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凯尔特人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凯尔特人分布在什么地方

凯尔特人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凯尔特人分布在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404 更新时间:2024/1/3 8:31:44

民族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凯尔特人的活动范围曾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再渐次缩减的变动过程。

法国东部塞纳河、罗亚尔河上游、德国西南部莱茵河、多瑙河上游地区是凯尔特人的发源地。约公元前十世纪初,他们首次在这些地区出现。随后的几世纪中,凯尔特人以武装的部落联盟为单位,向周围地区扩散、迁徙,进行军事移民。他们是欧洲最早学会制造和使用铁器和金制装饰品的民族,他们凭借铁制武器战胜了尚处于青铜时代的部落,公元前七世纪已在法国东部、中部各地定居。

从公元前5世纪起,他们开始向全欧洲渗透和扩张。

大约从公元前500年开始,凯尔特人从欧洲大陆进犯并占领了不列颠诸岛,一部分凯尔特人在今天的爱尔兰和苏格兰定居下来,其余的一部分占领了今天的英格兰的南部和东部。凯尔特人讲凯尔特语。今天居住在苏格兰北部和西部山地的盖尔人(Gales)仍使用这种语言。在英语形成之前凯尔特语是在不列颠岛上所能发现的唯一具有史料依据的最早的语言。

差不多在与进犯不列颠岛的同时,一部分凯尔特人越过莱茵河进入法国东北部,在塞纳河以北,阿登山区以西和以南的地区定居。

公元前500年以后,法国已成为凯特人主要的居住地区。古罗马人把居住在今天法国、比利时、瑞士、荷兰、德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凯尔特人统称为高卢人,把高卢人居住的地区称为高卢,面积约60余万平方公里。之后他们曾经一度广泛分布在欧洲大陆上,先后征服了今天的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地区。

公元前387年和279年,凯尔特人分别入侵和洗劫了罗马和希腊,一些部落甚至曾深入到今天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地区。鼎盛时期的凯尔特人占据着从葡萄牙到黑海之间的大片土地,几乎可与后来的罗马帝国媲美。然而,他们最终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随着罗马明的兴起,凯尔特文化开始走下坡路。面对通过严格的纪律和先进的战术组织起来的罗马军队,身材高大、作战勇敢的凯尔特人渐渐处于下风。

直到罗马帝国崛起的时候他们还是一股不可低估的军事力量。

在公元前385年,凯尔特人洗劫了罗马城,这段惨痛历史一直被罗马人铭记,公元前59~49年尤利乌斯·恺撒大败高卢的凯尔特人才得以一雪前耻。凯尔特文化的中心高卢在此后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据称恺撒对高卢的征服,致使100万凯尔特人被斩杀,100万沦为奴隶。

英国历史上的真正的“罗马人的征服”(Roman

Conquest)是在公元43年开始的。当时罗马皇帝克劳迪乌斯(Claudius)率领四万大军,用了三年时间终于征服了不列颠岛的中部和中南部。随后,整个的英格兰被罗马牢牢控制了。随着罗马军队的四处征战,凯尔特文化在欧洲大陆逐渐消失,一点点并入罗马文化之中,只有在罗马人永远没能到达的爱尔兰,和罗马人永远没能真正占领的苏格兰,他们延续着自己的国。罗马人占领不列颠长达四百年,直到公元407年,因罗马帝国内外交困,才不得不放弃在不列颠的军事存在。英格兰岛上的古老居民凯尔特人,又重新建立自己的秩序。

大约在公元449年,居住在西北欧的三个日耳曼部族侵犯不列颠。他们遭到凯尔特人的顽强抵抗,征服过程拖延了一个半世纪之久。这过程中的一位部落将军的英勇事迹,再结合了凯尔特传说中的三个英雄人物,在欧洲传讲,终于在后世成就了那位著名的亚瑟王的传说。到了公元六世纪末,不列颠诸岛上原先的居民凯尔特人几乎灭绝,幸存者或逃入山林,或沦为奴隶。这就是英国历史上发生的“日耳曼人征服”,亦称“条顿人征服”。

古凯尔特人没有首都,他们是以部族的形式长期存在的,他们在欧洲的扩张可以理解为“举族迁徙”。进入中世纪之后,一些凯尔特人部落逐渐融合在一起,组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其中,爱尔兰的凯尔特人(即爱尔兰人)从维京人手中夺取了都柏林,并把它作为自己的首都,而爱丁堡则被苏格兰的凯尔特人(即苏格兰人)选为自己的首都。

中世纪早期,爱尔兰岛的凯尔特人仍然保持着小股群居的习俗,直到公元800年前后,岛上的伦斯特,芒斯特,康诺特和阿尔斯特这四个省才联合在一起。

公元795年,维京人入侵爱尔兰岛,并从公元九世纪中叶开始在岛上建立永久定居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定居点就是都柏林。

