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刘邦不杀异姓王,汉朝会不会沦为第二个春秋战国?

如果刘邦不杀异姓王,汉朝会不会沦为第二个春秋战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921 更新时间:2024/2/12 23:06:29

我想答案是很有可能,当然还有一部分可能会再来一次楚汉争霸的局面,因为经过秦朝的洗礼之后,大家对于集权的渴望会更加明显,一旦形成诸侯林立的局面,吞并也会更加激烈,非常有可能很快就只剩下两三个有实力问鼎天下的诸侯。总之,这些异姓王在刘邦活着的时候,或许还会收敛一点,等刘邦死了,他们的后代也继承王位了,肯定会演变成新一轮的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差异只在于这种局面或许不会持续太久就分出了胜负罢了。

这是因为权力具有独占性、扩张性、排他性,而权力越大,这种特性就越明显,封建皇权就是我国古代最至高无上的权力。在秦朝以前,由于没有人当过天下唯一的独裁者,这三种性质还并不怎么明显,因此周王朝苟延残喘了五百多年,经历春秋战国的大浪淘沙,才最终走向灭亡。而秦始皇天才般的废除分封,改立郡县,使得所有人面前都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原来权力还可以集中到这种程度,这也就是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及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的根本原因,实际上,看过秦始皇的威风,了解他的权力之后,所有人心里都会有一个皇帝梦。

即使是同姓王族,为了那个唯一的位子,从古至今又有多少藩王或政变或起兵,离刘邦不远,汉景帝时期就有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直接葬送了西晋王朝;南北朝更是没事就有个王爷想要夺权;隋朝那么短,杨广处心积虑的让隋文帝废了太子杨勇,随后五弟杨谅起兵造反;一直到明成祖靖难之役,夺位成功,终于开创了藩王造反成功的先河,也是仅有的绝唱,后来的宁王朱宸濠画虎成猫,造反失败等等。可以说历朝历代的宗室王爷就没有消停过的。

那么异姓王就更加没有保障了,这也是历史上只有个别的朝代才会分封异姓王的原因,因为一个姓的王爷都靠不住,不是一个姓的就更难说了。跟异姓王类似的就是开国功臣,实际上他们本质上就是一类人,只不过地位权力有所差异而已。如果放开口子,那有一部分开国功臣就会受封异姓王,如果收紧口子,那么这帮人就是普通的功臣。而历史上很多君王大肆屠杀、打压开国(或复国)功臣,其实并不是这些君王天性凉薄,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而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害怕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使国家陷入动乱。而最早开这个头的,大概就是刘邦了(之前也有过勾践杀文种之类的事,但大批量的杀还是从刘邦这开始的)。

刘邦做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一个从社会底层逐步走上皇位的人,他对于人心看得十分透彻,知道那些异性王爷们心里在想什么,更知道他们的子孙后代会做什么。因此刘邦才先下手为强,扫除了这些异姓王(仅留下了一个能力有限的吴芮),就是怕重蹈周王朝的覆辙。

标签: 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清王朝养一个八旗子弟要花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明朝和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常常会因为统治者的民族不同而被后世拿来比较。在灭亡的原因上,二者不尽相同。明朝亡与内忧外患,并且还有各种自然灾害,清朝则是在列强的入侵下加速了灭亡。但仔细分析之后会发现,在二者众多灭亡的原因中,有一点是非常相识的——都养了一群“吸血鬼”。明末的吸血鬼就是

  • 自尽前崇祯留下的遗诏是什么?暗示明朝灭亡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崇祯,明朝,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同时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性格多疑,刻薄寡恩,尽管如此,崇祯却赢得了后世人的普通同情,人们大多认为他不该是个亡国之君。为什么这么说呢?崇祯是非常勤政的。这比他的前任好得太多。根据史料记载,朱由检同志二十多岁就已经有白头发,眼角长鱼尾纹,“鸡鸣而

