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新娘陪嫁嫁妆都有些什么?应有尽有

古代新娘陪嫁嫁妆都有些什么?应有尽有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188 更新时间:2023/12/17 0:47:12

结婚从古自今都是每一个人一生中最神圣的时刻,然而,二人甜蜜的结合并非只是另个人的事情,而是两家人的事情,从古自今皆是如此。

男方结婚需要各种准备,而女方家长则需要为女儿置办嫁妆。在现代,嫁妆一般是以人民币、金银首饰、车等为主,但是在古代这些可真都不算啥!

据史料记载,新娘要置办嫁妆的风俗始于春秋时期,当时,鲁国大夫辕颇担任相当于今国家土地资源部部长的司徒一职,对封邑内的土地征收赋税,用来作为鲁哀公女儿的嫁资。那时不只诸侯嫁女有嫁妆,民间也已普及。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国风》中,便提到了卫国女子出嫁时的情形:“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而古代的嫁妆可谓是无奇不有,奇怪到来自未来的你根本想不到!

一、鸡鸭狗猪和大雁

在战国时期,嫁女要陪送嫁妆已成普遍的社会风气。从考古发现来看,那时的嫁妆还很丰富。如1986年在湖北荆门包山发现的一座战国楚墓中,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有一只“彩绘出行图夹纻胎漆奁”经考证是迄今发现的最早一只女性梳妆用品。

奁盖壁上绘有一幅出行图:整幅画面由26个人物、2辆骖乘、2辆骈车、9只大雁、2只狗、1只猪构成,另有衬托场景的5棵大树,所反映的内容即是当时女子出嫁场景。猪、狗是那个时代很重要的家庭财富,用之陪嫁女儿也属重要财物了。大雁则是当时新郎到新娘家迎亲时必带礼物,即所谓“执雁为礼”,也叫“奠雁”。

二、毛巾脸盆和鞋子

在古代,能当嫁妆的东西不少,除了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外,房子、土地、生产工具都可以当嫁妆。清人徐珂《清牧类钞·婚姻类》记录了一条当时黑龙江陪嫁风俗,当地有钱人家置办的嫁妆,一般有“鞋四十只、衣三十袭,包金首饰两事”,另外“洗衣盆、手巾、胰子”什么的,也都列入清单。

三、丫鬟妹妹七八个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嫁女都会让女儿的侍婢,即后来所说的“丫环”一起陪嫁,有的还会让妹妹跟着过门。一直到清代,陪嫁丫环的现象仍很常见,如《红楼梦》中的 “凤姐”熙凤,她出嫁时丫环平儿便陪嫁进了贾府,后被丈夫贾琏纳为妾。

四、丧服、缞衣棺材板

其实,把女子当嫁妆并没有什么稀奇,一夫多妾是古代家庭的正常结构,真正另类是把凶服、棺材这些与喜庆气氛格格不入的不祥之物当嫁妆。

据《余姚六仓志·风俗》记载,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缞衣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周到。

与丧服一样另类的嫁妆,算是棺材板了。在过去广东大埔一带就有“陪棺材板”的婚俗。据记载,当地嫁女“铺排妆奁等物,多者或至新人夫妇百年后所需寿板均备。”如果不方便陪送棺材板,有的地方还会变通一下,如在过去的台北市,便有用金子打制一只与棺材板价值相当的小金棺材当嫁妆的现象。

五、夫妻性生活模型

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嫁妆叫“压箱底”。所谓“压箱底”,就是夫妻性生活模型,因为属于个人隐私,兼具辟邪作用,常放在箱子最下面,不常出示,故名。 “压箱底”实际是古代性文化的一部分,类似的还有“嫁妆画”,可以让新婚夫妇看后知道怎么过夫妻生活。

延续至今的风俗,是好是坏?

在古代,嫁妆的多少,直接决定一名女子日后在婆家的地位。所以,古代再穷的人家在嫁女儿时,都会准备一份体面的嫁妆,让女儿在婆家能抬起头来。为了不让女儿受委屈,在宋代,女儿自打一生下来就要积攒嫁妆钱,就像今天给孩子准备将来上大学的资金一样。

到了明清时期,“厚嫁”之风盛行,嫁妆的档次也愈来愈高。在明清时期的京城,比较富裕的人家给女儿置办的嫁妆,一般是二十四抬、三十六抬、四十八抬,而富豪家则多至百余抬。普通人家多在十六抬、二十抬,至于穷人家便没“抬”了,雇人用肩扛过去即行。

