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人物传记-清史稿·李之芳传

人物传记-清史稿·李之芳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519 更新时间:2024/1/16 10:09:29

李之芳,字邺园,山东武定人。顺治四年进士,授金华府椎官。卓异,擢刑部主事。

康熙十二年,以兵部侍郎总督浙江军务。会吴三桂反,十三年,奏请复标兵原额,督习枪炮。疏甫上,耿精忠亦叛,遣其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数道窥渐,浙大震。之芳檄诸将扼仙霞关,调总兵李荣率副将分道御寇。时上命都统赖塔率师入浙,五月,偕赖塔率满洲兵千、绿旗兵二千、乡勇五百,进驻衢州。众皆谓会城重地,不宣轻委。之芳曰:“不然。衢踞上游,无衢,是无浙也。今日之事,义无反顾。”

七月,之芳与赖塔阅兵水亭门,率总兵官李荣、副都统瑚图等薄贼垒,军坑西。之芳手执刀督阵,或请少避,之芳曰:“三军司命在吾,退即为贼乘。今日胜败,即吾死生矣!”守备程龙怯战,斩以徇。麾众越壕拔栅,败之。遣诸将乘胜复义乌、汤溪、寿昌、淳安、常山、金华石梁、大沟源、东阳等地。诏嘉之芳调度有方。

上知闽中有变,命康亲撤温州之困取福建,之芳乃建议直捣仙霞关,曰:“进取之路,不在温、处而在衢。虽九玉死守河西难猝破,然其南江山,西则常山,皆间道可袭。我兵一进,使彼首尾受敌,即河西之垒不能独完。”王从之芳议。遂进兵大溪滩,复江山,九玉走。欲别取道夺仙霞。诸将受之芳密檄,急据关夹击,其将金应虎等穷蹙降。

王师下福建,临行,之芳曰:“王但饬诸军勿虏掠,即长驱入,兵可不血刃也。”未几精忠降,温、处贼皆溃散。精忠所署置总兵马鹏、汪文生等犹踞玉山、铅山、弋阳、德兴,之芳请会剿。时吴三桂兵寇吉安、袁州,江西兵不能东,乃独遣兵复玉山,文生遁;自白沙关趋德兴,擒鹏;遣郭守金等复铅山、兴安、弋阳、贵溪诸县。上嘉之芳剿贼邻省有功,加兵部尚书衔。

康亲王师将行,遣人问之芳:“所策固万全乎?”之芳曰:“军已发,犹豫则士气沮。”乃诣王曰:“虏在吾目中久,明日捷书至矣!”前军捷书果至,康亲王大喜,以为神。浙乱平,疏请蠲(1)被兵州县额赋,安辑流亡,甚有威惠。

入为兵部尚书,调吏部。二十六年,授文华殿大学士。二十七年,御史郭琇疏劾大学士明珠,谓内阁票拟②,皆听明珠指挥,上既罢明珠,并命之芳休致。三十三年,卒于家,谥文襄。

注释

①蠲(juan):同“捐”,免除、去掉。

②票拟:指对中央、地方各衙门及臣僚呈送皇帝的章奏,内阁根据有关法规和典章律例代拟初步处理意见,以备皇帝裁决时参考。

译文

李之芳,字邺园,山东武定人。清顺治四年中进士,任浙江金华府推官,被评为卓异的官员,提拔为刑部主事。

康熙十二年,李之芳以兵部侍郎总督浙江军务。不久,吴三桂在云南谋反。十三年,李之芳上奏请求恢复标兵原先的人数,督促练习枪炮。奏疏刚刚呈上,耿精忠就在福建发生了叛乱。耿精忠派遣他的将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等数路觊觎浙江,浙江上下震动。李之芳急调手下各将防御仙霞关,派总兵李荣率副将分道率兵抗击。当时朝廷命平南将军、都统赖塔率师入浙。五月,李之芳同赖塔率统领满兵一千人、绿旗兵两千人、兵勇五百人,进驻衢州。众人都认为会城是战略要地,不应该轻易放弃。李之芳说:“不这样。衢州位居上游,如果没有了衢州,这就没有了浙江。今天扼守衢州的事,义无反顾。”

康熙十二年七月,李之芳与赖塔阅兵在水亭门阅兵后,带领总兵李荣、副都统瑚图等直逼敌垒,驻军坑西。两军在坑西一带展开激战,李之芳拿着刀亲自督战,左右力劝他稍稍躲避,李之芳说:“我是三军司令,我怕死退避,就会被敌人所乘。今日胜败,决定我的生死!”守备程龙临阵退缩,李之芳按军法处斩严明军纪。部下越壕拔栅,击败了他们。李之芳又派遣各将领乘胜收复义乌、汤溪、寿昌、淳安、常山、金华石梁、大沟源、东阳等地。朝廷嘉奖李之芳调遣有方。

朝廷知道闽中有变,命康亲王撤温州之围攻取福建,而李之芳却建议直捣仙霞关,说:“进取之路,不在温州、处州,而是在衢州。虽然马九玉死守河西难以立即击破,但是他南面的江山,西面的常山,都可以从小路袭击。我们的军队一旦进攻,让他们首尾受敌,那么河西的军营就不能独立保存了。”康亲王听从了李之芳的建议。于是进兵大溪滩,收复江山,马九玉逃跑,想另外取道夺取仙霞关。诸将收到李之芳的密信,紧急据关夹击他们,马九玉的将领金应虎等处于困境就投降了。

