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伊普苏斯战役的经过怎么样?这次战役的结果是什么?

伊普苏斯战役的经过怎么样?这次战役的结果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098 更新时间:2024/1/22 8:34:58

继业者战争期间的一次战役。公元前306年,安提柯一世)自立为马其顿国,并率军进入小亚细亚,企图统一亚历山大帝国。但是,马其顿的卡山德、色雷斯的利西马科斯、巴比伦的塞硫古埃及的托勒密于公元前302年联合起来反对在小亚细亚称王的安提柯一世及其子德米特里一世。公元前301年,卡山德的盟友塞硫古和利西马科斯率联军3万人与安提柯和德米特里率领的兵力大体相等的马其顿军队在伊普苏斯进行会战。德米特里大破联军骑兵并实施追击。由于德米特里追击过远,塞硫古的500头战象大破马其顿骑兵,并拦住德米特里使其不能回身援父。结果,年已八旬、以往每战必胜的安提柯被杀,德米特里逃走。小亚细亚遂处于利西马科斯的控制之下

据估计,安提柯和德米特里指挥的军队有45000名重步兵,25000名轻步兵,10000名骑兵和75头战象。利西马科斯、塞琉古和卡山德别将指挥的兵力则包括40000名重步兵、20000名轻步兵、12000波斯骑兵、5000重骑兵和400头战象,另有100辆未投入战斗的镰刀战车。

战斗经过

除普鲁塔克有关德米特里生平的记述外,关于这场战役几乎未留下任历史记载。双方都按照亚历山大及其继业者军队的通布阵方式,将步兵方阵排在阵型中央,阵势左后方延伸。联军方面,利西马科斯和卡山德将骑兵平均分配在两翼,并部署了100头塞琉古的战象,其战象则留由塞琉古个人指挥。利西马科斯指挥右翼骑兵,安条克指挥左翼骑兵。轻装步兵(主要是投矛兵和一些标枪兵)部署在军队前方。另一方面,安提柯将德米特里指挥的精锐骑兵主力部署在右翼;他的重步兵人数更多,但显然他并没有选择延长阵线,而是增加方阵纵深。另外他同样将轻装部队部署在队列之前。

战役和通常一样,以双方轻步兵逐渐加剧的散兵战开始,最终战象被双方投入战斗。双方都企图割断敌战象的腿筋,但同时都不得不保护自己的战象。德米特里的优势骑兵成功地逼迫安条克的左翼后退,但在试图对对方后方发动攻击时被塞琉古的战象预备队所阻。利西马科斯指挥的联军右翼则在与安提柯的对抗中取得缓慢的进展,但他颇有先见之明地分出一些马弓手和散兵前往阵线中央,以支持那里与敌军散兵的战斗。更多的投射部队向安提柯军没有保护的右翼进发,而德米特里无法从与敌军战象和骑兵的正面战斗中脱出身来。在控制战场中央后,联军投射部队向安提柯军数量上占优势的步兵猛烈发射标枪和箭矢,致使后者士气开始动摇,最终崩溃向后逃去,以躲避敌军的远程攻击。安提柯试图重新聚集部队并加强中部对抗敌投射兵种和方阵主力的兵力。战斗开始时他未穿板甲,这一疏失不幸在此时被利用--联军一不知名投矛兵准确地投出标枪,正中安提柯,将其击毙。丧失首领后,本已动摇的安提柯军彻底瓦解,只有一小部分军队在德米特里率领下逃脱了联军骑兵的追击。

影响

安提柯因巴比伦战争的失败而丧失其帝国的三分之二,已经使统一亚历山大帝国的最后机会失之交臂,伊普苏斯战役使此点得以明朗。胜利者重新瓜分了世界:托勒密继续保有埃及,塞琉古将其权力伸入小亚细亚东部,而利西马科斯获得小亚细亚的其余部分。最终,塞琉古击败卡山德和利西马科斯(前281年),但不久自己也被暗杀。伊普苏斯战役使亚历山大帝国的分崩离析成为既成事实,这一点可以说明其为何少有人提及;但即便如此,它仍然是古典时代的一场决定性战役,由此界定了希腊化时代的基本面貌。

标签: 伊普苏斯战役

更多文章

  • 伊普苏斯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战役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伊普苏斯战役

    继业者战争期间的一次战役。公元前306年,安提柯一世)自立为马其顿国王,并率军进入小亚细亚,企图统一亚历山大帝国。但是,马其顿的卡山德、色雷斯的利西马科斯、巴比伦的塞硫古和埃及的托勒密于公元前302年联合起来反对在小亚细亚称王的安提柯一世及其子德米特里一世。公元前301年,卡山德的盟友塞硫古和利西马

