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月氏:公元前2世纪中亚地区的游牧部族

大月氏:公元前2世纪中亚地区的游牧部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791 更新时间:2024/1/9 2:08:26

大月氏在公元前2世纪以前居住在中国西北部,后迁徙到中亚地区。

在中国先秦时代的古籍中,或译作禺知、禺氏、牛氏等,后来也有译作月支的。

康熙字典》等中,“月氏”的条目均注为yuèzhī,或在“月”下注音“鱼厥切”。公元前5~前2世纪初,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势力强大,为匈奴劲敌。约在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汉使张骞至其国,以后往来渐密。国内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胖顿、都密五部歙侯。公元前

177年前不久,月氏击破敦煌附近另一个小游牧部落乌孙,杀其难兜靡,夺其地,难兜靡子猎骄靡初生,其部落逃到匈奴。公元前 177

~前176年间,匈奴冒顿单于遣右贤王大败月氏。公元前

174年,匈奴老上单于立,不久又大败月氏,杀其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大多数部众遂西迁至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原居此地的塞种大部分被迫南迁到兴都库什山以南。

月氏在河西走廊留下小部分残众与祁连山间羌族混合 ,号称小月氏,

而西迁之月氏从此被称为大月氏。至公元前139~前129年间,乌孙王猎骄靡长大,为其父报仇,遂率部众西击大月氏,夺取伊犁河流域等地。大月氏再次被迫南迁,过大宛,定居于阿姆河北岸。公元前

1

世纪初叶,大月氏又征服阿姆河以南的大夏。至公元初,五部歙侯中贵霜独大,建立贵霜帝国。大月氏人的两次迁徙对中亚地区的历史影响至巨。它造成大夏的灭亡,促使塞种入侵印度北部,并引起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从而开辟丝绸之路。

公元前5~前2世纪初,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势力强大,为匈奴劲敌。

约在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汉使张骞至其国,以后往来渐密。国内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胖顿、都密五部歙侯。

公元前177年前不久,月氏击破敦煌附近另一个小游牧部落乌孙,杀其王难兜靡,夺其地,难兜靡子猎骄靡初生,其部落逃奔匈奴。

公元前177~前176年间,匈奴冒顿单于遣右贤王大败月氏。

公元前174年,匈奴老上单于立,不久又大败月氏,杀其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大多数部众遂西迁至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原居此地的塞种大部分被迫南迁到兴都库什山以南。月氏在河西走廊留下小部分残众与祁连山间羌族混合,号称小月氏,

而西迁之月氏从此被称为大月氏。

至公元前139~前129年间,乌孙王猎骄靡长大,为其父报仇,遂率部众西击大月氏,夺取伊犁河流域等地。大月氏再次被迫南迁,过大宛,定居于阿姆河北岸。

公元前1世纪初叶,大月氏又征服阿姆河南的大夏。至公元初,五部歙侯中贵霜独大,建立贵霜帝国。大月氏人的两次迁徙对中亚地区的历史影响至巨。它造成大夏(巴克特里亚王国)灭亡,促使塞种入侵印度北部,并引起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从而开辟丝绸之路。

关于月氏的来源,中外史学家看法颇不一致。据中国学者王国维考证,月氏即《逸周书·王会解》中的“禺氐”,《穆天子传》中的“禺知”或“禺氏”。

欧洲学者也在西方古文献中搜求相当于月氏的记录,异说不下六七种。

关于月氏的族属,中国古籍如《魏略》称其为羌,《旧唐书》称其为戎。近百余年来,学术界更加异说纷纭:有藏族说、突厥说、印欧语族说、波斯说等。由于他们没有文字,而且月氏本身的记录亦不齐全,现时我们要了解他们,只能透过中国史书里的片面记录。而我们从中国史书里所知道的,月氏居于约当今甘肃省兰州以西直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带。大约远在战国初期,月氏便在这一带过着游牧生活。

秦及汉初,月氏势力强大,与蒙古高原东部的东胡从两方面胁迫游牧于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匈奴曾送质子于月氏。秦末,匈奴质子自月氏逃回,杀父自立为冒顿单于,约在公元前205~前202年间举兵攻月氏,月氏败。可能从这时起,月氏便开始弃河西走廊而向西迁徙。