公元1000年前后,布莱恩.博罗成为所有爱尔兰人的第一个国王,并率领爱尔兰军队于公元1014年在克朗塔夫击败都柏林的丹麦人。

当初住在苏格兰的大多是皮克特人。公元6世纪,来自爱尔兰的一个名叫“苏格兰”(Scotti)的凯尔特人部落侵入苏格兰地区的南部(如今的阿盖尔地区),在那儿永久定居下来,并用自己部落的名字来为这块新夺取的土地命名。他们向南扩张,并吸收了土著的皮克特人(在此之前,皮克特人一直是南方罗马人的心腹大患)。苏格兰王国基本成型于公元十一世纪,不过,位于南方的英格兰王国很快就表现出对这块土地的浓厚兴趣。苏格兰人则以和法国人订立“古老联盟”作为对英格兰野心的回应。这个“古老联盟”也成了苏格兰人此后数个世纪外交的基础。

公元129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有“长腿”和“苏格兰人铁锤”等别号)吞并了苏格兰。威廉·华莱士(请参考《勇敢的心》)领导苏格兰人奋起反抗,于公元1297年进行的斯特灵战役获胜后几乎为苏格兰赢得了独立。第二年在法尔科克战败之后,威廉·华莱士率领部下和英格兰人展开了游击战,直到公元1305年被同伴出卖并被爱德华一世处死。随后,罗伯特·布鲁斯在暗杀了自己的主要对手后,宣布自己为苏格兰国王。他在公元1314年的班诺克本战役中大获全胜,把英格兰军队从苏格兰国土上全部驱逐出去。

公元1328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被迫承认了苏格兰的独立地位。

威尔士人也应该算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代,但是,当时的威尔士地区一直处于诸侯割据的分裂状态,从来没有一个诸侯拥有足够的实力来统一这一地区。

公元13世纪,英格兰国王甚至采取了和威尔士众多二流诸侯国结盟的方法来阻止该地区成为一个强大的统一体。威尔士虽然常常处于英格兰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但一直是凯尔特人的堡垒。然而在1282年卢埃林王子阵亡之后,爱德华一世发动了一场战役并取得胜利,把威尔士置于英格兰的统治之下。威尔士人的民族情绪继续高涨,15世纪初由欧文·格林德领导的起义便说明了这一点。

1536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把英格兰与威尔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统为一体(英国王储被称为“威尔士亲王”的原因)。

种群分布

在欧洲,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他们曾经大规模迁移,曾经无处不在。他们和古希腊人做生意,和古罗马人争战不休;他们成群结队的翻过阿尔卑斯山,把铁器的使用带往欧洲各地。

在公元前一世纪,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雷波曾经这样描述凯尔特人:“他们整个民族,都疯狂地爱好战争。能非常英勇而且迅速的投入战斗,并且无论什么借口你招惹了他们,你都将面对危险,即使是在他们没有任何武器的情况下,但他们也会拥有力量和勇气。”现今对凯尔特文化的了解,来自于当时的作家和地理学家:外加上位于巴伐利亚,波西米亚和北奥地利的部分凯尔特人的埋葬仪式的遗迹。凯尔特人也曾形成了一个比较松散的帝国,其版图包括欧洲中部,并且不是固定的,因为他们经常的迁徙。现今的考古学家通过对著作和遗迹的探索,发现西到不列颠群岛和西班牙南部,东至特兰西瓦尼亚和黑海都有凯尔特文明留下的印迹。

语言

凯尔特语又叫凯尔特语族,是印欧语系下的一族语言。古时候,曾经在西欧十分流行,但是,现在讲这种语言的人只在不列颠岛上的一些地区和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上。

主要存在四个族群,至于如何分组学界一直争执不休,前两个族群的语言已经灭绝。

高卢语:及分支南阿尔卑高卢语,加拉提亚语等,古时候遍布从法国到土耳其,从荷兰到意大利北部的广大地区。

凯尔特伊比利亚语:曾在阿拉贡和西班牙的其他地区使用。

盖尔亚支:包括爱尔兰语、苏格兰盖尔语等。

布立亚吞支:包括威尔士语、布列塔尼语等。

一般这四族划归进两个阵营之下,但是有影响的分法有两种。第一种将高卢语和布立吞语放在一起,称作“P凯尔特语”,凯尔特伊比利亚语和盖尔语放在一起,称作“Q凯尔特语”。

P、Q语言之间的不同从“儿子”这个词就能看出来:P语言中为“map”,Q语言中为“mac”(发硬音K)。

另一种分法将盖尔语和布立吞语放在一起组成“海岛凯尔特语”,剩下的归为“大陆凯尔特语”。(这种分类认为Q和P音之间的变化是各个语言单独发生的)。此种分法的支持者也指出海岛凯尔特语内有普遍的变化,包括介词曲折变化和VSO的语序等。不过并没有人认为大陆凯尔特语支是从一个“原始大陆凯尔特语”衍生出来,这样分只是为了方便将非海岛凯尔特语的语言统统扫进其它一组而已。

