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景帝的第一任太子刘荣,为何最后沦落到自尽的地步?

汉景帝的第一任太子刘荣,为何最后沦落到自尽的地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939 更新时间:2023/12/24 6:12:51

古代有个职业,风险系数极高,它就是一朝太子。细数那些著名的君王,他们首位太子不得善终的,大有人在。究其原因,过早立储,亦是过早树敌,未来他将面对竞争者的诸多暗害。

汉景帝的第一任太子刘荣,就是很惨一男的。

公元前171年,还是汉文帝统治时期,刘荣降生了,彼时其父刘尚在东宫。刘启青年时最宠爱的人是栗姬,也就是刘荣的母亲。根据史料的记载,栗姬一共为景帝生下了三个儿子,时间分布上刚好排名前三:刘荣、刘德、刘阏于。这也能从侧面证明,她早期的重要程度。

公元前157年,刘启继位,刘荣顺势成为皇长子。按照正常的逻辑发展,其实刘荣缺少成为太子的必要条件:他不是嫡子。栗姬即便再受宠,可说到底她不是皇后,景帝的皇后是薄太后同族女,薄氏。

景帝四年,薄皇后仍旧无所出,这是个很坏的消息,因为王朝发展长远,立储这样的保险措施必须提上日程,否则皇帝若遇不测,到时国本未立,就会迎来大乱。

折中之下,景帝选择立长,刘荣成为太子。

到此为止,基本上还都是刘启追求的结果,栗姬是他最爱的人,爱人的儿子将继承大统。然而刘荣的结局却是:带着罪名,自杀。从极致的荣宠,到惨淡收场,这中间的神转折,有两处:

1,栗姬年老色衰,景帝宠爱也渐渐寡淡。恰逢此时,馆陶公主频繁给皇帝进献美人,武帝的母亲王娡也入宫盛宠。《史记 外戚世家》记载:

景帝尝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於栗姬,曰:“百岁後,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

意思是说,景帝嘱咐栗姬自己死后要善待其他姬妾,栗姬出言不逊,景帝也很生气,但是忍住没有发作。

可以看出,这时候两人的感情已经失和。

2.王娡与馆陶公主结成了政治联盟。

长公主刘嫖有个女儿叫陈阿娇,从小就被当作皇后培养,所以刘嫖最初想把阿娇嫁给刘荣,这是出于换取政治利益的考虑,但是被刘荣的母亲栗姬果断拒绝了。随后,阿娇又将女儿许配给胶东王刘彻。

后人都知道“金屋藏娇”这个典故,认为刘彻与陈阿娇儿时的情感是两小无猜的,故而能成就婚姻,但其实还有一个细节经常被人忽略:王娡(武帝生母)的女儿隆虑公主也嫁给了馆陶公主的儿子陈融。

两对儿女结成连理,亦是二人政治联盟的加固措施。

联盟即成,那一定是为了共同的目标与利益,此时王娡和刘嫖共同利益就在于,把太子拉下位。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针对栗姬母子的事件爆发:

有一天,景帝召见馆陶公主,公主进谗言道,栗姬让术士向其他姬妾的后背吐口水,诅咒他们。汉代非常忌惮巫术,这件事就成为景帝心里一道坎儿。

公元前150年,有大臣以“母凭子贵,子凭母贵”为理由建议立栗姬为皇后,这种干政行为恰好触了皇帝霉头,大臣被杀,刘荣失去了太子的身份。《史记》说了这样一句话:

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

虽然没有真实看见,但是太史公也有猜测,这件事是王夫人从背后搞的。火候掌握的也非常好,恰逢“因怒未解”,即景帝跟栗姬有矛盾,气未消时。

公元前148年,失去太子位的刘荣墙倒众人推,因为被告“侵占宗庙土地罪”而受到审问。其实这不是个太大的罪过,理清事实即可,但在刘荣看来,这是个信号:朝廷找机会向自己发难。

刘荣心里委屈的很,对父亲还抱有一丝希望,就找郅都(当时的中尉)索要刀笔(用来给景帝写信,当时写信还常常在竹简上刻字,因此文人贵族会随身携带着刀笔,但是罪人没有)。这郅都呢,也属于见人下菜碟,严词拒绝了。

反应到刘荣这儿,就又是个信号:父亲都不给自己活路。好在,窦太后的侄子窦婴还念及情分的,托关系给他带去支笔,可此时刘荣心态已经崩了,写信之后,用刀笔割腕自杀。

总结:堂堂太子,为何沦落至此?一是栗姬和景帝失和,感情出现了裂痕。二是在敌人结成联盟,猛烈攻击。三是刘荣是悲观主义的人。

标签: 刘荣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世纪文学简介 文学的发展历程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世纪,欧洲,历史解密

