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越国什么时候建立的?简介其发展与灭亡

南越国什么时候建立的?简介其发展与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63 更新时间:2023/12/24 7:53:05

南越国,亦称南粤国(粤拼:Naam4-jyut6-gwok3),是位于中国汉地九州南部地区的一个政权。秦末(公元前207年),南海郡尉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绝道;三年后,兼并岭南的桂林郡、象郡;于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国都定于汉族地区南部的番禺。南越国全盛时疆域包括当今中国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南越国是汉朝藩属国。

从开国君主赵佗至亡国君主赵建德,历经五王,享国九十三年(公元前204年至前112年

)。公元前112年夏季,汉朝第七任皇帝刘彻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于公元前112年冬季灭亡南越国。

岭南地区(汉族地区南部)属九州(汉族地区)之中的扬州;东汉时期又被分属荆州、益州(梁州);在晋代,岭南地区又属扬州。南越国时期对外出口漆器、丝织品、陶器和青铜器,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代,广州成为中国与古罗马帝国的海上贸易中心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中原商贾缔造财富传奇的地方。

先秦时期

据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考古发现,岭南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类活动。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14万年以前,岭南出现早期古人(峒中岩人)。广东英德出土1.4万年前稻作遗存,农业文明或起源于岭南。

先秦古籍对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的部落,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诸越等 ,但不符合民族的定义,其后裔族群的祖先不同,有大禹(汉族)

、雄王(京族)、布洛陀(壮族)、袍隆扣(黎族)等等,故百越并非民族概念。其中吴越(苏南、浙北)、"闽越"(福建)、"扬越"(江淮)、"南越"(广东)是汉族先民,而"西瓯"(广西北部)、"雒越"

(越南北部、海南岛和广西南部)则是京族、黎族等民族的先民。商与西周时代,广东先民便与中原有经济文化往来。春秋战国时代,岭南与吴、越、楚国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历史上楚庭、南武城的传说,反映出这一时期岭南与楚、越的关系。《国语·楚语上》也有"抚征南海"的记载,可见当时岭南与楚国有军事、政治关系。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岭南地区已达到一定的文明程度,并不是落后的原始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考古发掘的深入,将来或许会有更多的文物证据揭开并还原历史。

春秋时期,广东东江流域内曾出现过一个"缚娄古国",管辖地域包括今惠州、博罗、东莞、深圳一带。缚娄古国遗址发掘出广东最大的先秦时期的龙窑窑址,出土大量的青铜器、陶器和水晶等文物

,实证了岭南在秦朝之前就已经存在灿烂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高度文明,岭南是中华文明中的汉文明发源地之一。

秦至建国前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屠睢率50万大军分五路,一路攻取东瓯和闽越(浙江、福建),两路攻南粤(广东),其余两路攻西瓯(广西)。据《淮南子》记载:"一军塞镡城之岭(今越城岭一带),一军守九疑之塞(今九嶷山一带),一军处番禺之都(今广州),一军守南野之界(今江西南部),一军结馀干之水(今江西余干县一带)"。50万秦军分五路,平均一路10万,其中"一军结馀干之水"与岭南地区无涉,可见用于岭南越地的秦军数目是40万。

秦人南伐岭南之初即占领番禺一带的广东地区并留军驻守,另外30万秦军西赴广西地区与当地的越人作战,虽然击毙西瓯部落首领"译吁宋",然而持续三年的征战却失败,连主将屠睢也在战争中被杀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和赵佗再次进攻广西地区的西瓯、雒越各部落,同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整个岭南由此划入了秦朝的版图。

秦始皇将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据《汉书》记载),郡治番禺。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此外,湛江等地属象郡,粤西有一部分属桂林郡,粤北部分地区属长沙郡。这是广东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秦将赵佗任龙川县令后,上书朝廷要求从中原迁居五十万的居民至岭南