  • 继业者战争:将领们各自为王场面极度混乱(伊普苏斯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继业者战争,伊普苏斯战役

    继业者战争是西方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争,先后持续了二十一年时,是希腊宗教和文化对外输出的过程。继业者战争简介明确指出这次战争是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国家的其他竞选者对王位展开争夺的战争。继业者战争共计发生四次,在给平民带来灾难的同时,由于人员的流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亚历山大四世继业者战争简介里记

  • 遮娄其王朝是如何灭亡的?是被谁推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遮娄其王朝,印度

    753年,遮娄其王朝的一名封臣丹蒂杜尔加崛起,推翻了超日王二世的继承人,莫定了拉喜特拉库塔帝国的基石。婆腊伐王朝创立者是从北方来的婆罗门种姓,通过与当地望族的联姻而崛起。从较早的一篇铭文得知,国王施行各种吠陀献祭,包括大规模的“马祭”。由此可见,婆腊伐王朝在雅利安文化的南传与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上有

  • 遮娄其王朝最大的敌人是谁?是如何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遮娄其王朝,印度

    东遮娄其王朝在南部最大的对手,是崛起于今天泰米尔纳德邦东北部,帕拉河谷的“帕拉瓦王朝”,也就是玄奘笔下的“达罗毗荼国”(公元275-897年)。达罗毗荼国时代是北印度文化向泰米尔地区传播的重要时期。然而在印度混乱的历史中,帕拉瓦王朝的统治阶层,到底算不算是真正的南印度土著政权还是存疑的。毕竟自孔雀王

  • 遮娄其王朝:遮娄其人于6世纪—11世纪在印度中部和南部建立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遮娄其王朝,印度

    遮娄其王朝(梵文:cālukya )是遮娄其人于6世纪—11世纪在印度中部和南部建立的王朝。实际上有两个遮娄其人国家,即西遮娄其和东遮娄其。西遮娄其王朝位于巴达米的西遮娄其王朝浮雕:舞蹈的湿婆遮娄其人在他们的领袖补罗稽舍一世率领下,约在543年—544年之间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定都于瓦塔皮(今卡纳塔克

  • 普瓦捷会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普瓦捷会战,法国

    普瓦捷会战是指公元732年,查理·马特率领的法兰克人与阿拉伯人进行的一次会战,最终使阿拉伯人丧失了北进扩张的能力和法兰克人损失了1500多人,史称普瓦捷会战或图尔会战。1356年,英国王之子爱德华(黑太子)的一次远征,行程纵贯法国,从海峡一直打到地中海才转身,身后留下一片瓦砾场和哭天抢地的孤儿寡妇。

  • 普瓦捷会战发生于什么时候?背景及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普瓦捷会战,法国

    普瓦捷会战是指公元732年,查理·马特率领的法兰克人与阿拉伯人进行的一次会战,最终使阿拉伯人丧失了北进扩张的能力和法兰克人损失了1500多人,史称普瓦捷会战或图尔会战。阻止阿拉伯扩张之战普瓦捷(英语:Battle of Poitiers、法语:Bataille de Poitiers)普瓦捷(Poi

  • 英法百年战争中的普瓦捷会战:法国国王被俘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英法百年战争,英国,法国,,普瓦捷会战

    起因1356年,英国王之子爱德华(黑太子)的一次远征,行程纵贯法国,从海峡一直打到地中海才转身,身后留下一片瓦砾场和哭天抢地的孤儿寡妇。法王约翰二世固守城池,不敢迎战,甚至在敌人到来之前主动破坏。但到了次年,爱土匪带着抢来的大包小裹准备回“山”的时候,约翰二世最终还是顶不住国人求战的压力,被迫率军来

  • 丁朝是如何建立的?又是怎么被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丁朝,越南

    南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然后就是充满大量神话色彩的部落联盟时代,到了中国的秦汉时期,越南受中国直接管辖,并持续到五代十国时期,越南一直处在州郡割据的局面。公元968年,华闾(今宁平省宁平市)豪族丁部领(924年—979年)击败各个割据势力,征服越南全境,同年称帝,建立丁朝,定都华闾,

  • 丁朝的经济发展怎么样?和宋朝有着怎样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丁朝,越南

    在丁朝时期,铸有「大平兴宝」(钱币上的「大」即「太」),它的形制,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种是「大平兴宝」光背钱。钱面上的「大平兴宝」四字对读,书法介乎楷隶之间,钱径约为23.5毫米,厚约1毫米,重约2.2克。这类光背钱每一个都不尽相同,有大字大样钱、小字大样钱,有的字迹精细,有的粗壮。另一种是「大平兴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