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77年的贾植芳先生

1977年的贾植芳先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584 更新时间:2023/12/12 19:26:34

1977年新春,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我几位同学分配到上海历史博物馆,作为毕业成果,要编写一本名为《上海近代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的书籍,并已列入197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出版计划。但是,当时大家心中完全没底,如选定遗址遗迹,如何考究史实依据,如何落笔行,这可不是拍拍脑袋就可以炮制的文章。

1977年的三月,天穹春光乍泻,风开始转了,学业上要来真的了,是驴是马,谁敢出来遛遛?

说来我只正式读过一年初中,却不知天高地厚地自诩“大学生”,还自以为自己是爱学习的人。其实,在那时的大学里,与真正有学问的名师大家没有真真切切见面求教的机会,我也不知道这些权威大佬都在哪儿。当然,我也从来没去寻找过他们。至于渴求的时候,我会跑到资料室里面的小阅览室,找书瞎看,但看完后,脑子仍觉空空。以后又经到图书馆的外国文学参考室,恶狠狠地阅读市面上禁看的西方小说。

现在,学校分配我去历史博物馆写书,无知者无畏,我就真的开路去了。

上海历史博物馆地处延安东路河南路口,旧租界的巡捕房,却雄伟得叫人心虚。接待我们的是位非常漂亮的女青年,姓周,去年刚分配过来的上一届师姐。周师姐曾是系花,能歌善舞,两条芳菲长辫,不知打动过多少男生的春心。

周师姐把我们领进一个小会议室,看见里面已坐着一位老者。半旧的对襟灰色中式罩衫,花白的头发,清瘦的脸型,挺直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老式眼镜。看见我们进来,他稍稍欠了欠身,没有表情。同学小曹突然朝老者大声喊:老师好!我们也连忙跟着喊。

几乎是同时,门口又出现了一位年龄相仿的长者,也是灰白头发加眼镜,也是相同的衣着,只是脸庞微圆,两个手臂上多了两只袖套。

“这位是我们馆的嘉佑先生,你们编写组的指导老师。”周师姐指着袖套老者,满怀敬意。却没有介绍先到场的那位清瘦老者。

杨嘉佑先生除了袖套,还有满脸真诚的笑容,慈祥可亲。我们立即转向他,齐声高喊老师好。

大家坐下后,杨先生拿着我们几个人的名单,一一相认,然后很慎重地说道:“这次我征得馆里领导同意,还请来一位老师帮忙,请大家欢迎。”

只见清瘦老者站起身,昂首走到黑板前,挥舞起粉笔,很潇洒地写了三个字:“贾植芳”。

好有趣,像女人的名字!我一下子记住了。

当时,贾植芳这个姓名,以我和同学们的知识储备,在脑海里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我们以为,眼前的老者不过是个没有学术名分的老人。这样的老人,在那个时代的大学校园里,比比皆是。

面对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无知之人,贾先生的态度并不含蓄。他负责向我们介绍鸦片战争之后上海重要历史文物遗迹的掌故。他操着浓重的方言,一边说,一边眼睛盯着大家,神情专注,目光锐利,不让我们不懂装懂。

而杨先生主要负责带领我们到实地考证。杨先生是南方人,说话风趣,点点滴滴,很仔细,重要的地方说两遍,等着我们做笔记,很受大家欢迎。

不过,当我们回到博物馆的时候,贾先生不知从哪里找来了许多参考书,还在书中的重点处夹上纸条,令人喜出望外。

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已基本把握重点,然后由杨先生分配每个人的写作任务。记得,我主要写两个章节:一是陈化成和吴淞炮台,二是民国领袖与园。于是,我一个人曾多次到泰兴路与宝山收集素材。对于我的这两个选题,贾先生表现出兴趣,尤其是张园的提纲,他曾多次过目并给予建议,令我受益匪浅。但当时的我,急于完成自己的写作任务,根本没有心思与老先生们攀情操,或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而贾先生也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事情,我甚至都不知道他原来的工作单位在哪里,他的专业是什么。

也许是知青时代在大兴安岭报社有过三个月的通讯员培训,我下笔较快,文字描述也基本到位,所以作为学员代表,我被选入参加第一次统稿。这真是一次艰难的历程,同学们的文字基础实在太差了,可有的人还摆着谱拉着功架。统稿——我实在无能为力,除非重写。于是,把杨先生和贾先生推到了前面,成了统稿主力,他们不但像改小学生的作文那样,一字一句琢磨,还要顾及“大学生”的面子,在画满红杠的纸上小心地添上文字。

在大家誊清了第一次统稿之后,三个月已一晃而过。那时,我和同学匆匆忙忙赶回学校,甚至走的时候,都来不及向两位老先生致谢或打招呼,因为系里的毕业生分配已拉开帷幕。

1978年秋,书按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到手的时候,封面上的作者栏写着:上海近代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编写组。次页的序言也署编写组的名,但不知是谁写的。文中提到了指导老师杨嘉佑,提到了华东师大历史系77届的学员,却不见贾植芳先生的大名。

大概过了十一年,那时,我在上海一所大学的学报编辑部担任副主任,负责人文社科版。那年,宣传部的校刊编辑部要出版文学专栏“百草园”的集萃,我是“百草园”的热心投稿者,中文系的应先生是“百草园”的顾问。应先生不但自己写序,还提出要请学界有影响力的名师作首序,从复旦调来的宣传部部长老焦想了一下说:“那就请复旦中文系的贾植芳吧!我熟。”

