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缅战争与清缅战争 哪个取得了真正的胜利?

明缅战争与清缅战争 哪个取得了真正的胜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965 更新时间:2024/1/21 7:38:47

明缅战争与清缅战争对比

明缅战争清缅战争都是中国和缅甸之间发生的战争,两场战争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明缅战争和清缅战争的导火索都是缅甸对中国边境的频频骚扰。万历年间的缅甸东吁朝和乾隆年间的贡榜王朝,都仗着自己军力强盛,对中国境内的多个土地进行惨无人道的掠夺,不断中国挑衅,在土地和资源方面展开掠夺,逐渐发动了战争。还有相似的情形是当时中国朝廷内部都有一定的矛盾。明朝时,朝廷很多人,包括皇帝对当时缅甸和云南边境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当权者也不听有识之士的建议,没有及时对缅甸的挑衅采取行动,给了缅军极大的休养时间,同时,明王朝的反击措施也不是很合适,使得明军在战争伊始频频受挫。到了清朝,情况也没有太多的转变,乾隆时期的清朝国富力强,朝廷上很多人都没有把缅甸这样的小国放在眼里,不仅没有及时阻止他们对中国的掠夺,更是在已经受挫的情况下仍然认为缅甸是“南蛮小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这场战争持续了七年之久,清军损失惨重。

网络配图

明缅战争和清缅战争最大的不同点是明缅战争以明军的胜利为结局,在明军的反攻下,缅甸向明军投降,东吁王朝的势力也被赶到一些偏远地区,边境地区的土司们也纷纷表示归顺明王朝。而清缅战争在名义上取得了缅甸的臣服,但清兵在战场上损失惨重,更是失去了明瑞这样的大将,实际上并没有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清缅战争时清军装备如清缅战争发生于十八世纪末,当时的中国由乾隆皇帝执政,国力强盛,国富兵强。但在东南小国缅甸面前却吃了不少亏,虽然乾隆派出多名大将前往战地云南指挥清军作战,但这场战争还是持续了七年之久,清军损失了高达一万多名的兵力,成为乾隆一生的遗憾,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强大的清王朝打不赢“南蛮小夷”呢?那么首先来看看清缅战争时的清军装备。

网络配图

这次战争,清军派出了明瑞、阿桂等大将和六万多士兵,但作战时频频受挫。清缅战争时的清军装备主要以弓弩为主,士兵大多也是骑兵,其中满洲八旗兵作战勇猛、善于骑射,穿着甲胄,骑着大马,缅甸的军队一听到这个名字连军营都不敢出。可是在地形复杂的云南地区,骑兵的优势被削弱了很多。缅甸方面主要采用火器,当地气候潮湿,空气湿度较大,对火器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以弓弩为主的清兵来说,潮湿的气候无疑是雪上加霜,弓弩的劲力远远低于北方。

清缅战争时的清军装备还有火绳枪、红夷炮、腰刀等,这些武器在清政府对其他地区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清缅战争中也是靠着武器和战术与敌人僵持七年之久。所以,清缅战争时的清军装备并不是很差,战术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兵器却不像在北方作战时那么好使,这也是清朝不能完全取胜缅甸的原因之一。

揭秘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始末

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发生在十八世纪末,当时中国清朝与缅甸贡榜王朝之间由于领土问题和对资源的控制问题上产生分歧,矛盾越积越多,最终爆发了清缅战争。

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由缅甸贡榜王朝首先发起,他们在1762年的时候侵入了中国云南地区。早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贡榜王朝已经做了很多影响两国和平的事情,他们频频侵犯中国清朝管辖的领土,向那些边境的土司收取贡赋粮钱,对中国土司动用军事力量。但由于当时乾隆在平定准噶尔上耗费了很多精力和物资,无暇顾及南方缅甸的挑衅,使得贡榜王朝越来越猖狂。缅甸贡榜王朝对中国云南地区的骚扰集中发生在乾隆三十年,为了得到大量的粮食和人力送到与暹罗战争的战场上,缅甸在中国云南大肆掠夺财力、人力和物力,这时清王朝不再坚持绥靖政策,派兵出击,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一触即发。

网络配图

在七年的战争中,乾隆先后派去多名信任的将领前去云南指挥作战,缅甸方面也不得不将暹罗的兵力调到中国云南地区去参加清缅战争。双方交战激烈,都动用了超过五万的兵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的损失也达到一万之上,迟迟不能分出胜负。

最终双方签订了合约来结束这场战争。虽然名义上缅甸向清政府臣服,但实际上中国清朝并没有取得这场战争的完全胜利,尤其是在国力强盛的乾隆王朝时期,没能真正平定“南荒小夷”,成为乾隆帝的一大憾事。

标签: 明缅战争清缅战争

更多文章

  • 明缅战争的起因是怎样的 明缅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缅战争的起因

    在1381年,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在云南边境残余着蒙古势力,他派大将沐英进行了肃清,沐英也因此功被封为黔国公,世世代代镇守云南,同时朝廷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云南的控制在其以西以南设立了六个宣慰司。明神宗画像在明神宗万历年间,由于缅甸的东吁王朝越来越强大,逐渐兼并了缅甸的许多地方。在1581年,

