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国家只能是一条狗:电影《300》

国家只能是一条狗:电影《300》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75 更新时间:2023/12/7 13:53:37

是否可以称为“动漫史诗片”?无可否认这部电影的极度风格化,原著弗兰克·米勒黑色漫画的精髓,古典油画的气质,把剧情的一切单薄都厚厚地覆盖了。只是从斯巴达国列奥尼达口中偶尔吐出“正义”或“自由”时,我就羞得恨不能钻下地去。

想弥尔顿在《失乐园》中,用尽一切华丽和明亮的词语,描写撒旦的诱惑与始祖的堕落。甚至《圣经》中,也几乎没用过一个贬义词来形容魔鬼。反称其为光明的天使,明亮的晨星。“丑恶”是一个被深深误解的词,真正的恶都以美的形式出现,真正的诱惑从来都是审美的诱惑。米勒说,他6岁和父亲一起去看1962年的《斯巴达三百壮士》,受到极大震撼。斯巴达人的头盔和红披风,在温泉关前,以300抗击10万,斯巴达人的每一个孔,都流淌着没有保质期的英雄主义。可惜米勒长大后,这个世界的审美观几乎只剩下一个字,就是“酷”。酷到死,酷到肉体的极致。连一个60岁的美国老太从影院出来,回答记者,也只有这个字,“太酷了”。

我也重看了1962年的版本。第二次希波战争中的斯巴达,被描写为希腊明的守护者。当面对波斯奴隶帝国的进犯,斯巴达与雅典的差异被有意淡化了。捍卫家园和信守诺言,是列奥尼达的两个勇气来源。于是300壮士背靠希腊,在关前的豪迈就被政治正确化。画外音甚至点出,希腊是当时地球上唯一的自由世界,温泉关上,是抵御东方专制主义的前线。换言之,温泉关就是柏林墙。

而在一个战后的新纪元,好莱坞如重述一个温泉关呢?导演忠实米勒的原著,把300壮士的故事,从希波战争的思想史背景中抽离出来,以后现代的方式,只渲染一种创始成终的血气,连电影名都只剩一个干脆的数字。这样也有一个好处,打破了老版本中的统一战线,把斯巴达与雅典的迥异显露出来。一旦打败波斯,雅典和斯巴达之战就不可避免。就像希特勒一被摧毁,才发现所谓盟军,既有罗斯福,也有斯大林

看到影片中每一个被扔进山谷的婴孩,每个在丛林原则下被一路淘汰的斯巴达人,你又发现原来“以少胜多”只是一个假象。什么样的社会才能煅炼出抗击10万大军的300勇士呢,要在敌人没来之前,就去芜存菁,先把自己的孩子杀掉一半。你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人海战术的另外一种。波斯的人海战术,是把百姓开到战场上当炮灰。斯巴达呢,是上场之前就替对方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这正是柏拉图在《王制》篇中忧心忡忡的问题。斯巴达代表着人类史上一种主流立场,就是以血气捍卫城邦和正义。人们凭着血气,去守卫自己的“应得之物”,从而“在人类事务中维持着一种微弱的稳定性”。用你我熟悉的一句话,叫“以革命的暴力对付反革命的暴力”。说这话的人组织起来,就自称为斯巴达团。但柏拉图提出他的疑问,“如果战士严酷而残暴的对待城邦的敌人,那么他们会不会也这样对待城邦的公民呢”?

答案是荒谬而肯定的,恰恰只有先对自己的公民“秋风扫落叶”,才能对自己的敌人“秋风扫落叶”。但柏拉图继续他的思考,问血气和温柔是否可以在一个城邦中完美的统一?他发现这两种天性只共存于一种动物身上,就是狗。国家不能是狮子,不然公民就受到威胁。国家也不能是兔子,不然容易被外敌倾覆。国家只能是一条狗,对外敌凶狠,对公民摇尾巴。柏拉图把这样的狗称为哲学狗,他提出一条在政治中节制血气的道路,就是哲学与血气的联盟。国家只能由“哲学狗”(或哲人王)来领导,就像在希波战争中那样,雅典的智慧,加斯巴达的血气。这就是1962年版本的格局。而在《300》中,列奥尼达这头狮子怎样嘲笑那只哲学狗呢,他说,如果连那些哲学家和恋童癖都有勇气拒绝薛西斯,何况我们斯巴达。说罢就一脚把波斯使者踹下井去。其实这话有一半美化了斯巴达。哲学对他们来说固然难了些,但当时同性恋之风弥漫整个希腊,包括斯巴达的军营。