公元前177或前176年,冒顿单于再次击败月氏。据冒顿单于于公元前174年致汉文帝刘恒书中说:“故罚右贤王,使至西方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力强,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以定。”月氏这次败后,更西迁到准噶尔盆地。至老上单于时(前174~前161),匈奴又破月氏,月氏乃更向西迁移到伊犁河流域。当月氏离弃河西时,有一小部分越祁连山,“保南山羌,号小月氏”。这部分月氏人日后长期留住该地,与青海羌人逐渐融合。

伊犁河流域原久为塞族所居住。《汉书?张骞传》:“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地。”塞族即古伊朗碑铭及希腊古文献中所载Sacae(Sakas)。月氏既击走塞族,塞族便向西南迁徙,跨过锡尔河,到达河中地区的索格底亚那(Sogdiana)地方。

原已

移住在天山北麓并服属匈奴的乌孙,在其王昆莫的统领下,“西攻破大月氏”,迫使大月氏和塞族一样离弃伊犁地区向西南迁徙,而乌孙便从此占领了他们的地方。这次迁徙的年代约在公元前139~前129年间。有一部分未能西徙的,便和少数塞人一样,仍留住原地,服属于乌孙,所以《汉书》说乌孙国内“有塞种、大月氏种云”。

公元前2世纪,大月氏从河西走廊出走“塞地”,后又为同类乌孙所逐,南下吐火罗斯坦,远涉北天竺国。唐代于阗王族“尉迟氏”,宋代西夏大姓“讹氏”,甘青藏族“洼扎”和“吾合扎”等氏族,都是“月氏”或“兀者”之后裔,月氏民族遍布河西、中亚、南亚的格局,是在一个漫长的时期中,通过多次的迁徙活动形成的。

流传事迹

前162年,大月氏再度被匈奴攻击。当时冒顿单于的儿子老上单于还把大月氏的国王杀掉,并把国王的首级割下带返匈奴,把他的头盖骨作杯来使用。月氏人深恨匈奴,但苦于没有支援力量。而败亡的大月氏唯一再往西迁,来到粟特。在这里,大月氏征服了大夏,并在当地立国。立国後,因著贸易中转而变得繁荣。(大夏即希腊人在中亚所建立的巴克特里亚(Bactria)。有关巴克特里亚的灭亡,大月氏只是其中一个说法。另一个说法,是指他们被西徐亚人所灭。)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听到月氏王被杀这个消息就立即传诣召募能出使月氏的人,因为出使月氏必须经过匈奴。张骞前来应募,他只带了一百多人向西而去。

出了陇西,果遇匈奴骑兵,张骞一行人全被活捉带到了单于面前。单于得知张骞要出使月氏后恼怒地说:「月氏在我北边,你们汉朝想遣使从我头上过?我想出使南越,汉天子答应吗?」于是单于将张骞扣留在匈奴十年,逼他娶妻生子,希望消磨他的意志,但张骞始终记得他的使命。

终于有一天张骞趁看守不严逃了出来,翻山越岭,向西走了几十天,来到了大宛,大宛国王听说了他的遭遇和中原的丰美富庶,非常高兴,很想和汉朝通好,就派向导把张骞领到康居,再转程到月氏。可是此时的月氏国已经新立了一位夫人为国王,他们臣服于大夏国,得到一块水草肥美的土地安居乐业,已经不再有向匈奴报仇的心了。更何况他们觉得汉朝离他们太远,更难帮助他们。张骞在月氏停留了一年,始终不能圆满达成使命,只好回国。

大月氏相传是把佛教带入中国的民族。当时是公元前2年,有大月氏国王的使者伊存,把『浮屠教』等口述经典传入。不过,亦有人指这种说法比较草率。

分支小月氏

至于往东南迁至今日中国甘肃及青海一带的小月支,由于当时的甘肃和青海尚在中国以外,为匈奴所管治,这一班居住在匈奴人中间的月氏人,渐渐地与匈奴本族融入,被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後凉汉官段业为主,在现甘肃地区建立北凉。後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为北凉主。後被鲜卑人拓跋氏北魏所灭。

标签: 大月氏贵霜帝国

更多文章

  • 解密日本“文永之役”:蒙古人为何会败于武士刀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永之役,日本

    关于十三世纪元帝国两次入侵日本的惨重失败,当时从东亚到欧洲的许多史籍都有记载,不过最原始的纪录来源不外三处:一为元帝国的记载;一为朝鲜的记载;一为日本的记载。这三种记载都有偏颇,相互矛盾处很多,所幸都不是孤证,又有考古发现作旁证,互相比较之后我们不难发现真相。其中朝鲜人的地位接近局外人,跟战争没有太