。从中原迁来的50万人,除了遭到贬职的官员之外,大多是"贾人",也就是"商人"的意思,是朝廷重农抑商政策的打击对象;既惩治"商人",又渗透了岭南,朝廷认为一举两得。因此,岭南北方移民的经商血统确实是有根有据的。据记载,秦代的移民大致有5批,为了稳定军心,解决战后驻留士兵的配偶问题,南海郡向朝廷申请加派3万单身女性来岭南,其理由十分含蓄:"为来自北方士兵补衣服"。秦朝最终批准这个申请,但是在数额上打了折扣,15000名中原寡妇和未婚女子浩浩荡荡加入支援边疆的行列。

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委任龙川县令赵佗代职。任嚣死后,赵佗即起兵隔绝五岭通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际,赵佗武力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12年),自称"南越武王"。当时,广东除今连州及乐昌北境属长沙郡管辖外,都属南越国地盘。南越国实行郡县制。

公元前209年,山东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并因此而引发了全国性的大起义,四面楚歌的秦王朝陷入了分崩离析的局面,此时的南海郡正是兵强马的时候,郡尉为任嚣,看到秦朝庭无力南顾,便起了割据的野心,对于秦朝庭的征召,采取拖延观望的态度;对于其它起义军,则是采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之势。但是,此时的任嚣,已经是病入膏肓之躯,而他自己的儿子们实在不成器,周围的心腹又没有堪当大任、可以委托之人,所以整天吁叹,总觉得如此良机,不能为我所用,心中实在不甘心;某日忽然想到旧时的部将--龙川县令赵佗,想想觉得还是他是个可托大任之材,便派人日夜赶赴偏远的龙川县,把他招来,然后驱散旁人,在病榻上向他面授机宜,之便后向全郡公开发下文书,文书指定赵佗为自己死后的继承人,并马上让他代理郡尉,行使尉权

公元前208年,任嚣去世

,赵佗接任南海郡尉后,按照任嚣生前面授的策略,立即命人封锁了五岭上所有的交通要道,控制横浦、阳山、湟溪三座关隘以断绝与岭北地区的一切联系,同时把郡内那些忠于秦朝庭的军政官员杀的杀,撤的撤,全部换上自己的心腹

,处理好自己郡内的问题后,在得到秦朝灭亡的消息后,即于公元前206年举兵西向 ,开始了为时数年的艰苦征战,先后吞并了桂林郡和象郡(雒越,即瓯雒国) 。

公元前204年 ,赵佗正式公开建国称王

,自封为"南越武王",这样,一个南到越南中部及海南岛、北达五岭、东临大海、西至滇黔桂交界处的南越国就诞生了,国都设于番禺(今广州)。

南越武王时期

公元前204年 ,赵佗正式建立南越国,南越建国的第一年,赵佗为自号"南越武王" 。南越武王赵佗元年。

公元前202年初,汉高祖不承认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为赵佗所有,反而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封给长沙王吴芮

公元前196年夏季 ,汉高祖正式承认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为赵佗所有,遣陆贾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受汉高祖所赐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国遂成汉朝的藩属国

公元前181年 ,因吕后打算停止与南越国贸易关系,南越国不满,于是发兵攻打汉朝长沙国数县而去,吕后闻讯遣周灶将兵攻南越国。

公元前180年,吕后崩,汉朝命周灶罢兵归。南越国因抗击汉朝成功而声威大振,乘机对东边的闽越国用经济手段施加影响,而对西边的西瓯、雒越等部落(即瓯雒国故地)加强控制。南越武王赵佗因此而自称"南越武帝"

公元前179年,吕后死,汉文帝刘恒即位,派人重修赵佗先人墓,置守墓人按时祭祀,并给赵佗的堂兄弟们赏赐了官职和财物。又经丞相陈平推荐,命高祖时多次使南越的陆贾再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赵佗再次接受了陆贾的劝说,除帝号复归汉朝,但在南越国内,仍然继续用着皇帝的名号