无论斯巴达的君主制,还是雅典的民主制,无论自由的希腊还是专制的波斯。城邦或国家的荣耀都大过一切荣耀。无论是君主、僭主还是“哲学狗”,都渴望在国家之中建立一个至高的,叫人把生命委身于它的主权。别尔嘉耶夫探讨人的奴役时说,“人类历史中最强烈的诱惑莫过于王国”。人在历史中,不断寻求自己的王国,终其一生建立它,施行统治。“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征战的双方都将一个虚妄的主权看作绝对的偶像。300也好,10万也好,无论我们身处哪个阵营,我们都是国家之下的奴隶,我们对更高的国度失去了想象力,也失去委身的渴望。当列奥尼达这个从小以杀戮求生的人说出“自由”一词,当他的王后说“要不带着这面盾牌,要不躺在上面回来”。我就毛骨悚然,想起日本母亲在儿子出征前的“祈战死”。想起一位诗人在狱中的叫喊,“祖国啊,你这嫁不出去的东西”。

卡西尔所谓“国家的神话”,本质上是一个主权的神话。借着这一神话,国家成为历史的暴发户。奥古斯丁说得更坚决,国家就是罪恶和魔鬼的一件作品。别尔嘉耶夫说,能够拒斥“王国”神话的,只有旷野试探中的耶稣。魔鬼说伏在我的脚下,我就将世上的万国和一切荣耀都赐给你。从亚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到罗马,从亚历山大、凯撒到拿破仑,从彼得大帝、希特勒,到列宁和斯大林们,无数的君王都在地下痛哭,当初为什么不来找我呢。电影中,幽灵一般的薛西斯也列奥尼达提出这个诱惑,投降吧,我把整个欧洲都送给你的勇士们。在世俗的和属灵的两个国度之间,耶稣以十字架拒绝了撒旦。以他的血划出一道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停火线:“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而在地上,东方与欧洲两个世界之间,列奥尼达也以他狮子般的血气回绝了薛西斯。

希腊是一个没有确据的世界,连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都在与命运搏斗。温泉关之战,是人与历史的搏斗,斯巴达人的血值得尊敬。但吊诡的是,这一场搏斗却构成了历史崇拜的一部分,勇士的骸骨不能复活,却成就了一个延续至今的神话。休谟评价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斯巴达将领布拉西达斯,他以羡慕的口气说,“在希腊世界,所有城邦和殖民地的创建者都被人们推举到一个仅次于神的等级”。休谟甚至认为只有多神崇拜才能激发历史的活力。但别尔嘉耶夫评论法国的“德雷福斯案件”,他说一个仅次于神的国家,具有一种魔鬼般的诱惑,忍不住一次次把他的公民送上断头台,使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的声音回响不绝。如果能增进法兰西国家和军队的利益,他们将毫不犹豫的处死一个无辜的人。

地上的万国就像诸神,明明高不过历史,偏要把自己想象为至高。冷战结束了,但文化的纠葛永不停歇。今天的伊朗以波斯帝国的继承人自居,这部电影刚刚公映,他们的总统顾问就公开抗议,指责好莱坞妖魔化了波斯文化。

怀念斯巴达,或怀念柏拉图那一只从未出现的哲学狗。面对波谲云诡的世界历史,你怀念的是什么?