因为“厚嫁”和重聘礼,古代好多穷人家的女儿因此无法及时出嫁,儿子娶不起老婆的现象也很常见。

标签: 嫁妆春秋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曹操是怎么被自己的谋士司马懿抢了自己的江山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汉朝,风云人物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

  • 在武则天死后,武三思为何没有遭到李唐皇族的清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说起武则天,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要知道,在武则天称帝的过程中,包括李唐皇族在内的阻碍者,都一一被武三思给铲除了,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武则天死后,仍然权倾朝野。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武则天死后,武三思为何没有遭到李唐皇族的清算?武周圣历元年,武则天欲立武三思为太子,但却

  • 杨秀清和萧朝贵这两位人才是如何加入太平军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杨秀清,战史风云

    在天平天国之中历来有两个谜团:1.杨秀清和萧朝贵是何时加入太平军的2.萧朝贵说自己是天兄下凡是不是杨秀清指示的?其实这俩问题也不是没有答案。萧朝贵“拜上帝”的时间确实不甚明确。在《太平天国起义记》中,第一次出现萧朝贵的名字是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夏洪秀全二次入桂的时候,“紫荆山拜上帝之教徒未久即

  • 黄国的遗址在现在的什么地方?黄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以黄国都城为中心的黄邑地区,地处如今河南、湖北、安徽三省边界,沃野千里,山清水秀,水陆交通方便,农业发达,人民丰衣足食。当地盛产水稻、小麦、棉花、麻、鱼鳖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是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鱼米之乡。据历史资料记载,颛顼帝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濮阳一带。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后期阶段,社会总人口少,社会

  • 清朝后宫妃子为什么都长相感人?皇帝不能选美吗?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野史秘闻

    要说古代后宫妃子制度最严格的应该就是清朝了,尤其是它的临幸制度,为了保证皇帝能够将精力全部用在朝政治理上,对每一位皇帝后宫生活都有严格的要求与制度。在甄选皇帝妃子的时候,也比其他历史朝代来的严谨与慎重,很多朋友对于清朝后宫妃子长的都不好看,存在很多的疑惑。其实对于这一点,也是因清朝选妃制度的缘由导致

  • 和硕柔嘉公主:和康熙关系最后的姐姐,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清朝,风云人物

    顺治一生有六个亲生女儿,只有皇次女和硕恭悫长公主活了下来,为了满足联姻蒙古之需,顺治又收养了三个女儿,她们分别是承泽亲王硕塞次女和硕和顺公主、安郡王岳乐次女和硕柔嘉公主、简亲王济度次女固伦端敏公主,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康熙便有了四个姐姐,在这四位公主中,与康熙关系最不好的是固伦端敏公主,

  • 虽说吕布杀了不少将领,但他却因何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吕布,三国,文史百科

    《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对三国时期诸侯割据的历史进行系统的艺术加工和演绎,当中塑造了不少气吞山河、骁勇善战的人物,尤其是其中不少猛将谋士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三国演义》中关羽忠义,诸葛多智近妖,而公认三国战力排行榜榜首的莫过于吕布,被誉为三国时期的战神。但是细数吕布的战绩,吕布也没有十分显

  • 刘备为何能在汉中之战中击败强大的魏军呢?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

    汉中之战非常特殊,特殊就特殊在它的地理位置上。这个时候军队的优势反而体现不出来了,简单来讲,曹操进攻汉中和诸葛亮出师伐魏是一个道理。只要其中的一方坚守城池龟缩不前,这场战役就能打赢。事件回顾当然任何一场战役都没有嘴上说说那样简单,但真实的战役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很多的坎坷。相比较而言,曹操面前有无数个雷

  • 刘邦除异姓王比项羽更狠,为什么保留了这个异姓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刘邦起兵和项羽争霸,为了壮大自己,最终实现打败项羽、夺取天下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广结善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起最为广泛的统一战线。公元前202年(汉五年),刘邦打败项羽当了皇帝,一些在楚汉之争中站在刘邦一边的人也得到了王的封号。他先是把齐王韩信改封为楚王,后封彭越为梁王,确认当皇帝之前所封的

  • 曹氏只是刘邦的“外妇”,刘邦怎知刘肥是自己亲生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肥,汉朝,刘邦,野史秘闻

    很多人并不知道,被刘邦立为太子并在刘邦死后继承了皇位的刘盈并不是刘邦的长子。虽然刘盈是刘邦正妻吕雉所生的唯一嫡子,但在刘盈之前,刘邦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叫刘肥,刘肥是刘邦的长子。据记载,刘肥的生母姓曹,史称曹氏。曹氏是刘邦的“外妇”。什么叫“外妇”呢?从字面上来讲,“外妇”就是“外面的女人”,可以理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