,而赵佗始终都向汉朝称臣,每年在春秋派人到长安朝觐。

公元前138年,东瓯国因受闽越国侵略的困扰,决定全国人民迁往汉朝江淮地区生活。东瓯国故地由闽越国接收 。

公元前137年,南越武王赵佗崩,其孙赵胡继位 。

越南陈朝时,赵佗被追封为开天体道圣武神哲皇帝。赵佗死后,由第二代南越王赵胡安排殡葬,下葬时制造了大量假象,以至赵佗的陵墓无迹可寻。

南越文王时期

公元前136年,南越王赵胡元年。

公元前135年,闽越国在吞并了东瓯国故地后版图大增,闽越王驺郢发兵南侵南越国,在南越文王赵胡的请求下,汉武帝行围魏救赵之计,发兵,命王恢从西边、韩安国从北边攻打闽越国,在外部军事压力之下,闽越国以王弟驺馀善为首的权贵杀闽越王驺郢以求和,东南地区一场战祸就此避免

;汉武帝想赵胡入朝,然而赵胡以称病为词不入朝 ,仅遣太子赵婴齐入朝长安宿卫 。

公元前125年,南越文王赵胡重疾,赵婴齐因而归国 ,不久,赵胡崩,太子赵婴齐归国登极 。

南越明王时期

公元前124年,南越王赵婴齐元年。同年,赵婴齐立其子赵兴为太子、赵兴之母樛氏为王后 。赵婴齐遣其子赵次公入朝长安宿卫 。

公元前121年,赵婴齐向汉武帝贡献经受训练的大象和鹦鹉 。

公元前113年,南越明王赵婴齐崩,其子赵兴继位,樛氏为太后。

南越哀王时期

公元前113年,南越明王十二年。南越王赵兴 即位不久,汉武帝派遣安国少季劝说南越王及南越太后入朝长安,并使路博德兵驻桂阳

;太后樛氏因图内属汉朝而与南越国相吕嘉有隙,吕嘉不愿南越国归附汉朝,汉武帝闻讯遣韩千秋与南越太后樛氏之弟樛乐率2000人往南越 。

公元前112年夏季

,南越王赵兴元年,太后与吕嘉的不和很快演变成公开冲突,当韩千秋等人一入南越国,吕嘉即攻杀南越王赵兴、南越太后樛氏及汉朝使者安国少季等人

,吕嘉在向南越全国各地及苍梧秦王赵光说明后,另立南越明王赵婴齐之子术阳侯赵建德为南越王

,同时,吕嘉派兵消灭韩千秋等2000人并调动军队防守国境要害处。同年,汉武帝在得知韩千秋兵败及吕嘉弑王叛汉的消息后,决定遣兵十万南伐南越王国 。

南越术阳王时期

公元前112年夏季,南越王赵建德元年 。赵建德即位不久,汉朝与南越国已处于战争状态。

同年秋季

,汉武帝所遣的十万大军分四路进攻南越王国,一路由伏波将军路博德率领,从桂阳溯耒水而上,跨越骑田岭入连江;一路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溯赣江而上,跨越大庾岭入浈江;一路由戈船将军郑严及下厉将军田甲

率领,由零陵出发后,沿漓江而下至苍梧;一路由驰义侯何遗 发巴蜀兵及夜郎国兵,沿北盘江而下。计划最终四路大军在南越国首都番禺会师 。

公元前112年冬季 ,路博德一军与杨仆一军先行会合,两军一同围攻番禺,后番禺降于伏波将军路博德,术阳侯及吕嘉出海西逃时被路博德捕获

,南越国灭亡,时为汉武帝元鼎六年,整个南越王朝历五王,凡九十三年 。

标签: 南越国汉朝

更多文章

  • 黄金家族是亡于皇太极之手吗?现在还有黄金家族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黄金家族,元朝

    “黄金家族”如果按照广义来说,血统纯洁出名的家族出身的蒙古人,都可以称为“黄金家族”,而我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黄金家族”,指的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孙,在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四个儿子,即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四人的后代才被称为“黄金家族”,后来拖雷长子蒙哥,成为大汗之位,“黄金家族”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到

