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00年,慈禧让李鸿章火速进京,李鸿章仅用一封信便化解危机

1900年,慈禧让李鸿章火速进京,李鸿章仅用一封信便化解危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885 更新时间:2023/12/20 10:08:01

1900年6月16日这天,北京城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不过慈禧太后可是愁云密布。1900年5月份,由于端王爱新觉罗·载漪引义和团驱逐洋人,导致各国公使迅速集结联军,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为首的列强快要抵达塘沽。

正在这天,慈禧发出电报,要求远在广州的李鸿章赶紧进京,到了当年9月份,李鸿章才堪堪抵达上海。在此期间,联军占领天津大沽口,眼看烽火转瞬便蔓延到北京,这位李中堂始终不为所动。那么,李鸿章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化解了慈禧让其赶赴进京的危机呢?

1900年9月初,李鸿章曾秘密送给慈禧一封长达1200多字的密电,正是这封密电才保的李鸿章羽翼周全。

若说起这档子事,我们还要将时间往前提,甲午海战之后,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从那时起,大清朝早已日薄西山。自康有为,谭嗣同发动"戊戌变法"之后,光绪与那些保守顽固派整日里吵作一团,让慈禧无可奈何。当时的大清朝真可谓凄凄惨惨,李鸿章,张之洞这些顶梁重臣皆处于半退休状态,远离北京。

时间到了1900年,慈禧与光绪的矛盾愈发激烈,最终演变成慈禧与端王载漪联合要废除光绪,扶持15岁的"大阿哥"溥儁为帝。随后载漪招揽其他亲王,并引进义和团进京驱逐洋人,京津地区局势乱作一团。

1900年6月份,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2000先锋赶赴北京,西摩尔名义上来北京保护领事馆及海外侨民,其实"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反观慈禧和载漪这两位居然对全世界宣战,朝廷内那些墙头草更是每日里给慈禧灌输着——大清上有鸿钧老祖,四方诸神保佑,击退这些海外蛮夷更是不在话下。(御史徐道焜:洪钧老祖令五龙守大沽,龙背拱夷船,皆立沉。)

于是也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慈禧亲下懿旨,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赶紧进京,商量对策。我们再来看看李鸿章是如何回应慈禧的。当年6月20日,李鸿章曾经发电表示:"沽口禁商船,沿途拳匪布满。兄奉召,竟无路可达。"这句话意思很明显——微臣愿意来到北京拱卫王权,可是从广州到北京沿途布满劫匪,恐怕我这把老骨头在半路上就要交代了。

其实这只是李鸿章明面上给慈禧的官方回答,1900年6月25日,李鸿章用两广总督的名义吩咐手下人:"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总之,身处深宫的慈禧拿这些两广重臣毫无办法。

而7月3日、6日、8日、12日、18日、23日、29日,慈禧又连续写了数十道懿旨催促李鸿章北上。李中堂眼见慈禧如此疯狂地命他赶赴北京,不得已只能动身程。到了9月中旬这三个月的时间,李鸿章仅从广州抵达上海,期间李鸿章发给慈禧2-3封电报,电报的内容大致是道路险阻,船只军队行进困难。

甚至李鸿章还向袁世凯称病请假,说自己上了年纪,连日里舟车劳顿疲累不堪,需要休养20日。(医药杂投,曾无少效。拟恳圣慈赏假二十日,俾息残喘。倘假内见愈,仍力疾趱程北上)

可不管怎样,李鸿章还是清廷敕封的两广总督,朝廷有难,身为臣子必须要北上赴京。1900年9月底,李鸿章秘密给慈禧送上一封1200多字的电报,内容是警告慈禧清廷内外十分危急,由于敌我实力悬殊,李鸿章也劝诫慈禧千万不要拿天下社稷江山做冒险。随后,慈禧便不再催促李鸿章北上。