  • 文永之役为何会失败?文永之役的影响及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永之役,日本

    文永之役,即第一次元日战争,发生于日本文永十一年、元朝至元十一年(1274年),当时日本后宇多天皇的年号为"文永",称"文永之役",此役元军以失败收场。影响文永之役后,镰仓幕府为了防元军再犯,沿博多湾海岸西从今津东至香椎,修造了约20公里的石垒,以阻止元军登陆,即所谓元寇防垒。朝廷得报后大喜若狂,龟

  • 文永之役发生于什么时候?文永之役的具体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永之役,日本

    文永之役,即第一次元日战争,发生于日本文永十一年、元朝至元十一年(1274年),当时日本后宇多天皇的年号为"文永",称"文永之役",此役元军以失败收场。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正式称帝,建立大元帝国,一方面以摧枯拉朽之势攻打南宋,一方面也做好了渡海侵略日本的准备。到了文永十一年〔1274年〕,忽必烈

  • 越战中的溪山战役美越激战不分上下,为什么说结果令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溪山战役,世界

    在越战美国与北越政权进行的上百场战役中,很少有像‘溪山战役’那样的规模。在这场攻防战中,双方都投入了上万人的地面部队,特别美军还向战场投放了大量新式武器装备,但最终的结果却让人大感意外。原来在当时,美军据守的溪山位于南越和北越军事分界线附近,为了阻止后者游击队向南方渗透,驻越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特

  • 揭秘:溪山战役中,越军到底有多忌惮美军这款装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溪山战役,世界

    1968年1月初,越南人民军第304步兵师和第325步兵师约23000人在溪山附近完成集结,将驻守溪山要塞的美国海军陆战队1个团牢牢围困。越军持续77天的围攻不仅没能歼灭美海军陆战队26团,甚至还付出了7000人阵亡8000人受伤的惨重代价,而美军仅伤亡648人。如此悬殊的伤亡比例,美空军在此战中起

  • 什么是溪山战役?溪山战役的过程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溪山战役,世界

    溪山战役美国和越南两国于1968年进行的的一场步兵对坦克的战役,这也是越南军队第一次应用坦克这一武器的战役,虽然最终还是败给了美国,但是越南还是收获了很多。那么关于西山战役还有哪些介绍呢,溪山战役的过程是怎样的,关于溪山战役还有哪些简介呢?溪山战役的介绍溪山战役爆发的时间就是在上世纪68年的时候。当

  • 前九年之役的主要指挥官:源赖义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源赖义,日本,前九年之役

    源赖义,平安时代著名武将、河内源氏第二代镇守府将军源頼信之子。八幡太郎义家、贺茂次郎义纲、新罗三郎义光之父。赠正三位。日本东北偏远地区的陆奥国和出羽国中,都拘押着大量囚徒,部分是在各场远征中俘获的虾夷人,部分是朝廷流放过去的罪犯,安倍家族因为世代管理陆奥国的囚徒,势力逐渐扩张,同族遍布陆奥六郡,几乎

  • 前九年之役的经过如何?前九年之役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前九年之役,日本

    前九年之役(ぜんくねんのえき),与"后三年之役"合称"奥州十二年合战",又称"前九年合战"。平安时代后期以奥州(东北地方)为主要舞台的地区性战争。战争的结果,安倍氏被消灭,清原氏东北独霸。1056年(天喜4年)2月,就在源赖义陆奥守任期即将届满的时候,发生了谜一样的"阿久利川事件"。《陆奥话记》记载

  • 前九年之役什么时候发生的?前九年之役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前九年之役,日本

    前九年之役(ぜんくねんのえき),与"后三年之役"合称"奥州十二年合战",又称"前九年合战"。平安时代后期以奥州(东北地方)为主要舞台的地区性战争。战争的结果,安倍氏被消灭,清原氏东北独霸。这场战役,如果从源赖义奥州赴任到安倍氏灭亡来计算,应称之为"奥州十二年合战"。《古事谈》、《愚管抄》、《古今著闻

  • 塞琉古王朝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塞琉古王朝,塞琉古一世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22岁,开始了10年东征之路。他势如破竹,两年后占领埃及。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在高加米拉相遇,双方爆发了惨烈的高拉米拉战役,大流士三世战败,波斯主力被消耗殆尽。战败后的大流士三世迅速逃亡,但于公元前330年被部将暗杀,他的去世标志着波斯帝国的灭亡。此后,亚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