    中世纪文学是指欧洲各国中世纪时期的文学。在史学上,一般认为中世纪是指从公元450年左右罗马帝国衰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之间约1000年的时间。其思想文化上的主要特征是天主教会的势力强大,基督教神学影响到包括文学、艺术、音乐在内的一切艺术形式。文学介绍西方学术界对中世纪文学的认识和评价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

  • 诸葛亮到底说了什么 竟然道破刘备伐吴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经过三国演义的渲染,刘备建国称帝后,出征东吴已经成了一个没脑子的举动,因为此战不仅没拿回来荆州,甚至还把蜀国一大半精锐给折了进去。然而,其实在历史上,刘备伐吴着实是深谋远虑之举。首先,北伐中原,要从四川出兵,那么势必山高路险,补给困难。但是讨伐东吴就不一样,益州位于上游之地,伐吴可以水陆并进。并且,

  • 清朝的兵部尚书是什么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兵部尚书,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的兵部尚书应该跟我们现代的国防部长有些类似,不过又不完全相同,差距还是有很多的。清朝的兵部尚书是不掌握兵权的,在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一个军队后勤的最高长官,平常打仗或者正常行军训练的粮草都是由他们调动、补给的,军队调动的线路、有关于军队内部将领官职的升降、任免都是由兵部尚书掌握大权的。至于具体到军队

  • 甘罗12岁就当了宰相,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甘罗,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甘罗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宰相,有多年轻呢?12岁!你没看错,确实是12岁。那么,甘罗究竟有多聪慧,为何能在小小年纪就任一国宰相?还有,甘罗当了宰相后,又到哪里去了?甘罗是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甘茂的孙子。甘茂时任秦国左丞相,其地位和当初的张仪不相上下。后来受到同僚排挤,逃到了齐国,最终死在了魏国。甘茂死后,甘

  • 史上谋权篡位者数不胜数,为何司马家篡权落下骂名没有一句好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朝,司马懿,历史解密

    史上谋权篡位者数不胜数,为何司马家篡权落下骂名没有一句好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天下出现动荡,汉朝政权已经名存实亡。正所谓动荡出英雄,此时刘备、孙权、曹操横空出世,三人兼具雄才伟略,很快便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大家族持续了数十年的战争却还是没能将整个天下收入囊中,曹家算是三

  • 朱元璋在即位后为什么严禁白莲教?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白莲教,唐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白莲教,乃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秘密宗教结社组织,起源于佛教净土宗的弥陀净土法门。其创始人是南宋的僧人茅子元,他建立白莲忏堂,号召“劝诸男女同修净业,自称白莲导师,坐受众拜。”作为一名广有修行的僧人,茅子元的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并受到了宋高宗赵构的赐封,白莲教也开始兴盛起来。白莲教重视宗门关系与师徒关系,

  • 蜀汉时期两大人才,却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三国志黄权,字公衡,为人足智多谋,原为益州牧刘璋的主簿。当张松建议刘璋迎接刘备入川以讨伐张鲁之时,黄权认为“一国不容二君”,劝谏刘璋不要引狼入室。刘璋不仅没有听从黄权的建议,反而将黄权贬官为广汉长,刘备进攻益州之时,黄权坚守广汉不降,直到刘璋投降,黄权才跟着投

  • 什么是氏族社会?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氏族社会,上古,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历史那是渊源流长,中国的发展离不来人们的进步,更离不来文明的进步,其实,古代的中国是一个母系社会,后来转变到了男系社会,其实这些都可以统称做氏族社会。也就是中国最古来的社会,也是中国古代史的发源地。氏族社会其实最开始是一个经济单位,他是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一个小群体,同时,氏族社会也叫做氏族

  • 拜上帝教为什么会在广西兴起?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拜上帝教,清朝,历史解密

    拜上帝教的创始人洪秀全和冯云山都是广东人,但这两位郁郁不得志的落魄书生,却率先在广西打出一片天。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是广西?为什么一群中国人,打着西方宗教旗号,竟能聚拢大批教众与清廷争夺江山?教科书一般总结为:阶级矛盾;外国侵略;自然灾害。这个适合所有晚清起义的答案自然不能说错,但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

  • 古代打仗时拿军旗的士兵有人保护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历史解密

    咱们纵观世界历史会发现我们国家古代的时候战争是非常频繁的,而且几乎所有国家都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古人发动战争的目的一般是有两个,一个是为了人口,一个是为了领土。这是咱们所了解的稀松平常的事情。而在影视剧之中,不知道大家是否可以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在两军交战的时候是有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