贾植芳——一个好熟悉的名字瞬间跳进了我的脑门。从老焦嘴里,我这才得知贾先生一生四次入狱的离奇坎坷,而1977年我和贾先生在上海历史博物馆时,他竟然仍处于监管之中,只是贾先生的黎明即将到来,复旦对他宽松了一些。

那天,我正好也想去复旦约请校外编审,于是搭车和老焦一同前往。1988年的贾先生已是国宝级的大师,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两门学科的主要奠基人。然而惊喜的是,见面的时候,老先生居然一眼就认出了我……

不久,学校就收到了贾先生1988年10月26日写下的序:我的感想和感激——读《百草园》。

“……我从这里听到跳动的时代脉搏,呼吸到新鲜的生活气息,那些闪闪发亮的思想光点,更是照亮了我衰老的心扉。……使我感到生命的更新力量,不禁想起了自己已逝的青年时代而深深有回归之感。”

如今,我已过了当年初见贾先生时他的年纪。当我坐在横滨的家中,朗读这些充满活力的字句,内心五味杂陈:为什么像贾先生这种真正的知识分子,会成为时代命运的承载者?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宋光宗排行第三,前面还有兄长,为何能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乾道七年(1171年),宋孝宗下旨,册封第三子赵惇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禅让皇位,赵惇登基称帝,即宋光宗。宋孝宗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南宋最强盛的时期,可是宋光宗在位时,荒废朝政,还引发了统治危机,导致南宋走向衰落。那么问题来了,宋光宗排行第三,为何能够继承皇位呢?一、册立太

  • 她曾是山西第一美女,抗日结束69年后,公开自己特殊身份感动数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曾经经历过一段最艰难最痛苦的时期,那时候的战乱夺去了太多人的生命,可恶的日本人也凌辱了许多的女性,那就是抗战时期,不止一次战争被日本人欺凌,到现在南京大屠杀仍然令人痛心,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一次难以忘记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我们遭遇了日本侵略者野蛮的侵害,他们不仅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

  • 我国第一庄园,记录着富二代们的兴衰史,还由慈禧太后亲自赐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说到富二代,想必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下一代可能比上一代更富有。一般来说,这种财富会在一两代人之间发生变化。但是你听说过一个富了十二代的富豪吗?他家还拥有华夏最大的庄园!这座庄园记录了这个豪门十二代家族的兴衰历史,甚至是慈禧太后亲自命名的!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个庄园就是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的康

  • 珍贵国徽模型入藏清华档案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近日,清华大学档案馆迎来一件重量级藏品——悬挂于人民大会堂东门上方的国徽模型。直径80厘米、纯白色的微缩石膏模型准确还原了国徽的细节。该模型由其制作者、清华建筑学院副教授王青春捐赠。人民大会堂东门上方的国徽,是全国各场所悬挂的国徽中尺寸最大的。由于悬挂时间已接近20年,徽面的金箔有所脱落;与天安门前

  • 这些历史事实将会让你有时间穿越的感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这些历史事实将会让你有时间穿越的感觉当我们试图将历史事件放入视角时,我们往往简单地将事物分为“遥远的过去”和“最新的当下”。但这不过是因为人类寿命很少超过百年,因此几十年之前的事情就已经觉得是很久远了。但其实,这世上有很多人和事情,他们的历史十分久远。同时,还有很多觉得已经很遥远的历史,其实离我们很

  • 雷锋的“抚顺足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1960年4月7日,雷锋随部队来到抚顺市。在抚顺工作期间,他立功、入党、当班长、做两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被选为这座城市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人大代表。1962年8月15日,因为一次意外,雷锋在望花区军营驻地因公殉职,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的芳华。两年四个月中,雷锋在抚顺市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雷锋走了,可他的

  • 长江下游文明 涵养金陵千年文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南京是长江中下游的古都、文化重镇,也是江苏唯一一座跨长江发展的城市。近日,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吴阗走进南京博物院正在举行的“大江万古流——长江下游文明特展”现场,通过介绍南京地区出土的六朝、明代有代表性的珍贵文物,论述南京作为长江文化之都、世界“文学之都”在长江下游地区历史发展、文明演进、文化发展历

  • 零差评的6部满分历史剧,最后一部值得细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NO.6:《康熙王朝》历史剧的厚重感、人物的鲜活、史实的呈现都特别有质量,称它为精品一点都不为过。没有戏说没有穿越就是重温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很多桥段都很让人很动容。康熙,不愧为一代帝王。这部电视剧也算有那么些皇家气韵的。可能是先看过原著,反而比较欣赏伍次友、周培公。NO.5:《雍正王朝》大明王朝之

  • 她是中国第一美女,却被三位帝王陆续占有,其中竟有一对亲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秀丽,让“历史大农”用简短的语言,为您讲述一段历史辛密。自古以来红颜祸水都是对那些生得漂亮女对历史影响重大的女人的不公评价。孰不知有时这美还不如不美,反而让人生充满了无奈。而今天要说的这位生来就被算命先生说过是命带桃花,波澜一生,后来“母仪天下”的萧皇后。然而她足可担当中国第一

  • 司马家统一了三国,却为何37年就灭亡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279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晋武帝司马炎灭了吴国。东汉末年以来持续100多年的乱世终于落下帷幕,混乱的中国走向统一。但这种统一只持续了37年,就再次被混乱所取代。其实,灭亡的种子从金朝建立之初就埋下了。司马炎的皇位是曹家禅让给他的,不是他们司马家一刀一枪创造出来的。这可不是说说而已。国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