1900年10月份,李鸿章才姗姗来迟,彼时的八国联军早已攻占保定,张家口等地,北京也已沦陷两个月,慈禧早就带着光绪皇帝一路西上,颠簸流亡。流亡途中,慈禧指定李鸿章为清廷与列强议和代表,全权统领各种大事小情。1901年9月份,李鸿章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慈禧也早从西安返回北京,那位拱火的爱新觉罗·载漪被发配至内蒙,至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宣告结束。1901年11月,李鸿章溘然长逝,享年79岁。

从前文来看,慈禧与载漪应该是八国联军进京的罪魁祸首,李鸿章,张之洞等晚清重臣不及时进京,也留下口舌。本文的重点是——为何清廷连下12道金牌急召李鸿章进京,这位李中堂却只给慈禧发了一封电报便悄然化解危机。这封电报到底有如何魔力,能让老佛爷对其网开一面?

依我之见,李鸿章发给慈禧的这封密电,只是将当时大清与欧美联军实力进行简单剖析。不过,李鸿章言简意赅地指出清廷正处于一场危机中,慈禧需要及时收手,仰仗义和团和那些保守顽固派,必定是死路一条。

慈禧又岂是那种肯听人劝得主,早在慈禧第一次召李鸿章进京时,老佛爷和李中堂这两人是否在上演双簧?大家可以这么想,百日维新后,慈禧已经被世人划分为保守派领袖,光绪皇帝则是新潮领导人。慈禧为了统治的长久,她必须要和端亲王弄出些幺蛾子,引进义和团进京其实是无奈之举。慈禧也清楚,义和团只是一帮乌合之众,可当时的情势已容不得慈禧继续优柔寡断,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没想到,义和团进京竟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慈禧迫切需要找个台阶下,尽量减少损失。贵为老佛爷的慈禧太后,她又不可能贸然与那些保皇顽固派决裂,所以李鸿章和张之洞提出所谓的"东南互保",包括二人迟迟未进京,就是为了给慈禧找个台阶下。

因为李鸿章于1900年9月发完那封密电之后,慈禧没了之前的锐气,一切大权皆交由李中堂把控。宦海沉浮多年的李鸿章,利用这封密电既保全了慈禧最后的颜面,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慈禧也不敢轻易要了李鸿章的性命。李鸿章在甲午海战后出国游历多年,与德国、英国等欧洲强国政要关系匪浅。

所以李鸿章虽公开违抗圣旨,但又保全自身,也帮助清廷减少损失,保留慈禧颜面。正是这一举数得的巧妙安排,才让李鸿章化险为夷。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大清朝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国家,没过几年便被北洋政府取代,诸如爱新觉罗·载漪那些守旧派也被轰得七零八落,四散而逃。

从这段历史来看,李鸿章与慈禧之间虚以委蛇,晚清内部之间各种势力范围错综复杂,皆宣告这支封建政权已走向末路。

不得不说,李鸿章这么多年为人处事还是很有一套。毕竟李鸿章能在守旧派、洋务派、革命派、维新派这几方势力之间周游盘旋,且片叶不沾身,便足以证明李中堂明哲保身的本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聚师网看历史:明朝是怎么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时代,这个时期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特别的。相比于以往,明朝的生活更加多元化,文化、科技、经济、农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让我们一起跟随聚师网小师兄来了解这个时期的生活习惯。衣着在明朝时期,衣着往往反映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文人士大夫穿纱、绫、缎、绢制成的长袍、大褂等,富商大

  • 秦王雪藏白起,却自食恶果,只得启用白起主持长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秦国权臣魏冉失势,连带着白起也被秦王雪藏。但是,白起对秦国很忠诚,并没有做出直接违抗嬴稷的事情,而且他的威望也很高。白起受魏冉所累,被秦王雪藏因为始终忌惮白起,嬴稷开始在军中大肆启用新人将领。在随后秦国对各国的战役中,逐渐用自己培养的年轻将领,对白起还是让他继续享受武安君的高级军事职务。不过此后的整