2007-4-12

标签:历史故事300字10篇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洞朗对峙首先让一些民间智库大神现了只会吹牛和摘抄历史的原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洞朗对峙首先让一些民间智库大神现了原形中印在亚东的洞朗地区对峙,官方明显有意将这个话题公开并引导讨论,对此我作为信息来源都不够的普通人,没有什么太多想法看法,但觉得让人憋屈这个感觉还是有的,但同时根据黄岩岛和钓鱼岛的经验,感觉憋屈的同时也总觉得还有后招。先不说个人感受,先说一说最近中印对峙后,一些网

  • 叶尔羌汗国世系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叶尔羌汗国(公元15141680年)1.赛义德15141533⒉拉失德15331559⒊阿不都克里木15591591(一译阿不都哈林汗)⒋马黑麻15911609⒌阿黑麻16091618⒍沙拉夫.丁.速檀16141615⒎忽来失速檀1619(只在位9天)⒏阿不都.拉提甫16191630⒐速檀阿黑麻..

  • 五代十国历史事件之刘䶮称帝南汉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南汉(917971),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政权之一。位于现今天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今广东封开)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刘谦死后,刘隐继承父职,逐步统一岭南,进位清海节度使。公元907年,刘...南汉(917——971),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割

  • 2022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史晓多)2月18日,在2022年度河北省田野考古汇报会上,2022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包括阳原县泥河湾新庙庄遗址、尚义四台遗址、武安市赵窑遗址、涞水县张家洼遗址、蔚县李家庄—古家疃墓群、雄县古州城3号遗址。2022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内涵丰富,体现了河北地区多样璀璨的

  • 上海武康路旁有一座名人故居,环境优美,居住的主人曾是一代名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上海武康路旁有一座名人故居。环境优美。环境不错。张爱玲、周璇、宋三姐妹也在其中。毫不夸张的说,宋庆龄最引人注目。她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女性所能做到的极致。从名人,到国母,再到名誉会长,这份荣誉也只有她能担得起。宋庆龄在上海和北京都有住所。上海的宋庆龄故居没有北京的那么出名,但是淮海中路1843号的这座

  • 盘点四大汉奸企业,吸血国人跪舔老外,还扬言给50万日本人养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提到汉奸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距离比较遥远,因为很多情况下只有在战乱时候汉奸会出现一些汉奸,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和平时代,还有一些企业却偷偷做起了汉奸。在当代环境下大家都在努力工作奋斗为祖国增砖添瓦的时刻,却有一小部分企业丧尽良心,对着国人吸血割韭菜,然后对外国人却谄媚跪舔,尤其是有的企业还扬言要给50万

  • 122年前,八国联军屠杀天津城,历史勿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的今天。1900年7月13日,八国联军对天津进行为期三天的抢掠屠杀,拥有100万人口的天津,3天后只剩10万人,天津城内尸体堆积如山,死状万千,惨不忍睹!从6月17日开始,八国联军各国舰队就开始对大沽口的猛攻,凌晨时分,2万清兵拼死抵抗,外加义和团拳兵进行反击,但面对敌人先进的武器炮火,我方战

  • 宋美龄至死不见宋庆龄,临终前却与二姐立下相同遗嘱,令人无比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宋美龄至死不见宋庆龄,临终前却与二姐立下相同遗嘱,令人无比心酸引言:在中国近代史当中,各个领域都有着众多巾帼不让须眉的人物,例如抗战当中的江姐亦或是刘胡兰,她们的事迹流传至今,依旧被人所赞颂。而今天所说的则是民国期间的著名传奇女子,她们就是宋氏家族的三姐妹,三人自小感情十分亲密,一直都形影不离,甚至

  • 宋美龄至死不见宋庆龄,死前却与二姐立下同样遗嘱!内容令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近代史上,蒋介石和宋美龄这对夫妻可是著名人物。同时,宋美龄的两个姐妹也是历史上的传奇人物。自从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后,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尊敬,后来对当时那个时代的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1981年,宋庆龄去世,消息传到了宋美龄这边,而宋庆龄生前也是希望宋美龄可以来参加她的葬礼,希望宋美龄能够返回

  • 《彼得卢》著名的英国报纸《卫报》,因为这次事件后而诞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彼得卢》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1819年8月16日,大量民众聚集在自由工会和旁边的圣彼得广场上,和平抗议当时的选举制度,曼彻斯特市政府用暴力方式镇压,最终酿成15人死亡的惨案。大多数生活在美国的人都没有听说过“彼得卢”,所以迈克·李对导致1819年8月16日大屠杀的事件的重现,既是一节历史课,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