标签: 法国欧洲青铜时代凯尔特人

更多文章

  • 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凯尔特人分别是现在的哪国人?谁更厉害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斯拉夫人,斯拉夫人,凯尔特人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欧洲曾经被一个伟大的帝国统治过,这个帝国就是赫赫有名的古罗马帝国。在古罗马帝国时期,除了罗马人外,欧洲还有很多“野蛮人”,比如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和凯尔特人。在古罗马时期,这三大人种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三大蛮族,但讽刺的是如今纯正的古罗马人早已不知所踪,走进了历史的尘埃,而昔日的蛮族

  • 玛雅人的天文历法为什么这么完善?玛雅人为什么不用金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玛雅人,印第安人

    玛雅人在天文、数学达到极高成就。通过长期观测天象,已掌握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等运行规律,在前古典期之末已创制出太阳历和圣年历两种历法,前者一年13个月,每月20天,全年260天;后者一年18个月,每月20天,另加5天忌日,全年365天,每4年加闰1天。每天都记两历日月名称,每52年重复一周,其精确

  • 古代玛雅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玛雅人逃离了自己住的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玛雅人,印第安人

    无数文章和书籍描述备至的玛雅衰亡,已经成为了环保活动人士的生态寓言;玛雅速朽论和更新世过度杀戮论一样,都是此间人士津津乐道的关于人类超越自然极限的警世传说。“没有比这更能刻意打击玛雅考古学家的话语了。”玛雅考古学家大卫•韦伯斯特(David Webster)2002年坦承道。作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

  • 玛雅人的分支有哪些?现代玛雅人都是怎么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玛雅人,印第安人

    现代玛雅民族根据语言和地理可分为以下各支:尤卡坦玛雅人,居住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延伸至伯利兹北部和危地马拉东北部;人数非常少的拉坎敦人(Lacandon),位于乌苏马辛塔河(Usumacinta)和危地马拉边界的一块南墨西哥领地,一小部分则居住在危地马拉和伯利兹;居住在危地马拉东部和中部高地的诸民族

  • 耳川之战中萨摩国的大名——岛津义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岛津义久,日本,耳川之战

    岛津义久(假名:しまづ よしひさ,罗马字:Shimazu Yoshihisa,1533年3月4日(天文二年2月9日)-1611年3月5日(庆长十六年1月21日)),日本战国时代大名,萨摩岛津氏第十六代当主。父亲是岛津贵久。幼名虎寿丸,元服后名为忠良,道号龙伯。在战国诸多声名显赫的大名中成为为数不多没

  • 耳川之战的详细过程,耳川之战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耳川之战,日本

    耳川之战是在天正6年(1578年),丰后国的大友宗麟与萨摩国的岛津义久以日向高城川原(宫崎县木城町)为主战场发生激烈冲突的合战。别称"高城川之战"、"高城川原之战"。与今山之战、冲田畷之战同属九州三强争霸间的著名战役。详细经过耳川之战,爆发于1578年,大友宗麟和岛津义久激战于耳川一带,大友军大败,

  • 耳川之战什么时候发生的?耳川之战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耳川之战,日本

    耳川之战是在天正6年(1578年),丰后国的大友宗麟与萨摩国的岛津义久以日向高城川原(宫崎县木城町)为主战场发生激烈冲突的合战。别称"高城川之战"、"高城川原之战"。与今山之战、冲田畷之战同属九州三强争霸间的著名战役。起因天正5年(1577年),日向大名伊东义佑被岛津氏击败。义佑被流放,于是寄身于有

  • 斯特灵桥战役过程是什么样的 斯特灵桥战役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斯特林桥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英军,苏格兰,英格兰,斯特林桥战役

    意见权衡为了向英军表明自己的决心,华莱士在福斯河北岸的奥丘山的山坡上布阵。沃勒内明白一场恶战是不可避免的,出于对沙场礼节的尊重,他派遣两名多明我会修士过河。沃勒内让两名修士转告华莱士,如果他能接受“王上的和平”,自己将保证华莱士的生命,并对他以往所犯之“罪行”既往不咎。对此,威廉·华莱士的回答是:“

  • 斯特林桥战役是否跟电影上的一样 历史上的斯特林桥战役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斯特林桥战役,苏格兰独立战争

    在当今生活中,很多电视、电影都是根据历史事实改编或参考拍摄制作的,影视剧制作方有时会为了观众需求、时事热点擅自改动或编造一些事情,导致进入我们视线中历史事件有时已经扭曲,相信这一大家肯定是深有感触的。如果你只知道你在电影“勇敢的心”中看到的场景和事件,并且对此深信不疑的,那你肯定不知道斯特林桥战役的

  • 苏格兰独立战争的一部分——斯特灵桥战役(斯特林桥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苏格兰,华莱士,爱德华,斯特林桥战役

    斯特灵桥战役是苏格兰独立战争的一部分。1297年9月11日,威廉华莱士的军队在斯特灵桥取得了胜利。1291年,在亚历山大三世去世后,苏格兰卷入了一场继承危机,苏格兰贵族找到了英格兰国王爱德华,请他监督这场纠纷,并执行裁决。看到扩大权力的机会,爱德华同意解决这个问题,但前提是他必须成为苏格兰的封建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