  • 李鸿章丢弃一地方,有人用5千万两白银收回,如今是中国聚宝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鸿章,历史解密

    清朝在1875年的时候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危机,在东南沿海地区,刚刚经历过改革的日本,已经等不及想要入侵我国的台湾了。在西北方,又有阿古柏带着军队进攻天山南北,最关键的是还有沙俄和英国支持他们。就在这个时候,沙俄还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分走了中国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所以清朝当时外部危机很是严重。在

  • 皇帝意外喜欢上了弟媳妇,弟弟不堪受辱竟然选择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顺治,清朝,历史解密

    俗话说得好: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句话在历史上是非常受用,在尤其是在战场上,古代时期,三妻四妾的现象是非常盛行的,很多男子在外建功立业,更加看重的是兄弟情义,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但是在皇室家族中,却是例外,皇帝坐拥天下之位后,想着就是贪图享乐,享受皇权带来的快乐。有这样一位皇帝,后宫美女如云

  • 萧道成父子怎么崛起的?袁顗庸才竟领兵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袁顗,南北朝,历史解密

    刘宋张永、萧道成率领官军与寻阳方面的薛索儿大战,大破薛索儿的军队,薛索儿退守到石梁,粮食吃光了,大军溃散,薛索儿投奔乐平,被申令孙的儿子申孝叔所杀。(申令孙是被薛索儿所斩杀)薛安都的儿子薛道智逃往合肥,到裴季之处投降,傅灵越逃到淮水之西,被朝廷武卫将军王广之活捉,押送给刘勔。刘勔指责他叛逆,傅灵越说

  • 历史上的梅长苏真的存在吗 他的历史原型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梅长苏,陈庆之,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梅长苏存在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琅琊版》热播后,梅长苏的形象深入人心。这种儒雅文弱,却智勇过人、满腹韬略的人才,其实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这个人就是梅长苏的原型,陈庆之。陈庆之生活简朴,基本上只穿素衣,而且身体文弱,甚至拉不开一般的弓

  • 古时候押送犯人流放路途遥远,为什么还有人抢着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要知道,流放的历史,已经几千年,说是古代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几种法律惩戒方式亦不为过。甚至不论是文人,还是道家,亦都对其不喜之情溢于言表,如:《汉书》:“ 仲舒 下吏, 夏侯 囚执, 眭孟 诛戮,李寻流放,此学者之大戒也。”《抱朴子》:“君必度能而授者,备乎覆餗之败,臣必量才而受者,故无流放之祸。”那么

  • 诸葛亮北伐时期,明明是魏国占据优势,为什么诸葛亮还要不断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国表面上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但是却始终处于被动防御态势,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是魏国虽然有绝对优势,但是在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吴蜀在诸葛亮秉政之后就又重新建立了联盟关系,首尾相应,两国在北伐时相互策应。所以,魏国需要同时在荆州,江淮和关中三个战场进行防御,魏国的优势还没有大到同时在三个战场

  • 五虎上将真的有小说中的那样神乎其神吗 为何说四虎上将更加适合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蜀汉,五虎上将,历史解密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面,提及刘备的手下名将时,首屈一指的当属勇猛威武的五虎上将。刘备在平定益州之后,开始对底下将领进行册封,先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册封“五虎上将”。但是这个被《三国演义》导演吹嘘得神乎其神的“五虎上将”在历史上被没有存在过,或者说“四虎上将”更合适。其实在历史上,并没有

  • 吕太公为什么执意要把吕雉嫁给无赖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雉,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都知道吕雉是刘邦的皇后,当刘邦还是街头一个混混无赖的时候,吕雉就被自己的父亲嫁给刘邦为妻。吕雉一开始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在嫁给刘邦之后处处为他着想,对于刘邦的私生子刘肥,她也从未苛刻过。后来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吕雉也是处处为刘邦打点。在他出征在外的时候,吕雉稳住朝堂,稳住后宫,开始运用出她的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