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为何被称为“明朝文天祥”?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为何被称为“明朝文天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19 更新时间:2024/1/20 16:24:54

明末大英雄史可法曾被称为“明朝文天祥”,名气很高,近年来却被拉下神坛,到底该不该?

的确,南明的过早覆灭与史可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没有必要给予过高的推崇。

我认为,史可法有以下几处重大失策:

一、北都覆灭,史可法身为南京兵部尚书,位居留都百官之首,主管东南一隅的军务,举足轻重。可是,当崇祯皇帝殉国的消息传来,他却不能在第一时间拿出应变方案,又在拥戴弘光帝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摇摆不止。此举的恶果有二:1、致使弘光帝的继位合法性、权威性遭受到质疑,军心、民心未能统一,其后左良玉八十万军顺江兴师南京,便是这一恶果的集中、激烈的恶性表现;2、将定策拥戴之功拱手推让给了马士英以及原本就飞扬跋扈的四镇总兵,马士英逆袭成功,一跃而成南明朝廷的主角,且军队不复为朝廷所有,各镇总兵各自为政、自行其事,听封不听调,致使场面失控,为南明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二、史可法被马士英排挤到江北视事后,又没能辨清天下变化局势,一味支持南明北上与满清和议,积极联络吴三桂祖大寿等败类,错把南明的敌人当朋友,而把防御的重心偏向已经成了落水狗的李自成。致使清兵向南明发难时,南明准备不足,一溃千里。

三、史可法爱自己的名声胜于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四镇中高杰部最强,高杰遭到叛徒许定国暗算后,高杰妻有意让儿子高元照拜史可法为义父,如果史可法同意,这支军队足可为南明朝廷所用,但史可法迂腐,竟嫌弃高杰一家出身低贱,婉然拒绝。致使高杰部后来降清,成了剿杀抗清势力的一支劲旅,让人慨叹。

四、扬州城内的兵力、粮草、炮弹样样充足,比当年张巡守睢阳里条件好得多,如果史可法的抵抗意志再坚忍一点,守住扬州城并非难事。稍后江阴民众自动发动起来的八十三天江阴保卫战也足以证明:就算扬州最终不保,也可以与敌人抗衡上三四个月以上。可是,史可法胸无战略,目无成策,大战未开,就想着殉国求名,致使扬州城的攻防战仅仅维持一天就失陷了(清军正式向扬州发动攻击是在弘光元年四月二十四日,次日,即四月二十五日,扬州城破,史可法殉国)。扬州城内本来人口只有三四十万人左右,但清军南来,沿路烧杀,四方难民避兵祸而入城者极多。清恭亲王多铎一声令下,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城中积尸如乱麻”、“查焚尸簿载其数,前后约计八十万余”。

史可法能力欠缺,但位高权重,出现此种种失策,应该遭受历史的谴责;但反过来说,他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面对家国情仇、民族大义,大节不亏,舍生取义,以死报国,对时局、对后世,做出了应有的榜样。历史因此对他的评价极高,且远远掩盖住了他的渎职、失责。以史可法当时的地位论,他的一举手、一投足,对南明士民影响巨大。

须知明朝自辽东战事起,北方遭受了近三十年战乱,英雄豪杰的锐气、士气、骨气被消磨耗损殆尽,洪承畴、吴三桂等奸滑鼠辈成群出现,士林中更出现了许多如龚鼎孳等“贼来降贼,清来降清”的无耻之徒。

江南民风本不及北方剽悍,骨气却盛,舍生殉国者比比皆是,与史可法的表率作用不无关系;南明政府能凭借着仅有的残山剩水仍可与清朝苦苦抗衡十七年之久,也不应该抹杀史可法的表率作用。

历史是公正的,史可法有伟大的人格,完全可以掩盖自身性格上的缺陷和不足。

标签: 史可法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新娘陪嫁嫁妆都有些什么?应有尽有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嫁妆,春秋,野史秘闻

    结婚从古自今都是每一个人一生中最神圣的时刻,然而,二人甜蜜的结合并非只是另个人的事情,而是两家人的事情,从古自今皆是如此。男方结婚需要各种准备,而女方家长则需要为女儿置办嫁妆。在现代,嫁妆一般是以人民币、金银首饰、车等为主,但是在古代这些可真都不算啥!据史料记载,新娘要置办嫁妆的风俗始于春秋时期,当