  • 蒙古帝国为何停止服征世界?“黄金家族”忙着内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蒙古,黄金家族

    1851年,爱德华·克雷西出版了他的经典著作《从马拉松到滑铁卢改变世界历史的十五大战役》,这本书中首次提出的“决定性战役”的概念,日后变得非常流行,并引起后世许多历史学家的效仿。发生在1260年的艾因贾鲁特战役正是这样一场被许多人视为终结了蒙古帝国向西扩张的决定性战役。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么?网络配

  • 海拉细胞与其它癌细胞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海拉细胞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海拉细胞,海拉细胞系

    1951年2月的某一天,一名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种植烟草农户家中的黑人女性海莉耶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到巴尔的摩市的约翰斯·霍普斯大学医院检查身体,医生从她的子宫颈内一个可疑的紫点上取出了细胞,检查后证实为癌细胞

  • 不死的海拉细胞故事--端粒酶背后的故事(海拉细胞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海拉细胞,海拉细胞系

    (Henrietta Lacks)美国黑人女性丽爱塔-拉克丝已经死去62年了,但她的细胞还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些细胞来自Lacks的子宫颈,并以她名字的缩写被命名为“海拉细胞”(HeLa Cells)。华盛顿大学研究小组获Lacks家族许可,公布了海拉细胞的基因组图谱,并将其发表在2013年8月8日的

  • 揭开人体实验的黑历史:海拉细胞(海拉细胞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海拉细胞,海拉细胞系

    编者按:1950年代,一名美国医生为观察癌症是否会传染,给在押犯人和不知情的病人注射癌细胞,事件引起公众对医学伦理的关注,推动了伦理规范的出台,确立了知情同意权和伦理审核委员会,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对受试者权益的保护并没有像科学家担忧的那样阻碍科学进展。海拉细胞,来自海瑞塔·拉克斯的癌症细胞,是人类

  • 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墓碑 在大别山区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毕昇,活字印刷术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被誉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而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昇究竟何许人也,一直是史学界的焦点。直到1990年秋,在大别山安徽与湖北接壤的草盘地镇五桂墩村睡狮山麓出土了一方墓碑,才揭开了这千古之谜。修造水渠时发现毕昇墓碑有关毕昇的历史记

  • 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要比欧洲早约4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毕升,活字印刷术

    毕升简介毕升,出生于约970年,是北宋人,不是高官达人,没有显赫的家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平民,俗称“布衣”。他只是北宋年间一个平凡的印刷匠,但是他却做了一件让他不再平凡的事情——发明活字印刷术。毕升像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他的生平以及事迹只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

  • 毕升是哪里人 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升是哪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毕昇,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

    毕升是哪里人?毕升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的发明者,关于毕升的介绍,史书上并没有说太多,那么毕升到底是哪里的人呢?毕升,即毕昇(又作毕晟,约970年—1051年),中国古代发明家,发明活字版印刷术。北宋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一说为浙江杭州人。初为印刷铺工人

  • 《神探狄仁杰》中的千牛卫是真实存在的吗?是个怎样的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千牛卫,唐朝

    当年一部探案神剧《神探狄仁杰》火遍大江南北,成为一代人的经典回忆,当然这部剧中有很多超脱于历史的成分,甚至于出现的一些怪异事件,使得人们怀疑这部历史情景剧与历史的契合性,尤其是剧中多次提及到的千牛卫这一名词,乍看确实不像是个官名,但翻阅历史,千牛卫恰巧存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官名,因为早期的

  • 千牛卫的发展是怎样的 ?再历届朝代又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千牛卫,唐朝

    北魏“千牛备身”最迟出现于北魏宣武帝初年,与“武卫将军”同为皇帝亲信,宣武帝“置之左右”、“出人禁中,无所拘忌”。在机构上,可能与“直阁将军”同隶属于“领军将军”。到了北魏孝明帝中期,领军将军元叉擅政,设“领左右”。 从东魏北齐制度推断,在领左右出现以后,领左右与千牛备身可能是上下级关系,即千牛备身