康亲王奉旨入闽,临行前,李之芳说:“亲王只要约束部下不要掳掠财物、妇女,就可以兵不血刃长驱直入福建。”不久,耿精忠投降,温州、处州的敌人溃散。耿精忠的部下总兵马鹏、汪文生等还占踞玉山、铅山、弋阳、德兴,李之芳请求会剿。当时吴三桂的军队占据吉安、袁州,江西的军队不能东进,于是单独派兵收复玉山,文生逃跑;从白沙关急行军到德兴,擒获马鹏;派遣郭守金等收复铅山、兴安、弋阳、贵溪等县。朝廷嘉奖李之芳在邻省剿贼有功,加封兵部尚书头衔。

康亲王的军队将要出发,亲王仍不放心地派人问:“这次发兵果然万全吗?”李之芳答到:“军队已发,若再犹豫,就会士气沮丧,还希望什么成功呢?”李之芳去见康亲王说:“这次行动在我心中已经很久了。放心吧,明日就会有捷报传来!”第二天,前面军队的捷报果然来了,康亲王非常高兴,认为他神机妙算。浙江叛乱平定后,上疏请求免除遭受战祸州县的赋税,安抚流亡的百姓,很有恩惠。

后来做了兵部尚书,又调往吏部。二十六年,授予文华殿大学士。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琇上疏弹劾大学士明珠,内阁的票拟,都听明珠指挥,朝廷罢免了明珠后,并命李之芳休息。三十三年,卒于家,谥号文襄。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脉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中华文明五千年,有四个混沌时期其实造就了今天的中华文明。1、夏商周三代(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是中华文明奠基时期,又是中国古老文明形成特色时期,这个时代的典型特点是农耕国家的形成和家天下的固定,以及形成了以中原文明为核心的中华文明。2、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是

  • 专访|马伯庸:作家做编剧,一定要“放得下、退得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2月19日,改编自马伯庸历史纪实作品的古装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迎来大结局,豆瓣获评7.9分。这也是马伯庸首次在自己作品的影视改编中担任编剧。《显微镜下的大明》讲述的是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这六个事件聚焦于一府一县乃至一村之内,记录的是最底层平民的真实政治生活:如何抗争税收、如

  • 三年考古再探王朝国家初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2月14日,记者从二里头遗址发掘保护利用及夏文化研究工作推进会上获悉,2020—2022年,位于偃师区的二里头遗址考古工作共发掘7500平方米,发现主干道路、城垣遗址以及首次发现制陶、漆器加工作坊等重要考古成果,丰富了二里头都城的内涵,为了解该区域的遗存分布情况、认定该区域为贵族居住和墓葬区提供了重

  • 市民无意间发现一块石碑,经文物专家研究后,所有人都惊讶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在1992年,一块石碑的出现惊动了文物专家,那就是上面记载着李鸿章和左宗棠的石碑,这块石碑是南京当地的一位市民无意中发现的,文物专家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现场,发现石碑已经遭受到深度破坏,而且残缺断裂。于是只得将石碑运回贡院,经过众多专家联合进行最大程度的修复,石碑上的字迹终于在此呈现出来,当专家看到石

  • 荒山野岭建起核电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于洪福:一纸调令从零开始1936年生,曾任秦山核电厂厂长1982年4月,一纸调令,大西北的二机部四零四厂副厂长、46岁的于洪福奉命来到北京三里河,中国第二机械总部,被通知参与筹备创建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我是搞防化后处理的,没搞过核电呀!”办公室内,面对文件上“任命于洪福为第二机械工

  • 中国古代最完美的皇帝,身上没有任何污点,千百年来无一人指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到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为止,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22位皇帝。这其中既有英明神武之辈,也不乏昏庸无能之徒。前者如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和唐太宗李世民等人;而秦二世胡亥、晋惠帝司马衷则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不过,即便是前者也并非完人,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污点。那么这422个皇帝中,谁

  • 文明大冲撞:为何说萨尔浒之战是决定汉民族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在中国的辽东发生了一场规模浩大且影响深远的大战--萨尔浒之战。在此役中,当时仅拥六万八旗兵的后金头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将十几万来势汹汹的大明军队打得惨败而归。萨尔浒之战历史画。此战,明政府损失兵力近五万,战死的军官也有三百多人,其中就有山海关总兵杜松。但是,此战之前

  • 民国时期传奇的爱情故事,杨绛与钱钟书先生可居榜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民国时期有很多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如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朱生豪与宋清如的“醒来觉得甚是爱你”等等。他们的爱情很美好,却或多或少有些缺憾,沈归远也曾婚内出轨过,梁思成后来有续弦林洙,朱生豪英年早逝并未与妻子相守一生。但下面我

  • 60年,在这里,雷锋从不曾离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60年过去了,人们仍然在传播关于他的故事,阅读他写下的日记,传唱纪念他的歌曲……2月20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行走在雷锋故乡望城,在这里体会与“雷锋”不期而遇,体会雷锋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的延续和传承。【寄语】昔日战友寄语新兵望雷锋精神永相传

  • 死而后已!这个“叛徒”拯救了百万件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他被誉为“中华国宝守护神”,一生呕心沥血救下百万件文物,周总理称赞他为“国宝”,他对海关出口文物的鉴定把关甚严,常说:“国家把文物是否可以出口的‘钥匙’交给我们,我们一定要把好鉴定这个关口。”可是,这样一位忠心为国的人,在晚年却被打为叛徒饱受折磨,逝世8年后才得昭雪。前言当年转运故宫宝物的箱子他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