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清王朝养一个八旗子弟要花多少钱?

揭秘:清王朝养一个八旗子弟要花多少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921 更新时间:2024/2/12 23:06:33

明朝和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两个封建朝,常常会因为统治者的民族不同而被后世拿来比较。在灭亡的原因上,二者不尽相同。明朝亡与内忧外患,并且还有各种自然灾害,清朝则是在列强的入侵下加速了灭亡。但仔细分析之后会发现,在二者众多灭亡的原因中,有一点是非常相识的——都养了一群“吸血鬼”。明末的吸血鬼就是老朱家那成千上万的藩王,不干活,净吃国家财政。清末的则是八旗子弟,和明末藩王如出一辙。

八旗制度是满清能够成功崛起并最后入关统治全国的重要因素,说到底也就是一种户籍制度。但它和普通的户籍制度又不同,它不仅包括一般的社会组织职能,也具备军事组织的职能。当年清朝靠的就是一支八旗劲旅,从关外杀进关内。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八旗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也就要从爱新觉罗家的蛋糕中分得一块。毕竟入关以后也需要八旗子弟来维护统治,所以皇帝不可能卸磨杀驴,只能好好养着他们。

清朝入关后,但凡是和皇室沾亲带故的八旗子弟,纷纷授予了各个等级的爵位,比如什么贝勒、贝子之类的。没有血缘关系有战功的,也能够在军中担任参领一类的小军官。即便是在八旗中混日子的,也能够凭借的旗兵的身份领到一份工资。为了维护统治,优待八旗子弟是必要的,毕竟一旦有事,需要他们去卖命。但清朝犯了和明朝一样的错误:允许八旗子弟世袭罔替!不仅如此,还不允许他们从事“低贱”职业,生怕“辱没祖先”。

随着清朝的逐渐稳定,人口开始大量增长,八旗子弟也越来越多。从清初到清末,八旗子弟的人口何止翻了数倍?因为长期不打仗,八旗军的战斗力也大多退化,甚至连顶着骁骑校头衔的军官,连马都不会骑。八旗子弟都非常会玩,什么打茶围、蓄画眉、玩票、赌钱、斗蟋蟀、坐茶馆……你能想到的,就没有他们不会玩的。反正是除了劳动,让他们干啥都行。但即便如此,清政府每个月该给他们的钱还是得给。

顺治年间,清廷给八旗子弟的还不算多,有军籍的每人每月2两百姓,其他的匠役也能拿到1两。随着康熙年间国库的不断充实,八旗子弟的福利也涨了上去。不仅平常的赏银变多了,出征打仗的更是能拿两倍工资,家人也能得到额外的赏银。除了货币上的奖励,住宅土地自然也少不了。但八旗子弟都以劳动为耻,所以他们会把土地都租给汉人,自己只管坐着收租。

这还只是一般的旗人,如果是和皇室扯上关系,那待遇就更加丰厚了。即便是努尔哈赤叔祖父的后人,血缘疏远到这份上了,每个男丁依旧能领到一笔不菲的福利。出生时朝廷会给24两、结婚时20两,即便是死了,他的家人也能够领到30两。除了这些大事补贴,他每个月还能领到最多5两的赏钱。多得不说,如果只算这个人活到60岁,每个月只领4两白银,这就是2880两。再加上另外的74两,他一辈子就能有大约3000两白银的补贴。

清朝的皇帝是比较高产的,仅仅爱新觉罗家的后代,到了清末就不止数万了。当年甲午战败后,日本向清廷索要的“赎辽费”是3000万两白银,这笔钱看似很多,其实也就够养一万名爱新觉罗氏的旗人。如果当时的白银仅用700元人民币来折合,3000两就是210万元!晚清的中国是落后挨打的历史,今天让列强打趴下了明天就得跟人家把赔款数额定下来,后天就得给人家送过去。

仅仅“庚子赔款”一项,清政府就要支付本息共计9.8亿两,国民政府更是接盘还到了1939年才全部还清。就是在这种入不敷出、欠了一屁股债的情况下,清廷还要养着这一群八旗子弟。不屑劳动、打不了仗,只知道抽大烟、耍女人……国家有这样一群“吸血鬼”,即便是没有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来推翻清王朝,大清也迟早会被这些八旗子弟吸干了血。