  • 苦等宋子文7年,得知对方另娶富家女,没能终成眷属,终留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今天所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在民国时期,上海应该是我国最繁华的城市。上海也有许多富商,今天这个故事的女主公就是上海的一个富家小姐,然而这位富家小姐爱上了一个穷书生。当时的时代,虽然已经在提倡自由恋爱,自由婚姻,但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身份悬殊非常大,所以说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爱情也是以悲剧结束

  • 张学良生前不愿承认,真正救他的人不是宋美龄,他无颜面对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于凤至听了当然很难接受,自己也是师范毕业生,现代女性,怎么能接受丈夫纳妾这种行为?她向张作霖告状,老帅有苦难言,毕竟自己答应过儿子嘛。没办法,于凤至只好强咽苦果。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如果说她是心甘情愿接受赵四小姐,那是一派胡言。只不过在张学良跟她的夫妻关系有名无实的情况下,她接受赵四是一种务实而明智的

  • 袁崇焕为什么敢自信满满的说五年平辽,只是对崇祯帝吹牛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在宁锦大捷后,袁崇焕重创后金的同时,得到了来自朝廷的高度赏赐。尤其是崇祯帝继位后,继续重用他,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袁崇焕回京面圣,对崇祯帝夸下海口,号称五年平辽,收复失地,这让崇祯大加赞赏。那么,袁崇焕为什么敢自信满满的说五年平辽?是因为他对麾下的关宁铁

  • 溥仪逛故宫,遇见自己的仇人,却淡定地与其握手寒暄,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溥仪这个曾经的皇帝,在进入新时代,被特赦之后,当上了新中国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作为处于新旧时代的末代皇帝,说来他的命运还是比较好的,虽然从小就被人当做是工具一样用来用去,但也因此获得了较好的生活,不像我国古代其他的末代皇帝一样,不是自杀,就是被杀,最起码他还保住了一条命。在正式成为一名公民后,国家

  • 为什么抗战结束期间,故宫一直保持完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为什么抗战结束期间,故宫一直保持完好呢?大师都晓得,当初抗战时,日本对我国的资源垂涎三尺。非论是能源资源仍是文化资源,他们都一点不客套。那么,为什么从1937年并吞北京到1945年抗战竣事时代,故宫不息保持无缺呢?缘故缘由有政治和客不雅观不雅观两个方面,政治缘故缘由是:1、日本在他终极方针中描述称,

  • 盛宣怀毁灭胡雪岩,一场政商大暗战,赢家有多黑?输家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胡雪岩是著名的红顶商人,历来被许多人尊敬乃至崇敬、学习。然而,作为一名商人他是需要赚钱的,不可能与左宗棠并列。然而,近二十年来,随着商人地位越来越崇高,甚至有一种观念:没有胡雪岩就没有左宗棠收复新疆,至少也不会那么顺利。显而易见,胡雪岩是一名商人,不宜给其头上戴上多么高的帽子。盛宣怀毁灭胡

  • 何祚庥院士所说的魏巍坚持“继续革命”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前不久,有鉴于司马南之流鼓吹“继续革命”谬论,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对此忧心忡忡。为了反驳此等谬论,何院士在某平台发帖举例说,那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魏巍同志,也是因坚持什么改革开放条件下“继续革命”,坚持“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而毁掉一生清誉。何院士原发出的贴文没想到,何院士此贴文一经发出,便引发了

  • 大清灭亡后,皇叔沦落到摆摊为生,解放后却享受部长级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清朝皇室后裔算是近千年来活的最滋润的了,我们可以看看,宋朝灭亡后,左丞相陆秀夫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在崖山跳海而死。元朝灭亡后,残余皇室子弟如果被抓到了,就是一个字,杀。明朝灭亡后,你只要看看康熙见到白发苍苍,七十多岁的朱三太子都要连夜杀了他,就知道其他皇室子弟的下场了。大清灭亡后,皇叔沦落到摆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