊戌六君子”被害。1898年9月18日晚,谭嗣同在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