  • 曹操是怎么被自己的谋士司马懿抢了自己的江山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汉朝,风云人物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

  • 在武则天死后,武三思为何没有遭到李唐皇族的清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说起武则天,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要知道,在武则天称帝的过程中,包括李唐皇族在内的阻碍者,都一一被武三思给铲除了,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武则天死后,仍然权倾朝野。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武则天死后,武三思为何没有遭到李唐皇族的清算?武周圣历元年,武则天欲立武三思为太子,但却

  • 杨秀清和萧朝贵这两位人才是如何加入太平军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杨秀清,战史风云

    在天平天国之中历来有两个谜团:1.杨秀清和萧朝贵是何时加入太平军的2.萧朝贵说自己是天兄下凡是不是杨秀清指示的?其实这俩问题也不是没有答案。萧朝贵“拜上帝”的时间确实不甚明确。在《太平天国起义记》中,第一次出现萧朝贵的名字是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夏洪秀全二次入桂的时候,“紫荆山拜上帝之教徒未久即

  • 黄国的遗址在现在的什么地方?黄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以黄国都城为中心的黄邑地区,地处如今河南、湖北、安徽三省边界,沃野千里,山清水秀,水陆交通方便,农业发达,人民丰衣足食。当地盛产水稻、小麦、棉花、麻、鱼鳖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是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鱼米之乡。据历史资料记载,颛顼帝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濮阳一带。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后期阶段,社会总人口少,社会

  • 清朝后宫妃子为什么都长相感人?皇帝不能选美吗?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野史秘闻

    要说古代后宫妃子制度最严格的应该就是清朝了,尤其是它的临幸制度,为了保证皇帝能够将精力全部用在朝政治理上,对每一位皇帝后宫生活都有严格的要求与制度。在甄选皇帝妃子的时候,也比其他历史朝代来的严谨与慎重,很多朋友对于清朝后宫妃子长的都不好看,存在很多的疑惑。其实对于这一点,也是因清朝选妃制度的缘由导致

  • 和硕柔嘉公主:和康熙关系最后的姐姐,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清朝,风云人物

    顺治一生有六个亲生女儿,只有皇次女和硕恭悫长公主活了下来,为了满足联姻蒙古之需,顺治又收养了三个女儿,她们分别是承泽亲王硕塞次女和硕和顺公主、安郡王岳乐次女和硕柔嘉公主、简亲王济度次女固伦端敏公主,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康熙便有了四个姐姐,在这四位公主中,与康熙关系最不好的是固伦端敏公主,

  • 虽说吕布杀了不少将领,但他却因何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吕布,三国,文史百科

    《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对三国时期诸侯割据的历史进行系统的艺术加工和演绎,当中塑造了不少气吞山河、骁勇善战的人物,尤其是其中不少猛将谋士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三国演义》中关羽忠义,诸葛多智近妖,而公认三国战力排行榜榜首的莫过于吕布,被誉为三国时期的战神。但是细数吕布的战绩,吕布也没有十分显

  • 刘备为何能在汉中之战中击败强大的魏军呢?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

    汉中之战非常特殊,特殊就特殊在它的地理位置上。这个时候军队的优势反而体现不出来了,简单来讲,曹操进攻汉中和诸葛亮出师伐魏是一个道理。只要其中的一方坚守城池龟缩不前,这场战役就能打赢。事件回顾当然任何一场战役都没有嘴上说说那样简单,但真实的战役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很多的坎坷。相比较而言,曹操面前有无数个雷

  • 刘邦除异姓王比项羽更狠,为什么保留了这个异姓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刘邦起兵和项羽争霸,为了壮大自己,最终实现打败项羽、夺取天下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广结善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起最为广泛的统一战线。公元前202年(汉五年),刘邦打败项羽当了皇帝,一些在楚汉之争中站在刘邦一边的人也得到了王的封号。他先是把齐王韩信改封为楚王,后封彭越为梁王,确认当皇帝之前所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