标签: 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自尽前崇祯留下的遗诏是什么?暗示明朝灭亡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崇祯,明朝,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同时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性格多疑,刻薄寡恩,尽管如此,崇祯却赢得了后世人的普通同情,人们大多认为他不该是个亡国之君。为什么这么说呢?崇祯是非常勤政的。这比他的前任好得太多。根据史料记载,朱由检同志二十多岁就已经有白头发,眼角长鱼尾纹,“鸡鸣而

  • 李鸿章丢弃一地方,有人用5千万两白银收回,如今是中国聚宝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鸿章,历史解密

    清朝在1875年的时候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危机,在东南沿海地区,刚刚经历过改革的日本,已经等不及想要入侵我国的台湾了。在西北方,又有阿古柏带着军队进攻天山南北,最关键的是还有沙俄和英国支持他们。就在这个时候,沙俄还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分走了中国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所以清朝当时外部危机很是严重。在

  • 皇帝意外喜欢上了弟媳妇,弟弟不堪受辱竟然选择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顺治,清朝,历史解密

    俗话说得好: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句话在历史上是非常受用,在尤其是在战场上,古代时期,三妻四妾的现象是非常盛行的,很多男子在外建功立业,更加看重的是兄弟情义,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但是在皇室家族中,却是例外,皇帝坐拥天下之位后,想着就是贪图享乐,享受皇权带来的快乐。有这样一位皇帝,后宫美女如云

  • 萧道成父子怎么崛起的?袁顗庸才竟领兵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袁顗,南北朝,历史解密

    刘宋张永、萧道成率领官军与寻阳方面的薛索儿大战,大破薛索儿的军队,薛索儿退守到石梁,粮食吃光了,大军溃散,薛索儿投奔乐平,被申令孙的儿子申孝叔所杀。(申令孙是被薛索儿所斩杀)薛安都的儿子薛道智逃往合肥,到裴季之处投降,傅灵越逃到淮水之西,被朝廷武卫将军王广之活捉,押送给刘勔。刘勔指责他叛逆,傅灵越说

  • 历史上的梅长苏真的存在吗 他的历史原型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梅长苏,陈庆之,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梅长苏存在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琅琊版》热播后,梅长苏的形象深入人心。这种儒雅文弱,却智勇过人、满腹韬略的人才,其实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这个人就是梅长苏的原型,陈庆之。陈庆之生活简朴,基本上只穿素衣,而且身体文弱,甚至拉不开一般的弓

  • 古时候押送犯人流放路途遥远,为什么还有人抢着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要知道,流放的历史,已经几千年,说是古代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几种法律惩戒方式亦不为过。甚至不论是文人,还是道家,亦都对其不喜之情溢于言表,如:《汉书》:“ 仲舒 下吏, 夏侯 囚执, 眭孟 诛戮,李寻流放,此学者之大戒也。”《抱朴子》:“君必度能而授者,备乎覆餗之败,臣必量才而受者,故无流放之祸。”那么

  • 诸葛亮北伐时期,明明是魏国占据优势,为什么诸葛亮还要不断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国表面上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但是却始终处于被动防御态势,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是魏国虽然有绝对优势,但是在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吴蜀在诸葛亮秉政之后就又重新建立了联盟关系,首尾相应,两国在北伐时相互策应。所以,魏国需要同时在荆州,江淮和关中三个战场进行防御,魏国的优势还没有大到同时在三个战场

  • 五虎上将真的有小说中的那样神乎其神吗 为何说四虎上将更加适合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蜀汉,五虎上将,历史解密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面,提及刘备的手下名将时,首屈一指的当属勇猛威武的五虎上将。刘备在平定益州之后,开始对底下将领进行册封,先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册封“五虎上将”。但是这个被《三国演义》导演吹嘘得神乎其神的“五虎上将”在历史上被没有存在过,或者说“四虎上将”更合适。其实在历史上,并没有

  • 吕太公为什么执意要把吕雉嫁给无赖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雉,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都知道吕雉是刘邦的皇后,当刘邦还是街头一个混混无赖的时候,吕雉就被自己的父亲嫁给刘邦为妻。吕雉一开始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在嫁给刘邦之后处处为他着想,对于刘邦的私生子刘肥,她也从未苛刻过。后来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吕雉也是处处为刘邦打点。在他出征在外的时候,吕雉稳住朝堂,稳住后宫,开始运用出她的心计,

  • 司马懿去世之后,为何司马师要废掉曹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五千年来传承的文化,有着太多令人神往且匪夷所思的疑问。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司马懿去世之后,为何司马师要废掉曹芳?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去世,司马师成为抚军大将军,执掌魏国大权,嘉平四年(252年),司马师升为大将军。众所周知,在汉末三国这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