  • 明缅战争与清缅战争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缅战争,清缅战争

    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发生在十八世纪末,当时中国清朝与缅甸贡榜王朝之间由于领土问题和对资源的控制问题上产生分歧,矛盾越积越多,最终爆发了清缅战争。乾隆皇帝剧照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由缅甸贡榜王朝首先发起,他们在1762年的时候侵入了中国云南地区。早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贡榜王朝已经做了很多影响两国和平的事情,

  • 一场充满意外的战斗:桶狭间合战,改变了历史的奇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桶狭间合战,日本

    面对来势汹汹的今川义元大军,年轻的织田信长也觉得希望渺茫。待他舞起《敦盛》,跨刀上马,这时的信长,已经有了赴死的准备。斩首行动信长出了清州城,一路南行,天亮时,已经到达了热田神宫。期间,陆续有部队赶来汇合,信长身边聚集了两百余人。在热田神宫,信长做了祈祷,这段时间里,又有不少家臣带兵赶来,至上午八时

  • 桶狭间合战什么时候发生的?桶狭间合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桶狭间之战,日本,桶狭间合战

    桶狭间之战(日语:桶狭间の戦い)是一场发生于1560年(日本永禄三年)战国时代日本的战役。东海道大名今川义元亲自率军攻入尾张国境内,在今爱知县名古屋市一带,遭织田信长领军奇袭本阵阵亡。战后,原本称霸东海道的今川氏从此没落,而获胜的织田信长则在中日本和近畿地方迅速扩张势力,奠定其日后掌握日本中央政权的

  • 哥萨克酋长国有着怎样的文化教育?他们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哥萨克酋长国,俄国

    在酋长国,特别是在酋长伊凡·马泽帕的统治时期里,乌克兰文化欣欣向荣。来自外国的访问者特别评价了酋长国极高的识字率,即使在平民中,也是如此。酋长国每单位人口拥有小学的比率要高过它的每一个邻国——波兰或莫斯科。1740年代,7个团区的1099个定居点中,有866个拥有小学。一位来到酋长国的德国访问者在他

  • 哥萨克酋长国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的?又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哥萨克酋长国,俄国

    在1653年克里米亚鞑靼人第三次背叛哥萨克后,赫梅利尼茨基明白了他无法再依靠克里米亚汗国来进行反波斗争了,酋长被迫转而向莫斯科公国寻求援助。协商开始于1654年1月的佩列亚斯拉夫,协商双方中哥萨克一方包括赫梅利尼茨基和很多哥萨克,而莫斯科一方由瓦西里·布图尔林带领;协商终止于4月的莫斯科,其中乌克兰

  • 哥萨克酋长国:由酋长国土地和扎波罗热哥萨克组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哥萨克酋长国,俄国

    哥萨克酋长国(乌克兰语:Гетьманщина, Het’manshchyna; В?йсько Запорозьке, Viys’ko Zaporoz’ke)是乌克兰哥萨克国,由酋长国土地和扎波罗热哥萨克组成。该国存在于1649年至1775年间,位于乌克兰中部与东北部。酋长国成立于1648年的赫梅

  • 日本战国三大奇袭战之一:桶狭间合战中织田信长的目标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桶狭间合战,日本,日本战国三大奇袭战

    日本桶狭间之战,是一场充满了意外的战斗。这场战斗也让织田信长正式进入了争霸日本的序列中。不过这都是我们通过光荣游戏知道的,那么历史上的桶狭间之战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否真的是今川义元想要上洛而发动的一次战斗呢?1560年5月12日,今川义元率领2万5000军队从骏府出发,按照我们之前的了解是为了上洛。因

  • 日本战国三大奇袭战之一:河越合战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河越合战,日本,日本战国三大奇袭战

    双方的行动论智谋不在其祖父北条早云、父亲北条氏纲之下的北条氏康得知河越城被围困的情况后相当着急,但因为陷入了今川家和武田家夹击的局面下却也显得无可奈何。不过幸运的是,当时诹访地方的武田军与北信浓的强豪村上义清正陷入苦战中。武田信玄为了调回对战北条氏康的士兵增援信浓,便对北条家和今川家进行了调停。进退

  • 严岛合战:日本战国时代"西国第一智将"毛利元就的得意之作(日本战国三大奇袭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严岛合战,日本,日本战国三大奇袭战

    日本战国有三大经典奇袭战役,后北条三代家督氏康的河越夜袭,尾张国大魔王织田信长的桶狭间合战,还有就是号称“谋略之神”——毛利元就的严岛合战。这场战役发生在天文二十年,与毛利元就演对手戏的不是别人,正是有着“西国无双侍大将”的战国名人——陶晴贤。就像提起毛利元就就会提起有名的“三矢训”一样,只要一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